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蜜桃

寫寫286-有限

2017年07月26日
愛寫寫_286/365

#接受有限

之前分享了"海苔熊"的文章=>神燈精靈的故事,講述一個女生對男生作了很多事情,也作了很多期待,但對方都沒有依照期待作事,後來女生很生氣就想分手。

『 聽完Kimberley的故事,你可能會有一個「啟示」是:不要活在自己想像的劇本裡面,那些你沒說出來的事情,對方通常不會知道,更無從溝通。
  
不過,我真正想說的是,這種「你明明說好,但最後卻食言」的焦慮,其實是源自於小時候和家人的相處關係,當我們的父母沒有辦法滿足我們需求的時候,我們就會產生失落、失望、甚至會生悶氣、大哭大鬧等等(Bettelheim,2017)。

在感情裡,沒有人是神燈精靈。接受對方的有限,也是接受自己的有限。』

我自己感覺在很多種關係裡面,都存在這種類似的問題,妳以為妳表現得很清楚,妳以為對方應該感受得到也可能會依照妳的期望執行,但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考頻道,都有不同的接收頻率,對於事件的發生和處理也都有不同的做法,如果發生了問題,應該要去想想如何跨越這個障礙而不是直接”退貨”。

接受別人的有限,也接受自己的有限。

覺得這是一句很受用的話,我們拿自己的標準和能力來去要求別人,對別人來說也是一種困擾。

有一次我對公司的總務同仁非常生氣,作事的方式和處理的過程都讓我覺得失去了這家公司應有的專業,我回家跟西瓜說,西瓜很淡然的回答說,因為這樣的能力所以只能作比較低階的工作阿,如果他可以像妳一樣的處理周全,那他就會升級變主管也不會是繼續作行政了。

後來我慢慢用”觀察”和”提出方法”的方式來跟總務相處,找到他們為何這樣處理的原因,提出我想要的目標,現在問題減少了很多,因為換個角度看,他們其實也不知道自己處理的方式有問題,如果我提供了解決的方式,他們也樂於接受與回饋的。

有句話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雖然說我們不是一定要教別人甚麼,可是如果妳一定要和別人相處,家人朋友同事,那麼最好就找到比較好的相處方式,如果此路不通,應該再去試試看別種方法,讓雙方都能相處愉快,才能夠繼續一起走下去阿,如果只是一再重演內心的小劇場讓自己更焦慮,不僅於事無補,也可能讓自己損失更多啊!


參考:
海苔熊FB https://www.facebook.com/Haitaibear/?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