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琁琁ㄉ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不打也不罵,6招教出自律小孩

2010年04月17日
公開
1

現在的父母,知道不可以打罵小孩,但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 「愛的管教」是新一代父母與老師必須要有的基本知能。 專家提供愛的管教6法,不用打也不必罵,協助父母教出自動自發、守規矩的小孩... 工具一:「壞掉的唱片」 當孩子違反規矩,開始討價還價甚至轉移話題, 父母可使用「壞掉的唱片」這一招,避開一場冗長失焦的爭辯。 方法是,重複幾遍孩子應該做的事,例如「現在把玩具收好」, 暫時不要理會他的抗議,讓孩子知道你是認真的。 對於明確而清楚的決定,通常孩子會照辦。 但記得事後主動提供孩子討論的機會,讓他充分表達想說的話 工具二:集點獎勵計畫 習慣的養成來自於練習。「集點數換獎賞」是強化孩子正面行為的遊戲。 先設計一張點數表,貼在家中顯眼處, 將獎勵目標放在孩子比較容易集到點數的項目, 每日持續追蹤、每週定期將累積的點數兌換成獎賞。 獎賞不一定要用物質的東西, 有時心理的滿足反而更容易成為激勵孩子的動力。 此外,獎勵制度並非一成不變,可以依據孩子的年齡和成熟度稍做調整。 工具三:積極的暫停 傳統的關禁閉,懲罰意味濃厚。積極的暫停強調每個人都需要冷靜時間, 包括父母自己。先和善的告訴孩子,需要冷靜下來時, 可以坐在特定的安靜角落或「安靜椅」上,直到能做出尊重他人的行為。 這不是懲罰,而是一種邏輯後果,可中斷孩子攻擊或破壞行為, 但無法鼓勵孩子做不喜歡的事。 重點是,每次只能鎖定一、兩種屢次發生的問題行為。 孩子一違反規矩,就要立刻使用。暫停時間和年齡相關, 以一歲一分鐘為原則,執行時,需要鬧鐘或廚房計時器。 工具四:小布偶的建議 解決小小孩的行為問題時,小道具是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相較於無聊的「衝突對話」,孩子比較願意跟布偶透露自己的心事 (即使布偶配上父母的聲音)。讓小布偶問問孩子:「到底怎麼了?」 「為了什麼事生氣?」「下次怎麼做比較好?」 小布偶當然也要樂意回答孩子的問題。 工具五:故事中的熟悉身影 與其反覆說教,不如提供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父母可自行改編童話,將現實情形反映在故事裡。 孩子會從似曾相識的情節中辨認出自己的身影, 再藉由討論,幫故事中的主角找到解決之道。 工具六:老祖母的激勵法 運用「老祖母」的原則,可幫助孩子完成不喜歡的事。 問問孩子想做什麼:「你想不想馬上出去玩?」「想不想看卡通?」 如果你猜對了,就只需補上一句:「你知道規矩是什麼。 做完功課後,就可以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 若有一件期待的事等著孩子,他通常會很快完成另一件不喜歡的事。 完成工作後的獎賞,可提升孩子的行為動機,但前後順序不可顛倒。

孩子最需要的幾件東西

2010年03月28日
公開
1

這一件禮物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太簡單的禮物 因為,沒有一個家長是不愛自己的孩子 的。 可是,孩子們要的愛,不是家長們取代一切的疼愛, 不是一切都百依百順的溺愛,不是一切都以孩子 為中心的寵愛, 不是拼命搞智力投資的“關愛”。 孩子們要家長把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還要家長給他們完整的愛。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一件 孩子臨睡前的一個吻 孩子臨睡前的一個吻,孩子遇到困難時輕拍他們肩頭的手, 孩子受了委屈時一個溫暖的懷抱,孩子回家時的一個問候, 還有一句“爸爸媽媽愛你”的表達。 這是我們採訪的數十名孩子表示出的想要的愛的方式。 還有一些孩子提出:“爸爸媽媽為什麼不能在一起,一起來愛我?” 專家建議: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深沉含蓄的國家, 長輩都不願意表白自己對孩子的愛, 可是,孩子們需要家長把愛說出來做出來。 另一方面:這些年來一直都居高不下的離婚率又讓很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愛, 作為家長應該創造機會讓孩子能盡量享受完整的愛。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二件 請尊重我的個人形象 把孩子打扮成酷哥、靚妹都是現在的家長們很願意做的一件事, 至於孩子們是不是喜歡家長給自己設計的“包裝”就不管了。 有些家長總是愛用自己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家孩子的優點, 有些父母總是在別人面前說自己孩子的不好,而不當眾對孩子進行表揚。 在我們的採訪中,有80%以上的孩子對家長的這些行為表示不滿。 孩子也重視自己的個人形象。 專家建議:給你的孩子適合他們年齡的打扮, 讓你的孩子獨立地去從事一些事情,然後說一聲:“做得好!” 在外人面前,如實地誇獎自己的孩子。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三件 爸爸媽媽的尊重 把孩子的秘密當做笑話對別人講, 家長們對孩子的一些良好行為通常不能給予適當而及時的稱贊, 而對孩子的錯誤,總是不分場合地過分指責和嘲笑。 專家建議:兒童的自尊是通過父母對其尊重培養出來的。 尊重意味著你必須將孩子看成是獨一無二的“這一個”, 允許孩子發展自己的愛好和追求。尊重他的個性,不要什麼都替他做主, 多對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四件 爸爸媽媽給我當榜樣 在孩子的整個成長期,都會模仿父母的行為,並以父母為楷模。 專家建議:家長應時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觀察你, 因此你必須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 把你自己當成一個好榜樣,作為禮物送給孩子。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五件 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需要家長提供一些為人處世的規則, 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為所欲為,以及自我約束的重要性。 這些教育卻不能是生硬的。 專家建議:你所規定的一切一定要讓孩子理解, 而且一定是正確的。對一切人和事要平等對待。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六件 讓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玩 60%以上的孩子,和家長在一起遊戲的時間平均每天不到半個小時, 20%的孩子不到15分鐘,另有近20%的孩子在一天之內見不著家長。 對於孩子們來說,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 再高級的幼兒園也代替不了爸爸媽媽。 專家建議: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時間來和孩子在一起盡情地玩兒, 要讓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終是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一位的。 在玩兒的時候,你一定要愉快而不是應付,讓他知道你非常樂意與他在一起。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七件 給我一個小伙伴 孩子需要與同齡或略大的孩子玩耍, 和伙伴在一起孩子能學會妥協、同情和合作, 還會發展出一些新技巧、興趣、責任心等等。 可是,沒有伙伴成為現在城市孩子最大的煩惱。 專家建議:家長們可以把緊閉的房門開啟, 迎接孩子的伙伴,或是讓孩子走到外邊去接觸更多的朋友。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八件 和我一起養成好習慣 在現在這個時候,這一件禮物就更顯得重要, 大部分孩子覺得以前父母不愛打掃衛生,不愛鍛煉,不注意飲食衛生。 而近來,家長們都在改變著自己的生活,孩子們很高興。 專家建議:保持你的好習慣。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九件 給我一個可達到的目標 孩子沒有出生就開始學習,孩子剛睜開眼睛看世界就面臨著學習的壓力, 孩子剛會說話就開始讓孩子學著閱讀,孩子一天天地長大, 目標也一個個地增多,學習的壓力就越來越大。 所有的孩子都不希望家長拔苗助長。 他們說:“我們要的是學習的動力而不是壓力。” 專家建議:對孩子來說,壓力過大會影響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 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來自家長的理解和合理的目標要求。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十件 讓我們一起笑起來 “我們的父母太嚴肅,太沒有幽默感。” 這就是很多孩子覺得影視劇裏的父母很出色的一個原因, 因為,那些父母總是和孩子一起歡笑。 專家建議:傳統使很多父母覺得,在孩子面前就應該嚴肅,這樣才有威嚴, 其實愛笑的父母會讓孩子看到生活輕松和愉快的一面,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 不要總是對孩子一本正經,笑聲能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

挑選幼稚園-具備的條件

2009年06月17日
公開
1

幼兒時期對於重要習慣養成與人格奠定非常重要, 所以挑選一家合格,且具有良好生活常規的幼稚園就顯的格外重要。 幼稚園並非越貴越好或擁有雙語教育就好,安全跟環境的考量, 老師的素質都是很要,如此才能讓寶貝擁有完整且安全的學習環境。 市面上有許多幼稚園多不勝數,該怎麼選擇才可以讓家中寶貝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 不論您想挑選哪一類的幼稚園,都別忘了「合法立案」是絕對不可少的條件。 ★ 就學前勤探訪→ 親自前往觀察、主動探聽評價、 陪同幼兒前往是就學前不可少的準備工作。 可與校方討論教養理念,詳細詢問教育活動與內容、 觀察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並可到附近探尋園所口碑、評價。 可上網查詢每年評鑑績優幼稚園托兒所。 一家好的幼稚園所是可隨時參觀探訪沒時間限制的。 ★合法立案→家長應注意立案證書是否懸掛在最顯著的地方。 視立案是否相符及立案住址執業園所所在? ★師生比是否恰當→依規定學生與教師比例應為15:1 ★師資、人員素質→教師須有教師證書外,消防、早療、安全、 醫療等領有證書的專業人員,廚師也須有丙級以上廚師資格。 ★收費合理→註冊費月費(含餐點、交通費、材料、活動費等)是否合理, 建議可將註冊費加上月費後,再取平均值,藉以檢視收費是否合理。 ★幼兒保險→檢視園方是否有替幼兒保險喲! ★逃生設備是否齊全→滅火器、逃生方向是否標示清楚, 防火巷、防火梯是否通暢。 ★娃娃車是否合格、隨車人員素質 ★室內、外玩具清潔 ★桌椅符合兒童尺寸 ★保護措施不可少→樓梯高度、寬度適合兒童使用窗戶需具備保護設備, 要有防護貼條、防護網,醫療急救用品 ★空氣要流通、大型物品要固定 ★洗手間設置→馬桶要有兒童專用洗手台要符合幼兒高度 ★教學型態、環境、多元活動課程、重視親職教育(設聯絡簿等)、 定期舉辦親子活動、提供家長與老師溝通管道 常見的教學法﹕角落教學、大單元教學、主題教學、方案教學、 蒙特梭利教學、福祿貝爾教學各有不同論點家長可選擇理念接近學校就讀。

挑選幼稚園-成功入園爸爸媽媽應知道的事

2009年06月17日
公開
1

找好學校就要準備送孩子上學去了, 一個從沒離開父母身邊的孩子要獨立一個人跟著團體生活, 這中間包含著父母的不捨還有孩子的不安,要如何克服。 孩子上學前父母要先做好心理建設,讓孩子不排斥學校, 而把上學當成一件有趣且開心的事,每個孩子應個性與適應力的不同, 家長必須調整心態了解孩子才能對症下藥,找出原因讓孩子開心上學。 上學前的準備很重要喔! 1.首先一定要培養小孩生活自理能力,早睡早起是一定要的, 在上學前3-4個月就要培養好,免得每天早上都像戰爭似的。 每天早上,上學前的情緒一定要是愉快的才不至於排斥上學。 2.學會上廁所至少不能包尿布,不然容易引起小孩自卑感。 3.最好孩子可以先學會吃飯,才不至於別的小朋友都吃飽了他還要等老師餵。 4.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挑幼稚園, 多讓孩子看有關幼稚園的傳單或繪本讓孩子了解學校一天的課程表, 孩子也會對未知的事情感到不安,多讓孩子參予並討論有助入學前的準備。 5.準備上學囉!上學前可以和孩子一起選購上學的東西, 讓孩子在選購東西,產生對上學的期待,認為上學事件有趣的事。 6.可以告訴孩子上學是因為長大了,就像爸爸媽媽上班一樣。 7.不要隨便恐嚇孩子如:如果不乖老師會打你喔! 可以告訴孩子老師是學校的媽媽她會像媽媽一樣愛你。 8.陪讀&試讀很重要家長可從其中了解老師跟孩子的互動, 也可減輕孩子的不安。 9.到學校後不要偷偷跑走,跟小孩約定時間到學校接孩子回家, 免得孩子以為媽媽不要他了。 10.上學後多跟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校情況 多參加孩子的親子課程可建立與孩子互動情感。

家有中等生

2008年12月19日
公開
1

教育 下一代本非易事 不論 易子而教 或 揠苗助長 都是 天下父母心 這篇 寯文真是棒 應該 分享更多人 其實沒有遠大理想也不是什麼壞事,這輩子能夠做一個正直的人就可以了。 女兒的同學都管她叫"二十三號"。 她的班裏總共有五十個人,而每每考試,女兒都排名二十三。 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 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 老公發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 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讚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 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 唯有我們家的"二十三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娛樂節目裏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兩眼放光。 後來,看到一則九歲孩子上大學的報導 他很受傷地問女兒:孩子,你怎麼就不是個神童呢? 女兒說,因為你不是神父啊。 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節,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 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 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麼。 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 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也會說將來要做央視的主持人,贏得一陣讚歎。 十二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 人們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 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長大了,我的第一志願是, 當幼稚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遊戲。" 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願。 她大大方方地說:"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噹貓的圍裙,在廚房裏做晚餐, 然後,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 回家後,他歎著氣說,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稚園老師? 咱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 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 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剪紙班退出了,週末的懶覺放棄了。 像一隻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一遝遝地做。 可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 輸著液體,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最後引發了肺炎。 病好後,孩子的臉小了一圈。 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二十三名。 後來,我們也曾試過增加營養、物質激勵等等, 幾次三番地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 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 再接著,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舌的三十三名。 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 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家中安穩了很久。 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週末,一群同事結伴郊遊。 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 一路上笑語盈盈,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 女兒沒什麼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 她不時跑到後面,照看著那些食物。 把傾斜的飯盒擺好,松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淨。 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兩個小男孩,一個奧數尖子,一個英語高手, 同時夾住盤子裏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願平分。 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他們看都不看。 大人們又笑又歎,連勸帶哄,可怎麼都不管用。 最後,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鬆地打破了這個僵局。 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 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 她手底下也沒閑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 剪出許多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讚歎不已。 至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 聽到孩子們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後,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 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 不過,他說,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 他從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裏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 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 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 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 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 他感歎道: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一般,可為人,實在很優秀啊。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 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說, 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 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著她。 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 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裏,吐出星星點點的花蕾。 我心裏,竟是驀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 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裏的平凡人。 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 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 長大成人後,她一定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 甚至,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 在那些漫長的歲月裏,她都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為父母,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好的未來呢?

