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iam40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寶貝生活)分房睡時代來臨,訓練寶寶自己睡

2013年03月15日
公開
39

孩子愈大,愈不容易分房睡,一般建議最好的時機,是在3-4歲的時期,已經快到臨界點的鍇鍇,要怎麼準備接受這個事實呢? 即將進入四歲的鍇鍇,這個生日來得既期待又緊張,期待的是他早就許願想要的生日禮物及蛋糕,緊張的是,他即將要面臨自己睡一房的獨立訓練,關於這件事,被他一直以「還沒切蛋糕」為理由拖延著,進入慶生周的這禮拜,把拔一直還沒幫鍇鍇的床搞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客廳沙發扛到房間頂著用,梗都鋪了近三個月了,怎麼能浪費掉這個好時機,不能開天窗啊! 話說那天我真的是神力再現,喬了張長沙發又翻又轉地塞進房間的小門,差點沒癈了我這雙胳臂,拆了一把老骨頭,鍇一回家,注意到的竟然不是客廳沙發少一半,而是:「咦?!馬麻,我的火車玩具箱怎麼會放在客廳?」,真是枉費為娘的一番苦心啊..... 第一天晚上,鍇對於擁有自己的一張「床」情緒有點複雜,睡覺時間還沒到,就開心地爬上爬下宣告自己的主權。 到了上床時間,輕鬆的床前故事一如往常進行的很順利,就在我最後宣告:「故事∼講∼完∼了∼」的終點時,鍇突然臉色一沈,刷地轉為哭喪:「我不要自己睡這裡啦,我還沒有切蛋糕唱生日快樂啊.....」 我知道這下如果順勢答應他,生日當天他肯定又用其他理由來博取同情,我對他說:「沒關係啊,你星期六就要切蛋糕了,到了那一天,你就可以告訴大家說:『我已經會自己睡覺不用大人陪了哦!』,大家一定覺得你超厲害,很多人四歲還是要大人陪耶!」 受到鼓舞的鍇,決定試試看,但是,說什麼也要馬麻在旁邊陪著睡一下,我只好搬來枕頭小毯在地板「陪睡」,這下,唉唉,會不會把自己推入一個另一個更艱辛的「陪睡」生涯啊? 前三晚的過程, 呈現不安定的崎嶇與坎坷,不是半夜哭醒,就是我捲鋪蓋去地板「陪睡」,睡眠品質大受影響,一直到進入第四天,出現了大轉折..... 「馬麻,你先不要進來哦,等我整理好再叫你來看...」 ,鍇神秘兮兮的說。 第四天的早晨,鍇早上六點半,到房間來跟我道早安,旋即溜下床,不知道在忙什麼..... 「好了,馬麻,你來看,我自己把被都折好了哦!」 關於這點當媽的我很汗顏,因為自己總是大手一揮,豪邁地就掀開被,任憑它自由發展.... 雖然,不知道這項「美德」他可以持續多久,況且折得也一點都不整齊,但,原來有些好習慣,是孩子教我們的呢!❤(◕‿◕✿) 第二個星期,鍇的狀況很穩定,雖然還是得在地板「陪睡」,但很快就進入熟睡狀態,半夜也不會找人了,一覺到天明,如果起得比把拔馬麻還早,就自己到客廳翻故事書看,等大人起床,真不愧我之前鋪了近三個月的梗,能縮短他適應的時間,我已經很欣慰了,但大人自己也是個茅盾的動物,這一天,躺在床上,把拔突然說: 「他怎麼真的就不來找我們了?」,語氣之中帶了點失落與感慨,這個時候,你又會開始懷念起孩子在你的床上爬來爬去,造飛機、玩摔角....清脆的笑聲伴著睡意入眠,在他四歲的這個月,似乎又離開了一步,孩子永遠會是父母捨不下的依戀,這下,捨不得分房睡的,竟然是父母本身了呢! 關於我的「鋪梗」.... 一、給予期待:   鍇一直都不是個好搞定的小孩,尤其不能接受突如其來的變化,因此「鋪梗」這件事,一直當成預防針的效果在我家被頻繁使用,這三個月來,每次路過家具行或逛到床組時,就會告訴鍇到了四歲他就會有自己的床了,家具店的兒童床相當可愛,鍇看了都好喜歡,爬上跳下的,總覺得自己可以獨立擁有一項好「大」的東西,無形中多了點期待。 二、故事強打:   孩子不願與父母分房睡,除了依賴,還有面對孤獨的恐懼,怕黑、怕怪獸,可能連自己的影子都怕,所以,只要念到跟勇敢有關的故事,我都會把這件事再拿出來說一遍,增加鍇的信心,降低害怕的程度。 三、保持空間的交流:   敝開孩子的房間,讓他就算驚醒後也不會覺得被關在一個小空間裡,房裡留盞小夜燈,客廳也要留燈光照明,父母的房間也敝開著,告訴他,我們只是把房間變大了,我們在同一個空間,只是在不同的床上面睡覺,如果醒來想找把拔馬麻,就走到房間的這頭來找我們,把拔馬麻都在家裡陪著,不用太緊張! 四、堅持原則不心軟:   孩子一開始一定會撒嬌依賴,想回到父母身邊窩著睡,反覆的現象得靠父母的堅持,不斷地鼓勵他,慢慢地反覆的時間會拉長,次數會減少,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習慣囉!

