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璿媽媽

轉貼: 零體罰時代,孩子怎麼管教?

2007年04月17日
摘自 《天下雜誌》
作者:黃維明、何琦瑜 2007.04.06� 第20070404期

政府公權力已保障學生不受體罰,但立法零體罰並沒有立即解決問題,反而是挑戰的開始,身為老師與父母,如何在零體罰時代與孩子共同學習成長?

二○○六年底,立法院三讀通過《教育基本法》第八條及第十五條的《禁止體罰條款》修正案,明定政府公權力應保障學生不受體罰,一旦學生的「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受到侵害,政府應提供必要的救濟管道,也可依據《國家賠償法》及《民法》獲得賠償。台灣因此成為全世界繼蒙古之後的第一○九個立法零體罰的國家。

這是台灣教育的一大轉捩點,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讓下一代得以擺脫體罰的陰影,讓台灣進入人權國家之列。

體罰造成的負面後果,以及對人權的傷害,已經成為國際共識。國內外研究一再發現,如果父母或老師,以體罰等不當的教養行為對待孩子,孩子較容易展現出暴力及攻擊的行為傾向。體罰造成的親子、師生關係緊張,也很容易衍生造成其他負向行為與心理創傷。

強力贊成零體罰的台北市長郝龍斌,就曾公開坦承他的「切膚之痛」。小學五年級時,老師要郝龍斌上台唱「西風的話」,但不知道為什麼,唱到一半老師打了他一耳光,這樣強烈負面的經驗,讓郝龍斌自此對唱歌產生恐懼、失去自信。

更嚴重的是,過度體罰會對兒童造成身體實質上的傷害。二○○五年,苗栗某國中老師因學生頭髮太長,體罰學生交互蹲跳一百八十下,導致學生因「橫紋肌溶解症」引發「急性腎衰竭」,住院十六天後康復,最後法官做出國賠六十六萬元的判決。

類似的經驗不勝枚舉。但是立法零體罰並沒有立即解決問題,反而是問題的開始。零體罰入法後,引發諸多爭議與討論。爭議不只關乎「體罰」,而是挑戰整體社會價值觀與傳統教養教育文化。


四大迷思
最常見的爭議,或許可歸納為四大迷思:

迷思一:「我們都是這樣被打大的,如今不是也好好的嗎?」

根據《天下雜誌》調查,八成以上的父母贊成體罰。近八成的父母覺得,體罰是管教孩子有效的方法。多數的父母和老師,在「打的教育」中成長,不覺得「打」有什麼不對,「為什麼專家說的那些危言聳聽,沒有發生在我身上?」

美國密蘇里大學品德教育教授馬文.柏柯維茲(Marvin W. Berkowitz),特別釐清這種「賭注的心態」,他強調,心理學和生物學上的真理很少是絕對的,研究結果經常是機率問題。換句話說,你經常打孩子,這個孩子的心裡會受磨難的機率就會比較大。但你的孩子有可能毫不受損害嗎?是的,是可能的,但這是一場賭注。

「如果你賭輸了,你可沒有權利去承擔這樣的風險,因為你孩子的損失,遠大於你的損失。不要嘗試說服自己,那些會傷害其他孩子的言行事物,不會傷害到你的孩子,有些賭注和自我欺騙,是父母絕對不該做的。」馬文強調。


迷思二:零體罰入法之後,教師動輒得咎,會造成教師不願意或不能管教,放棄管教權,這將使得老師撤守,學生失控。

零體罰立法時,因為對「體罰」的定義不清,以及如何才違法沒有明確的標準,也沒有配套的教師輔導管教辦法,造成了學校內的寒蟬效應。「的確有些資深教師會覺得,現在小孩太難管了,如果連罰站都不能罰的話,不知道該怎麼管小孩,」桃園縣同德國中教務主任陳幸慧反應。

