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小陞&維維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11年01月02日
公開
32

陞112CM 19KG

陞112CM 19KG

2010年12月26日
公開
32

弟看醫生

弟看醫生

2010年12月25日
公開
32

哥看醫生

哥看醫生

2010年12月22日
公開
35

冬至

冬至

2010年12月16日
公開
31

好冷

好冷

2010年12月11日
公開
34

修平園遊會

修平園遊會

2010年11月26日
公開
33

6.6kg 66cm

6.6kg 66cm

2010年11月12日
公開
32

花博校外教學

7:30出發

2010年11月09日
公開
34

腸病毒停課一週

腸病毒停課一週

2010年10月06日
公開
33

哥哥請假

哥哥請假

2010年10月05日
公開
33

哥哥發燒請假

哥哥發燒請假

2010年10月04日
公開
33

哥哥發燒請假

哥哥發燒請假

2010年10月03日
公開
32

陞看牙

右上下

2010年09月25日
公開
35

維打肺炎鏈球菌第一劑

7價

2010年09月22日
公開
35

中秋

拜土地公

2010年09月15日
公開
43

維二個月大囉

維二個月大囉

2010年09月15日
公開
39

維現在很愛笑

維現在很愛笑

2010年09月07日
公開
46

讓寶貝看電視 不如多陪他玩

讓寶貝看電視 不如多陪他玩 【聯合報╱柯俊銘�公職臨床心理師】 2010.08.31 11:47 am 許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快點學會說話或認字,很早就讓小寶貝接觸媒體教學,雖然立意良善,但恐怕是弊多於利,與其依賴DVD,不如多陪孩子玩還比較實在。 專家指出,電視播放的影片雖活潑有趣,但聲光影像的變化太複雜與快速,幼童若頻繁觀賞會造成腦力過度負擔,且在大腦的預期作用下,導致對真實世界興趣缺缺,做事變得容易分心,往後在學校的課業表現會更差。 另外,兩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兒科與青少年醫學檔案」的論文警告,孩子越年幼開始看電視及看越久的電視,其懂得的生字、說的話或發音的量會越少,就算有開口,講出來的語句普遍很短或架構鬆散。而臨床上也發現,常看電視的孩子易仿效影片中誇張的對話方式或腔調,反而不利社交發展。 文獻確認,溝通互動是激發大腦語言學習的關鍵,特別是嬰幼兒正值語言發展的黃金期,更需從和大人的對話中,透過模仿習得言語的表達與應用。 只要增加親子互動機會,多給予小傢伙們愛撫、擁抱與陪伴遊戲,常說故事、唱歌給他們聽,在刺激足夠的環境下,相信其認知、語言的發展應都能頂呱呱。 幫助不同年齡孩子增進語文能力 0至2歲: 1.為他做任何事時,不厭其煩地和其講話,說明正進行的活動與接觸的事物為何。 2.儘量以短句或簡單語彙敘述,並帶入引導、示範的手勢、動作。 3.告知目標物或當下動作的名稱時,速度宜放慢,並故意重複與加重語氣。 4.模仿孩子的表情以及聲音,給予主動的表現正向回饋。 5.選擇有鮮豔圖片,甚至能發出聲音或味道的童書,介紹裡頭的內容給孩子,鼓勵孩子在裡頭找出特定物品。 2至4歲: 1.在會話中,逐漸擴充孩子的語彙量、句子長度與複雜度。例如:「那是一棟房子,那是一棟有煙囪的房子。」「這是我的鼻子,鼻子可以聞花香味。」 2.幫助孩子認識情緒,明白背後的感受與肇因。例如:「弟弟在哭哭喔!是不是不能出去玩很難過?」 3.給予簡易指令,並帶領去完成。例如:「拿杯子給媽媽」、「把門關上」。 4.對孩子的發問或分享積極回應,儘量維持其有興趣的主題,延長彼此對話。 5.教導唱兒歌或背誦有意思的童詩,從中練習各種不同句型。 4到6歲: 1.共同從事活動,如購物、打掃時,多詢問其意見或感受,適時灌輸空間、算數、對比、分類等概念,應用在表達的語句中。 2.透過提醒、暗示,協助孩子能掌握對話時等待、輪替、持續、中斷等原則。 3.玩猜謎遊戲。提供功能、屬性等線索,請孩子說出事物名稱,並嘗試描述。 4.玩角色扮演遊戲。讓孩子假裝是特定人物或動物,討論可能的想法或作為。 5.多念繪本給孩子聽,每到一段落,鼓勵猜測接下來的情節,結束時詢問其看法,例如主角為何如此做,並試著看圖重述故事。 ※延伸閱讀》 •讓寶貝看電視 不如多陪他玩 •名人教子術 小孩傑出不吵鬧 •天麻降壓茶 小孩驚風也適用 【2010/08/30 聯合報】@ http://udn.com/