當孩子大時

2008年10月06日
公開
1

當孩子大時,父母要學會三個心 不要太關心,不要好奇心,不要太熱心• ******************************************* 頭好痛,躺在床上,久久無法入睡。 現在是中午十二點半,還沒吃飯,肚子好餓,我在等老二起床一塊吃。 妻子說他們凌晨三點多看完DVD才睡,餓了就先吃吧。但我還是想等。 老二在台北讀書難得回來,更難得一塊吃頓飯,何況今天帶女朋友和同學一塊回來。迷迷糊糊躺了一會,起來已經下午兩點了。在臥房顛倒個半天不知道穿什麼好?是休閒一點還是家居一點? 好不容易穿好下樓,看到妻子已經在廚房忙著,我過去問她:「我這樣穿好看嗎?」她頭也沒抬回我:「在家怎麼穿也行。」 我回到客廳漫不經心地看著電視。我還在等,等著他們起床。 忽然聽到樓上衝馬桶的聲音,起來了。我衝到廚房告訴妻子:「起來了。」 妻子回我:「正好,再炒兩個菜就好了,你準備桌子吧!」我忙不迭動起來。 不一會,幾個人下樓來了。孩子們很客氣地跟我們打招呼,妻子解開圍裙走出來,笑著招呼:「吃飯吧!」氣氛凝住了幾秒鐘。這時,老二回答:「我們不吃了,今天同學聚會,我們要趕快走,快遲到了。」 妻子仍然想留住他們:「我早上才去市場買的菜,還現殺了一條魚,做你最愛吃的豆瓣魚,吃了再走吧!」似乎仍然留不住他們,老二回說:「你們吃吧。」 趁著同學們穿鞋子的空檔,妻子小聲告訴老二:「我和老爸一直在等你起床一塊吃飯,我們都還沒吃呢!」老二皺個眉頭,回過臉告訴妻子:「你們幹嘛等呢?餓了就先吃嘛!你們這樣等我,我會有壓力啊!」說著就在同學一片謝謝與再見聲中出門了。留下我和妻子站在門口。 我碰到妻子的手 ……涼涼的。 我知道,我可以很嚴肅地告知孩子,這是不懂事,甚至更誇大這是不孝順,然後再給他一些教誨,告訴他以後如何安排時間,計畫順序,生活規律……,把一些教條的 東西塞給他。我相信他會接受,但我相信他以後會減少回家的時間。就算回來,他也會告知朋友們:「在我爸媽面前一定要如何如何……否則會如何如何……。」那時候,我再也等不到我的孩子了,等到的只是一個虛偽的人。 我也知道,這不是一個現象,其實,這是一個「過程」,孩子和父母都在學習的一個過程。孩子學習如何過他自己的生活,父母學習如何接受孩子已經長大了的事實。這過程有點苦,但每個人都會經過。 想起一句老前輩的話: 「當孩子大時,父母要學會三個心──不要太關心,不要好奇心,不要太熱心。」孩子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間,父母太侵入,孩子就會逃避。 我回頭告訴妻子:「我們自己吃吧!」 到了餐桌前,我茫茫然停下來問妻子:「我這樣穿好看嗎?」 --------------------------------------------------------------------- 給聰明年長者幸福十誡 "Ten taboos to happiness " for the intelligent aged persons 一、不要再替成年子女操心,才不會碎碎唸。 Don't be concerned about adult children any more,otherwise, cannot stop the annoying chatters. 二、不要再將成年子女當成未成年來「監護」,以免顧人怨。 Don't regard the adult children as of under age and serve as a guardian for them, so to avoid incurring complaints. 三、不必事事都「非知道不可」,尊重已成年子女的隱私權、自主權。 No necessary to know everything, pay respect to the privacy and the right of decision-making of adult children. 四、不要再以兒、孫為生活重心,尋找自己的園地,才不致天天望穿秋水。 Don't regard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as a center of life, look for personal social circles, so to avoid trapping yourself in the dilemma of anxious expectation and disappointment daily. 五、不要逢人就訴苦,寧可寫作、畫畫、練功、唱歌,以藝術、創作昇華情緒。 Raise a habit of writing, painting, exercising, singing to sublime your mood by arts and creation rather than complain to people coming across. 六、不要凡事抱怨,多欣賞、感謝別人為取悅你所做的努力。 More admiration, less complaints and appreciate what other people have Done for pleasing you. 七、不要因孫輩和子女媳婿爭執衝突,這樣只會惡性循環,害了你的孫輩。 Don't involve in the dispute between grandchildren and adult children, this act just causes adverse effects in a bad circle and hurt your grandchildren. 八、不要因病痛而唉唉叫,有病要治病,領了藥要服藥,治不好的要忍耐。 Don't cry over sickness, just go to see a doctor and ta ke the necessary medicalpills as prescribed, and be patient if failed to cure. 九、不要疑心病太重,要感激還願意留在你身邊的人,免得最後連他也走了! Don't be s ke ptical to others too much, be grateful to the person who left around you, otherwise, he will go away from you too eventually. 十、要多多培養宗教情操,有堅定的信仰,對未來抱著開心、樂觀的態度。 Participate in religious activities often, be stick to belief and ta ke pleasant,optimistic attitudes toward the future. 如果以上十點,每一點是十分,祝福各位聰明的老人,都能幸福一百分。

生命的功課

2008年05月17日
公開
1

有一個人,他有四個兒子。 他希望他的兒子能夠學會不要太快對事情下結論, 所以,他依次給他四個孩子一個問題, 要他們分別出去遠方看一顆桃子樹。 大兒子在冬天前往,二兒子在春天, 三兒子在夏天,小兒子則是在秋天前往。 當他們都前去也都返家之後, 他把他們一起叫到跟前形容他們所看到的情景, 大兒子說那棵數很醜、枯槁、扭曲。 二兒子則說,不是這樣子, 這棵樹被青青的嫩芽所覆蓋,充滿了盼望。 三兒子不同意,他說樹上花朵綻放、充滿香氣, 看起來十分美麗,這美景事他從來不曾見到過的。 小兒子不同意他們三人的說法。 他說樹上結滿了果子、纍纍下垂。 充滿了生命果子與豐收。 這個人就對他四個兒子說:你們都是正確的。 因為你們四個人是在這棵樹的四個不同季節前往, 並且只看到其中一個季節的風景。 他告訴兒子們不可用一個季節的風景來評斷一棵樹或是一個人, 關於構成一個人是怎樣的一個人的要件, 還有一個人生命的歡愉、喜樂、愛,只能在他生命的盡頭時候來做衡量。 當你在冬天時候就放棄, 你就會錯過你生命春天的盼望、夏天的美麗、秋天的收成。 不要讓一個季節的痛苦毀掉其他季節的喜樂。 不要因為一個痛苦的季節就對人生下結論, 持守忍耐度過這段艱難,美好的日子將在不久之後來到。

懂得感恩的人比較幸福

2008年05月07日
公開
1

在美國紐約中央車站,有位快樂的搬運伕,他是一名黑人,大家都不知道他的真名, 於是叫他「紅帽 42號」。 他每天早上離家上班途中,都向上帝禱告,求上帝賜他智慧與能力,幫助他在今天, 能幫助到那些需要得到安慰的人。 某天早晨,當他進入車站月台,突然發現有輛輪椅,上面坐著一位高貴的老婦人, 低垂著頭,很難過地在拭著眼淚。 他立刻走過去,用愉悅的聲音柔聲對她說:「夫人,早安,請問有什麼需要我為您服務嗎?」 老婦人愣了一下,抬起頭稍作微笑,「是的,請你幫忙。」 紅帽42號扶著輪椅,揚聲讚道:「 夫人,您所穿這套洋裝, 我敢說是今晨所見到最漂亮的衣服……」 「謝謝你的誇獎!」 「還有,您所戴的這頂帽子,實在太配合這套衣服了。」 「你都是如此稱讚人嗎?」 「其實,衣服美麗是上帝提醒我的,不過,帽子方面倒是我自己察覺的。」 老婦人帶著歉意的口吻說:「對不起,剛才讓你看見我在流淚。」 「沒有關係,如果心裡有難過的事,就儘管哭啊,這樣會比較舒服一點的。」 「你知道嗎?我的腰背受傷很嚴重……你知道什麼叫做痛嗎?」 黑人彎下腰,讓她看看他的兩眼,「您看,我的左眼是義眼,年輕時受傷, 挖掉… 那種刺痛簡直令人無法忍受呢!」 「那時你怎麼辦?」 「我只有禱告上帝呀!」 「禱告?是否祈求上帝將疼痛挪去?」 「不!我只是求主賜我力量,讓我能忍受得住。」 剛好火車進站,他就送老婦人上車。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 大約半年後,當「紅帽42號」照常 在月台上幫旅客提行李時,突然聽見廣播: 「紅帽42號,紅帽42號,請到站長室,有人找你。」 當他走進站長室,看見一位很清秀的妙齡少婦。這位少婦見到紅帽 42號, 立刻起身恭敬的向他行禮,「不知你還記不記得半年前, 有位坐輪椅的老太太在這月台上得到你的幫助,在她極傷心、痛苦的時候, 因你溫柔的安慰與鼓勵,使她得到很大的幫助。 自從那天回家之後,她整個人都改變了,不再怨天尤人,不再流淚悲傷; 每天都歡喜快樂,也使周圍的家人受到感染,使家裡充滿光亮。 上週她在安祥中離開了世界,離世前一再吩咐我,要我親自到中央車站, 向那位恩人-【紅帽42號】先生表示感謝與敬意。」 雖是短短的會面,卻讓「紅帽42號」獲得無比欣慰。