塗氟歷險記第二趴,牙齒定期健檢相當重要,不要忽視哦

2012年12月20日
公開
19

半年後,第二次來到健和牙醫,冰冷的候診間,挑起了鍇敏感的神經,從拉他進門到配合除牙菌斑,我花了好大的力氣才讓他安定下來,我知道其實自己很心虛,因為我對牙醫有著更深的恐懼。 小時候,常被壓在牙醫床上「修理」我的一口爛牙,陰影跟著我長大沒有消褪,也因此我在上一篇的「塗氟歷險記」也提及兒童牙醫的重要性,我簡直當成終身大事般在慎選,實在是因為有切身之痛啊。 那天無意間與朋友提起,朋友告訴我,當年他家小孩第一次進牙醫診所,他沒有很在意,找了一般的醫生就去了,果然醫生對小孩的耐性不佳,小孩哭,他就搖頭,最後甚至祭出「刑具」來伺候,據他的形容,那款「刑具」還真嚇人,一塊大木板片,上頭的繩索要用來固定患者四肢跟頭部,好讓他不再隨意晃動影響診查,我不懂這樣的「受刑」情況下,患者怎麼會配合張嘴治療,你能想像你的孩子被五花大綁地躺在那看牙嗎?當場我的朋友當然奪門而逃,另覓兒童牙醫看診,小孩的配合度果然提高不少,治療起來也就相對輕鬆了。 長大半歲後的鍇,來到診間依舊有抗拒,軟硬兼施的情況下,最後他還是配合著完成了除牙菌斑及塗氟的程序,李醫師連哄帶騙地幫鍇檢查了每一顆牙,二十顆小白牙還是很健康哦! 最後鍇開心地伶著他的禮物回家,也不過就幾張閃電麥坤的貼紙就能搞定,他還真容易滿足。 最後護士還「加碼」讓他挑了一個拇指般大小的小玩意兒,鍇開心極了! 對孩子來說,禮物的大小輕重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他能「完成任務」,最後還獲得獎賞,這種喜悅才是無價的! 孩子牙齒的定期健檢相當重要,千萬不要以為反正乳牙會掉就一點都不在意,傷到根本補救起來不只傷神也傷金,把拔馬麻們千萬不可忽視啊! 關於塗氟的注意事項,及小孩刷牙的方式,請大家參考上一篇連結囉: 【(寶貝生活)20120613-塗氟歷險記....(塗氟該注意什麼?小孩刷牙方式?)】

分攤家事的責任,三歲小孩也能一起來哦!

