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勳勳媽咪

買對保險先破除六盲點

2005年12月15日
如果問:「你有沒有買保險?」大多數的人都會回答「有」;如果再問:「你有沒有買對保險?」可能很多人都不敢回答。壽險公會指出,國人投保有六大盲點,以致於時常出現買了不符合自己需求的保單、或出事時才發現保險不理賠的爭議。
為了破除國人投保迷思,壽險公會上個月特地在台北、台中、高雄舉辦巡迴說明會,由壽險公會理事長林文英親自上陣,對保戶、業務員說明投保觀念、業務員應有的招攬態度等,並印製保戶手冊,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國人的壽險保障,不要再買錯保險。
壽險公會指出,國人最常見的投保六大盲點如下:

盲點一:「基本保額不足,卻先買儲蓄險和投資型保單。」儲蓄險與投資型保單,因為所繳的保費未來可以拿回來,因此長久以來較受台灣人喜愛。不過,保險最主要的功能是保障,其次才是儲蓄或投資,在保費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當然先買保費較低、保障較高的險種,例如無還本的終身壽險、定期壽險、意外險、醫療險等。

盲點二:「以為意外險可以取代壽險保障。」壽險和意外險雖然都是身故可以領到保險金,但意外險有很多不理賠項目,且限制一定是「意外」才會理賠,如果是生病而身故等,意外險不會理。壽險則不論意外、疾病導致身故,都會理賠,保障範圍比意外險大太多了。

盲點三:「家長自己沒買,卻幫小孩買了一堆保單。」買保險的目的是為了規避風險,一個家庭的主要收入者是父母而不是小孩,萬一父母出事,誰來照顧小孩?誰能出錢繼續繳小孩的保險費?因此,買保險必須以父母的保障為優先。

盲點四:「買錯了保險就解約。」保險一旦解約,不僅可以拿回來的保費要打折計算,保障也會喪失。如果認為原有的保單不適用,不想繳費,可向保險公司申請減額繳清、展期,或轉換契約,不一定要解約。

盲點五:「以為買了保險,什麼都賠。」大部分的人都是在身體不好或出事時,才想到保險,如果發現自己定期繳保費的保單,竟然不理賠,豈不是氣死?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一開始投保時,就要弄清楚自己買了什麼,保障範圍有哪些、哪些是除外不保事項等。

盲點六:「人情保,買了不符合需求的保單。」幾乎每一個人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有人在賣保險。但為了人情買了不適合的保單,要承受的可是自己。因此,投保前就要弄清楚保單的權益,根據預算多設計幾張保單,多問多比較,找出最適合的保單組合。



【2005-12-08/經濟日報/B2版/保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