先母語、再雙語~不必急著搶頭香

2008年04月03日
公開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57 期 作者:吳錦勳   全球掀起中文熱,中文的重要性已不言可喻,但台灣瘋狂的英語環境,你的孩子該怎麼教?語言暖身操要怎麼做,才不會因操之過急而骨折? 全球中文熱,但在台灣,孩子們的中文能力卻日漸下降。二○○七年國中基測作文第一次計分,全台三十一萬考生,有六千一百七十二人零分,而大學學測更有高達二千一百零四人拿零分。 在實施九年一貫教育後,小學生的國語課不但沒有增加,還由原來的十堂課變成五堂課,遠不及香港、中國的一半。不僅不固本,反而弱化中文。 美國大力推動中文教學的專家學者,聽到台灣國語課時數縮減,第一反應都覺得「不可置信」。 台灣社會長久以來有「輕漢語,重英語」的氣氛,這與多數父母本身英語不好,而希望在孩子身上得到彌補的心態有關。對他們來說,利用孩子的課餘時間,多學一項外語,是一種加值。因此,坊間的全美語幼稚園、安親班均須標榜「No Chinese」「Just English」,才能達到「為孩子贏在起跑點」的訴求。 迷思一:學外語越早越好? 掌握關鍵期,學母語比外語重要 然而,這卻犯下一大迷思:語文起跑點的迷思。語言學界公認,孩童的第一語言習得(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即所謂母語,存有所謂的學習「關鍵期」。 孩子在這個特定時期內,必須大量暴露在這個語言環境之下,大量學習,並利用語文的鍛鍊,建構其思考力;語言能力六歲前為顛峰期,之後遞減,到了青春期後就很難補救。一旦錯過這關鍵期再開始學母語,都無法學好。 例如真實發生的故事,「狼孩」在狼群餵哺中長大,日後學習人類語言,並不成功;而美國女童Genie的紀錄片「secret of the wild child(野孩子的秘密)」中,她從小遭父親禁絕與外界接觸,不會走路、說話,後來被營救出來後,她在句法和拼字上,都有無法復原的學習缺陷。這兩個例子,說明了母語學習有「關鍵期」。 至於母語以外的第二種語言學習,則沒有關鍵期。換言之,不管任何年齡,只要透過適當的操練,即使是年紀大的歐巴桑都能學得好。在外文的學習上,「搶頭香」意義不大。 迷思二:中文熱就免學英文? 全球化時代,中英文通才最搶手 第二個迷思是,全球中文熱,是否意味孩子只要把中文學好,就不必學英文? 當然不是!如果以大中文主義自居,其他語言文化一概不顧,在全球化的年代,將一步也跨不出去。 以在美國教中文的教師為例,維吉尼亞大學的講師曾妙芬、梁新欣,以及在印第安那大學教中文二十多年的劉力嘉博士,他們都非中文系出身,而是中英文俱佳的人才。 中文好,同時精熟英文的人,才是最炙手可熱的跨文化溝通人才。就像一座橋,必須扎實搭建在兩岸,才成其為橋。 既然中英文都不能偏廢,那孩子的學習有怎樣的先後、輕重? 最近,大學英文學測成績公布,這屆考生是第一批提前在小學五年級就學英文的學生,但老師們閱卷後發覺,「成績不如預期」,連「I am sorry」都會忘掉最基本的be動詞。這代表,孩子提早兩年學習外文,並未收到成效。 長久以來,我們將英文發音跟語言能力畫上等號,更是完全錯誤。美國哈佛大學語言教育學家史諾(Catherine E. Snow)教授就說,學外語最不需要擔心口音的問題,即使美國各地也有自己的腔調。 如果只是因為要讓孩子的發音好而提前學英文,不但沒必要,也不實際。 師大翻譯所教授周中天分析,台灣不像新加坡、印度有英語殖民的歷史,若要做到百分百的全美語,等於「在沙漠用人工方式建造一個綠洲」,要成功並不容易。 因此,儘管孩子提早學外文,但周邊環境並非全美語,成效也就不顯著。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系副教授張湘君指出,原本孩童快樂的唱跳學習語文,磨尖耳朵,沒有壓力,不用評量,「就像岸上暖身運動再跳下水,」並無不可。但台灣瘋狂的英語環境,「原本要暖身,操之過急,卻變成骨折。」 迷思三:學外語不會干擾學中文? 顧此失彼,兩頭學習難兼顧 第三個迷思是,學外語不影響中文學習。 張湘君指出,英語既是外語,文字、聲音等符號都要記憶與練習,學習本來就費力耗時。尤其,學校又有眾多學科競逐可貴的時間資源。 「英語要學得好,就會『偷走』時間,排斥中文等其他科目。」 教英語三十多年的周中天觀察,很多四、五歲的孩子,因為壓迫式的英語學習,已經對中文造成了排斥。「台灣家長要孩子的英語聒聒叫,卻不想想中文有多差。」 迷思四:中文會講就不用學? 會聽說不會讀寫,只是語言半吊子 家長的第四個迷思則是:「中文不用學,反正都會講了。」 語言學習是聽說讀寫四種歷程。會聽會說,並不等於會中文,如果沒有閱讀和寫作,語言能力永遠停留在表層,無法深入,遭遇就如同在美國成長的華裔學生,雖然會中文,但布滿缺陷,有如瑞士乳酪一切開,裡面一個洞又一個洞。 張湘君就遇過一對雙胞胎,從幼稚園就念全美語學校,結果到了國小五年級,老師卻告訴他們的爸媽:「你的孩子英語程度很差。」父母親嚇一大跳,「我都投下三百萬元培養他們的英語能力,怎會這樣?」 原來,說說唱唱雖有助提升學外語的興趣,但語文要學得深,還是倚賴大量的閱讀和書寫造句。她強調:「父母覺得英語『好』,就直達天堂,哪知卻是悲劇的開始。」 最慘的情況是,孩子資質一般,但卻被趕鴨子上架硬學雙語,犧牲中文灌溉英語的結果,往左、往右都是半吊子。英語沒有好到可以直接上美國的初中、高中學校,中文也差,無法在台灣通過升學考試,無路可走之下,最後進入「留學班」,只好補強英語,準備去做小留學生。 經歷女兒小時上全美語幼稚園,後來卻不會說中文的慘痛教訓,張湘君認為,在台灣這種環境,家長要務實,很少學生可以兩者得兼,學中文最易駕輕就熟,不要捨近求遠,「拿得輕鬆的(指中文)就要多拿。」 她強調,中文的地基打得好,表示孩子也建立出一套學習的態度方法,有更強的思考力、組織力,這些都可以用在學習外語上。 現在,台灣一般由小三開始學,是不錯的時間點,小三較有學習方法,比較能夠「從容學習」。 雖然「雙語雙好」是很多父母期待子女的理想,但在資源有限之下,寧可固本,先學好中文。周中天也認為:「不要丟棄自己原有的優勢,去競爭別人已經很強的東西,那會兩頭空。」 誠如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所說:「當我們孩子自己的母語尚未掌握好,對自己的文化尚未有認同時,就接受很多其他不同的文化,很容易迷失自己。」 在李安「色•戒」一片中擔任語音指導的樊光耀,形容自己「從小抱著收音機,聽很好的聲音長大」的他,能改掉梁朝偉一口港腔中文,也糾正中國女星湯唯的發音,出口便是細緻如白瓷的標準國語。 他隨時帶著字典,遇到不懂的字,就立刻翻查。他說:「一字千金,敝帚都要自珍啊,何況我們有的是寶貝兒。」 在這波中文熱下,全球菁英在競爭中文力時,台灣的孩子正站在一個絕佳的起跑點,掌握關鍵期的中文學習,「先母語、再雙語」方是制勝之道。 *簡體當道,繁體也有利基 全球中文熱,不得不牽涉到一個敏感議題:繁、簡體的爭議。全世界繁體字人口,台灣、香港總共不過三千萬人,中國卻有十三億人。三千萬對上十三億大軍,很多人擔心繁體字「邊緣化」,變成存放在博物館的寶物。 國外學校多以簡體字音為主,包括開辦逾十年的「漢語水平考試」(Hanyu Shuiping Kaoshi),全球有約三十個國家採用;考試引導教學,簡體字及漢語拼音,自然成為主流。 但其實簡體字不過二千二百四十九個,因此,曾妙芬認為:「不需要過度誇大繁體的差別。在全部十多萬字的漢字裡,簡體字不到三千字,占比其實不大。」 但對有些人而言,文字不只是筆畫的問題,還有深厚的文化意涵。在美國教中文三十多年、東吳中文系畢業的沈葆,就自掏腰包,在美國開課講授中國經典。她稱繁體字為「正體字」,她認為,隨著中國經濟揚升,「對文化加深了解,正體字或遲或早一定會回來的,會復興的。」 這幾年,中國也有由簡轉繁的趨勢。中國耗時十餘年完成的《二十四史全譯》,全套八十八冊,六千萬字的白話文,全部都以繁體字排印。而一九六○年代出版大陸中華書局的《二十四史點校本》,自出版至今都採用繁體。 師大華研所所長曾金金說:「正因為我們和簡體字不同,所以我們才有價值,這也是台灣語文教育的利基。」 *澳洲總理陸克文 用中文當外交利器 澳洲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是西方第一位能說流利中文、堪稱「中國通」的國家領導人。 ○七年雪梨舉辦的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會上,他直接以一口標準中文問候胡錦濤,令眾人眼睛一亮。語言,變成一種比任何力量都要強大的外交利器。 總理大選前,陸克文接受中央電視台(CCTV)長達二十分鐘的越洋專訪,主播用英語發問,他反而用著道地北京味的中文,侃侃而談。他回憶在澳洲國立大學念書時,取了中文名字「陸克文」,有了名字,就有了第二種身分認同。 他修了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文學及中國哲學等課,成績優異,獲一級榮譽學士學位。他的三個孩子也學漢語,女兒甚至嫁給香港華人,大兒子曾到上海復旦大學讀書。 當時他說,不論是否當選總理,「中澳關係肯定到……一個……新的層樓(更上層樓)。」他帶著笑意,散發一股文化自信。他精通中英文,正是一個面向世界,跨文化溝通的領袖典範。 (文●吳錦勳) *不禁絕母語,第二語言學得更好 目前美國教育體系讓孩子學習中文,係採取沉浸式(Immersion)語言教學法。這是一種最新的外語學習方式,源自六○年代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法語教學。其利用第 語言,教授特定學科,如數學、自然、甚至社會等。 老師可用視覺圖片輔助,將抽象概念具體化,如有必要,也可運用學生母語補充說明。學生透過內容學習,達到自然學習語言的目的。老師鼓勵孩子學中文,沒有用強制手段,也不禁絕母語使用。 對比台灣「just English」「No Chinese」的全美語幼稚園,強調通通用英文,強制孩童不准說中文,易造成兒童學習障礙。 公共電視曾播出導演朱賢哲拍攝的紀錄片「童話劇場」,探究幼兒英語學習的問題,其中一位王媽媽指出,她把女兒送到全美語的幼幼班兩年後,發現女兒拒絕上學,無法用英語表達,積壓學習壓力,最後竟咬人發洩情緒。

身體最重要的部位

2008年03月30日
公開
1

從前我母親經常問我,身體最重要的部位是什麼。 許多年來,我一直以為自己所想的是正確答案。 當我很小的時候,我認為對人類而言,聲音很重要,因此回答:「媽咪,是耳朵。」 她說:「不對,有許多人是聾子耶。但是你繼續想,不久我會再問你。」 當她再度問我時,已經是好幾年後了。 自從第一次回答之後,我就一直仔細的思考正確答案。 所以這次我對她說:「媽咪,視覺對每個人都很重要,所以應該是我們的眼睛。」 她看著我,對我說:「你學的很快,但還是不對,因為有許多人是瞎子。」 往後的年日裡她又問了我幾次,但她總是回答:「不對,可是孩子啊,你每年都有進步喔。」 去年我祖父去世,每個人都很傷心,大家都哭了。 輪到我們向爺爺做最後的告別時,媽媽看著我,問我:「寶貝,你知道身體最重要的部位了嗎?」 她在這時候問我這個問題,令我嚇了一大跳。 我一直以為這只是我和她之間的遊戲。 她看我一臉迷惑的樣子,對我說:「這問題很重要,它是你真正在過生活的表示。」 我看她眼睛裡充盈著淚水,她說:「寶貝,最重要的部位是你的肩膀。」 我問:「是因為它支撐你的頭嗎?」 她回答說:「不是,是因為可以讓我們的朋友,或所愛的人哭泣時有所依靠。 寶貝,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有需要一個可以靠著哭泣的肩膀的時候。 我只是希望當你需要時,會有足夠的愛和朋友,給你一個可倚靠哭泣的肩膀。」 從那時起,我知道身體最重要的部位不是利己而已,而是對別人的痛苦能感同身受。

兒童1年沒長4∼6公分 注意囉~

2008年03月10日
公開
1

更新日期:2008/03/03 04:39  黃庭郁台北報導  台北榮民總醫院小兒科醫師牛道明說,現代爸媽都很擔心小朋友「長不高」,但臨床檢查真的「有問題」的,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反而是性早熟的小朋友明顯增加,或家長刻意使用偏方幫孩子長高,結果骨頭太早「成熟」,反而揠苗助長。  牛道明提醒,生長發育有一定的腳步,家長可注意孩子三歲以後,女孩到九歲前、男孩到十一歲前,若每年身高長不到四公分,或每年身高快速增加超過六公分,都有太慢或太快的問題。  「中華民國兒童生長協會」昨天舉辦病友活動,現場六、七十名因生長激素缺乏、染色體異常(如透納氏症)、腦瘤病變等因素,導致必須注射生長激素才能長到一般人身高的孩子,交流特別的「增高」經驗。  林爸爸說,他的孩子小一時只有一○九公分,醫師診斷生長激素缺乏,注射九年生長激素後,國三已有一六九公分,停藥後「還長了一點」,現在念大一,身高一七一公分。假如未特別警覺而錯過治療,孩子可能只有一百三十、一百四十公分。  染色體異常、罹患透納氏症的小芳,小一時身高一二九公分,直到小五,「半公分」也沒長,校護也都沒警覺。等到就醫才發現是染色體異常疾病,但已錯過長高契機。  牛道明說,國小是孩子生長發育關鍵期,為幫助有治療需要的孩子提前找到問題,協會從民國八十九年開始,每年定期對校護講習,請他們協助轉介過於嬌小的孩童接受醫療評估。  提醒家長們留意孩子的發育,若身高低於全國同齡學童生長曲線三百分位下(最矮的百分之三),每年長高不足四公分,檢查確定生長激素缺乏、骨齡落後實際年齡二歲左右,就要注意是否需要治療。

什麼是一輩子的最愛?

2008年01月12日
公開

家有一對女兒,看著她們從幼稚園、小學到初中、從可愛的小背包變成裝滿教科書的沉重書包、從惹人憐愛的女童變成亭亭玉立的少女,這一路走來也看著她們對偶像迷戀的變遷。 大多數的台灣孩子都看過「巧虎島」,而且幾乎是孩子們養成固定收看電視節目的開始,然後是「神奇寶貝」、「數碼寶貝」,接著是「小魔女DoReMi」、「庫洛魔法使」、「忍者哈特利」、「哆啦A夢」等夢幻加科幻的卡通,後來又轉型為較寫實的「櫻桃小丸子」、「清秀佳人」、「湯姆歷險記」等,我也曾經應女兒要求在大陸買S.H.E的寫真書,更曾向熟識的出版社索取蔡依林的簽名海報,但每當我詢問她們偶像的近況時,她們竟已嫌我落伍啦!因為她們的偶像又換了,從王心凌、張韶涵換成南拳媽媽、飛輪海、棒棒堂,當她們喝完最後一瓶由棒棒堂所代言的飲料後,她們的目標又改了,這回是遭受了更猛烈的日本文化衝擊,哈日情緒讓她們努力蒐集所有偶像的報導,成天在網路上注意偶像的一舉一動,只要有人批評她的偶像,就會被視為仇敵。我必須接受女兒已進入了青春期,只是無法忍受女兒在牆上掛著「嵐(ARASHI)∼一輩子的最愛」,我覺得這些日本人怎麼可以成為寶貝女兒一輩子的最愛呢?一個父親憤怒了! 我問內人「嵐」的身世背景,內人告訴我「嵐」是日本偶像團體,我開始茫然了,因為「一輩子的最愛」是多麼嚴肅的問題,他可能是我們熱戀中的情人、是生我養我的父母、是與我相知相守一生的伴侶、或是一輩子為其牽掛的孩子,但怎麼也輪不到桃太郎啊! 內人說我太大驚小怪了,要我懂得愛屋及烏的道理,這樣才能跟孩子溝通,但父親從小告訴我,在大陸老家的爺爺是日本侵華時被殺害的,日本人對父親而言恐怕是「一輩子的最恨」,因為有著不共戴天之仇,我們這種卡在中間的中年人真是心酸,親日或仇日是家中最好永遠不要碰觸的問題,一旦碰到了就一定會有人受傷。我相信女兒還是在追逐偶像的階段,但是隨著年紀一天一天長大,她會慢慢瞭解什麼是一輩子最要珍惜的人事物,那時「一輩子最愛」的答案就會穩定,而不至於像偶像般的幻滅。你也想知道什麼是自己一輩子的最愛嗎?也許下面的故事與過程可以給你一些啟示,然後我們可以很肯定的喊出什麼是我們一輩子的最愛。 一位大學教授讓班上的一位同學在黑板寫下最難以割捨的20個人名字,結果這位學生很輕鬆的完成了,這些人的身分大多是自己的親人、同學、老師、朋友或鄰居。這時教授請這位同學劃掉一個這名單裡相較之下最不重要的一位,於是同學幾乎不假思索的就劃掉了鄰居的名字。教授的指令並沒有完成,他又請同學再劃掉一個不重要的人名,結果同學遲疑了一下,隨即把同學的名字劃掉。就這樣一直重複下去,名單內所剩的名字越來越少,而同學做決策時要考慮的時間卻越來越長。每一次做決定時,同學都感到心跳加速,感覺到無盡的痛苦與不捨,而最後這位同學的名單裡面只剩下自己的父母親、丈夫和孩子。 教室裡突然變得十分安靜,所有的學生都知道,如果要繼續選擇下去,每一個決定都會讓他們痛不欲生,同學拿粉筆的手開始顫抖了。 「請再劃掉一位。」教授的指令聽起來若無其事,但同學卻落入了天人交戰的漫長時刻,他考慮了好久,幾乎是閉起了眼睛、低著頭、無奈的劃掉了自己父母親的名字,教室現場一片安靜,其他學生對這位女同學都寄予無比的同情,可是都沒有辦法阻止教授繼續的問:「請再劃掉一個人。」教授的聲音傳來,同學驚慌了,嘴唇顫抖著劃掉了自己孩子的名字,她忍不住的放聲大哭。 教授待她平靜後,有些好奇的問:「和你最親近的人應該是你的父母和孩子,因為父母是生育你、養育你的人,孩子是你親生的,你從小陪著他長大,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尋找的,但為什麼他反倒是你最難割捨的人呢?」 女同學深呼吸一下,然後很堅定的敘述她的理由:「隨著時間推移,父母親會因年邁而先我們而去,孩子長大後有他們自己的生活,在獨立後也會很自然的離開父母,有自己的天地,而真正陪我度過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他才是我一生最難割捨的人,他才是我一輩子應該珍惜的最愛。」 好了,故事說完了!你不一定要和這位同學有一樣的答案,但這是一個值得你也去嘗試、分析的過程,同樣從二十個最難以割捨的名單開始,然後一個一個劃去,最後剩下的那個人就是你一輩子的最愛了。如果找到了,就應該要有一致性的價值排序,切莫讓自己的人生本末倒置,而且告訴對方,他(她)是你一生的最愛,也要請他(她)珍惜自己、愛護自己。 誰是你一輩子的最愛呢?我的女兒可能在不久後又會有新的答案,但是當她更成熟時,再讀她父親寫的這篇文章,我相信她會在那已不復記憶的青春歲月裡,有了一些莞爾的素材,也會去思考這個人生又深情、又莊嚴的問題的答案…… Action is Power: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給自己一段不受干擾的時間。 想想一生中有哪些對自己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人。 寫下他(她)們的名字。 如教授所做,試著一個一個的劃掉,留下最後一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問自己這樣選擇的理由是什麼? 告知對方,也讓對方瞭解他(她)在你心中的重要性。 忠於自己,也不要讓你心中最愛的人失望。 Like(喜歡) 和 love(愛) 有時讓人分不清楚。 喜歡的程度會隨著環境、年齡、體力而改變。「愛」卻在生命中有全然的附著力。 有許多人離開自己生長的台灣,成了外國人。 卻也有許許多多外國人將自己一生的青春與歲月給了台灣。 前者只看到自己的需要-而追求慾望,後者卻體認的別人的需要而產生關懷與愛心。 「愛」是在體認別人的需要時所產生的。追求慾望必須排除許多外來的競爭。「愛」能激發「使命」,對自己所相信的事與物,用自己的生命無怨無悔地與人分享。 能與人分享是一種福氣,懂得和別人分享是一種智慧。有些人花很多的錢辦後事,縱使能來了許多行禮如儀的人,卻讓人淡忘得很快。有的人靈柩前只有一朵玫瑰花,卻讓許許多多人流淚懷念久久。 神所給人的恩賜都不一樣,但是我們都能善用自己的恩賜,發揮愛與分享的功能。熱愛生命,活出自己,就是美。看你所有的,不要看你所沒有的。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曾說:「寧為燒盡,不願銹壞」,盡用你所有的恩賜,就有豐收。 這一輩子我們愛的很多:台灣、家人、音樂、朋友……不勝枚舉。上帝賜給我們很好的聲音能和別人分享音樂、喜悅、安慰與鼓勵。享受愛與被愛、分享的福氣是我們一輩子的最愛。 人生的意義,原不在花團錦簇,而在良善信實;生命的價值,原不在乎「享用」多少,而在乎「分享」多少;真正的收成,原不在積存豐厚,而在乎愛的果實長存不朽。 (感謝哈維媽咪分享)