2012年11月01日
公開
14

關於分攤家事與責任感這檔事,對三歲小孩來說似乎太沈重,但換個角度看,這些附加意義都是大人自己想出來的,小小孩們倒不致於會有壓力存在,對他們來說,尚處於好奇,且急於對自我肯定的年紀,能當「小幫手」是莫大的榮幸。 一直以來,鍇的小幫手範圍執行的最徹底的,大概僅止於收玩具,是該再增加選項讓他負責了,慢慢地,我讓他出門負責倒垃圾,回家幫忙一起收衣服,今天,又增加了一項幫忙煮飯的工作。 廚房對小小孩來說一直被視為危險的禁地,大人在烹煮食物時,常常會對小孩喊叫著:「出去出去,不要過來!」,即便他已經很清楚什麼能踫什麼不能踫,大人見小孩闖入廚房還是繃起緊張的神經,豎起每一根寒毛。 常被恫嚇的情況下,小孩對於那些未知更加有莫名的恐懼,鍇已經三歲半,在成人的看管之下,是可以讓他到廚房來幫點小忙了,一開始,他對於滾燙冒煙的爐火顯得很害怕,不過對付嗜吃如命的鍇,只要祭出:「想吃飯就得幫忙」,他硬著頭皮還是得上。 我沒讓他做太危險的工作,只讓他幫忙做些簡單的調理,試圖讓他知道謹慎不代表恐懼,他開始躍躍欲試,對於能幫上忙顯得相當開心,實行到了第三天,他下課回來就急著去洗手幫忙去煮飯,或許只是一時興頭熱,不過有個開始也是挺好的。 把拔對於家中伙食的要求一向只求清淡,他的理念是:「要吃好料理,吃外面就好!」,這對不擅烹煮的我來說真是一大福音,所以我只要烤箱、電鍋、壓力鍋,丟進去會熟就好,以我這麼低階的程度,鍇應該很快就可以跟上我的腳步「辦桌」了吧!

(寶貝生活)20120922-兒童音樂會之叮拎咚隆初體驗...荳莢寶寶擊樂城堡開門囉!

2012年09月22日
公開
19

鍇三歲前參加的大多是舞台劇性質的表演,今年開始,增加了音樂會的部份,上次到國家音樂廳初試了管樂表演,二個小小孩到後半場還是有些坐不住的狀態,但植入腦海的記憶讓我有些驚喜,小小孩的腦波能接收的部份,永遠是我們抓不住的神密電波啊! 今天,再來試試打擊樂的感受,朱宗慶打擊樂團名號一向響亮,針對小朋友推出的「荳莢寶寶」系列,在年代MUCH台也開了一個相關的兒童節目,小小孩都愛敲敲打打,這場音樂會預期中應該很吸引小小孩,但礙於家中沒有第四台,也從來不認識荳莢寶寶,不知道內容會不會太過頃向大朋友,半信半疑之下,挑了個中價位的票入場聆聽,希望二個小小孩不會呵欠連連才好。 以音樂會的形態來說,第一排通常不是好位子,最貴的價位,會是在中間那塊區域,不只音效環繞的效果最好,視野也能很清楚地看到樂團的全景,中間區塊的座位,很快就銷售一空,我們反其道而行,買了第一排的位子,家庭套票一張700元,打完折一張595,含贈送一張CD,對小小孩來說,近距離的貼近目標物,會比較容易集中他們的注意力,能不能看到全景倒是其次的考量了,唯一要擔心的,是音效會不會震破耳膜倒是真的。 拿到節目單,先翻了翻曲目,有兒歌,有舞曲,也有世界名曲,嗯...看起來不全然是輕鬆的內容,回頭看看二個小小孩,眼睛直盯盯著紅色布幕,似乎想一眼看穿葫蘆裡到底賣些什麼藥,鍇的印象還停在上一場的「小小市民音樂會」,不斷地問我,等一下會吹「多拉A夢」跟「海棉寶寶」嗎? 開演前十分鐘,會場陸續客滿,全場盡是小孩兒們的嘻笑聲,幕一拉開,二位音樂精靈熱鬧的開場,完全吸引了大小朋友的注意,隨著Do Do 、Re Re 、Mi Mi三位荳莢寶寶出場,帶領大家念著咒語進入「擊樂城堡」。 跟著音樂精靈的腳步,走訪了「金屬音樂館」 、 「木質音樂館」 、 「鼓皮音樂館」 、每個段落都是獨立的一場演出,硬要串在一起其實有些牽強,但整體表演設計得算很用心,流暢的程度會讓你忘記那種牽強,在每個不同的音樂主題館,大人小孩同樣開了眼界,輕鬆之餘也吸收不同新知,小孩看得開心,大人的笑點也有照顧到,算是一場蠻有趣的音樂會,小人們完全沒有時間打呵欠呢! 這場音樂會,融合了舞台表演及音樂型態,除了主要的三位荳莢寶寶,帶著串場的音樂精靈功不可沒,穿著一身粉紅,戴著皇冠翅膀的精靈一現身,睿眼睛馬上亮起來,猛拍手拍到差點沒有站在椅子上跳起來,恨不得自己幻化成音樂精靈,可以如此夢幻地敲著樂器飛來飛去。 而鍇呢,則是對「ㄎ拎匡瑯」的東西最有興趣,當湯匙、湯鍋、玻璃瓶、扁木棒...等都被拿來當做樂器,創造出高低和諧的音符時,他整個驚訝極了,我其實心中暗暗擔心今天回家他會不會把我的廚房翻得一團亂啊! 坐在第一排的位子,之前擔心震耳欲聾的疑慮,在開場之後一掃而空,反而是近距離地觀賞表演,連演員的呼吸聲都聽得好清楚,臉上表情、肢體動作,活靈活現更有臨感,像這樣的音樂會,中間免不了會設計一些唱唱跳跳的活動,第一排的空間很大,小人們要下來跟著跳舞可以很自由,我們倒是誤打誤撞坐了個好位子呢,主辦單位自行準備的增高椅墊看起來品質還不錯,比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的增高墊要厚實,但數量似乎稍嫌不足,我們拿到最後二個,後面的人眼睜睜地站在那裡搥胸頓足,有機會觀賞下一場的小朋友,如果你不滿115公分,記得先去拿個椅墊啊,如果你已經超過115公分,就把機會讓給更小的小朋友吧!

