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琁琁ㄉ媽咪

為什麼牛奶最好少喝、或不喝

2006年10月15日
整個牛奶營養成分的確很完整,合乎小牛的成長發育而來,
讓牠在7、8年發育成長,已備未來歲月適應生存(約壽長25歲),

所以人喝牛奶後外型體格也似牛一樣高大,

引起內在組織不夠結實、骨頭不夠硬、骨質密度不如人類,

以致後來發現易骨折、而〈骨質疏鬆症〉特別普遍,

因【酪蛋白】為人奶3倍,而嬰兒至3、4歲後体內分解

【酪蛋白】的特種酵素完全消失,且終生不再分泌,

所以成人喝牛奶易引發許多病變,也無助鈣質吸收。

〈骨質疏鬆症〉

特別普遍,以現代的說法:因牛奶蛋白質成分特高,

到體內卻成酸性,雖然本身含〈鈣〉量也滿高的,

為了維持體內酸鹼平衡,必須從體內骨頭、牙齒游離更多的〈鈣〉

來維持體內酸鹼平衡,因〈鈣離子〉是鹼性。

過多動物性蛋白質,使體內產生類似激素:前列腺PGE

【會抑制免疫系統功能的提升,而導致關節炎、風濕病、疼痛性痙攣】。

牛奶只讓人吸收50%,其餘的累積在人體內,成為未來過敏體質的來源

現代的牛奶商品化,為了量產—除了打催奶針外,

因為不是針對小牛哺乳,母牛是被逼迫、

不是心甘情願的天性來分泌母乳餵小牛,以致母牛體內分泌一種特殊成分

【心不甘、情不願、無可奈何的怨氣】

如catecholine類在奶中,人因長期喝牛奶而累積不少這種成分,

會使體質變得很差,以致很多慢性病不易調理,若能將所喝牛奶改掉,

則慢性病會漸漸改善。

如果真要喝奶,最好喝發酵乳—酸奶、優格..等,

因發現高加索地區的老人向來不喝奶製品、而是改喝發酵乳。

,依WHA於2001年

【第54屆年會】指出:Baby從出生至6個月、完全哺育母乳,

直至6個月後才開始添加副食品,並鼓勵繼續為母奶至2歲或2歲以上,

因母奶可滿足前6個月所需營養、也可促進Baby腦部、

免疫系統及整個心、生理正常的發展,

並可預防常見疾病如:腹瀉、中耳炎、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子,


持續哺乳對Baby的健康、親子間互信、

安全感的培養建立有所助益

得知餵母奶的Baby智商比喝配方奶粉高。

PS:現今孩童多數是喝牛奶長大,雖然身高夠,可預見他們骨頭硬度是不夠

的,且普遍蛀牙、齒列也欠佳,還有過敏體質比比皆是;唯有儘速改變現在的

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