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蜜桃

(寫)尋求平衡

2018年04月19日
尋求平衡

清寫寫_04/19

雖然還是百廢待舉,比如說我的讀書心得,論文方向,還有其他瑣事,還是很想來說說話。(對~我還有在上班,只是老闆不在)

昨天人文講座請來了政大的哲學系教授馬愷之,是一個很神奇的德國人,他的專長是研究中國哲學,論文寫得是老莊思想和朱熹論辯,當然他昨天也是全程都是中文授課,除了幾個名詞的音聽不懂之外(二聲三聲字比較奇怪),幾乎完全就是個中國人了!XD (差點都要懷疑他會講台語了~)

馬教授跟我們討論中西美學的差異和感受,問了我們許多問題,比如中國的山水畫美還是西方的油畫美,美能不能比較,荷蘭畫家的美和中國畫家的美有何不同?美有標準嗎?醜有標準嗎?然後再給我們看幾篇美國哲學家所寫的短篇文章,內容大致是關於價值觀與道德觀的思辨理論,關於各種分歧之下可能擁有的共同評價語言是甚麼?

當然,所有的問題都沒有正確的答案,只是讓大家去思考這其中的是非對錯,去講述自己的想法,這是思考所謂哲學的開始,在西方是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在東方是老莊思想,道法自然,無為而不為,有美的自然就有醜的,套一句現在的流行話:[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大概是類似的道理。

在人生的歷程當中,我們有許多的追求有許多的禁忌,因為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個性不同表達方式也不同,在去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於是能產生理解,產生理解之後就不會有過高的情緒,所以其實有個核心的思想是:中庸之道。

很多年以前我剛認識西瓜的時候,他就喜歡跟我說這個,他覺得一個人過於高興或過於悲傷,過於衝動或過於保守都不合適,最好的方式就是中庸,中庸的思想就是過猶不及,我們可以對一個人事物生氣但不要生氣太久,我們可以對一個人事物快樂但也不用快樂過了頭,總是要去思考一下這其中的優劣,再去想想後續該怎麼去繼續或承擔。

前幾天有個新聞,說父母讓兒子過戶家裡的房子,然後兒子發現父母還貸款500多萬氣急敗壞的上網討拍,說情說法各有道理,這其實也沒有甚麼對錯的問題,就是感覺是父母和孩子諜對諜的案例,利用一種法律的方式讓小孩負擔,如果父母退休本來就沒有收入,兒子本來有收入多負擔一些家用有何不可呢? 如果孩子本來就負擔不起房貸家用,父母又需要金錢生活,那跟房子借款養老也沒有錯啊,每個人都要求生存啊,難道光說親情會飽嗎?現實面也是要考慮的。以我來看,這也是一種現代人在養子與養老之間的平衡掙扎。

尋求自己的心情平衡,生活平衡,經濟平衡是每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也是該對自己負責的事。

我們都想要好好度過每一天,而每個人度過每一天的方式並不相同,我們看到好的事物可以羨慕他可以追求他,但不需要去嘲諷他,我們看到不好的事物可以去避開他可以去閃躲他,但不需要去咒罵他。

心靈的平靜是人生最好的禮物,而這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個人都是你共修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