「之前有個判決,老師打學生一巴掌六十萬,當然老師打學生不對,但是當法官做了這個判決,讓老師不敢或不願意管教學生,學校做為教育最後一道防線的功能就癱掉一根柱子了,教師完全沒有反擊能力。如果今天學生打老師,學生只要到病床上一跪,老師就原諒他了。可是你有看過家長原諒老師嗎?所以我一直覺得老師是蠻弱勢的。」一位資深校長激動地道出教育第一線人員的心情和憂慮。

全國教師會諮商輔導處處長楊益風也無奈地指出,關於體罰標準的爭議,帶給教師極大的困擾,「我們贊成零體罰,但家長也要求我們管教孩子,請給我們一個清楚的標準。」

攤開爭議的核心,或許更應該釐清的,不是「怎麼樣才叫體罰」、「如何體罰才不違法」,而是「體罰,不等於管教」。面對零體罰時代,家長和老師需要找出更好的「管教」方法。

在立法前就宣誓全面禁止體罰的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清楚表示,「我不能接受因為不能體罰,所以品格教育、老師的教導就會大打折扣,如果老師還是要用體罰才能管教學生,那表示老師的專業能力式微。」

板橋地院少年觀護人、長期關注親職教育的作家盧蘇偉,也直指目前討論方向的錯誤,「目前討論體罰的命題根本是錯的,一直在討論老師可不可以體罰,弄成老師好像很愛處罰學生,看起來好像一直在爭取體罰。事實根本不是這樣,應該討論怎麼樣可以讓我們老師不需要用體罰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當我們推動零體罰入法,是希望多建立一些正面的管教方式。其實沒有立法之前,已經有老師不需要棍子,他的教學經驗豐富精彩,我們希望零體罰後,多一點正面的例子出來,讓大家往正面思考。因為現在正面的例子不夠多,大家的思考模式就會停留在:『打人不行、那罵豬可不可以』,就變成在不好的當中,挑選沒那麼不好的。我們教育的目的,總不會一直在想如何罰,應該要想如何教。可不可以更有創造性,而不是將我們過去用過的方法,挑一個不會被制裁的。」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語重心長地解釋。


迷思三:嚴師出高徒、棒下出孝子,會體罰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根據《天下雜誌》調查顯示,七成五的家長同意老師體罰,超過八成的家長也曾經為了管教而體罰小孩,顯示家長的觀念,仍然停留在「不打不成器」的傳統。而家長,經常是促成體罰的「共犯結構」。

桃園縣議員、也是家長會長的舒翠玲不避諱地說,其實很多會體罰的老師,都是教學認真負責的嚴師,很多家長還千方百計的要把小孩擠進嚴格的老師班上。

「有些家長會跑到學校求老師打小孩,還有家長哭著求老師說,『你不打,我要怎麼辦?』」一位中學主任無奈地說。

積極推動零體罰的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史英一再強調,許多大人認為疼痛可以增加理解,畏懼可以造就德行,其實都是謊言。體罰只是將「強者對付弱者的方式」複製給下一代。

全國家長聯盟祕書長陳松根分析,整個台灣社會的教育教養觀,還處於戒嚴時期的「訓練觀」而非「教育觀」。訓練,在乎達到目的,過程不容懷疑。有效的「訓練」,需要透過高壓的手段,在封閉的環境中,提供答案,用賞罰作為工具,讓孩子達到目標(升學)。

仰賴高壓、負面懲罰的效用,使得我們教養出「被動的下一代」。

教育部訓委會主委柯慧貞舉例,曾經有老師說,他不得不體罰學生,因為學生反應,如果同樣做一件事,做得不好的學生沒有受到處罰,那做得好的學生就會抱怨,也乾脆不要做了。

「這後面反應的觀念是什麼?學生做一件事,只是為了不要被打、不要被處罰。這樣的影響是什麼呢?我們的孩子,做很多事並不是主動的,而是基於害怕。使得我們培養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是你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不知道自己的長處,也不知道自己要學習什麼。孩子的學習是被動的,是因為怕被處罰或被打,」柯慧貞憂心地說,這樣的教育觀,無法培養出主動積極、有競爭力的未來人才。