握筆習字也要基本功

2012年08月29日
公開
21

鍇跟睿雖然差了一歲半,但姐姐從小對吃很挑惕,鍇從小對吃則是來者不拒,反應在身材上,體重很快就追趕過姐姐,二個常被誤認成雙胞胎。 從小,姐姐就有超強的領導慾,腦子也動得很快,鍇一開始總被拐得一楞一楞的,到兩歲半之後,開始會跟姐姐唱反調,不再那麼受控的情況之下,睿有時總會氣得半死。 現在到三歲半,情況再度扭轉,鍇鍇開始會學習及模仿姐姐的一切,也開始會有小男生故意去鬧女生的動作出現,加上男生的動作粗魯,總是惹得姐姐哇哇叫。 女生的發展本來就比男生要快速,相對比較之下,睿動作的協調性比鍇要靈活許多,再加上比鍇大上一歲半,很多精細的動作都能控制的很好。 睿最近開始學寫字,每天總要寫上半小時的字,睿很enjoy寫出字的成就感,前天來到我家,拿出紙筆說要寫聯絡簿,鍇眼睛一亮:「我也要寫!」,如果是在幾個月前,鍇才不會想要坐在桌前畫啊寫地,只想在地上滑動他的小車子。 睿在紙上開始寫注音,寫得很漂亮,鍇著急地想模仿姐姐的字型,卻怎麼都控制不好。 今天,鍇見我在寫聯絡簿,拿出紙筆再度說要寫A,手卻怎麼都控制不住他想滑動的方向,手腦不協調的情況之下,鍇相當沮喪。 A寫不好想寫B,B寫不好想寫H,愈寫愈氣。 接著字寫不好想畫圖,卻連太陽與月亮都畫不出他腦中想像的圖案。 整個晚上,他就在沮喪中不斷發脾氣,而且拒絕任何人的幫忙! 我不再去詢問他要不要我的協助,只對他說:「如果你想要馬麻幫忙了,就來告訴我!」,每隔三分鐘,他會來求助一次,但每次我過去協助,他又不甘心地把我趕走。 就這麼來來回回地,我不想扼殺了他想學習的動力,但他不明白的是,他的基本功不紮實的情況下,想跳級做這件事的確是有困難的,平常,他連黏土也不愛捏,畫筆也輕輕畫,手指跟手腕的力道及靈活度的確是不好,我不想潑他冷水,只聽他不斷碎碎唸:「不是這樣啊,A不是長這樣啊....不是這樣啊,太陽不是長這樣啊....,為什麼我不能寫?為什麼是長這樣?」,最後終於丟筆放棄了。 鍇生完氣,自己跑來找我:「馬麻,我生氣完了,我不要再寫了!」 我笑一笑坐下來,用他的高度跟他說話:「鍇鍇,這個沒什麼好生氣的,馬麻以前也不會寫,把拔也不會,我們也是一直練習一直練習才會的,姐姐以前也寫不出來啊,她以前也是從捏黏土跟畫畫圖開始練習的,現在她快五歲了,所以她就可以寫得很漂亮了,大家都是練習才會的,不需要生氣,生氣也沒有辦法幫助你啊,對不對?」 他含著淚睜大眼睛,一臉無辜地望向我,似懂非懂地搖搖頭又點點頭,我又說了幾遍,他默默地回到書桌前坐下,過了一會兒,突然跳起來:「馬麻,我們來玩黏土好了,好不好啊?」 呵,他真的有聽懂嗎?其實未必,但能有主動學習的心,還是要給他鼓鼓掌的,剛升小班的年紀,握筆習字似乎有些過早,手腕手指不夠力很容易沮喪,握筆姿勢不正確很容易近視,但如果他肯靜下心來從畫畫捏土開始,也是件好事,重點是,大人要同步耐心地陪他變換新玩法啊!

