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嘉華

閒談幼兒童牙齒保健

2010年10月15日
轉載95年的文章

閒談幼兒童牙齒保健(因彰化電視台與台灣日報醫療版合作登載)
現今台灣普遍出生率降低,在社會貧富懸殊的情況下,兒童口腔衛生的維護如同兒童教養與教育問題一樣,一直是父母非常傷腦筋的課題。尤其是毫無經驗的新手父母,在忙碌的工作與經濟壓力下,常把學齡前的幼兒,不是轉交祖父母、保姆,就是在家由外傭帶大,口腔衛生清潔的維護實在是一大死角。幼兒的口腔保健,成為今日父母的重要課題。

兒童牙醫在近十幾年,開始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健保局去年開始大力推廣兒童口腔檢查與塗氟服務。雖然全台灣只有百來位的專科醫師,要應付全台灣的兒童,門診量是無法消受,還好有台灣近萬位的一般家庭科牙醫師默默的在分擔這些維護兒童口腔衛生與治療的工作,否則分散在各地的兒童牙科專科醫師,其實還真是不夠用的。

其實,並非所有的兒童,都需要兒童牙醫幫他們診治。兒童牙醫屬於轉診醫師,是第二線的醫療服務,倘若,一般家庭科牙醫師都無法處理的情況下,例如年紀特別小的幼童(零到三歲)、行為處理有困難的或身心障礙等特殊情況的患者,才需要轉診給兒童牙醫師診治。

大部分幼兒口腔衛生不良的因素,跟照顧者有很大的關係。新手父母,通常在”第一胎照書養”的情況下,幼兒何時該開始刷牙,是否有蛀牙,都有很大的疑問。尤其是三代同堂,或完全是隔代教養時,問題更是嚴重。祖父母通常是非常袒護孫子的,要他們勉強小孫子刷牙清潔,簡直像是打一場混亂的戰爭,終究是玩玩牙刷筆劃兩下,意思意思就好了!親人都如此了,更何況是保姆與外傭。等到爸爸媽媽發現小孩蛀牙或牙痛了,總是懊悔不已。甚至當父母帶到兒童牙醫門診,對醫師的治療與建議,家人會有很大的意見,造成醫師與家長之間溝通的阻力。殊不知用古老的傳統牙科的觀念,加諸在自己的孫子身上是弊多於利。

在兒童牙醫門診中最常見,也是最無奈的是奶瓶症的幼童。由於照顧人對牛奶與母乳滯留在口腔裡的清潔不良,造成乳牙前門牙區嚴重的蛀牙,它的殺傷力遠超過一般家長所能想像。

家長常有的反應是,『為什麼喝奶也會蛀牙?難道不要給他喝嗎?』、『有刷牙啊!可是刷不起來啊!』、『這麼小,怎麼治療?要根管治療嗎?那是抽神經的意思嗎?不是會痛死了!』、『抽了神經,那大人牙還會長嗎?還會有神經嗎?』、『做完補起來行不行?,為何要做牙套套起來呢!』…。家長一連串的問題,隨著醫師的解釋,心情也像在洗三溫暖似的,兒童牙醫角色,是在傳統牙科治療的領域中常被忽視的。如今這一群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孩子們,面臨的是早期五六十年前牙科觀念與現代兒童牙醫的衝擊,有家長積極治療,甚至願意把幼童全身麻醉,一次治療完畢;也有許多家人是遲遲觀望型的,希望牙齒永遠沒有腫痛,不必上牙科點藥拔牙齒的老觀念。

健保局在每年支付高額的兒童補牙與治療的經費下,在去年七月,開始推行五足歲以下,每半年(滿一百八十天)免費檢查塗氟的服務。希望家長能提早帶領兒童到牙醫診所,與牙醫師做第一次的接觸,培養兒童有定期檢查的習慣,與牙醫師建立良好的溝通與信任,讓牙醫師提供足夠的諮詢,一起為兒童的口腔教育而努力。當然,何時是最合適的看牙年齡,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一般兒童牙科醫師建議,門牙上下四顆萌出時,就可以做第一次的口腔檢查。通常牙醫師可以經由兒童的行為表現,與家長的互動,口腔牙齒的情況,顏面骨骼的發展,給予家長適當的建議。尤其是針對有夜間喝奶,吸奶嘴,吸手指頭,愛吐舌頭等等的習慣,造成牙齒與顎骨變形時,讓家長認知壞習慣日後會造成顏面與牙齒排列的變形。往往家長在對兒童刷牙時的疑惑『刷牙會流血』、『不讓我刷、嘴巴都不張開』、『刷了會痛』、『他都要自己刷』、『會咬人』…等,牙醫師會建議家長去發現兒童不願意刷牙的原因,可能是方法不對,姿勢不舒服,牙刷毛太硬或太大,用力過度,牙齦已經發炎…等。建議家長多花心思,無論是威脅利誘,甚至搬出牙醫師的權威來警惕小孩不刷牙的下場,都是有必要因人而異,循循善誘,才能達成潔牙的效果,家長殊不知,在這種角力與互動下,親子關係,無形間又親密瞭解許多。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相同的寫照,在許多家長的小寶貝身上牙痛到睡不著覺,一樣是讓家長非常的不捨的事。如果大家都能同理心,早日把檢查牙齒掛在嘴上,把問小朋友”你吃飽了嗎?” 改成問”你刷牙了嗎?” ,如此家長(或照顧者)把口腔衛生的維護,當成一種實際的行動,而不是『有做就好了,有刷就好了』的鴕鳥心態,這樣必能使小朋友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免除牙痛並且擁有一口白牙的健齒寶寶。
(本文作者 曾任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 兒童牙科主治醫師
現任 小哈佛兒童牙醫診所  蕭若怡 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