8要訣輕鬆提升學習力

2007年10月11日
公開
1

與其費盡心力緊盯孩子的功課、拚命補習,還不如激發小朋友的學習熱情。 8要訣輕鬆提升學習力 孩子不愛唸書,學習意願低落,是最讓父母頭痛的問題。 有些家長每天緊盯孩子功課,提供他們最好的學習資源──買教材、送去補習,甚至為小孩打理一切生活所需,但孩子依然不願意認真學習。 父母做太多,孩子沒責任心 經常輔導中輟生的少年保護官盧蘇偉認為,現在的孩子表現「幼齡化」,大學生還像小學生,例如開學前返校,爸媽還要開車子一路把他和行李送到宿舍門口,原因在父母呵護過度,不肯放手。「我們常講親職教育,談父母的教養責任,卻忽略了『子職教育』,孩子也有他的職責,就是學習去喜歡他應該做的事,喜歡他的責任。」 而且,父母急切地填塞知識給孩子,往往剝奪他們從探索中學到東西的樂趣。 台灣師大特教系教授洪儷瑜指出,以前的孩子也許學得不多,但有比較多機會可以自己慢慢摸索、體驗生活,因為親身經歷過,想忘都忘不了。但現在的孩子靠補習,被動接受重點和答案,想記都記不住,而且也失去了自己主動找答案的興趣。 此外,一直被動接受大人要求的學習,孩子也會疑惑,「我為什麼要學這個,又用不到!」親子教育專家柯志恩指出,如果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起找到學習的意義,也會令他們提不起勁學習。 盧蘇偉認為,孩子應該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學習獨立,有些事父母應該讓他自己決定,例如做功課、準備考試、安排自己的時間、學習為課業負責。不然父母在小孩身邊又盯又唸,也無法讓他想要主動學習。 著名的幼教專家蒙特梭利曾說,成人對孩子發展最大的「干擾」,就是企圖以自己取代孩子,幫孩子行動。 要求太高,打擊自信 「為什麼孩子不喜歡寫作業、讀書、考試?因為他做這些事的時候,被罵的機會最多,」盧蘇偉說,如果和學習聯結的經驗都是不愉快,令孩子的學習意願跌落谷底。 一向很反對用分數衡量孩子學習成效的陽明大學教授洪蘭指出,現在社會很多成功的人學歷不是很高,或學業成績不是最頂尖的。她相信如果減少成績的束縛,學習過程能夠多一點快樂。 支持、鼓勵取代責備、擔心 父母可以怎麼做,讓對學習興趣缺缺的孩子轉而樂於學習? 首先,建立孩子的「自我概念」,也就是讓他覺得「自己是可以的」,有了這種「自我概念」,才會有動力,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所長柯志恩指出。 父母可以用具像的方式幫助小孩,例如答題時,五題裡面答錯了三題,鼓勵他還有進步的空間,讓他明白自己可以往上做得更好。 有一個父親在兒子小時候就經常罵他笨,一直到兒子上了國中,這個父親聽了柯志恩的演講之後,很後悔自己過去一直罵兒子笨,於是,他開始告訴兒子,「其實你並不笨」,沒想到兒子竟回答,「我還沒笨到你說我不笨,我就相信。」可見,過去父親的責罵深深影響這個孩子建立他的「自我概念」。 訂定合理可行的目標 父母應該理性評估孩子目前的能力在哪裡,然後將目標分成幾個階段,每次為孩子訂一個努力之後可以達到的目標,再慢慢往最終目標邁進。例如,你希望孩子從60分進步到80分,與其一下子要求他進步20分,他短時間內達不到,還不如先期待他每次進步5∼10分,孩子比較容易達到你的要求,藉由每次進步累積信心,持續提高學習的動力。 多信任,少擔心 父母一味焦慮、擔心並不能改善孩子的學習意願,反而可能選擇逃避面對爸媽施加在他身上的壓力。 證嚴法師常開導大家,「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氣,就要多多祝福,而不是擔心,如果父母常常擔心孩子,他的孩子會沒有福氣,因為福氣都被父母給擔心掉了。」 因此,父母要做的是停止著急、擔心,放心參與及享受陪伴子女成長及學習的樂趣。 給孩子最大的鼓勵、肯定 例如孩子寫功課時,你對他說,你的字寫得真好!你怎麼辦到的?再寫一次給爸爸看好不好?孩子都希望自己表現很好,還可以讓爸媽看到,得到他們肯定的眼神和稱讚,學習自然變成一件孩子喜歡的事,盧蘇偉指出。 父母親身示範 洪蘭舉例說,住在美國西雅圖的8歲華裔女童鄒奇奇,小小年紀就讀了很多書,還出書《飛揚的手指》,被大家視為神童。女孩說從小父親就經常唸書給她聽,而父親唸書時流露出愉快的神情,讓她感受到讀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因此她愛上閱讀。 優勢教育建立自信 每個孩子都有正反面、優缺點,糟糕的是,現在台灣的教育經常是「缺點教育」,親職專家游乾桂指出。像是孩子數學考不好,就一直被點出來,叫他要反省、要加強。但他說,「這個孩子數學不好,但也許中文或語言能力很好呢?這方面都沒有被大人肯定呀!」 游乾桂舉作家張曼娟推行「小學堂」時,幽默笑稱自己「一無是處,只有中文好」為例,「這就是優勢教育,」父母應該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勢,加上父母的鼓勵,就能讓他向前。 培養積極正向思考 積極正向思考的孩子在碰到困難時,不容易被打倒,盧蘇偉指出,這牽涉到父母自己如何處理挫折,及面對子女遭遇挫折時的態度。 像孩子考試考差了,父母把它視為「上天最好的安排」,而不是災難,父母重視的是孩子準備應考時學到的東西,而非考試結果,就算沒考好、沒過關,但該讀的書都讀完了,也是很大的收穫。 他看許多壓力處理的研究,發現正向思考的能力和能否面對現實、管理壓力,及小時候的經驗有關。 他的兒子學鋼琴,每逢跳級考試,就會擔心考不過,但他總是跟兒子說,「根據過去經驗,每次你都能順利過關,所以這次也一定沒有問題。」不斷給孩子信心,就是要幫助訓練他正向思考,及培養調適壓力的能力。 但如果反過來,每逢這種情況,父母就數落孩子,「平常叫你準備你不聽,現在才擔心有什麼用,這樣你八成考不過了。」久而久之,孩子碰上壓力時,習慣用負面思考,還沒迎戰就先放棄。 終生學習才是目的 學習是終生的事,其實不必急於一時,重要在於孩子能一直保有對學習的熱情,這需要父母的寬容等待。 陪伴、鼓勵、寬容、放心、耐心及以身作則,是父母的角色,而以下幾個相反詞:責罵、催促、急切地替他們做、自己負面思考、輕言放棄,就請都避開吧。 康健雜誌101期

三明治世代-如何安排孩子的才藝課?

2007年10月10日
公開
1

現代孩子學才藝,已經是如每天吃飯喝水一樣的例行公事。要怎麼妥善安排孩子的才藝課,才能真正啟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而不會變成負擔和壓力? 三明治世代-如何安排孩子的才藝課? 20年後,叫現在的兒童回想他們的童年生活,十之八九能記得的,可能只有一堆上不完的才藝課。 內政部兒童局的調查指出,台閩地區超過六成的12歲以下兒童上過才藝班,其中最多人學的是兒童外語。去年(93年)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的調查也發現,都會區如台北市,一半以上的學齡兒童同時學習三種以上的才藝,更有孩子一星期上超過十種才藝課,童年生活天天被課程塞滿。 要讓孩子上才藝班嗎?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父母自然會盡力提供一切栽培他們,期待孩子未來傑出、優秀、比別人高一等。有些父母更因為自己兒時沒有機會學這學那,就把未完成的夢想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長大不會像自己一樣有遺憾。 也有父母雖然想培養孩子多才多藝,讓他們未來更具競爭力,卻也擔心孩子被一堆課程壓得喘不過氣。 親職教育的網站討論區裡,憂心的母親說:「不想讓孩子的童年只是一堆上不完的課,但如果不讓他們學才藝,會不會因此埋沒了他們的天分?」 就算教育專家自己也免不了這樣的難題。 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林育瑋就舉自己的經驗說,原先她也希望孩子輕鬆快樂地成長,並不刻意安排他們學才藝。現在很多孩子4∼5歲就開始學各種樂器,她的兒子一直到小學四年級才學小提琴,其原因也是孩子常常從學校回來說,哪個同學在今天音樂課上演奏鋼琴,誰又表演了小提琴或其他樂器等等,露出羨慕渴望的表情,「我這個做母親的不免想,如果不讓他去學,是不是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機會?」 現有升學考試制度也在鼓勵父母從小讓孩子學才藝,而且要表現優秀拿獎狀,未來升學考試才能幫助加分,而且一些媒體、廣告持續向父母洗腦說,所有的學習愈早開始,就能保證以後孩子愈有成就。「父母普遍很焦慮,然後把這種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就要他們學這個、上那個,」林育瑋指出。 先了解孩子特質再決定學什麼 時間、金錢有限的情況下,該讓孩子學什麼,更是令父母傷腦筋。 調查發現,半數以上父母自行決定讓孩子上什麼,很少問孩子意見,或和他們討論。時下父母幫孩子安排的才藝課仍以功能性、培養智育方面的居多,例如英文、珠心算,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學過。 此外,一窩蜂的現象,也表現在兒童學才藝,像跆拳道在奧運競技中為國爭光,馬上坊間的跆拳道教室裡上課人數激增;旅外的圍棋好手歸國比賽,也掀起一陣兒童學圍棋的熱潮。 在父母徬徨不知道該讓孩子學什麼之前,教育專家建議要評估幾點: ■自已孩子的個性特質適合上這種才藝課嗎?有這方面的天份嗎? ■孩子是不是真的有興趣?上課開心、有自信、有成就感嗎?還是一直很排斥、覺得很挫折? 而且,不要拿別人學習的項目當做選擇標準。 「別人家孩子學什麼和自己孩子學什麼是兩回事,」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吳佑佑認為。就算是一家人,也並非兄姊學什麼,弟妹也一定要學。如果孩子沒興趣,或沒有天份而學得吃力不開心,上課苦著一張臉,活像受酷刑,那學才藝就變成一種處罰了,「你幹嘛花錢讓別人處罰自己的孩子?」吳佑佑說。 尊重孩子的學習步調 另外,孩子學才藝的過程中,尊重他的特質和學習步調也很重要,更不要拿他和別的孩子的表現做比較,增加親子雙方不必要的壓力。 一位任職貿易業的媽媽說,每次送6歲兒子去上兒童律動課,看見其他父母在教室外站成一排,臉一個個貼在透明玻璃窗上,七嘴八舌討論正上課的孩子今天表現如何、哪邊需要加強練習。她聽了不解,怎麼一個單純讓孩子認識身體、建立自信、盡情放鬆玩樂的活動,也需要競爭、比來比去?「處在這種情境下,想不焦慮都難,」她無奈地說。 而教育專家要提醒父母,事實上,每一個孩子天生個性及學習能力都不同,即使上一樣的課,用同樣的教學方法,每個人的表現和學習效果也有差異,「這不是在比賽,」吳佑佑認為,重要的是孩子能享受上課和做這件事的樂趣。 像她請同一個游泳教練教她兩個女兒游泳,大女兒花一個暑假的時間就游得頗有選手架式,而小女兒學了好幾年,才敢在水裡放手自己游,「雖然妹妹游得不怎麼樣,但她現在反而比姊姊更喜歡游泳,待在水裡可以自得其樂,」吳佑佑笑說。 另外像女兒學鋼琴時,她先和老師溝通好,上課無需趕進度,如果別家孩子一星期學一首新曲子,她容許女兒可以花一個月還在彈同一首,因為她不求女兒上台演奏,贏得掌聲,也沒有要她們未來成為演奏家,只是希望她們能欣賞音樂。 「因為我很清楚要她們學琴的目的,所以根本不會拿她們跟別的孩子比,」吳佑佑說。她建議父母不妨也問自己,讓孩子學這一項才藝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清楚自己的期待,就不會焦慮了。 不過,父母如果要孩子利用才藝去拿各種獎狀名次,當做未來升學加分的手段,「這就喪失原本學才藝是培養興趣的用意了,」林育瑋認為,才藝課應該是為孩子開一扇門,讓他們自己在其中嘗試、摸索,發現自己喜歡的事物,並藉著各種學習活動,增加他們生活的多樣性。例如學語言,不只是應付考試、當做溝通工具,也是了解其他國家地區文化的方法之一。 課程太滿,剝奪孩子思考機會 有些孩子除了白天上課,晚上和假日另有一張才藝班課表,從早到晚滿檔,忙碌程度可比公司大老闆。 父母想把孩子訓練成十項全能,但拚命塞課程給孩子不會讓他們學得好,相對也剝奪他們做其他事的時間,例如孩子沒機會自己思考,也少了人際互動的機會,很多孩子在假日還要上才藝課,造成全家人不能一塊活動,自已也無法和朋友聚會玩耍。 「孩子需要時間自己想事情,」吳佑佑說,有時候父母見孩子在發呆,就嘮叨唸他浪費時間,其實,讓孩子發呆、胡思亂想、自己思考,有助於激發想像力。她觀察一些天資聰穎的孩子,其實想像力無限,但課上得太多,忙到沒時間停下來自己想事情,因此扼殺了他們的創造力,很可惜。 孩子上太多課,不但身心疲累,有時候更犧牲寶貴的睡眠時間,結果白天精神不濟、上課不專心,父母還誤以為他們有注意力缺失問題,急著去兒童心智科求醫,其實他們只是需要一些時間放鬆休息,「大人都不見得能按時緊湊地做好每一件事,怎能期待小孩做得到,」吳佑佑認為。 不適合的上課方法反而打壓興趣 有些父母雖然送小孩去上才藝班,卻對上課內容不關心;而有的父母則相信名師、名課程,四處打聽把孩子送去上課。不過,專家並不認為名師保證能教出才藝出眾的孩子,而且父母須留意,不適合的上課方式反而打壓孩子的興趣。 「要了解孩子學了什麼、喜不喜歡上課方式,而不是把人丟去就算了,」吳佑佑指出。再者,就算口碑好的才藝班和師資也僅供參考,不見得人人適合。 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林育瑋指出,學齡兒童需要能啟發創意的課程,制式、呆板,和只是學技巧的上課方式並不適合他們。 她拿自身經驗為例,兒子從小喜歡拿筆塗鴉,為此她曾經特別找人介紹知名的美術班,送孩子去學畫畫,沒想到,才上幾堂課,原本熱愛畫圖的孩子居然不想再畫了。她覺得不對勁,先和兒子聊一聊上課情形,然後跟他一起上一堂課,才發現這一間美術教室專為考美術班的學生而設,授課著重畫畫技巧,有一套標準畫法,而不是讓孩子天馬行空發揮創意,孩子老被「糾正」,自信心受挫,難怪開始排斥畫畫。 而吳佑佑幫女兒安排鋼琴課時也發現,找適合的老師比找名師重要。 有口碑的老師固然有獨到之處,「但如果上課方法讓我的孩子才4歲就討厭鋼琴,我怎麼可能再讓他上這個課?」吳佑佑直言。 她舉例說,硬要一個活潑、靜不下來的孩子待在安靜的地方,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那孩子鐵定覺得痛苦,不想繼續上課。換一個老師之後,上課方式動態活潑,不但女兒上得開心,而且自已願意主動彈琴練習,她就慶幸當初換老師是正確的決定。 培養興趣不一定靠上課 如果父母還在考慮要不要送孩子上才藝課,那專家建議,不妨先試試其他方法來培養孩子的興趣,不需要急著下決定。 林育瑋指出,從日常生活中製造讓孩子接觸各種事物的機會,例如,孩子沒有學樂器,不代表就無法培養音樂方面的興趣,如果家裡常有欣賞音樂的機會,也能為孩子和音樂之間牽上一條線;又如帶孩子親近大自然,了解環境生態,就不一定送他們去上自然科學的課;語言能力則也可以藉著看外文繪本、卡通電影等來學習。從日常生活中邊玩邊體驗,有時候比中規中矩的上課更能讓孩子樂於學習。 又如參與住家社區的團體活動或學校的社團,也都是學習及培養興趣的方法。像吳佑佑讓女兒加入鄰居組的合唱團學習唱歌,也和朋友的孩子一起練習說相聲,「讓他們多玩、多嘗試,」她認為,孩子自己會發現最有興趣的事,或讓父母從中找到孩子的天份,然後再集中資源栽培,把錢花在刀口上,那就不用塞給孩子一堆他興趣缺缺的課,親子之間還為此搞壞關係。 不論孩子上不上才藝班,更重要的是讓孩子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及熱情,那即使不安排他們上才藝課,也不會剝奪他們學習的機會及樂趣。 康健雜誌76期

