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水靈兒

不要讓孩子自己看圖畫書

2013年04月05日
很多母親會問:「我的孩子已經五歲,認得一些字,會自己看圖畫書,也很喜歡看。以後我該怎麼教他比較好呢?」

我認為,在思考圖畫書與幼兒的關係時,最重要的是認清:「圖畫書不是讓孩子自己看的書,而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書。」

因此,即使孩子已經能夠自己看,父母還是最好照樣唸給他們聽。
如果因為孩子能自己看了(其實只是認識書裡的文字),
母親就不再讀給他聽,不但可惜,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一種損失。
所以,在小孩上小學以前,甚至進入小學以後,父母都應該繼續念圖畫書或童話給他們聽。
這對豐富親子的生活,建立心靈互通的人際關係,也有相當大的意義。

以下就來看看幼兒自己看圖畫書,和大人(父母或保母)唸給他們聽,有哪些根本上的差異?

五、六歲的孩子自己看圖畫書,大都是盯著文字一個一個的唸。
也就是說,他們不是看書,而是在讀字。
在這種狀況下,他們不太可能了解書中的故事,更別說樂在其中。
從常識來判斷,大人唸給孩子聽和孩子自己看,哪一種比較容易懂?比較有趣呢?
如果孩子不能快樂的享受,圖畫書的內容就不會留在他們的記憶中,也就無法帶給孩子精神上的成長。
因此,提早讓孩子自己看圖畫書,在教育上並沒有好處。

孩子的人生經驗還很短,自己看圖書書很難了解故事的內容,充其量只是跟著文字讀而已。
相對的,大人擁有較豐富的人生體驗和讀書經驗,在閱讀時能充分體會作者的心情和思想,
並透過文字想像故事中描繪的世界,甚至對某些內容產生共鳴,深受感動。

這麼深入解讀圖畫書的人,如果能滿懷愛心唸書給孩子聽,
必定能將文字轉化成生動、溫暖的話語,傳入孩子的耳中跟心中。
換句話說,讀的人把本身的內涵與圖畫書結為一體,傳入孩子的心中。

這種言語的體驗和心靈的溝通,是幼兒自己看書時無法體驗的。
因此由大人讀給孩子聽,對孩子的心理和智能的成長都非常的重要。
而且,讀的人對書的了解、共鳴越深,聽的人(孩子)愈能深入書中,豐富自己的經驗。
由此可知,圖畫書的價值因人而異,價值可大可小,影響可深可淺。
本文摘錄自:《幸福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