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nancy

這裡是Emma小寶貝的家~^^

這裡是Emma小寶貝的家~^^

日期

#Tag

父女倆對話

2008年03月27日
公開
4

本週二(3/25)媽咪身心疲累到達頂點了...,臨時請了假在家裡休息~~ 這幾天可能因為鼻子過敏毛病犯了,猛打噴嚏+流鼻水,精神狀況很不好,再加上睡眠不好,相當的疲憊.. 晚上早早就想入睡,但小傢伙偏偏精力旺盛的打處爬..玩.. 於是丟給粘在電腦前的爸比照顧啦~^^ 迷糊中,感覺爸比一直安撫寶寶入睡,但小傢伙一躺下先裝睡個幾秒鐘,待爸比又回到電腦前時,再爬起來..周而復始... 有時媽咪很好奇小傢伙的小腦袋瓜到底怎麼回事呢?媽咪常常為了哄小傢伙入睡,躺在一旁都不敢動一下,就怕被發現又要找媽咪玩耍啦~ 但小傢伙會一開始就先裝睡幾秒鐘,觀察媽咪"睡了"後輕手輕腳的爬起來,有時往床頭櫃玩就算了,有時居然想從媽咪身上採過去...?? 小傢伙是不是認為媽咪睡著了,不管有什麼天大動靜都吵不醒似的??居然從媽咪身上踩過去?! 不過很好笑的是,媽咪瞇著眼睛躺在床上休息時,發現當爸比抱著寶寶回床上安撫睡覺時,寶寶會用那外星人才聽的懂的話與爸比對話.. 爸比也發現寶寶想和人說話,於是開始對話了: 寶寶:哪..哪..!@#$$%^... 爸比:寶寶要睡啦~ 寶寶:把拔..呀呀.那..@#$%^&&... 爸比:寶寶說什麼呀~把拔聽不懂哇~ 寶寶:咕嚕咕嚕..@#$%%^&&... 爸比:寶寶好可愛呀~把拔聽不懂呀~ 寶寶:呀呀...@##$$%^^^&... 爸比:妳在說什麼呀~寶寶好口愛呀~......... 媽咪早在被窩裡暗笑個不停了.. 這對父女近距離的認真對話模樣,真的好口愛呀~ 末了爸比還對媽咪說, 寶寶想和人說話啦,過陣子大家就聽懂說什麼了...呵~ 媽咪也很期待這天到來哩~^^

"麻你的屁啦"

2008年03月21日
公開
5

如果有人對你的小孩說:"麻你的屁啦",身為母親的妳,心中作何感想?! 明天是總統大選,下午office大門口前早已聚集人山人海的造勢人群,為了避免愈晚下班後更多的人潮,媽咪是6點一到準時走人.. 比平常早許多回到家,輕輕開了鐵門,就看見婆婆背對著大門口,而面向娃娃床裡的寶寶.... 我們家寶寶平常是看到爸比會大聲的叫"把拔..把拔"個不停,偏偏對我這個媽咪是回到房間後,睡覺時間相處時才會小小聲的"馬麻..",再親親媽咪嘴嘴,臉碰媽咪臉.. 但一開門,寶寶第一眼看見媽咪,先是大聲喊"把拔..把拔..",突然又大喊了"馬麻"... 此時發生了媽咪到現在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的聲音,因為婆婆竟然對著寶寶說::"麻你的屁啦..麻你的屁啦".. 寶寶是愈喊愈大聲,婆婆才回頭發現媽咪回家了,於是東摸西摸故作整理客廳似的.. 媽咪抱著寶寶回房間,連澡都不想先洗的先抱回房間..因為連一分鐘都不想讓寶寶待在客廳裡.. 天啊!媽咪原先很擔心的是阿蒂,怕出生印尼的阿蒂,一方面是口音超級不標準,讓正在學說話的寶寶講了一口"印尼國語"..另一方面也怕阿蒂有不好的生活習慣或行為而影響了寶寶,卻怎麼也沒想到居然會是寶寶的"家人"說出這些話啊! 晚上爸比一回家,寶寶一見開門進房間的爸比,立即高喊"把拔..把拔"個不停.. 媽咪在一旁問了爸比:"麻你的屁啦"..爸比是一臉疑問的看著媽咪.. 媽咪才問爸比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爸比聽聽,說好像是三字經吧~ 哇,媽咪還沒朝向"三字經"這頭想哩,只覺得不好聽的話,聽了爸比這樣說,才將剛剛事情述說了一遍..爸比聽了沒有說話..>""