有用的增高方法

2007年09月30日
公開
1

日本人從1945年迄今,政府和專家都致力於實施各種增高營養計畫,國民平均身高拉長了14公分,所以,今天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已經比中國人、台灣人都要高,早就不是「小日本」了。妳想高人一等嗎?25歲前請多努力! ●●●日本不再是桃太郎 過去,日本人對自己的矮小身材深感不滿,所以自從1946年,日本政府提出「一杯牛奶強盛一個民族」的口號後,全國各級學校每天提供新鮮牛奶喝給學生喝;而且,政府也出版增高手冊贈送民眾,以宣導方式告訴國民「如何吃才能增高」,內容包括如何搭配三餐來攝取增高所必須的營養,並提供歐美人身材高大的養成經驗給國民作為參考。 半個世紀過去,根據1998年日本政府公佈數字顯示,17歲的日本男生從1984年的平均身高160.6公分,增高到170.9公分,同齡女生也從152.1公分增高到158.1公分,效果驚人。 ●●●高個子人比矮個子長壽 英國經濟史教授佛拉德曾提出「身高是敏感的經濟指標」,他認為荷蘭人個子高是因為荷蘭人有錢,花在教育和保健的支出較高;美國貧富懸殊,富裕的白人家庭平均身高比美國國民平均身高高出許多。 還有統計發現,男生比女生長得高,這是因為男生的青春期比女生多2年,同齡男生雖然心智比女生幼稚,但是比女生多了2年時間長高。學生在寒暑假的時候比較容易長高,是因為在學校的時候比較不快樂。 挪威還有研究報告指出,40-44歲的挪威婦女,身高149公分以下的人比165公分以上的人死亡率高出一倍;40-59歲的男性,160公分以下的人比180公分以上的人死亡率也高出一倍。證明生活越好的人個子越高,越有時間關心自己的健康。 川火田式增高法 ●●●妳還可以長高嗎? 許多人都認為遺傳是決定身高最重要的因素,其實不然,中外研究都已經顯示,遺傳只佔決定身高要素的一小部分而已,否則不會有那麼多案例證明兒子可以長得比爸爸高、或是一個種族可以經過數十年的增高計畫,從矮子變成高個兒。 日本京都大學榮譽教授川(火田)愛義博士,專攻體力醫學,自從30年前提出飲食配合運動的「川(火田)式增高法」以來,日本已經有超過50萬個臨床案例,讓許多20歲左右、幾乎已經停止增高的青少年,在半年內又增高了3-5公分不等,實行方法既健康又無副作用,25歲以下都有機會再長高! ●●●五大增高飲食 影響身高最重要的營養素是鈣質、蛋白質、維生素和植物纖維,其中鈣質是最重要的營養素,因為骨骼有97%的組成成分是鈣鹽,補充鈣質對於骨骼發育十分重要,其中又以牛奶的鈣磷比例是人體吸收鈣質的最佳比例;優良蛋白質能夠影響成長激素的分泌,也是增高的關鍵因素;維生素A、B、C、D也不可或缺,其中B是成長素進維他命,D可以幫助鈣質吸收;植物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排除體內有毒物質,增進消化吸收。 各種食物當中,以牛奶、沙丁魚、菠菜、胡蘿蔔、橘子是最富含以上四種營養的食物,盡量在三餐中攝取這些食物,而且吃飯時每一口都要咀嚼30次,可以飛快提昇身體消化吸收的速率。飯後平躺10分鐘,使消化器官充分發揮作用。 每天吃相同的菜色,當然也會吃膩,下表提供可替代的食物,不過還是盡量以五大增高食物為主。 五大增高飲食的替代食物 增高主食 替代食物 牛奶400cc 全脂無糖優格400公克 乳酪160公克 傳統豆腐250公克 沙丁魚80公克 秋刀魚95公克 鯖魚90公克 鯧魚一尾150公克 菠菜100公克 茼萵120公克 海帶芽150公克 胡蘿蔔100公克 南瓜80公克 韭菜140公克 細香蔥130公克 橘子200公克 草莓8-14粒 奇異果2個 葡萄柚200公克 ●●●增高運動 每天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在床上完成增高體操。 暖身運動 伸展體操 仰躺床上、全身放鬆。 手背朝向內側伸到頭上,手指交疊、深深吸氣。盡量將手伸長,視線好像看著手指一樣伸長脖子、同時伸直手指。 一邊吐氣,同時放鬆身體的力量,放輕鬆。重複以上動作5次。 蜻蜓體操 趴在床上,雙臂平放身體兩側、微微離開身體,全身放鬆。 深深吸氣同時將雙臂平舉,慢慢上抬到肩膀位置。 雙臂保持張開、挺起上身,頭也伸直抬起,保持挺胸姿勢,想像蜻蜓飛翔的樣子。 輕輕吐氣,放鬆全身力量,慢慢恢復原先的姿勢。以上動作反覆進行5次,可矯正不當姿勢。 增高運動 甩臂扭腰體操 雙腿靠攏,雙臂自然下垂,以自然方式站立。 雙臂用力朝左後方甩,腰同時向左扭轉,放鬆手臂,腰部再向左扭轉一次。藉著腰部左轉的反彈力連同手臂轉向右後方,同時右腳向側面跨出一步,左腳向右腳靠攏,放鬆手臂力量,腰部再向右扭轉一次。 再借反彈力向左扭轉,左腳向側邊跨出一步,右腳向左腳靠攏。左右交互公進行10次,促進背脊關節肌肉發育。 搥肩打背體操 雙腳張開同肩寬。 上身稍微往前傾,右手手掌拍打左肩肌肉,同時用左手手背拍打右腰上方肌肉。左手手掌拍打右肩肌肉,同時用右手背拍打左腰上方肌肉。以上動作反覆20次。可以提高血液淋巴循環,促進脊椎發育。 挺胸踏步體操 雙腳併攏,自然站立。 雙臂往前伸出,同時右腳往前踏一步。 雙臂朝左右水平張開,右膝蓋充分彎曲,重心置於右腳。 張開的雙臂再回到前方、再朝左右張開、挺胸。換左腳亦同,各進10次,挺胸可以促進胸部發育、刺激腰椎和骨盆,發揮增高效果。 挺胸划船體操 雙腳併攏,自然站立。 雙臂往上擺盪、踏出右腳。 上身前彎,雙臂朝後用力往上擺盪。 運用擺盪的反彈力將雙臂高舉頭上,右腳收回,視線看著指尖。 手肘用力往下彎曲→屈膝→雙臂往上舉,再換腳進行,這個挺直背脊的運動可以使平日因為彎曲脊椎前傾和駝背因而妨礙長高的淋巴活性化。 深呼吸調整法 開窗讓空氣流通,雙腳併攏,自然站立。 右腳從側面跨出一步,雙臂從身體前方往頭上伸展。 雙臂手掌朝上、吸氣、挺胸。 放鬆雙臂、再用力將雙臂往左右攤開、吸氣、充分挺胸。

女兒的聘禮

2007年05月26日
公開
1

一位為母的心聲:請你準備好那份聘禮 我想,總有一天,你會帶著你的父母來提親,因為我的女兒是如此美麗、可愛、有才氣、貼心,簡直就像上帝派來凡間的天使。 你要跟我談聘金嗎?我想你是付不起的。 我們就來談談從小我在女兒身上花費的錢吧!你知道為什麼她的英文如此流利,各國通行無阻,英、日文難不倒她呢?因為從小每一年花在上英文日文課的錢,一年超過十萬塊,她少說學了十年,光是語言方面,就花掉一百多萬。還有你最愛她彈著鋼琴的優美模樣,但是,這也是錢堆砌起來的,十幾年來學鋼琴的費用,兩百萬是跑不掉的。還有每一年的學費,私立高中、私立大學,幾年來也絕對不少於一百萬。更別提每天的三餐,留學的費用,光是能夠拿到「收據」的費用,你可能付我五百萬都無法全部cover 掉。 更何況,我不要把女兒「賣」給你,所以,你是不可能用錢買到我女兒的,因為我女兒的價值,還不僅僅於此。在我心裡,她是無價之寶。她的一個微笑,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禮物。她貼心的按摩,是任何專業按摩師都無法取代的,因為每一個手勢,有她的愛,有我的感動。她的每一顆晶瑩淚珠,都是我與她不斷衝突下,溶解彼此的美好果實,我們在爭吵、和解、瞭解、更加緊密相愛中不斷成長。 女兒與我之間的愛,是拿數億金錢也無法切斷的。所以,親愛的女婿,即使你有萬貫家財,你也買不起我的女兒。所以,我的女兒不「賣」給你,也不「嫁」給你。她只是要跟你結婚,跟你一起共組一個家庭。所以,不要跟我談聘金了,你是付不起的,我的女兒,她是無價之寶。 即使你們結婚了,即使你們住在一個獨立的小房子裡面,她仍然是我的女兒,我仍然是她的母親,我們之間的愛,也永遠不會消失。既然我不是要賣女兒,而你,也不可能買得起。我跟我的女兒,仍然要像以前那樣互動,那樣相愛。你們是立下婚約,婚約是宣示兩人要彼此相守,而不是簽訂某一方的奴隸條約。所以,我也要你承諾,用對待一個人該有的態度對待她,不是把她當成佣人或奴僕。你會難過的事情,她也會難過。你會感到疲憊的事情,她也會感到疲憊。請以體貼你自己的方式,來體貼她。我仔細想了想,我還是想要一樣聘金。 那就是你的心,願意用良善、同理心、無限的愛,來對待我女兒的心。 雖然,我的女兒現在只有二歲九個月,不過,我相信總有一天你會看到這篇文章的。我怕等你來提親時,我已經老邁的想不起這些話了,所以先寫在這裡。請你準備好那份聘禮──你的心。