音樂廳初體驗-春神跳舞的森林

2012年08月17日
公開
18

對於藝文活動,鍇之前接觸的,都是表演性質的舞台劇,生動活潑的歌曲律動與故事情節,小孩跟著玩倒也頗有樂趣,這回,開始嘗試以音樂會的型態,不抱期望他能撐完全場,畢竟要一個不到三歲半的小孩,在二個半小時內定住聆聽實在是太難,刻意挑選這場音樂為主,故事為輔的演出,不失為入門的好選擇! 既然叫做「小小市民音樂會」,主要觀眾當然就是小小市民們,一到音樂廳,馬上感染到嘈雜無比卻又熱鬧非凡的氣氛,小朋友們跑跑叫叫又跳跳,很難想像這裡是「國家音樂廳」的場地,主辦單位竟然還用了一個相當大膽的點子,購買節目單加贈「ㄉㄨㄞ ㄉㄨㄞ脆笛」,這名字是我自己取的,就是這個玩具棒槌,不只兩側可以槌打出「咕嘰咕嘰」的聲音,棒槌中間還放了鈴噹,棒底可以當做笛子吹,每個小朋友一拿到手,莫不急著發出聲響,high爆整個音樂廳。 這場小小市民音樂會,由故事屋張大光主持,台北市民管樂團演奏,聽過幾場張爸爸的故事講座,對於他說故事的功力敬配不已,他果然經驗老到,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讓小朋友們通通「繳械」,恢復音樂廳該有的寧靜,隨後,由龍貓序曲拉開序幕,緊接著,張把拔邊說邊演,帶出這個音樂會的主題:「春神跳舞的森林」,搭配背景布幕的動畫,五個演員串場演出,老實說,演出的部份,並不精緻,但對小孩的提神作用很大,以一場純音樂的表演來說,如果沒有動畫及那些表演動物的演員來回穿梭,小小孩們不安份的情緒應該早就引爆,他們的適時出現,的確對於引開他們的注意力起了莫大的作用,也因此上半場演出算是很安然地度過.... 中場休息後,由鐘老師帶領的打擊樂隊來場「小美人魚」的海底世界,短短十五分鐘的表演,小朋友們的「ㄉㄨㄞ ㄉㄨㄞ脆笛」玩得好盡興,熱鬧非凡的海底世界充滿孩童們的笑聲,ㄍㄧㄥ了半場的音樂會後,精力完全發洩,大夥笑攤在椅子上,回歸寧靜,繼續下半場的管樂演出.... 下半場的表演,以小朋友們耳熟能詳的卡通配樂,加上名曲混合而成,組合各種樂風搭配「動物猜猜看」的遊戲,小朋友們再度被吸引,已經到了鍇平常該上床睡覺的時間,他撐著快闔起來的眼皮,捨不得閉上眼,這場音樂會,帶給他聽覺跟視覺不同的刺激,頻頻問我:「馬麻,那個長長的是什麼樂器?」「馬麻,這是跳跳跳的音樂嗎?這是閃電嗎?這是他們很累的音樂嗎?」,最好笑的是,他竟然問我:「馬麻,怎麼有女生在吹喇叭啊?」,這印象應該是從故事書來,可能書裡畫的喇叭手都是男生吧! 隨著獅子王、海賊王、哆拉A夢的樂曲一首首帶領情緒波動,最後的引爆點就落在「海棉寶寶」,這塊方方黃黃的生物,無厘頭的笑點被許多家長垢病,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確相當受觀迎,即便是那麼難唱的主題曲,也能讓大人小孩笑翻天。 不只是觀眾笑到流淚,就連演奏者都熱淚盈眶,市民管樂團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士,有醫生有護士有老師也有運將先生,每個人都為了自己喜愛的興趣撥空出來練習參加表演,生活中保有自己的興趣相當重要,這也是樂趣的來源,如果能將興趣發揮甚至完成一場演出,那種喜悅一定是很激動地,這是一場愉快的音樂響宴。 這場音樂會高貴不貴,缺點是舉辦時間在星期四晚上,小小孩撐完整場音樂會已經近十點鐘,昏昏欲睡的鍇開始要鬧情緒了,回到家又是一場大戰的結束,不過,音樂會的效應有燒到第二天早上,今天,我用愛樂電台把父子倆叫起床,鍇睜開眼睡眼惺忪地問我:「馬麻,這是我們昨天聽的那種音樂耶!」,或許在他心中,只認定這跟兒歌律動的音符不相同,多一種體驗,就是多一種學習,慢慢地,他會了解音樂帶來的樂趣的!

