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_Hsin I

親子一對一訪談

2007年11月28日
自09/11迄今小公主在校經過兩個半月的表現與轉變

A.初期在校的表現--
1.人際方面在一開始產生有敵意且保護色濃厚的觀察者,似乎人際關係的建立是艱鉅的,言詞表達較為命令式。
2.學習方面在英文之學習有預想的立場而有所障礙。

B.老師觀察到的轉變--
1.人際已有所轉變,懂得先主動建立關係,且說話的表達已有和緩改善與願意溝通,並能扮演照顧同學的角色。
2.英文有很大進步,但發音沒有十足把握,則將聲音減弱,不像其他課程表現的很主動,數學則很有觀念,可能是媽媽的工作影響到她,課堂中她選擇教奇、偶數,從第一次的緊張情緒(一直不斷地深呼吸舒緩自己,老師從未見過的一面,也感到很好笑)到之後放穩的情緒轉變中,教會了大、中、小班的同學,使她很有成就感(老師比她更開心)。

C.媽咪觀察到的轉變--
1.人際由自我挑戰學習建立與同學的互動,已有明顯的進步,說話的態度的確需要改變得更溫和。
2.英文確實有進步,也樂於應用在日常中,只是複習時候仍不很主動,在奇、偶數的自我學習非常認真,也落實在生活中。

總結,六歲的小孩應有的認知發展成熟度已有,提及落實暫無,目前處於自主權爭奪階段,很多事情了然於心(不表達而已),亦表現出滿足媽媽表現的階段(依賴)。

媽咪對老師說自己的內心話:「她不需要很會讀書,因為我很不愛讀書,所以對她沒有任何要求。亦無打算在小學階段送至安親班,更沒有安排才藝班讓她學習,除非她自己要求想學的才藝。唯一要求是建立健全的人格,若人格發展有所偏差,則希望老師與我共同努力為她在此階段導正,相信只要身心健全,我就滿意了,其餘也都不奢望了」。
所長眼神與老師對望後笑著說:「說她~不會讀書,那倒不一定ㄛ~!不過~倒很認同不送安親班與才藝班的做法ㄛ!現在對媽媽的依賴表現是她正在享受曾經失去媽媽的那段時間,所以才有很多事情都期望與媽媽一起做,所以~媽媽也不用覺得為什麼她是那麼依賴了,因為她正在享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