穩定自己的情緒.孩子才能穩定的成長

2007年04月29日
公開
1

于美人:穩定自己的情緒,孩子才能穩定的成長 ◎撰文/人本教育基金會 (本文刊登於4月26日的國語日報) 明快,直率,是許多人對于美人的印象,于美人堅持不打小孩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打完小孩會讓自己的心情不好,所以我不打小孩!」篤定的語氣,反映出體罰從來就不是她的選項,「打小孩?這麼可愛怎麼打的下手?」 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于美人說:「我是成長在50年代的人,我當然也被打過,很多的經驗是,我不覺得我做錯了什麼,只是我沒有照著大人的意思而已,像國中有一次數學沒有考好,我就被老師打了一巴掌,但是,我也沒有因為被打了這一巴掌,數學就開始變好。」于美人認為,大人打小孩,常常是因為小孩沒有遵循大人的意思,表面上看起來,問題出在小孩不願意配合,但我們更應該深究的是,這些「大人的意思」到底合不合理? 工作量這麼龐大,回到家還要陪兩個小孩,難道于美人不會有受不了的時候?「當然會有,」于美人緩緩的說:「像是兩個孩子一直吵、互不相讓的時候。遇到這種情形,我就是耐著性子和他們談,或者,暫時離開現場。」于美人認為,透過說理,孩子感受到問題被認真的看待,也就不會用激烈的爭吵來博取大人的重視,反而可以很快的化解衝突。「當你很清楚選擇不打,你才有可能去想、去試其他的方法,我偶爾也會對孩子大聲,但這就是我的底限,我絕對不會打小孩。記得有一次,我對兒子大聲說話,兒子就跟我說『媽咪,我不喜歡你這樣大聲跟我講話』──這就是他學會解決問題的表現,我們不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有想法、會表達的人嗎?我們不是希望孩子有心事都願意跟我們說嗎?不打小孩,才有機會讓孩子恣意發展他們的生命。」 于美人能夠這樣把自己的情緒照顧好,得力於她看待孩子成長的角度很特別。她說:「當小孩需要花很多的力氣去跟爸爸媽媽謀合、去試探大人的底限在哪裡、去處理我們在情緒上的互動,小孩自然就沒有時間去思考學會其他的事情,那麼,小孩當然要胡鬧!胡鬧,其實是孩子在釋放求助的訊息,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會引發那些失序的行為,最後,變成大人自己的困境。」 「穩定情緒。」快人快語的于美人,精準扼要的建議所有爸爸媽媽:「穩定自己的情緒,不打小孩,孩子才能穩定的成長。」

溺愛孩子的行為

2007年04月25日
公開
1

溺愛10種,種種都危險 當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溺”,詞典上解釋為“淹沒”的意思。人被水淹沒了叫“溺斃”,如果父母的愛流橫溢泛濫起來,那也會“淹沒”孩子的,這就是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 ◎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送禮物……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慣於高人一等,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他人。 ◎過分注意 一家人時刻關照他,陪伴他。過年過節,親戚朋友來了往往嘻笑逗引沒完,有時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圍在中心,一再歡迎孩子表演節目,掌聲不斷。這樣的孩子自認為自己是中心,確實變成“小太陽”了。家裡人都要圍著他轉,並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寧,注意力極其分散,“人來瘋”也特別嚴重,甚至客人來了鬧得沒法談話。 ◎輕易滿足 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有的父母還給幼兒和小學生很多零花錢,孩子的滿足就更輕易了。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生活懶散 允許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白天游游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 ◎祈求央告 例如邊哄邊求孩子吃飯睡覺,答應給孩子講3個故事才把飯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不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喪失殆盡。 ◎包辦代替 我曾問一些媽媽,要不要求孩子勞動,有的竟說:“我疼都來不及,還忍心讓孩子勞動?”也有的說:“叫‘小東西’做事更麻煩,還不如我幫他做了。”所以三四歲的孩子還要喂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這樣包辦下去,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力、上進的孩子。這絕對不是聳人聽聞。 ◎大驚小怪 本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後往往自己不聲不響爬起來繼續玩。後來為什麼有的孩子膽小愛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時表現驚慌失措,嬌慣的最終結果是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剝奪獨立 為了絕對安全,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也不許他和別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時刻不能離開父母或老人一步,摟抱著睡,偎依著坐,馱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來怕飛走。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膽小無能,喪失自信,養成依賴心理,還往往成為“把門虎”,在家裡橫行霸道,到外面膽小如鼠,造成嚴重性格缺陷。 ◎害怕哭鬧 由於從小遷就孩子,孩子在不順心時以哭鬧、睡地、不吃飯來要挾父母。溺愛的父母就只好哄騙,投降,依從,遷就。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打罵爸媽的孩子會變成無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無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 ◎當面袒護 有時爸爸管孩子,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他還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會站出來說話:“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遠遠沒有他好呢!”這樣的孩子當然是“教不了”啦!因為他全無是非觀念,而且時時有“保護傘”和“避難所”,其後果不僅孩子性格扭曲,有時還會造成家庭不睦。 以上10種溺愛的形式是比較典型的實例,不是每個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種溺愛中會占有幾種,或各種都有輕度表現也是值得警惕的,我們要以理性的愛,來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帶孩子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

2007年01月24日
公開
1

侯文詠的孩子,有一次考試考壞了,那次是全班都考差了, 同學都很擔心,不知道該如何向父母大人們交代。 這時,侯文詠的孩子說:「我爸一定會說,我很高興你今天失敗了。」 同學疑惑的問:「怎麼會這樣?」 侯文詠的孩子回答:「我爸就是怪ㄎㄚ啊!」 我想,當時侯文詠的孩子在回答這句話時,嘴角和眉梢一定都是上揚的。 其實,著名作家和麻醉科副教授侯文詠說, 他對孩子並不是沒有期待,並不是不會焦慮或不會生氣。 只是,他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表現良好、受到讚賞。 因此,考試沒考好時,孩子一定已經很難過了, 這時,做父母的除了安慰他之外,實在不需要再做什麼。 不過,侯文詠也不是一開始就能這麼看得開、放得下。 他記得,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又焦急又生氣。 但他的母親只是淡淡的告訴他:「你小時候也騙過人哪!」 於是,他想起自己一路長大,父母教養他的情景。 他們從不張牙舞爪,嚴聲厲色。他們只是一直站在他身後,支持他、信任他。 有一次,孩子學校校車停開。侯文詠想,從學校走到家裡不過十幾分鐘, 自己還用車接送他來去多次,他應該認得路,於是要孩子放學後自己走路回 家。沒想到,一個多鐘頭過去了,孩子還沒到家。 侯文詠急忙出門尋找,發現他走錯路了。 侯文詠這才恍然大悟:「平時你帶他走的路都不算,他從沒有真正會過!」 於是,侯文詠開車載孩子回到學校,讓孩子帶領自己,走一遍他認為正確的路 線。每到一個岔路,侯文詠就請孩子談談他決定直走或左右轉的原因。 最後,侯文詠再帶他走一遍自己覺得最近的路線。 在這段旅程中,沒有打罵嘲諷,只有窩心的分享和探險的樂趣。 侯文詠也清楚記得,他曾經為了培養兩個孩子的閱讀興趣,以及增長他們的知 識,要求他們看歷史書。沒想到,孩子反而不喜歡看書了。 侯文詠發現情形不對,及時放手,讓孩子選擇自己愛看的書,包括漫畫。 結果,現在就讀國二的大兒子從《哈利波特》開始,已經會自動去找文字的書 籍來閱讀。 五年級的二兒子為了看《向達倫大冒險》,連英文版也願意一邊查字典一邊看。 點點滴滴的累積,讓侯文詠深刻體會到,人的成長沒有捷徑。任何技能或行為 規範的學習都必須經過不斷的摸索和重複的練習。 在這過程中,打罵、命令或要求,或許看起來有效,但都是表面、騙人的。 熱情才是帶領孩子前進最好的力量。 侯文詠說:「孩子天生就好奇、有熱情。父母根本不必急著站在前面指路, 反而應該跟在後面觀察,看到孩子熱情湧現,及時提供機會和幫助就可以了! 東西的成熟有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必須耐心陪伴、等待。 帶孩子絕對不能講效率,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孩子才能紮實的長大!」

M型社會來了!你還是屬於台灣中間的一群人嗎?

