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詠寶

《書》悲喜邊緣的旅館

2017年05月05日
勇媽手札

不宜在圖書館閱讀感性的書,因為太容易內傷啦!


《悲喜邊緣的旅館》就是讓老娘得內傷的書啊啊啊。

頭一次覺得中文書名的翻譯是多餘的,因為如果都用直譯法了,還不如直接使用原文書名《Hotel on the corner of bitter and sweet》就好。

這本書的作者是Jamie Ford,看到這名字時,直覺反應就是老外,但,錯!Jamie實際上是美國土生土長的第三代華人(其實有混血到了),並不是他媚外崇洋取個洋名字,而是實際上有歷史淵源,沒看過這本書還真的不知道。

作者的祖父於19世紀末移民到美國時,為希望融入美國社會,就採用了外國姓氏。這種感覺有點像台灣早期要求原住民捨棄原住民姓名的道理一樣,只不過一個被動一個主動。而這本書是以他父親生長的年代為背景,那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據說作者披露的,是一段美國不欲人知的真實事件。

二戰期間,東西方戰火連綿。在東方,因日本帝國主義的強勢擴張,除大舉侵華外,亦襲擊美國於太平洋上的統轄地區,因而引發美國的強力反擊。當時的華人子弟都被教育不得與日本人相處,並視日本人為仇人;美國人亦然,甚至將對日的仇恨引發成大規模的種族岐視,連華人都遭殃。而為了對付日本,為了怕有日本間諜滲透美國本土,美國政府採取大規模的拘禁行動,像納粹的集中營一樣,將日本人強制牽往內陸拘留營,日僑因此損失的財物不計其數,許多城市的日本町亦被美國民眾大肆摧毀。

這本書就是發生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一個華裔第二代愛上一個日僑第二代的愛情故事。但如果單單只寫愛情故事,其實內涵很薄弱,畢竟那是兩個12歲的少男少女,所以作者以移民的角度切入,點出歷史記憶、戰火傷痕、身份認同與種族衝突等;然而如果只有前述議題,這將會變成一本很沈重的書,所以作者加入黑人爵士樂,串起兩位主角的愛戀故事,匠心別具,very touched。


一本值得喜愛歷史的人閱讀的書,不過不能在公眾場合看,以免牽動淚腺時一發不可收拾又不能大聲哭出來而內傷。

話說回來,美國人常強調種族融合,但其實他們對種族的包容性是很差的,從最早的黑奴事件開始,到排華到抵日到...現在連中東人要進美國都很困難;反觀中國人,才是全世界對種族最包容的民族,這可能與長久分合的中國歷史有關,如果記得的話,中華民國成立之初的政治口號就是「五族共一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