放下

2008年03月19日
公開
9

這幾天媽咪每到睡前很痛苦,不是因為安撫不入睡的寶寶,而是媽咪的心又開始雜亂起來~ 心情又不美麗了... 剛剛無意間看到這篇文章-"放下".... 事實上媽咪早已常常告誡自己,要"放下"心裡的大石頭,要"放下"引起心中波瀾的"魔鬼",要"放下".... 媽咪總以為自己已經小放了一下...,事實上,這"大石頭"仍一直壓著媽咪不放啊! 要怎麼"放下"呢? 道理人人皆知,但作起來卻好難呀~ ..................................................................................................... 放下 有一個小學老師在偏遠的鄉里教書,這天,他來到自己班上的教室,問班上的小朋友:「你們大家有沒有討厭的人啊」。小朋友們想了想,有的未作聲,有的則猛力地點點頭。 老師接著便發給每人一個袋子,說:「我們來玩一個遊戲。現在大家想想看,過去這一週,曾有那些人得罪過你,他到底做了怎麼樣可惡的事。想到後,就利用放學時間到河邊去找一塊石頭,把他的名字用小紙條貼在石頭上。如果他實在很過份,你就找一塊大一點的石頭,如果他的錯是小錯,你就找一塊小一點的石頭。每天把戰利品用袋子裝到學校來給老師看哦!」 學生們感到非常有趣且新鮮。放學後,每個人都搶著到河邊去找石頭。第二天一早,大家都把裝著從河邊撿來的鵝卵石的袋子帶到學校來,興高采烈地討論著。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有的人的袋子越裝越大,幾乎成了負擔。終於,有人提出了抗議「老師,好累喔」老師笑了笑沒說話,立刻又有人接著喊:「對啊每天背著這些石頭來上課,好累喔」。這時,老師終於開口了,她笑著說:「那就放下這些代表著別人過犯的石頭吧」 孩子們有些訝異,老師又接著講:「學習寬恕別人的過犯,不要把它當寶一樣的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時間久了,任誰也受不了…」 這個星期,這班的同學上到了人生中極寶貴的一課。袋裡裝入越多、越大的「石頭」,心中存留越多、越深的仇恨,所造成的負擔就越重。 假如你有寫上我名字的石頭,你知怎樣做…感謝主。 我很喜歡一句名諺:「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懂得「放下」,何等自在。

擔心

2008年03月15日
公開
50

這週媽咪幾乎每天加班到7-8點才回家,因為身體的疲累,造成免疫系統可能也下降了,連同事都發現,媽咪感冒的次數還滿多的..還好office樓下就有醫務室,一有不舒服立刻找醫生,感冒還不致嚴重.. 爸比也是回家的晚,常常都是9-10點才回到家,有時甚至11點多..,當然連媽咪and爸比聊天時間都相對沒啦,因為媽咪為了哄寶寶入睡,陪睡中也不知不覺睡著了,早上又趕著刷9點,幾乎一天中沒什麼時間多聊了..媽咪也就沒有特別注意爸比的健康了... 前二天爸比睡前突然說"胸悶,媽咪一聽就開始警覺了,除了一直觀察爸比有無再繼續"胸悶"外,還要爸比白天到醫院檢查看看..也順便碎碎念爸比,因為爸比幾乎都不運動的,偏偏除了有嚴重打呼外,還伴隨著有"睡眠中止症"的現象.. 這些都是對心臟造成負擔的,每次碎啐念爸比,要爸比務必注意自己健康,強調至少作作"甩手功"嘛,讓身體血液循環好些,也達到運動效果,但爸比從來沒當一回事.. 剛剛12點多時,媽咪突然醒來,就看見爸比趴在電腦書桌前睡著了,沒有一點聲音,媽咪先叫了二聲,沒有回應,心突然驚慌的整個人清醒起來,連忙起身搖搖爸比肩膀...呼!還好有反應.. 爸比是一臉的疲憊+臉色蒼白的樣子..,其實今天下班回家後,媽咪就覺得爸比怪怪的,滿臉的倦容,似乎比平常累上10倍,累的一直想躺在床上小睡,因為還未洗澡,才被媽咪一直催促著先洗澡,再好好入睡.. 想到前二天爸比突然說有"胸悶"現象,以及剛剛看爸比居然累到趴在桌上就睡著了,媽咪好擔心呀! "猝死症"的癥象之一似乎就是"胸悶".. 再加上爸比長期打呼+睡眠中止症+最近又工作量大+休息時間短等等,媽咪真的很擔心爸比身體呀~ 爸比不會體會到媽咪這種擔心的..,像半夜媽咪有時都怕爸比會不會就突然一口氣呼吸上不來了,因為睡眠中止症是很有可能發生這種現象的,但爸比只笑笑的當媽咪講笑話似的,似乎告訴媽咪,都幾十年這樣了,哪有這麼嚴重呀~ 媽咪一見自己似乎快感冒了,就立即找醫生,就怕回家傳染給小寶貝呀~..爸比卻從不正視自己健康似的,連固定看診的血糖問題,都可以一拖再拖...>"