2006年11月05日
公開

本文章由商業周刊提供 M 型社會來了! 2006/10/16 九月底,財經報紙頭條出現斗大標題,英商渣打銀行宣布,以新台幣四百億元收購新竹商銀。緊接著,十月四日,匯豐銀行、花旗銀行又爭相提供高價購併華僑銀行。 同一天傳出,大眾電信也將出售全數股權,交易金額超過新台幣七十億元,爭取卡位的外資包括麥格理、卡萊爾、新橋、高盛等。不止金融、電信產業,在有線電視市場,過去一年,外資將行情炒高一倍,東森、台灣寬頻、中嘉等一一被外資收購。一波外資軍團正虎視眈眈的登陸台灣。 將鏡頭轉進房地產市場,最讓消費者震驚的是,剛結束的九二八房地產檔期,台北房價創十年新高,天母地區出現挑戰每坪八十萬元關卡的預售豪宅案,內湖區豪宅建案將挑戰每坪五十萬元。一份「購屋痛苦指數」調查報告顯示,要進駐台北市(三十五坪預售屋),一般民眾平均需十八•四年不吃不喝。 這些看似不相關的新聞,其實代表的是台灣經濟與社會板塊的大變動,它正形成一波大海嘯。全球化的趨勢已席捲台灣,隨著購併案越多,人員被精簡的機會越大,更多中產階級將被淘汰,當浪潮落下,台灣的財富將被重新分配,貧者越貧,富者越富,沒人躲得過。 當世界改變,你還是屬於台灣中間的一群人嗎?以下提供你三個自我檢視的問題:一,房貸造成你很大的壓力嗎?二,你不想結婚更不想養兒育女?三,你為小孩未來的教育經費憂心?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說,如果其中有一個以上的答案是肯定的,代表你已經在這波浪潮中,被淘汰到中低階層而不自知。 九月,《商業周刊》採訪小組飛往日本專訪大前研一。看完我們帶來台灣二十年來可支配所得的成長數字後,他送給台灣的第一句話是:「歡迎來到新世界!(Welcome to the new world!)」他說,在這個新世界當中,「你的薪水最高峰,平均是在四十歲左右,過了這個尖峰,便鮮有機會升官或加薪。你也別再以為,只要咬牙忍一忍,好日子還會回來。」 去年,大前研一針對中產階級消失的現象,以二十年的觀察,寫下了《M型社會》一書,震撼日本,這也是亞洲第一本針對此現象提出全面解決方案的書,小自個人,大至國家,他說,這是關鍵時刻,人們必須擬定新戰略。 關卡:日本八成民眾淪為中下階層 四大證據顯示台灣步上後塵 所謂的M型社會,指的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富者在數位世界中,大賺全世界的錢,財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隨著資源重新分配,中產階級因失去競爭力,而淪落到中下階層,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在中間這塊,忽然有了很大的缺口,跟「M」的字型一樣,整個世界分成了三塊,左邊的窮人變多,右邊的富人也變多,但是中間這塊,就忽然陷下去,然後不見了。 根據大前的統計,去年日本已有八成人口,淪入中低收入階層!在這個新形態的社會裡,如果企業與個人都不展開自救,政府又繼續往錯誤的方式施政,惡性循環下,社會的失業率和物價將年年上揚,收入永遠跟不上物價,整個社會對於未來,都將失去積極性。 事實上,美國比日本更早步入了M型社會。現在,美國最有錢的前一%家庭,只要拿出財富中僅一%的收入,等於社會底層兩千萬家庭的收入總和。攤開台灣的數字,大前研一斷言:「台灣已經出現日本當初的徵兆,成為M型社會!」 證據一,從一九八○年到去年,台灣依照個人可支配所得五等份分析,最窮與最富的一群人,其財富的年複合成長率分別為七.○三%與七.一二%,但中間族群的財富,成長幅度卻僅六.五八%。 長期觀察台灣貧富差距現象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解讀,這代表台灣中間的族群正在撕裂中,「他們未來的機會越來越少,如果不能向上走(成為上流社會),就是往下沉淪(成為下流社會)。」 證據二,台灣的痛苦指數(失業率加上物價指數),創下二十年來新高,達到六.四三。 證據三,去年,台灣的名目平均薪資年增率低於消費者物價年增率,這中間的落差代表的是,我們的加薪幅度趕不上物價的漲幅,也就是說,我們的荷包不斷縮水。再根據主計處發布的最新統計,過去五年,台灣二十三個縣市中,高達十三個縣市,其家戶的每年可支配所得都是衰退的,例如雲林縣、澎湖縣分別減少一萬九千元與一萬六千元。 證據四,二○○八年,台灣將成為老年化國家,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八•六%,超過聯合國標準。這個數據直指,台灣踏入M型社會大門後,就很難回頭。因為,台灣將陷入老年少子化的困窘,手上握有鈔票的人大都是不愛花錢的高齡者,這會使整個社會的財富無法流動,原來的中產階級要賺錢翻身的機會也將變少。 反映在現實生活,每個人的痛苦感開始上升。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自殺是去年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九名,台灣平均每天有十一個人自殺,看精神科門診的人越來越多,振興復健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嚴烽彰說,「現在精神科變得很熱門,」他苦笑著,全球化的趨勢越演越烈,他的病患有增無減。 他剛見過一位銀行高階主管,在金控合併風潮下,眼見同事一個個被迫離開,卻不知道自己何時會被取代,這種危機意識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最後,他躲在家裡,不敢去上班,被家人強迫來看診。 也有位在寵物店工作的年輕人,三十多歲,總覺得領的薪水永遠不夠,最後,他開始去幻想未來,刷卡從電視購物買了二十台筆記型電腦,說是以後創業要用的,但要怎麼做,他根本沒有計畫,還沒創業就成為卡奴。這種行為雖然看來令人啼笑皆非,但背後藏著更深的悲哀。 節流:與其寄望政府解決問題 不如自我進行四大意識革命 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擺脫那永無終止的痛苦感? 意識革命一:別再相信過去的社會常識 大前研一開宗明義要大家拋棄過去的社會常識。以前,景氣不好,日子過得苦,政府就靠降息、提高貨幣供給來刺激經濟,但事實證明,不管是現在的日本或台灣,即使利率都陸續創下世界新低,但,現在是社會與消費心態的結構改變,這套方式並不適用。 「不要再把一切問題的解決都寄望政府,政府正是問題之所在。」大前研一認為,未來的政府,只會不斷製造更多的負債,企圖向人民徵收更多的稅收,來救助窮人,但這不能根本的解除所有人的痛苦。 因此,大前研一認為,所有人要自救,要忘記過去「只要靜靜的做,就會加薪、升遷」的價值觀,因為真實的未來,並非如此。 意識革命二:體認收支落差,學習自救 弔詭的是,很多人感覺到痛苦,卻沒有付諸任何行動,因為他們無法接受事實。 林萬億看過太多類似個案,他們雖有工作能力,經濟上卻非常困窘。通常這群人向下滑落時,會經歷四階段的心理,一、試圖掩飾;二、自我催眠未來會東山再起;三、發現做不到後,就會拒絕承認現實;四、最後把自己隔離在原有生活圈之外。 嚴烽彰舉一個病人為例,「本來他是個傳統產業的大老闆,生意失敗了。半年前他坐著賓士車來,其實那輛賓士已經被查封,他只是幫別人顧車,但是他捨不得過去的生活,想要有那個排場,他還是忍不住偶爾跑去高爾夫球場,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林萬億觀察,「關鍵不在於變窮,」而是大家無法接受自己的收入降低,消費與社會生活圈卻仍停留在原來的位置,中間的落差,就是痛苦來源,這種痛苦又比原來的窮人更深。世新社會心理學助理教授徐富珍指出,這在心理學上稱為「認知失調」。 當台灣富者越富,台北市一個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每月要到十萬元以上,才算是水準之上後,許多薪水還在三、四萬元上下游移的人,就出現這種失調的症狀。 徐富珍舉例,有人會告訴自己這種狀況沒問題,名牌照買、卡照刷,結果成為卡奴。更多人則會自我否定,認為自己失敗無能,永遠買不起自己想買的東西,挫折感越來越深。 但其實,人們有第三條路可以選擇。大前研一主張,別再拿過去的尺,來衡量現在的生活。「面對收入減少、負擔增加,生活者必須立刻改革自己的意識,重建自己的人生戰略。」 《窮得有品味》的作者亞歷山大(Alexander von Schonburg)也呼應此一說法,「變窮,就是優質管理的開始」。當你開始針對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做一番檢討時,你可以排出優先順序,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東西,放棄不必要的事物,最後,你可以既節儉,又贏回生活品質。 意識革命三:重新分配有限資源 大前研一就認為,「買房子、車子與投資小孩的教育經費,」這些過去大家認為人生最需要投資的三項事,其實根本沒有必要。 「為什麼大家這麼執著想買房子?這種執著的『購屋信仰』,其實就是人人都認為自己是社會的中堅階層此一意識下的產物。年輕時薪水低無所謂,大家總覺得,反正未來自然會加薪、會升職,就算日子會過得拮据些,在三十五歲至四十五歲的時候,都一定要編列房貸預算……」 但當你的薪水不再增加時,你還要幫自己背上這麼大的負擔嗎?其實,人要改變心態,只是一念之間。 三十年前,美國也出現所得兩極化,當時美國的消費者心態就產生很大變化,反正花錢也無法擁有車子,乾脆需要的時候再租就好了。事實上,養一輛車加上停車費與維修費用,假設每週才開一兩次,倒不如租車划算。這就跟美國現在很多公寓,都是共用洗衣機的道理相同。 《窮得有品味》一書指出,太多的消費,都是意識形態工業對我們洗腦的結果,比如說,旅行社告訴我們,旅行值得我們追求。但科學早就證明,度假會讓人變笨,如果度假三週,保證智商比出發前降低三%。 但這不代表你就不要旅行,不過,別接受休閒商人規畫的夢想,去找專屬於你自己,真正有辦法實現的夢想。如果旅遊只是走馬看花,那乾脆待在家裡。 大前研一也主張,與其投資金錢在小孩的教育上,不如投資時間。 根據主計處統計,即使再辛苦,台灣的家長每個月都會湊出平均四千元的教育費給孩子。但事實上,「把孩子的教育問題外包給老師是最糟糕的模式!」大前研一說,教導你小孩的老師,並沒有挫折與社會經驗,他們教導你小孩的價值觀,可能也很有問題,父母與其浪費金錢,倒不如投資時間在小孩身上,把自己當活教材,把社會的殘酷面告訴孩子,磨練他們的求生力。 而且父母辛苦的工作,存錢讓孩子去補習班,反而讓孩子成為外食一族,吃速食食物,健康變差,這些都是無形的成本,在我們重新規畫自己的損益表時,也應該把它盤算在內。 此刻的台灣,從台北、宜蘭、到台東,就有三個家庭嗅到這股氣氛,拋開傳統的中產階級社會意識,重建自己的人生戰略,興起「花小錢過快樂生活」的新運動。他們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雖然收入打折,但平均每月支出也大幅降低二五%至六二%,幸福感卻比以前大幅提升三○%以上。 意識革命四:定位要清楚 個人要自救,企業也需要。當中產階級消失後,企業也必須擬定新的銷售戰略。未來,只有兩種客戶,一種是上層階級客戶,他們越來越有錢,也越來越奢華,若鎖定他們,你必須有能力走徹底的奢華路線。 而另一種,也是最大的市場,則是中低階層的客戶,他們的人數逐年暴增,面孔卻和過去的窮人截然不同,他們不吝惜多付一點價格,得到高品質、好感覺與貼心服務的產品,這就是所謂的「新奢華產品」:感覺上流階層、價格下流階層。 這是個既新且龐大的商機,卻也是個嚴酷的考驗,企業必須能夠利用最少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率,從降低庫存、嚴控成本、活用IT設備、重新檢視物流體系的能力,才可能做到。 西班牙成衣品牌Zara,就是活用IT設備很好的例子。Zara被譽為時裝界的「戴爾電腦」,新產品從設計理念到成品上架僅需十天,每年可以提供一萬種以上的商品,客戶每年回購次數平均有十七次。這個品牌很少打折,因為它的產品充滿時尚設計感,但價格卻不高。 Zara有一套縝密的資訊系統,可以迅速串聯全球三千個門市,門市小姐把顧客的愛好與詢問度輸入後,總部可以第一時間判斷新產品趨勢,而立刻反應,不受歡迎的產品一週內立刻下架,以減少庫存。 反觀其他高級品牌,從設計到出貨時間長,商品的週轉率也不高,所以過期貨必須降價四成。而一般平價成衣,則採計畫性一次大量生產,無法跟上時尚,稍有品味的消費者也看不上眼。 「如果用對策略,這將是個贏家通吃的世界,」大前研一說。在M型社會,定位清楚「誰是你的客戶?」後,就成功了一半。 開創:拋棄別人幫你設定的尺 重建自我價值觀,找自己的路 「經濟新浪潮來襲,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改革者,」台大經濟系教授熊秉元也表示,我們或許無力改變大環境,卻有權利決定,自己是觀眾,還是演員。 九月二十九日,台中大坑,純黃的文心蘭在陽光下更耀眼。四十一位有著不同身分的白領族,聚集在此參加農委會推出的園丁計畫,包括多位科技新貴,而從事貿易的莫綠妮,是其中之一。 她說,這幾年供應商全都移往大陸,她的員工人數只剩下十年前的三分之一,營業額少了一半以上,但她不想跟著去大陸,「那裡陷阱太多,我計畫拿儲蓄去當農夫,重新開始。」站在一旁的林先生頻頻點頭,他在公家機關服務,薪水永遠趕不上物價,對未來,他充滿著無力感。 園丁計畫原本提供一個班級、四十個名額,卻出現三千多人爭搶名額的熱況,後來只好多開十七班。雖然在這五天的課程裡,學員們見識到農夫靠天吃飯的風險與辛苦,最後也不一定真的會成為農夫。但是最起碼,他們為自己種下希望的種子。 此外,「這三年來,尋求微型創業的人數是倍數成長,今年,還出現科技人或是中高階的白領,主動諮詢創業的可能。」居家與小型企業(SOHO)協會秘書長張庭庭說。今年,SOHO處理的諮詢案件高達兩千件以上。 大家都在找出路,每個人適合的方式也都不會一樣。大前研一說,最重要的是,「拋棄別人幫你設定的尺,重新建立自我價值觀。」當舊舞台謝幕,新舞臺已經升起,你,是否願意給自己再次站在鎂光燈下的機會?

三歲前入托

2006年10月30日
公開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不惜一切代價培養孩子成長,吃、穿、住、行等自不在話下,教育上也不遺余力地進行投資,從風靡全球的“胎教”熱到少年大學生就可看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真是到了瘋狂的地步。 在全世界範圍內,由于許多媽媽忙于工作,在過去的十年裏,入托兒所的孩子增加了四倍,有的孩子在學走路時就被送到了托兒所。許多兒童專家稱托兒所是“監獄”,一些年僅6個月大的嬰兒被送到那裏,從早晨8點到下午6點,他們一直在那裏呆到上學,這些孩子主要是城市孩子,數量成千上萬,約占入托孩子的5%,而35%的父母在孩子兩歲後就把他們交給托兒所。 但是,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專家警告說,早教要有個尺度,一味強調對孩子的教育而忽視了孩子的天性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澳大利亞兒童教育專家、著名的臨床醫學家史蒂夫·比杜爾夫就提出警告說,把年齡不足三歲的孩子交給托兒所會增加損害他們正常心理發育的危險。 很多托兒所無法照顧到孩子,遭到忽視的孩子往往有恐懼感 由於現代工作節奏加快,壓力增加,許多父母忙於工作,無法照顧孩子,所以各國政府把增加托兒所和幼兒園作為解除父母後顧之憂的政策,僅在英國,就有25 萬名三歲以下的孩子入全托或者半托,甚至有5%的父母把從6個月大到3歲的孩子“扔進”托兒所,那些孩子大部分的時間在孤獨中度過。 澳大利亞兒童教育專家、著名的臨床醫學家史蒂夫·比杜爾夫具有20年的兒童教育經驗,他以前寫過的暢銷書包括《養育男孩兒和養育女孩兒》,全球暢銷400 萬冊,在這本書中,他曾提倡早期教育,可是他現在發現,理想與現實總是很難相符,在即將於下月出版發行的一本新書中,他改變了自己的觀點,聲稱父母才是培養孩子的最好老師,托兒所和幼兒園只不過是在做“二流”工作。 因為,最好的托兒所試圖滿足非常小的孩子的需求,但由於孩子太多,老師根本照顧不過來,所以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而那些差的托兒所根本無法照顧到孩子,只是給他們提供吃喝,完全讓他們自己活動,這些遭到忽視的孩子往往有恐懼感,他們感到失去母愛的淒涼,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個噩夢,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孤獨感看了讓人心碎。 研究發現,從小被放在托兒所裏的孩子更富有攻擊性,易發展反社會行為 比杜爾夫的書名叫《養育孩子:三歲以下應該進托兒所嗎?》,五年前他就開始寫作了,但他又有點不敢出版,因為他書中的內容與政府的政策太相沖突了,也與時下的潮流相違背,但他堅定地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在支持他的理論———那些很早就脫離父母到托兒所的孩子更容易發展攻擊性性格、反社會行爲以及其他的心理問題,這樣的孩子在日後會遭遇人際關系問題,不容易與人建立密切的關系。 去年,英國兒童問題權威珀涅羅珀·裏奇博士也發出了同樣的警告,她經過多年研究發現,由父母養育的孩子比在托兒所、由保姆照顧或交給親戚照顧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現得都更為優秀,他們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對照組的孩子。裏奇和兩位牛津大學的教授對1200名孩子進行了跟蹤研究,結果發現,從小被放在托兒所裏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更富有攻擊性。另有兩項研究也發現同樣的結果,那就是在托兒所的時間越長越容易發展反社會行為和暴力行為。兒童專家指出,過早上托兒所會嚴重影響幼兒的大腦發育、情感發展、社會行爲、認知能力培養,另外他們的身體發育也遲緩,神經萎縮,腦發育異常,這些都是與沒能得到一對一家庭關懷有關,所以專家建議應該讓幼小的孩子在溫暖安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而不是過早地將他們送到托兒所。 最好的老師也不能代替媽媽,兩歲以下的孩子就該受到媽媽一對一的關愛 比杜爾夫強調說,最好的托兒所最負責的老師也不能代替媽媽,兩歲以下的孩子就該受到媽媽一對一的關愛,父母共同養育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果要想讓幼兒的大腦健康發育,就需要對其進行愛的刺激,媽媽與孩子的交互作用是最好的刺激,家庭與朋友的關愛對孩子發育來說是最安全的選擇,而托兒所中缺乏的就是這種影響,即使請保姆在家看孩子也不如媽媽親自照顧好,更何況多數人沒有足夠的運氣找到理想的保姆。 孩子不僅需要固定的人員養育,更需要專注的關心,一對一養育更能夠滿足嬰兒的需求。而托兒所裏的老師一般是一個人照顧數個孩子,她無法同時滿足這些孩子的需要:喝奶、撒尿、遊戲、呵護等,不要認為嬰兒不懂事,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會讓他們産生一種孤獨感,表現為煩躁哭鬧,長期的影響則不利于他們的心理發展,迫使一些孩子發展攻擊性性格,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後果。 警示 人生的前三年影響後三代 許多家長有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提早讓嬰兒進入托兒所會讓他們更能適應外部環境,更早地發展交際能力。但美國國家兒童健康和人類發育研究所的專家指出,嬰兒的發育具有特殊性,他們不僅需要持續的關心,更需要協調一致的關心,這意味著與他們交流的人相對是固定的,只有家裏的父母能做到這樣。 澳大利亞兒童教育專家、著名的臨床醫學家史蒂夫·比杜爾夫也承認,他一開始是一個堅定的兒童早教倡議者,認為讓幼兒早上托兒所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是可以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技能,由于夥伴多,也有利于他們學會與人交流與合作,第二個好處就是讓媽媽有更多的時間自我發展,擴大她們的社會活動範圍。可是他現在發現,這種理想與現實總是很難相符,他說:“事實上,這是一種災難性的失望。” 人生最初的18個月是負責社會和情感功能的大腦結構發育的關鍵時期,對一生都有影響,母子相互作用則在這種能力的培養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媽媽是嬰兒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發育的調節器。另外,家裏的哥哥姐姐和祖父母輩對他們也很重要,他們起著輔助父母教育孩子的作用,嬰兒從他們身上得到安全感,也獲得最初的情感影響,人類正是通過孩子來傳遞這種情感,有專家說“人生的前三年影響後三代”就是這個道理,而陌生人會讓他們感到不安全而無所適從,在心理上無法形成家庭情感。托兒所缺乏的正是這種相對固定的親情氛圍,托兒所老師是不固定的,經常換來換去,比如老師生病、休假以及培訓等,即使人員相對固定,她們也要輪班照顧孩子,讓孩子無法適應。 感謝~雅婷ㄉ媽分享

