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壹媽

日期

#Tag

[戒指] - 文章分享

2009年03月18日
公開
6

「戒」掉「指」責別人的手。 有一次,聽到一位牧師對即將步入婚姻的新人說:「戒指」就是「戒」掉「指」責別人的手。這句話對我有如當頭棒喝,讓我對「戒指」的定義有新的詮釋。俯首看著自己手上戴著的結婚戒指,原來它除了是定情物之外,還有另一個提醒,就是「戒掉指責別人的手」。 回想結婚五年多,每次與老公吵架,幾乎都與「指責」有關。 「你怎麼一直看電視?」 「你怎麼忘記倒垃圾?」 「你怎麼那麼晚回來?」 「你怎麼不幫忙做點家事。」 面對我的指責,老公原本都默默接受,久了,他心裡頭不舒服,開始反駁。原本只是雞毛蒜皮小事,但兩人都不想輸,在言語上你來我往,結果越說越激動,最後竟是相吼,不是我氣得奪門而出,就是他大聲關上房門,兩敗俱傷。事後,我總是懊惱萬分,為什麼不好好溝通? 「指責」必有一方贏一方輸。然而,婚姻並不是要爭那一方贏那一方輸,而是要雙贏。爭什麼?吵什麼?其實大家還不都是為了這個家!如果能多用體諒替代指責,結果就會有天壤之別。 現在,每當我又想指責老公或孩子時,「戒指」就會像暮鼓晨鐘提醒我,少責備,多體恤,這對婚姻和家庭絕對有益處。 戒指可以廣泛運用在個人行為上,多自省自然就少指責。

別強迫孩子含淚學習

2009年03月17日
公開
21

”當我們脫口說的一句話、肢體做的一件事” 請仔細想想是否已經影響到孩子了 文�洪蘭 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一篇讀者回響「我也當橡皮擦媽媽」,大意說這個媽媽在孩子尚未上小學一年級之前,每天晚上檢查功課,她一邊罵,一邊擦;孩子一邊流淚,一邊重寫,每天擦了寫,寫了擦,一直到工整為止。孩子一到晚上就戰戰兢兢,很擔心寫的字會不過關;這個媽媽「為了孩子好」,不顧長輩及先生的求情,一直繼續扮演嚴母角色。幾個月以後終於看到了成果,功課拿到甲上,親友稱讚,學校給獎狀。 這個母親寫得很得意,我看了卻很不忍心,這個孩子真可憐,這些苦其實是不必吃的,因為這不是他不肯好好寫,而是他能力還做不到,這個母親是強迫孩子去做一件他做不到的事。 一個孩子如果已經知道每天晚上都要檢查功課,而字寫得不整齊會被擦掉重寫,他就已經不敢亂寫了,如果他已經好好寫了,寫出來的字還是不整齊時,很可能是他的手臂小肌肉尚未成熟,對筆的掌握、對力的操控還沒有發展完成,所以寫不好。強迫一個尚未準備好寫字的孩子每天流淚去寫字,是件很殘忍的事。他後來字寫得好了,很可能跟他逐漸成熟有關,因為孩子是一天天長大,身體一天天成熟,成熟後自然就做得好,所以小孩子的字跟大人的字一看就是不相同。 既然是身體成熟的關係而不是不盡心的關係,我們何不退後一步,用鼓勵的方式,獎勵他寫得工整而不是每天罰他重寫。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嘗到念書的苦味,他的人生未免太可憐了。雖說好習慣要從小養成,但也是要看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每個孩子不同,有人發育得早,有人發育得晚,在孩子入學「前」就當起橡皮擦媽媽,絕對是太早,教育部把小學作業簿的格子放大,就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孩子在入學時,手控制筆的小肌肉未成熟,字會寫出格子,為了避免因此而被罰,所以把格子放大。 這篇文章讓我看到兩件事:第一是我們學校對生理衛生的課教得太少,大部分父母不知道自己大腦和身體發展的過程,因此在判斷上會出錯,常以別人的孩子為標準,忘記了每個孩子不同。另一件事是臺灣的父母還是非常在意孩子的成績,為了「甲上」可以讓孩子哭幾個月。 有一個老師說,他請每個家長買一本書在班上閱讀課時共讀,結果家長紛紛來問是否一定要買,但是他要家長出錢買考卷時,都沒有問題,從來沒有人來問。這實在很令人沮喪。現在新資訊湧出來的這麼快,孩子離開學校,進入社會時所需用到的知識還沒有發明,舊的資訊也不斷的被淘汰,我們為什麼還要孩子「背多分」,那麼在意他的成績呢? 學校在二十一世紀已經逐漸從死的知識傳授到思想的開發、動機的引誘和紀律的培養,尤其這個紀律是包括自我的要求及團隊的合作,全世界的教育理念都在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改變,只有我們還在墨守成規,小孩子還在哭哭啼啼寫字。 認字、寫字是必要的,但字寫得好不好看,說實在,不及他說得有沒有道理來得重要,現在打字這麼方便,連手機都可以打字,何不讓孩子多一些時間去讀一些他喜歡的書,玩一些他喜歡的遊戲呢? 成熟是件很奇妙的事,它是水到渠成,時間到了自然會好,曾經有人先扶著雙胞胎的哥哥學走路,結果哥哥果然比弟弟早了幾個禮拜會走,但是當弟弟時間到,自己會走時,他走得跟哥哥一樣好,絲毫沒有差別,如果有不同,那是弟弟少吃了些苦,因為哥哥膝蓋軟骨尚未發展成熟,硬被拉起來走,腿痛,多流了些眼淚。所以孩子的快樂健康成長是養育孩子最重要的目標,親友的稱讚與孩子的眼淚比起來,前者的代價太高,請不要「為了他好」強迫他去做他尚未成熟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