戒「陪睡」起跑∼∼∼

2012年07月11日
公開
19

這幾天,我嘗試找些理由,訓練鍇可以自己睡覺,雖然我很喜歡陪著他說話到看著他熟睡,但我自制力愈來愈差,總在「陪睡」之後自己也沈沈睡去,該做的事、想做的事,日積月累愈來愈多,導致我每天都有「趕進度」的焦慮,試著斷掉這個模式,不只是對鍇的習慣有衝擊,當媽的那份依戀也有種被抽離的空虛,市面上的教養書,對訓練小孩分房睡有不同的見解,不論主張該實行的年紀有多大,但這一天總是要到來的.... 今天,我念完睡前故事後,鍇有預感我又要來這招,索性準備了一本又一本的故事要念給我聽,直到我不得不打斷他的詭計為止.... 「鍇鍇,你先在這裡等我,我去把頭髮吹乾,再進來陪你哦!」 「嗚∼不要啦,我要馬麻陪我睡覺!」鍇眼見他想用故事「迷昏」我的計謀未得逞,闔起書本開始低嗚地抗議。 「但是我要先去吹頭髮啊,你看我頭髮還這麼濕...」,我邊說邊要鍇自己驗證,但他心知肚明這不過是我想逃避的藉口,逕自嗚嗚地生氣著。 「不要,不要,不要啦,我要馬麻陪我睡覺!」,鍇仍舊僵持著,我不想在睡前搞壞大家的心情,所以沒打算用強硬的手段來解決,我希望能有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作法,至少心理舒坦些。 「那,給你二個選擇,你想要等我吹完頭髮進來陪你?還是想要你自己睡就好?」,這是最近很好用的一招,給他選擇而不是用強迫的,只是你的選擇題要出得有技巧。 鍇一開始不肯選,顯然這二個都不是他要的答案,我重覆了三次,意味著只能二擇一,沒有其他選項,想當然耳,他當然是選第一個,只是仍心有不甘,我決定在他的選項上再給一些「甜頭」,我拿出豆豆擔任陪伴的角色... 「鍇鍇,這樣好了,我去吹的頭髮的時候,你就幫我照顧豆豆,你看豆豆如果沒有認真睡覺,還起來玩,你就幫我處罰他!」,這年紀的小孩喜歡當大的,能夠有「管人」的權利,他當然欣然接受,雖然他很明白我這下去吹頭髮可能會吹到天荒地老才會吹得乾! 鍇好整以暇地鋪好被,也幫豆豆蓋好,給了我一個晚安吻,開心地去「監控」豆豆。 我關上房門,開始忙碌地動起來,進入第二階段備戰狀態,我還有好多事沒做,但我絕不會說謊,等我吹完頭髮一定會進去陪鍇.... 四十分鐘後,打開門縫偷看,不耐久候的鍇果然睡著了,只是很好笑的是,他從自己的床移到把拔的位子上,旁邊整整齊齊地放好巧虎及豆豆一起陪著他,顯然他起來重新「布置」過了,熟睡的小臉蹙著眉,不知道是在「管教」他們,還是在怪馬麻怎麼這麼久,總之眼皮愈來愈沈就睡著了,所以他明明就可以克服這些恐懼的嘛,我跟巧虎和豆豆都一起笑了,輕輕地把他抱回小床,忍不住親親他,「鍇鍇你很棒哦!」明天,我一定會告訴他!

塗氟歷險記....(塗氟該注意什麼?小孩刷牙方式?)

