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四兄弟的媽

了解與耐心-by bubu 偶像

2008年08月16日
金句: "耐心不是克制自己、壓抑脾氣、消極的等待;耐心是因為積極了解對方的有所不能,而產生的同感。這份同感使我們願意設身處地、努力同工。
在平心靜氣中想方設法,一次又一次地完成預定的目標。"

媽咪會努力做到,設身處地用你們和爺爺的觀點去看事情~
-------------------------------------------------------
作者:bubu

每隔一個多月,我會去台中與一群老師和兩位四歲的小朋友幼幼、宥榛一起做菜。那兩個多小時,我像是一個巨人,在孩子規格的傢俱中活動操作。雖然不停彎著腰有些吃力,但是我很珍惜這種經驗。這使我想起專家說過的一句話──「我們要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事情」。

「蹲下來」是一個好的建議,有時候我們也的確這樣做了,但是蹲下看完後,似乎覺得因為有這樣的一蹲,也就足夠了。站起來之後,我們眼光的高度與思路的行進,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自己的世界;我們的了解,常常只是那一瞬間的領會。

在連續的兩個多小時中,小板凳、低爐台、小水槽,每一種不適合我的器物才真的是孩子的理想世界,領會那種差距,就是幫助我了解他們最好的方法;那種差距也同樣適用於我們了解年老的長輩。

在這些操作中,我不是從一個角度來了解孩子,而是被迫在他們的合理世界中活動、在那當中進行帶領的責任,我於是更懂得「了解」之於「耐心」的重要。

有些人會問我:「為什麼妳那麼有耐心?」耐心到底可不可以學習?我自己的經驗是這樣的:耐心不是克制自己、壓抑脾氣、消極的等待;耐心是因為積極了解對方的有所不能,而產生的同感。這份同感使我們願意設身處地、努力同工。

在平心靜氣中想方設法,一次又一次地完成預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