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四兄弟的媽

華德福教育

2010年09月09日
史代納:體驗自然,發展人生

一種新的教育思潮的興起,通常是伴隨社會的巨變而來。華德福教育體系的產生即是如此。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戰敗。國內經濟也跟著一敗塗地,饑荒遍地,示威、罷工四起,暴動頻頻。德國,甚至整個世界的前途走向,眾說紛紜,但大家都努力想辦法解決社會、經濟及政治上的各種難題。

身、心、靈發展並重

其中,德國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人智學」(Antroposophy)創立人史代納(Rudolf Steiner, 1860-1925)認為關鍵在教育。傳統的教育方式無法解決當時的文化困境及因應社會遽變,必須有一套能照顧孩童身、心、靈整體發展的教育方式,來擴展每個人的內在潛能及生命視野,為一個更美好的人類未來奠基。 「我們不應問一個人生存於現今社會應具備哪些知識與能力,而應該問這個人的內在潛能是什麼?他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如此,我們才能為現有的社會不斷注入由成長中的這一代內在出發的新力量,也只有這樣的社會,才是一個由其組成分子所共同創造的活社會,而不是一個以既有的社會組織型態,來要求並塑造成長中一代的保守社會。」 當時,一位德國工業家很認同史代納理念,於是在一九一九年邀請史代納為他的華德福(Waldorf)工廠員工的子女創立一所學校。從此,華德福學校(或稱史代納學校)開始了在世界教育體系中獨樹一格的教育實驗。 採幼稚園到高中一貫學制的華德福學校,以開放、親和、整合性、藝術化的教學方式,教導學生透過對自然界的流轉去體驗生命內在的道德律,培養學生敬天愛人的價值觀,及對世界的責任感。

掌握幼兒發展的高峰期

藝術活動在華德福學校的教學裡佔很重要的地位。華德福學校的藝術性活動,目的並不在於訓練學生成為藝術家,而是要培養孩子成為創造力豐富、意志力堅強的人。因為所有的藝術活動都需要身心投入,不斷練習,是一種意志力的訓練。而且當他們經歷困難並設法克服後所獲得的喜悅與滿足,對心靈的成長有非常正面的影響。 大學主修數學及自然科學的史代納,曾擔任一位水腦症兒童的家庭教師。當時許多醫師都判定這個男孩已無法正常學習,然而在史代納的教導下,這個男孩卻能在兩年後進入一般正常學校與同齡兒童一起學習,後來還成為醫師。這次經驗讓史代納體認到,教育也應具有療癒的功能。 華德福幼兒教育的原則是發展幼兒堅強、健康的意志,因為幼兒在零到六歲間是意志的主要發展期,也是模仿力和想像力的高峰期。

華德福教育的特色

史代納指出:「兒童是一個完全的感官體,對於人們留在他內心的任何印象他都會有所反應。因此最基本的教育原則是,不要認為孩子可能經由理性來學習事物的是非與好壞。而要深知:我們在孩子四周的所做所為,都會深入他的身體、心靈與精神,轉化為他自己的部分。一個小生命的健康與否,正與我們成人的思想、行為息息相關。」因此華德福幼稚園的特色有:

● 溫暖、愛與整齊的環境。保護孩子身心組織健全發展,猶如母親提供溫暖安全的子宮,給未出生的孩子發展他的身體組織一樣。柔和、美麗、整潔的環境,讓孩子沈浸在安寧和美的心靈體驗中。

●充滿自然素材的活動空間。天然素材增加孩子的感官經驗和體驗大自然無窮盡之美。簡單的木頭玩具和布娃娃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幼兒的活動以節奏性、規律性和重複性為原則。節奏像呼吸一樣重要,順著孩子的生理法則帶給孩子安全感。重複的活動及歌曲、詩詞、故事等,讓孩子因熟悉而產生持久的愛,並增強記憶力。

●沒有教學的學習活動。孩子的學習來自主動的意志、配合孩子天生的模仿特質,老師只做而不教。老師唱歌,孩子一起唱;老師做麵包,孩子加入一起做;老師勤奮的工作,孩子也在一旁勤奮的遊戲。老師的角色是塑造一個值得孩子模仿的榜樣。(本文摘自《天下雜誌一九九九教育特刊.從零歲開始》)

Copyright © 2008 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