2012年06月13日
公開
18

關於看牙這件事,在我的心中一直是揮不去的夢饜,這印象從很小很小時就已經深種,每每到牙醫師那兒所有人看到我都是一陣搖頭嘆息,因為總是得出動所有大人才能把我壓在那張怪獸椅上,徧徧我又是一口的爛牙,找牙醫的頻率很頻繁,持續到長大,我連經過牙醫診所都害怕,也因此,面對鍇這種超級敏感型的小孩,慎選看牙的第一次實在讓我很耗神。 其實鍇的 第一次牙齒健檢是一年前的事,當時是學校與診所的合作,二歲以上的幼幼班都帶去檢查,結果,診所差點被這群小幼生給掀了,意外地,鍇竟然表現地異常冷靜,果然是老師比較能穩定他的情緒,原本想偷懶地把這項工作就交給老師好了,沒想到去年的慘痛教訓,讓學校也停止繼續帶未滿四歲的小朋友去檢查牙齒了,媽媽果然是沒辦法偷懶,自己的小孩自己負責啦! 一個月前,我開始大力尋兒童牙醫,第一考量是醫師有強大耐力及包容心,因為鍇肯定要盧很久;第二考量是離家近,這樣以後可以固定找熟識的醫師看牙;但第一項肯定比第二項重要的多,否則小孩不配合,再好的醫師也是白搭。 當然你不一定非兒童牙醫不可,成人牙醫也可以處理,只是一般來說,兒童牙醫師對於小孩的哭鬧應該都有基本的認知,也比較能夠不跟著發脾氣,我廣搜各家意見,開始打電話去預約,每一間都約得滿滿滿,竟然還有一間跟我說兒童牙醫今年的診都約滿了,要排明年….這,這,這,會不會太誇張了點! 有鑑於兒童牙醫的熱門,我著實體會到小小孩,真的不能等到牙痛了才去找醫師,因為根本約不進去嘛,之前檢查的牙醫診所建議,每半年要定期追踪檢查,也可以去免費塗氟,終於,給我打到一間有人推薦的牙醫診所,有人剛退了二個星期後的門診,嘿,馬上預約啦。 相較於現在新開的牙醫診所,每間都強調溫馨舒適,有些還強打六星級時尚門牌,我約的這家健和牙醫診所,看起來有些老舊,一樓候診室坐滿了人,同時有好幾組人馬在修牙,鍇一進門看到這個陣仗,就開始唉著要逃跑,老實說,以我個人害怕牙醫的程度,我光聽到那個吱吱的聲音,心跳聲急到我都聽得見,簡直就快從嘴裡跳出來了! 我強做鎮定,哄著鍇到二樓看看有沒有玩具,一心期望二樓的兒童部會有比較繽紛的色彩,一上樓,媽啊,冰冷的診間也是好幾組牙醫椅,眼前有一個婦人,跟一個小小孩同時並行治療,鍇又是一陣慌亂想衝下樓,我好說歹說,連哄帶抓地進去,此時約診時間已到,但很顯然地我們預約的那位李醫師還在試圖搞定面前那個小小孩。 那個小小孩,年紀小到還不太會說話,一開始時很穩定,還高興地爬起來站在牙醫椅上又叫又跳,直到醫師拿風開始吹他的牙齒,不知是不是有蛀牙酸痛,他開始奮力抵抗,再也不肯配合,看他爸媽急得在旁一直哄,李醫師加二個護士也使出混身解數,耗了大概有半個小時,全都是他的驚恐尖叫,我聽了實在也跟著害怕,為了怕鍇開始抗拒,我開始念故事書轉移鍇的注意力,這點我不得不小抱怨一下,這個兒童牙科,連故事書都很不專業,放的淨是一些什麼「寫日記,學作文」、「怎麼寫信」…之類的書,不只對小小孩來說很硬,我要拿來編故事也好花力氣,就這樣,我編了快半小時的故事,說得我口乾舌燥,終於輪到我們上場。 護士來找鍇時,要我先幫鍇刷牙,這時鍇又想逃跑,另一個護士馬上出動來勸說:「你要走了哦,那等一下那些禮物你就領不到了,還有那個很像電動車的你也坐不到了耶,那個很厲害哦…」,鍇聽到「電動車」馬上停下腳步,不再爭扎,回頭問阿姨:「是什麼樣的電動車啊?」,我心知她不過是把那個看診的電動椅講成是電動車,不過還真好用,只要遇到鍇不想配合了,護士就來說:「快點快點,你不快點弄完,就讓別的哥哥先去坐那個電動車了….」,不管了,先騙上場再說… 護士先要鍇坐在椅子上仰頭讓我刷牙,透過頭上日光燈照射,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鍇的每一顆牙狀況,她先在鍇的牙上淋一層紅紅甜甜的汁液染色,那是牙菌斑顯示劑,我開始一顆顆地幫鍇刷完讓他漱口,再張開口看一次,牙上還有殘留一些紅紅的部份,就是有牙垢,只要用牙刷在上頭以畫圈的方式多刷幾次,再去漱漱口,刷到那些紅紅的部份不見為止。 第一步驟的潔牙完成,要進入第二階段的檢查,躺上牙醫椅,鍇開始害怕,李醫師人很好,話也很多,嘰哩呱啦講到你頭都昏了,二個護士隨侍在側,準備一起來對付鍇,所幸「電動車」的魔力持續發酵,鍇吚吚啊啊地還是讓醫生檢查完了,有些牙上面有些牙菌斑,她用電動牙刷幫鍇刷乾淨,二十顆小牙齒,每一顆都很健康,牙隙的間距剛剛好,預留給換牙後的恒齒更好的發展空間, 李醫師說,下午看到現在,鍇是唯一一個沒有蛀牙狀況的小朋友哦! 最後一個階段:塗氟,又是一陣的勸說鍇才願意把這個咬合器放進去,咬合器的二側塗滿淡粉紅的氟膠,甜甜的草莓味小孩接受度很高,咬住一分鐘後,拿開咬合器把口水吐掉,前後歷時半小時的塗氟歷險記就完成囉! 刷牙注意事項: 一.可以開始教小孩刷牙,但小孩耐心不夠,所以會亂刷一陣,此時用點兒童牙膏讓他自己練習刷也沒關係,但每天晚上睡前家長需協助徹底刷一次,用清水刷就可以。 二.刷牙時請小孩仰頭,透過燈光照射,徹底刷到每一顆牙,可分幾個小區域刷,每個小區域都至少刷十下才換下個小區域,牙縫間用刷圓方式輕輕刷,可帶走牙間隙的牙菌斑。 塗氟注意事項: 一.塗氟完成後30分鐘內:不可漱口、喝水、吃東西。 二.塗氟完成後六小時內:不可食用乳製品及含鈣的食物,以免影響塗氟效果。 例如:麵包、冰淇淋、養樂多、蛋糕…等。 三.3-12歲的兒童應每半年定期塗氟一次。 四.有些小孩對氟劑有過敏反應,回去如果肚子不舒服,或有輕微嘔吐,都屬正常現象,第二天即恢復正常。 **千萬記得塗完不能馬上吃東西,所以一般看完醫生都會給維他命糖果止哭,來看牙是完全派不 上用場的,尷尬的是,我們的時間又正好是餓得要命的時候,所以帶他去翻故事書轉移注意力耗時間啦! **************************************************************** 健和牙醫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實踐路96號 電話:02-29610242