發燒的應變守則

2008年03月05日
公開
14

在網路上看到有關發燒的應變守則,滿不錯的,解惑了媽咪很多的發燒方面的疑問喔....^^ .................................................................................................... 發燒的應變守則 丁綺文醫師 /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 爸媽放輕鬆   面對發燒的正確態度,是把發燒當作一種警訊,就如烽火臺點燃,只是告訴我們敵人來犯一樣,必須找到引起發燒的病因對症下藥,才能釜底抽薪,不再發燒。 寶貝育兒房   兩歲的芳芳夜裡突然哭了。先是發冷打顫,之後開始發燒,沒多久肛溫就升到39℃,芳芳的爸媽非常擔心,趕緊塞一顆退燒栓劑,可是半小時過去了,體溫仍然繼續升高到40℃,爸媽情急之下又塞一劑,結果一小時後,芳芳大量出汗,燒退得又猛又快,手腳發冷,肛溫量起來只有36℃,爸媽只好用毯子裹住她保暖,才漸漸回復正常體溫。就這樣折騰一晚上,忽熱忽冷簡直像洗三溫暖。第二天一早,爸媽帶著芳芳去找熟識的小兒科醫師,提出一串問題:為什麼孩子容易夜間發燒?發燒前為何發冷打顫?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退燒藥什麼時候才能用?如果退燒過度,會有危險嗎? 丁醫師門診室   孩子發燒,是所有父母都會面臨的狀況,芳芳的爸媽所提出的疑問,的確是父母最關心、最想知道的問題。兒科門診的病人,約有三分之一是因為發燒來看病的。有關發燒的迷思和誤解很多,使得大家無所適從。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了解發燒的來龍去脈,以及正確的處理方法。 一、為什麼會發燒?   人體的下視丘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作用就像冷氣機的設定溫度,正常的時候,嬰幼兒設定的溫度比成人稍高,所以台語俚語說「囡仔屁股三斗火」很傳神,嬰幼兒肛溫大約在攝氏37.5℃,上下變動1度左右。成人和較大兒童口溫大約攝氏36.8℃,上下變動0.5度。   人體感染病原,引起白血球反應,產生「熱素」,就會刺激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當設定溫度被調到39℃時,身體藉著肌肉打顫收縮產熱,或者減少出汗散熱,將體溫提升到39℃為止。所以發燒前,可能會發冷發抖,再突然高燒,某些細菌毒素,這種現象特別明顯。 二、為何發燒大都在半夜?   許多父母可能觀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間發高燒。這是因為嬰幼兒身體含水比例較成人高,只要輕度缺水就影響散熱,容易發燒。孩子生病的時候,體力變差,睡得久。夜間長時間不進食喝水,體溫當然升高。 三、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   錯!其實發高燒本身,是不會讓「腦筋變壞、智能變差」的,以往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醫療知識尚未普及,發高燒背後的原因沒有區分清楚。事實上,只有腦炎、腦膜炎等腦質本身受疾病破壞,才會傷及智能或感官機能,而非發燒把人燒笨、燒聾了。嬰幼兒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不如成人,輕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燒40℃,發燒時家長只要知道如何處理,診斷病因應該交給專業的醫師,不必過份憂心。   根據統計,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體溫很少超過41℃,如果超過這個溫度,罹患細菌性腦膜炎或敗血症的可能性比較高,應特別警覺。至於腦細胞所能耐受的高溫極限,可能必須到41.7℃,細胞蛋白質才會因高溫變質,造成不可回復的損傷,這種極端的高溫,很少伴隨疾病發生,臨床上唯有對麻醉過敏,引起惡性發燒,才可能達到如此高溫。 四、退燒有必要嗎?   就因為發燒本身不至於傷害孩子,所以退燒是否必要,長久以來一直有爭議。主張不必退燒的學者認為,發燒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可以幫助白血球抵抗細菌。