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Ellen

語言敏感期的初萌 - 教安弟認識這個世界

2007年12月27日

語言敏感期的初萌 - 教安弟認識這個世界_img_1
~我也要學用湯匙自己吃東西~


語言敏感期初萌


看過一些書和Discovery的嬰兒相關節目,指出孩子在七個月大以後,在語言部分的敏感期(白話文就是本能)會出現,所以可以有系統的教孩子認識週遭的東西,避免用兒語(註一)尤其是孩子主動想接觸的東西,就從那一樣開始吧。


如Andy最早主動想認識的東西是水族箱裡的魚,魚是Andy在七個月就認得的東西。七, 八個月的時候,只要問XX東西在哪裡,他只會用眼睛注視,九個月的Andy就開始用手指出東西在哪裡了。


教孩子認識東西


上蒙特梭利課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教具示範步驟,所謂的三階段教學法,也就是說,每每在和孩子介紹新教具或示範日常生活的方法:




第一階段:介紹東西 - 這是電視,這是電腦


第二階段:問孩子東西在哪裡 - 電視在哪裡?電腦在哪裡?


第三階段:指著東西問孩子這是什麼。 - 這是什麼?(大人手指電視或電腦問孩子)



後來,我也用二階段教學法,也就是先跟Andy介紹東西,同時問他東西在哪裡,一回生,二回熟,在幾次教孩子之後,他漸漸明白我們在做什麼,所以這介紹孩子認識東西的方法和秩序感就可以被建立了。


教孩子認識白天,晚上


每天早上,我都會重覆一句話,"外面亮亮的,太陽出來了,今天是晴天";"外面亮亮的,可是太陽被雲摭住了,今天是陰天"等。每天晚上約吃飯的時候,"外面暗暗的,太陽下山回家了,等一下要睡覺了。"


教孩子這些東西,並沒有要孩子馬上的回饋,只是在過程中增加他的字彙,嘗試觀察外面和家裡作息的配合而已。


教孩子認識感覺


Andy的互動,包羅萬現,舉凡冰的,冷的,熱的等感覺都會用不用媒介教他感覺,如摸冰冷的窗戶,熱熱的暖爐和水蒸汽等。(當然僅限安全的媒介,大人也必須先試過。)


教孩子認識動詞,動作


舉凡開關門,開關電燈,開關音樂,刷卡開電梯,全都教,並讓他學著做,視能力試著做。現在睡覺關燈和放睡覺音樂都是他的睡前儀式工作之一。


其實,要和孩子玩什麼?!我覺得就是把日常生活介紹給孩子知道勝過給他一堆玩具。當然一天其實也只要花一些專注的時間和孩子互動就好了,千萬不要有給孩子考試的心態。孩子長大的過程不過就是在學習,學習獨立,學習這世界要教他們的東西,學習如何愛惜上帝給我們的這地球,而孩子們也真的樂於學習,這就是值得高興的事了。


 


註一:個人認為用兒語,只是安慰大人,或用來發掘內在的赤子之心而已,對孩子沒有太大的幫助 。雖然偶爾還是會不小心脫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