專家學者一致指出,提供正面的學習動機、鼓勵孩子主動學習與探索,才是「嚴格」的教師和父母應該著力的方向。


迷思四:會體罰的老師都是壞老師,我們應該予以譴責制裁。

這是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最擔心的「效應」。吳忠泰表示,對教師來說,零體罰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文化過渡,是整體社會文化轉換的過程。很多過往曾經體罰學生的老師,並不是出於惡意,或是壞老師,而是還沒有足夠的管教輔導知能,社會應該在過渡期提供更多正面案例,和管教輔導的培訓課程,幫助教師成長。

陳松根也認為,這是整個社會的文化價值觀的改變,把責任壓縮在一個老師身上,並不完全公平。

解決方案
為了解決教師的疑慮,提升校園內輔導管教的知能,教育部和各縣市教育局,都已經開始積極準備更多「正面管教」的培訓與宣導課程。四月初,訓委會將釐清體罰定義,並訂定輔導管教辦法,提供更多正面管教的範例。

相關民間團體也分擔了教育與培訓的責任。例如人本基金會成立教師工作坊,推動班級管理的研習。全國教師會也特別舉辦「面對零體罰」研習營,引進加拿大衝突解決學院所研發的「中性第三者」課程。計劃培養五十名種子老師,推廣不體罰的管教方式。

吳忠泰解釋,所謂「中性第三者」,就是在學生發生衝突時,教師要扮演第三者的角色,客觀看待衝突的根源。如果是師生間的衝突,教師也不要裁判兼球員,妄下判斷,而是要將問題轉移給輔導老師或校方。「老師不是萬能的,承認自己沒有立場解決,並不可恥,反而是專業的展現。」吳忠泰說。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徹底推動校園零體罰的配套措施,需要提供更多的專業輔導人員介入,這卻是目前教育現場極為缺乏的瓶頸。「目前班級還是過大,老師授課時數過高、負擔太重,責任也過重,」宜蘭縣復興國中校長陳志勇反應。

在美國或先進國家的中小學,每班不僅有導師,更會配置心理師或輔導師。吳忠泰強調,如果教育行政當局無法增設輔導教師的人力,就必須降低授課時數,讓老師有更多時間與耐心輔導學生。


家長站起來
零體罰時代的來臨,光靠校園與教師的改變,仍不足以竟全功。家長的角色與態度,更是舉足輕重的關鍵。

全教會處長楊益風舉例,各界都推崇北歐的做法,但他們的社會支援體系很完善,當老師遇見學生不寫作業時,老師可以立刻打電話通知家長處理,如果家長不負起督導責任,家長可能會接受處罰,最嚴重的情況,可能被剝奪親權。「我們的社會做得到嗎?」楊益風反問。

苗栗竹南國中訓育組長黃旭君觀察,家長如果願意配合,很多案例是不需要動用處罰的,「通常孩子出了問題,學校會通知家長,家長如果願意解決的話,很快就能解決。但有時就是家長不配合。多數的狀況下,如果家長和老師,孩子的主要教養者彼此理解,站在同一陣線,孩子的管教是容易達成的。」

如何管教小孩,家長本身也需要成長與學習。輔導犯罪青少年的盧蘇偉強調,孩子需要不斷的經驗去教導他什麼是對的,而不是懲罰他什麼是錯的,「孩子做錯了你打他,這在我們輔導裡面效果是很差的方式。因為他產生跟人的連結和制約,我做這件事情的時候,警察不在就可以做,父母不在就可以做,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自律。」


根據世界的立法趨勢,校園零體罰的下一步,就是家庭零體罰。但這一步並不容易。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慧英指出,愛不是體罰的藉口,過去在體罰這件事上,老師和家長是共犯,既然家庭零體罰立法是遲早的問題,家長在觀念上也必須調整。為此,全家盟於四月份發起「愛你一輩子」守護團,邀請洪蘭、曾志朗等人擔任宣導大使,邀請全國家長一起參與成長,學習如何當個好父母。鼓勵家長用「正確的方法」,「愛小孩本來的樣子」。

建立不打小孩的「零體罰國度」,立法之後,才要開始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