2010年09月06日
公開
42

4.7kg

4.7kg

2010年08月30日
公開
40

陞開學日

陞開學日

2010年08月26日
公開
42

5招輕鬆化解老大情結

媽媽不要我了?5招輕鬆化解老大情結 第二個孩子出生,往往造成爸爸媽媽把注意力集中在新生兒,而忽略了老大也需要被關愛的事實,使他產生嫉妒的心理。面對這種狀況,爸爸媽媽應如何做適當的處理? 文�施名玥 採訪諮詢�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 面對老大對新生兒出現的「老大情結」,有些爸爸媽媽會選擇置之不理!但惡性循環的結果,可能會加重老大的情緒,出現傷害新生兒,或退化的行為(與新生兒同齡的舉止表現),更嚴重的,也可能使他罹患憂鬱症!其實,孩子要的不多,只有大人的關愛。 大寶貝吃醋為哪樁? 1∼2歲的寶寶,認知發展還在自我的階段,因此,當他看到媽媽在照顧別人時,就覺得媽媽被佔有,就會不照顧我了!他可能會吸吮大拇指,玩弄頭髮而大哭大喊,希望媽媽注意他;在他的小小世界裡甚至連結到絕望的想法:「我要被拋棄,不再被愛了!」,所以爸爸媽媽要不斷地向他保證:「雖然弟弟(妹妹)出生了,但是我們還是很愛你!」雖然嫉妒是正常的情緒,但是大人還是要善用方法,將此負面情緒導向正面,否則可能不良的影響會愈來愈深。 嫉妒的4種負面影響: 1.缺乏同理和分享能力,影響人際關係。 2.自尊心和虛榮心日漸高漲。 3.易有強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心胸,處於競爭與比較的心態學習成長。 4.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對周遭事物的關心。 避免寶寶嫉妒 現代的優質教育,並非只講究智能的提升,還有更重要的,情緒高EQ的養成,爸爸媽媽注意孩子的情緒,以同理心做溝通,才能使孩子快樂地成長。 招式1.懷孕時期 運用認知的方式,告訴寶寶:「弟弟(妹妹)要來臨囉!」媽媽可以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內容關於一個哥哥或姐姐,如何迎接新生兒的到來。這是投射性的測試,幫助寶寶迎接弟弟(妹妹)的來臨。 【你可以怎麼做】 1. 媽媽可以問寶寶開放式的問題:「你覺得故事中的哥哥(姐姐),對於弟弟(妹妹)要出生的感覺是什麼呢?」讓寶寶自由地談自己的感覺和想法,了解他的內心世界。 2. 如果寶寶出現負面的情緒:「喔!那這樣哥哥(姐姐)以後會很辛苦,因為媽媽就會變成弟弟(妹妹)的了!」此時可以對寶寶表達同理及了解的感覺,適時地溝通、處理及開導。 招式2.新生兒彌月 很多親朋好友會來探視和祝賀,並且帶一些禮物給媽媽和新生兒,這時很重要的是,不要忘記也送哥哥(姐姐)一份禮物喔!否則他會感覺到明顯地落差、被忽略,而產生重重的失落感! 招式3.新生兒出生之後 爸爸媽媽忙於照顧新生兒,很容易將哥哥(姐姐)忽略了喔! 【你可以怎麼做】 爸爸媽媽可以請哥哥(姐姐)也來照顧弟弟(妹妹),派給他簡單、可達成的小任務,如:幫忙拿或丟尿片等,讓他也進入照顧弟弟(妹妹)的過程中,覺得自己是個被肯定的小幫手,可緩解他被競爭的感覺。 招式4.撥出特別時光 如果妳發現寶寶的「老大情結」較為嚴重,也許需要特別花時間單獨陪他,因為爸爸媽媽可能將許多時間投注在新生兒的照顧上,較忽略照顧大的,使他感到難過、不被關愛。 【你可以怎麼做】 1. 可以每天花十分鐘的時間,當作是親子間的特別時光,告訴他:「媽媽之前花很多時間照顧弟弟(妹妹),但是這十分鐘是完全屬於你的,你要做什麼事,媽媽都會陪你做。」 2. 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妳可以發現,孩子的情緒會比較穩定,他會覺得雖然媽媽平時很忙,但自己還是擁有特別的時間,享受爸爸媽媽的愛。 招式5.禁用比較法與責備 「你已經是哥哥(姐姐)了,怎麼還會嫉妒弟弟(妹妹)?你好丟臉喔!」爸爸媽媽對寶寶說出這句話時,表面看來效果不錯,但其實背後的衝擊是很大的,不但會讓寶寶感到難過和反感(因不被人喜歡),嫉妒心依然存在,使他心中不滿、不平的情緒更盛。 【你可以怎麼做】 1. 當爸爸媽媽發現寶寶有嫉妒的情緒時,不要急於責備,應先同理他的感受,安慰他:「我們知道你很難過!」畢竟嫉妒是人類正常的情緒;再與他一起討論該怎麼去面對和處理。 2. 另外,爸爸媽媽平時就要盡量做到公平性,一般大人都會認為哥哥(姐姐)一定要禮讓弟弟(妹妹),這會讓哥哥(姐姐)感到委屈,沒有被同理。爸爸媽媽還是要適時地注意哥哥(姐姐)的感受,多注意他的情緒變化,不要以大人的方式和想法,去要求一個小孩。 (資料來源: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226期) 育兒須知單元)

2010年08月24日
公開
46

中元普渡

拜地基主及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