口語表達更清楚,能理解更多形容詞

2012年05月28日
公開
17

鍇開始會要求他想聽的故事書,而不再是順從地照我的想法去挑書,現在要他聽我選的書,得花一些精神,今天,他的指定本是這本「航空站工作車」,這本很多專有名詞,以前講這本,我都自己亂編口語,今天,試圖把一些書本裡的詞加進來照念,發現鍇再講一遍給我聽的時候,使用形容詞的部份比以前進步很多呦,例如,「『巨大』的飛機」、「裝缷車負責裝載貨物」… 「馬麻,你喜歡哪一台啊?我喜歡這一台哦,因為這一台我覺得『蠻』漂亮的!」 「鍇鍇,你也可以說『相當』漂亮,也可以說『非常漂亮』,也可以說『比較』漂亮...」趁這個機會,我再給他多一些些說法,讓他知道同樣是漂亮,是有程度上的差別的,曾經聽過一個演講,提到現代人用的形容詞愈來愈少,形容什麼都是「超」,例如:「超」好看的,「超」無聊的...,反而分不出層次了,有機會是應當多給他們一些辭彙,他們也才更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故事書裡運用的辭彙其實不同於口語,以前鍇還小,對環境的感受還太少,照著書裡文字念,他不太能理解,所以總不自覺加入了很多口語,現在到了語言爆炸期,是該試著遵循作者的原意,慢慢加入非口語的辭彙囉 「馬麻,你想坐哪個位置?」鍇抛出問題問我,這是以前我講到這一頁會用的梗. 「哦,我坐這兒好了!」我指了指右邊靠窗的位置. 「那∼你跟把拔坐這裡,我跟嘉芳阿姨坐那裡…」,鍇指了離我們最對角最遠的位置,「然後,我跟嘉芳阿姨會在那裡跟你揮揮手…」 哈哈,自己加入角色跟情境了,很可愛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