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新莊 小小音樂家音樂教室

孩子學音樂真的跟"天份"有關嗎?

2010年01月17日
有一次上課前,學生A的媽咪跟我說:
"我孩子都不是很喜歡練琴..學音樂是不是真的需要有些天份?"


其實多數媽咪會思考自己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天份"?
也多數的媽咪對於"天份"這個觀念不太正確,
到底,我的小孩有沒有"天份"?
"天份"對孩子學習音樂有沒有影響?
所謂的"天份"真的只是天生的嗎?
後天有辦法培養"天份"嗎?

-

學音樂是不是真的很需要天份?
葉老師我覺得,每一個小孩都是可以學音樂,
也都可以培養音樂的興趣跟嗜好
而且每一個小孩都應該要培養音樂的嗜好,
不但能夠怡情養性,也能夠給予情緒的紓解,

但是若孩子有意要走上音樂"專業"這條路,
那就必須要評估這個孩子是不是有音樂的"天份"
所謂音樂專業意指音樂科系,比方說中小學音樂班、大學音樂系,
我相信多數的家長並不強迫孩子走音樂科系,
如果沒有要強迫孩子走這條路,因此"天份"就不那麼被強調了!

==================================

*關於"天份",葉老師有下列四點分享


(1)擁有"專注力"才能讓天份發揮.

以葉老師的教學經驗,
我會發現有些"學的很快的學生.有天份的學生",
其實也是"最能夠專注"的學生,
我認為,有一些小朋友可能本質上是有天份的,
但是他在學習上不是那麼專注導致他的天份沒有發揮,
練習的過程媽媽也說孩子不容易專心,
如果沒有"專注力"孩子就算有天份也發揮不出來.


(2)兩歲~四歲是培養音感.節奏感.肢體感受的黃金期,絕對不能夠錯過.

很多大人都會說:"我沒有音感啦!"
這些大人(包括我爸)應該都認為他是生下來就沒有音感,
但是我相信是因為他"沒有訓練音感".
其實我相信那是因為在學龄前那段黃金訓練期錯過了!
過去的觀念認為,小孩子學音樂=學樂器,
因此六歲才開始讓小朋友接觸音樂,可惜的是那段黃金訓練期過了,
學鋼琴只是學一個音樂表現的方式(技術),
但是當孩子心中沒有感動,身體沒有感受其實他就只是莫名其妙的彈琴

因此在小小音樂家從兩歲就開始培養孩子從心中有感動,身體有感受,腦中有記憶
這群兩歲多的孩子學習力有多強!
她們對於節奏.音感的敏銳度是成人的好幾倍厲害,
我相信這群小朋友被盈盈老師從小教導之下,長大一定是非常有"天份"的學生,
因為他在黃金時期就訓練對音樂的感受!

孩子學音樂真的跟天份有關嗎?_img_1
(這群孩子從兩歲就開始聞樂奏樂.聞樂起舞)

孩子學音樂真的跟天份有關嗎?_img_2
(我非常感謝用心的媽媽們那麼用心栽培孩子音樂!)


(3)學生的音樂表現是否良好,不能只看孩子有沒有"天份",更要看孩子有沒有用心的"練習".

很多的孩子不是絕頂聰明,但是幸好父母親在家裡非常落實孩子的練習,
因此每一次上課的時候都有非常好的表現,其實"天份好"的學生有先天的優勢,
但是不代表他就ㄧ定可以學好音樂,我們更應該要給小朋友"勤能補拙"觀念,
學音樂沒有僥倖,只有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的做到練習的工作,
這是父母親都需要非常堅持的事情!


(4)除了"天份",更重要的是"持續力".(持續力跟父母的態度有絕對的關係)

我相信藝人"蔡依林"的故事給予不少年輕人力量,他說自己原本是不諳任何舞蹈的藝人,
如今天紅了十年,發行了不少暢銷第一名的專輯.在每一場演唱會載歌載舞.
但是我們也看過藝人紅及ㄧ時但是突然發現他頓時消失,演藝事業嘎然而止.

很多我們的學生,一開始很有興趣,媽媽也積極的帶他到處上課,
但是一遇到下雨就請假,一遇到一點點生病又請假,
功課忙一點媽媽就說:"你不要學好了!不然你好累喔!"
我覺得這樣子的學習方式,真的再有天份的學生也都沒有表現天份的一天.
因為我們沒有讓孩子懂得堅持,懂得怎麼調配生活,懂得讓自己在困難的情況中繼續下去.
有天份很好,但是搭配著持續力才有辦法發揮天份.


-

所以葉老師總歸ㄧ句:
天份是可以被培養的(但是黃金時期是兩歲到四歲),持續力才能夠發揮天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