發燒的型態可以幫助診斷病因,一味退燒反而誤導。   但是有更多的醫師和學者贊成適度的退燒。因為發燒會增加新陳代謝,造成內在的消耗,病人頭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嬰幼兒容易脫水,發燒造成水份蒸發,更是惡性循環。八歲以下的孩子,熱性痙攣的比例較高,放任高燒,引起繼發的傷害是不必要的。 五、必學應變守則 ── 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藥? ◎ 家中常備退燒藥   家有0∼6歲幼兒的父母,都必須常備退燒藥,以因應不時之需,免得臨時半夜發燒束手無策。退燒藥的使用也有技巧和原則,何時用、怎樣用,平時宜有正確觀念,才不會效果不佳或甚至退燒失控。建議家長固定使用一種,熟悉它的用法,最安全。 ◎ 了解退燒藥的特性   退燒藥有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一般以水劑較溫和,最普遍使用的是普拿疼糖漿。阿斯匹靈錠劑退燒效果也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靈可能引發雷氏症候群,因此原則上不建議兒科的小病人使用阿斯匹靈。栓劑用來塞肛門,由直腸吸收,效果快速,小孩半夜發燒或拒絕吃藥時也能退燒,非常方便,但用量寧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一般應相隔四小時),體溫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門,造成腹瀉。打退燒針,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過敏休克。退燒的方法很多,一定可以降溫,不必一時心急,因小失大。 ◎ 退燒三步驟 ˙第一步 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攝氏38.5℃,就可以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每次只用一種,劑量以體重計算,通常退燒藥水一次劑量為體重的一半,例如10公斤,給5㏄藥水。退燒栓劑10公斤以下使用半粒,體重超過10公斤才用一粒(詳見藥袋上的說明)。 ˙第二步 使用同時,配合冰枕,觀察半小時,再量一次體溫。 ˙第三步 如果未降,加上溫水(約30∼33℃)擦洗身體。 六、面對發燒,應有哪些正確觀念? ˙觀念1:發燒不是病,只是一種現象,代表體溫控制中樞失調了。當人體感染病原時,大量喝水是預防發燒的最好方法。 ˙觀念2:嬰幼兒平時喝奶完,就應習慣喝一些開水,因為漱口有清潔作用,避免蛀牙和口腔念珠菌滋生,而且養成喝水的好習慣,在生病的時候才不容易脫水和發燒。 ˙觀念3:每個幼兒的家庭都應常備體溫計和退燒藥。肛溫表和耳溫計測得的是中心溫度,比較準確,耳溫槍使用快速且方便,但品牌良莠不齊,或者測量方法不正確都可能有誤差,適合用來篩檢,高燒的情況仍應用肛溫表確認(時下常用的耳溫槍,要記得檢查電池是否充足,測溫頭的耳套應注意隨時更換)。 ˙觀念4:發燒持續的天數,比溫度的高低更重要。輕度的病毒感染,幼兒也可能燒到40℃,只要不持續超過三天,並不奇怪。但是越大的孩子發高燒,或任何年齡小孩發燒持續超過三天以上,即需要檢驗白血球,查明是否併發其他問題,不可掉以輕心。 ˙觀念5:診斷發燒的原因,需要專業判斷,發燒退了,仍應去找醫師查明原因,特別是新生兒和六個月以下的嬰兒,敗血症往往只呈現體溫不穩或過低,千萬不可以為燒退就沒事了。 給父母的貼心話   若不慎重疊使用過多退燒藥,有可能使體溫下降過速,造成四肢冰冷或發抖,此時改用毛毯保溫或熱水袋保暖,體溫就會自然回升,不必再用其他藥物。這種失控的退燒,基本上不會對孩子造成危險。 ※ 本文節錄自《幼兒四季健康手邊書》P154~P159,丁綺文著,信誼基金出版社,2003年7月。 ※ 丁綺文醫師簡介 台灣鹿港人、北一女中、陽明大學、台北榮總優良醫師獎。現任: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曾任:台北榮總小兒部主治醫師、急診部主治醫師,陽明大學臨床講師。個人特質:勤奮,說到做到的行動派;浪漫,賞花追蝶的自然派;氣質,悠遊藝術的人文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