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我愛三千金

日期

#Tag

陳東佑皮膚科

2010年11月24日
公開
51

醫生說珠珠的指甲毛病是甲溝炎, 並非灰指甲。 開了藥膏,要擦好一陣子。 珠珠及多多臉上都有膚色不均勻的現象, 有一塊塊不明顯的白斑, 醫生說是白糠疹,是體質關係造成, 青春期就會自動痊癒, 目前要防曬,塗防曬乳液 我原本擔心是癬,好在不是。 順便問了頭蝨的事, 他說枕頭巾最好用煮的才可除蝨, 厚...那還要用竈來煮哦?! 我覺得買烘乾機來用比較快。 *白糠疹 良性皮膚病 【聯合報╱林仲�林仲皮膚科診所院長】 2008.04.18 在台灣,最常於小孩臉上長出白白一塊的皮膚病為白糠疹。白糠疹因其色白,以及病灶上有細碎似麥麩或米糠的皮屑而得名。 白糠疹是一種良性、原因不明的皮膚病,容易見於3至16歲的小孩,最常長於臉上,不過也可以發生在脖子、手臂與身上。民間相傳白糠疹是因為沾了粉筆灰而發生的,這種說法沒什麼根據。 白糠疹剛長出時,為一塊稍微突出於皮膚表面的粉紅色斑,上頭可見細細的皮屑。然後粉紅色逐漸消退,病灶轉變成白色的脫屑斑,此時最合乎「白糠疹」的定義。最後病灶變平,脫屑消失,留下一塊白白的斑。當白糠疹的病灶轉為白色時,可能會暫時影響小孩的外觀,但是台灣的父母常常很緊張,擔心小孩的膚色回不來。 其實父母怕的是小孩長白斑,一談起皮膚變白的疾病,令人聞之色變的就是白斑。白斑的特徵為皮膚表皮的色素細胞於皮膚變白處消失了,對病人的外貌與心理的殺傷力非常大,且治療不易。但白糠疹與白斑完全不相干,白糠疹的色素細胞仍在,所以父母不必憂慮,耐心地等候幾個月,小孩罹病地方的膚色最後均能恢復正常。 那如何區分白糠疹與白斑呢?白斑的顏色有如白紙那麼白,上頭沒有脫屑,與周圍正常皮膚的界限黑白分明。相對於白斑,白糠疹的顏色沒那麼白,與周圍皮膚的界限模糊。 除了白糠疹與白斑,會在臉上長出白色斑的常見皮膚病還有汗斑。汗斑為皮膚感染黴菌的疾病,可在臉、頸子、身體與四肢的皮膚上長出淡紅色至棕色的斑點,這些斑點於曬太陽後會變成白色。汗斑長於臉上時,病灶特徵頗似白糠疹,但與白糠疹不同處為病灶較白糠疹小,且群聚出現。 由於白糠疹罕見於成年人,可知白糠疹在小孩大了以後會自己好,所以不太需要治療。但白糠疹往往因皮膚乾燥而惡化,於是白糠疹在冬天常會看起來更厲害,此時可擦保養品舒緩之。 曬太陽會使正常的皮膚變黑,可是長白糠疹的地方卻不會,故白糠疹也常在夏天看起來更明顯及更多。些都是無足掛懷的事,醫師最重要的是安父母的心,讓父母瞭解此病不是白斑,預後良好,雖然皮膚的疹子可能此起彼落,候其自癒即可。 白糠疹是不是長「癬」呢?古人對疾病認知有限,常有一個病名包含多種疾病的情況發生,「癬」就是一個例子。如皮膚病像牛頸子的皮,又厚又堅韌時,古人稱為「牛皮癬」;皮膚病的外形圓圓的似銅錢時,古人稱為「金錢癬」;又如古人稱小孩於哺乳期間發生的皮膚病為「奶癬」,古人也稱頑固難醫的皮膚病為「頑癬」。 由上可知古代中醫文獻的「癬」涵蓋許多完全不同的皮膚病,但西醫卻借用「癬」來稱呼黴菌感染性皮膚病,把一個廣義的病名局限於狹隘的範圍,這是一個大錯。如臺灣閩客族群均把白糠疹稱為「白癬」,此病名可能讓父母誤以為白糠疹乃黴菌感染,給孩子擦抗黴菌的藥物,萬一擦到的是含碘酒、水楊酸的刺激性藥物時,小孩就慘了。 【2008/04/18 聯合報】

逛SOGO

2010年11月06日
公開
7

帶著孩子不方便回娘家, 所以約媽媽及妹妹到飯店會面。 三個外甥聽到我們回台北, 也想來見見小表妹, 於是我們就一起去逛SOGO。 一大群人,三大六小,真是浩浩蕩蕩。 我先去復興館Chanel挑包包, 沒有太多時間讓我閒逛, 元元已經在哭鬧想喝奶睡覺, 我買了肖想已久的2.55鏈帶包, 小姐說這是經典款,有保值性, 想想我有三個女兒,還怕以後沒人揹嗎? 所以就阿莎力刷卡了。(生女兒真的很有藉口^^) 還有一個理直氣壯的理由--就是我生日啊! 接著到SOGO忠孝館地下美食街吃午餐, 我答應三個外甥(姐姐國一,兩個雙胞胎弟弟小五) 難得姑姑上台北,他們可以在玩具部各挑一樣玩具, 姑姑送給他們當禮物。 三個外甥很雀躍, 結果,姐姐挑了一個可愛少女皮夾$740; twins弟弟選了半天,挑了一個$499的遙控汽車。 我問他們為何只買一個,可以再買一個, 一人一台比較好玩。 他們害羞靦覥地直說不要,堅持只買一台就好; 我問他們為什麼? 他們說不好意思讓姑姑花那麼多錢! 我說那我給你們一人兩百元當零用錢好嗎? 他們更是頻頻搖頭婉拒。 我驚訝又欣慰! 平常很少與他們互動, 沒想到他們竟然如此乖巧懂事! 我那個老粗弟弟有福囉! 以後不用擔心這兩小子會學壞了。 我對媽媽及珠爸特別提到這件事, 真希望以後我家的女兒們也具有這種謙遜儉樸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