為什麼牛奶最好少喝、或不喝

2006年10月15日
公開

整個牛奶營養成分的確很完整,合乎小牛的成長發育而來, 讓牠在7、8年發育成長,已備未來歲月適應生存(約壽長25歲), 所以人喝牛奶後外型體格也似牛一樣高大, 引起內在組織不夠結實、骨頭不夠硬、骨質密度不如人類, 以致後來發現易骨折、而〈骨質疏鬆症〉特別普遍, 因【酪蛋白】為人奶3倍,而嬰兒至3、4歲後体內分解 【酪蛋白】的特種酵素完全消失,且終生不再分泌, 所以成人喝牛奶易引發許多病變,也無助鈣質吸收。 〈骨質疏鬆症〉 特別普遍,以現代的說法:因牛奶蛋白質成分特高, 到體內卻成酸性,雖然本身含〈鈣〉量也滿高的, 為了維持體內酸鹼平衡,必須從體內骨頭、牙齒游離更多的〈鈣〉 來維持體內酸鹼平衡,因〈鈣離子〉是鹼性。 過多動物性蛋白質,使體內產生類似激素:前列腺PGE 【會抑制免疫系統功能的提升,而導致關節炎、風濕病、疼痛性痙攣】。 牛奶只讓人吸收50%,其餘的累積在人體內,成為未來過敏體質的來源 現代的牛奶商品化,為了量產—除了打催奶針外, 因為不是針對小牛哺乳,母牛是被逼迫、 不是心甘情願的天性來分泌母乳餵小牛,以致母牛體內分泌一種特殊成分 【心不甘、情不願、無可奈何的怨氣】 如catecholine類在奶中,人因長期喝牛奶而累積不少這種成分, 會使體質變得很差,以致很多慢性病不易調理,若能將所喝牛奶改掉, 則慢性病會漸漸改善。 如果真要喝奶,最好喝發酵乳—酸奶、優格..等, 因發現高加索地區的老人向來不喝奶製品、而是改喝發酵乳。 ,依WHA於2001年 【第54屆年會】指出:Baby從出生至6個月、完全哺育母乳, 直至6個月後才開始添加副食品,並鼓勵繼續為母奶至2歲或2歲以上, 因母奶可滿足前6個月所需營養、也可促進Baby腦部、 免疫系統及整個心、生理正常的發展, 並可預防常見疾病如:腹瀉、中耳炎、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子, 持續哺乳對Baby的健康、親子間互信、 安全感的培養建立有所助益 得知餵母奶的Baby智商比喝配方奶粉高。 PS:現今孩童多數是喝牛奶長大,雖然身高夠,可預見他們骨頭硬度是不夠 的,且普遍蛀牙、齒列也欠佳,還有過敏體質比比皆是;唯有儘速改變現在的 飲食習慣。

如何陪孩子讀書

2006年10月10日
公開
1

如何陪孩子讀書?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如何培養自己的閱讀興趣?有撇步的啦! (一) 大原則,適用於各年紀: 1.必須沒有壓力。家長千萬不可貪心。 2.必須是愉快的經驗。寧可不讀,也不要因為讀書對孩子失去耐性。 3.家長必須自己讀過這些書。 4.必須尊重孩子的喜惡,不做評斷。 5.試著不傳達價值(一己或社會的成見)判斷。 6.試著傳達自己對書的熱情,越多越好。 7.家中要有書,越多越好。可以接收朋友給的舊書,可以借圖書館的書。 8.讓孩子看到父母常常讀書,越多越好。 9.常帶孩子去書店看書買書,越多越好,並絕對尊重他們的購買選擇。 10.試著了解時代的轉變,並接受這些轉變。不要認為什麼經典必讀。這是一個轉變快速的時 代,讓孩子自己摸索,感受,判斷,不但可以訓練他的自主獨立,而且也更切中時代的需要。 (二)學前及低年級: 1.依偎著,摟著或抱著讀。他們仍需要肢體接觸。 2.養成每天飯後和睡前親子共讀的習慣。 3.配合書中內容做活動。例如書中提到餅乾就一起烤餅乾,或去買同樣的餅乾給孩子吃。書中提到某個地方,就去那裡玩。 4.把故事演出來。 5.由書中內容延伸討論孩子自己的經驗。例如書中提到怕黑,就問孩子怕不怕黑,不要說他這麼大了怎麼還怕黑。給他支持而不做判斷與批評。 6.由書中內容延伸討論家長自己的童年經驗。例如書中提到被欺負,就聊聊自己小時後被欺負的經驗。孩子們都很愛聽父母小時候的事,這會拉近親子關係,也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唯一的怪胎�可憐蟲,還可以趁機教他如何處理問題。 7.可以一面唸,一面指著字。孩子因此可以很自然的學會認字。但是這要小心幾點:過早認字會讓孩子排斥學注音符號,也會使家長及孩子誤以為孩子是資優生(相信我,我看過太多小時了了的例子了,其負面後果極難收拾)﹔如果家長太在意認字,孩子可能感到壓力,反而對看書產生冷感﹔過早認字可能會讓孩子排斥寫生字的練習﹔過早認字也可能會讓孩子排斥筆劃順序。 8.不妨一面吃點心,一面讀書。對於感官型的孩子,這樣效果較佳。此法不適用於體重過重的孩子。 9.請爸爸們千萬要親自參與,越多越好。至少,每天抽出十分鐘,抱著孩子唸一本繪本給他聽。你將來一定不會後悔。事實上,等你充分感受到其中的幸福與神奇,你就會上癮的。 10. 和孩子一起自己做書。仿作,詩,故事,隨筆,畫,剪貼都可以。成就感一級棒喔! (三)中高年級: 1.適合這個年紀的好書不多,請參考以上及以下方法,盡量幫孩子找吧。 2.這時孩子可能開始顯露自己的閱讀風格,請尊重他的選擇,不要否定他的喜好和判斷。不妨持續介紹風格不同的書給他,但不強迫他一定要讀。 (四)青少年: 1.反叛期開始了。如果你的孩子還乖乖聽你的話,叫他讀什麼,他就讀什麼,則可能意味著以下幾種可能:晚熟﹔他太壓抑自己以取悅你﹔不夠獨立﹔太過依賴﹔缺乏自我判斷能力﹔缺乏自我﹔陰奉陽違,你被瞞在鼓裡還不自知(哎,這個我們看太多了)。 2.開放心胸,接受孩子逐漸獨立的成長歷程。接受他和你不同的需要。 3.減少自己對孩子的依賴。等孩子找你,你才出現。他不找你,就找些興趣,忙自己的事去。 4.把你希望他看的書放在他看得到的地方,但是別希冀他一定會看。千萬別嘮叨。 5.常常運動,多和朋友聯繫,讓自己保持最佳狀況,以應付任何突發事件。心臟要很強啊! 6.如果孩子有特定的興趣,不要太快下判斷說那是無益的。這個年紀需要發洩過剩的精力,需要尋找自己,需要沉迷於一些看似無意義的事情上。所以,如果你很幸運的,孩子有了特定的興趣,請大力支持,收集各種相關書籍給他看,越多越好。 (五)成人: 為學有如金字塔。但是我們的目標不應該是一路往上爬。除非那真是屬於你的地方,否則,高處除了虛榮和胃潰瘍之外,並不能帶給你什麼好處。高處不勝寒哪!我一直覺得,在這個金字塔裡,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這個位置貴在真誠,貴在自在,而不是誰比誰的層次高。我看過不少學富五車的人,卻只會掉書袋,不會生活。那麼要讀書有何用? 我們應該做的是去上下左右的嚐試,看看自己適合哪種閱讀材料。書評或朋友的推薦可以當個參考,卻不要壓抑或否定自己對書的感覺。書和人之間,可以建立起非常親密的關係。有的書適合打發時間,有的書增長見識,有的書讓我們感動,使我們成長。每個人的需要都不同,要相信自己的感覺。感覺對,就是對了。 平時,我的背包裡總會放著一本書,等人等車時都拿出來讀讀。床邊,沙發旁,也總放著讀到一半的書,隨時可以拿起來讀。每過一陣子,我就會去書店,用速讀法把新書瀏覽一下,看看現在的趨勢潮流。有些書對我有著深遠的影響,像是老朋友似的站在書架上陪著我。每次搬家,我總是先把書放上書架,家就覺得像個家了。祝大家都和書建立起一生的親密關係! 如何鼓勵孩子讀書 讀書是一種享受。有些孩子不喜歡讀書,常常是因為成人把讀書當作一種工具,一種手段,來「教育」孩子,要孩子增進知識,提高程度。一旦存了這種功利心,反而會扼殺了讀書的樂趣。希望孩子喜愛讀書的成人,首先需要自己愛讀書,讓孩子感覺到大人對書的熱情。然後讓孩子盡量有機會接近書,買書,借書,去逛書店都是好方法。可以和孩子討 論書的內容,但是千萬不要否定孩子的意見與愛增。 他若是不喜歡一本書,不要說:「什麼?人家都說很好看啊。這本書還得過很多獎耶。你根本不懂。」他若是喜歡一本書,不要說:「什麼?這麼無聊的書。不買!」只要他真心喜歡,就是他對那本書有共鳴之處,就值得鼓勵。書讀多了,他自然會發展出自己的品味和判斷力。否則的話,孩子很快的會視讀書為一種責任,一件苦差事。

把話說清楚─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2006年10月05日
公開

現代的父母常有不知如何與孩子溝通的困擾,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也會隨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日漸加劇。其實只要稍稍改變一下與孩子溝通的態度,要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也並非難事。 一、公平的對待: 跟孩子溝通,不要用命令、要求的方式,要容許他們提出方案,共同討論、解決問題得方式,而透過家庭會議做成共同約定的結論,父母不再是個霸王君主,孩子也是參事的一份子,如此彼此對家將會更有強烈的歸屬感。 二、無條件的真愛: 父母要先完全的接受自己的子女,不要讓他誠為你展示面子的工具,也不要視孩子為自己的影子,要他達成妳未完成的心願,而是真心的陪在他身旁,肯定他、多看他的優點,多給他讚美,千萬不要用權威來保障你的尊嚴,放下權威,分享彼此的酸甜苦辣,這分關懷油然而生。 三、視之為獨立自主的個體: 不要剝奪孩子學習磨練的機會,不要替他做選擇、做決定,做父母的只需提供一張安全、空間大的網,讓孩子能在其中自由奔跑、快樂的跳。試著讓孩子培養自己承擔後果的能力,如使也更能健全他求生存的機能。 四、期待被了解: 要能解讀孩子的心思,並且將領會到的意念說出來,當解讀到孩子的快樂、傷心或懊惱時,能適時的把你的感受說出來,讓孩子明瞭他是被了解的,這分相知更能拉近彼此的距離,久了,孩子也能夠解讀父母的心思,彼此真心了解,當然就無須掩飾、隱藏,也就不會有誤解的產生。 五、被看重: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被看重的,如果做父母的,能每天聽孩子講十分鐘的話,而不插嘴,讓他盡情的表達他的意見,且能以專注的眼神聆聽,孩子這分被重視的感覺也會拉近彼此的距離。 當明瞭了孩子真正的內心需求後,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就要注意到生活上的原則: 一、身教: 父母的行為是孩子最大的示範看板,所以不得不注意:1、當有誤解產生時,父母能做到道歉的示範,讓孩子也能從中學習誤解的化解。2、放下權威,用朋友的態度平等的對待子女,在家中無所謂的一等公民、次等公民。3、尊重孩子們的選擇,父母只列於協助地位,讓他學習承擔行為的後果。 二、愛的傳遞: 無條件的愛他、陪他。不去記恨他昨天的錯誤,用語言或行動來傳達你對他的關愛,讓他能真正感受到你對他的愛,不要吝惜表達你的關愛。 三、寬恕: 每一個小孩犯錯時,都會自省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比外人更加寬恕自己的小孩,完全的接納他,用真愛寬恕他,包容他。讓他能對自己重生信心,一個大人犯了錯,都會希望得到別人的原諒,更何況是個未接受完整教育的孩子? 四、快樂: 面對家人時要隨時保持快樂的心境,不要讓昨天的不愉快堆積到今天,有任何的不愉快在睡前一定將之消除,不要帶著感傷、批評入睡。在家中要能製造快樂,盡量看杯中有水的部份,主動照照鏡子找出不快的原因,並將之拋除,不要讓它成為沈積的負擔。 一次說明白 跟孩子說話,切忌拐彎抹角、避重就輕,應該將你所要陳述的話一次說清楚。 二話不說 跟孩子溝通時切忌一句話翻來覆去,重複很多次,這是很容易引起孩子反感的。 三思而後行 對於越親近的人,其缺點了解越深,當有心要傷害時往往一針見血、一刀斃命,所以批評、傷害的話切忌出口。 四面觀看 當孩子有缺點時,別忘了換個角度看看,看看他有好的部份,給他重新好好表現的機會。 吾在後面 下權威,將自我放到最後,以「家」為最大,讓家裏所有人對家都有一份責任感、歸屬感。 六六肯談 每週六天,每天撥一小時,能讓全家相聚無任何敵意的互相懇談、說笑。 七情六慾說出來 能在家中說出真話,讓家人真正分享這些感受、情緒。 八成不猜 有話絕對要說清楚,不要在心裡猜測,不要替人定罪貼標籤。 九命怪貓不死心 要成為家中希望的泉源,不怕挫敗,給予家人無盡的機會。 十分快樂 珍惜和家人相處的時光,切記,家中有人不開時,你是唯一先開心的人,其實只要真正「用心」,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絕非難事的。

三歲前就是要玩--遊戲是幼兒最自然的學習

2006年10月03日
公開

遊戲是孩子體育啓蒙的第一課,遊戲可使孩子聰明伶俐、身體健康。遊戲的目的不僅在於增強體力,使孩子們的四肢得以均衡使用,從而有效地彌補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因爲單一的活動對大腦的不均衡刺激,促使大腦發育。尤其是在嬰幼兒快速生長時期就更爲有利,將使孩子終身受益。嬰幼兒遊戲的選擇:   一、 娛樂性、趣味性、模仿性強的遊戲。  培養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激發經常鍛煉的積極性、養成體育衛生習慣。可選擇模仿各種動物行走的遊戲,如兔跳、螃蟹行、蚯蚓爬、狗跑、鴨步。   二、適合此年齡段孩子身心特點的遊戲。  嬰幼兒大腦皮層中興奮過程佔優勢,並易於擴散和轉移,情緒波動大,心理狀態不穩定。如貪玩、好動、注意力及易分散、理解能力差,因此,應選擇動作簡單、節奏明顯和說、唱、領、動相結合的遊戲。   三、集體性遊戲。  嬰幼兒從整天圍著家長或阿姨轉逐漸發展到對同齡兒童表現出強烈的興趣,集體性遊戲可促使他們要考慮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學會如何更好地與同伴協作。可選擇傳遞球遊戲、接力遊戲、追逐遊戲、攻防遊戲等。   四、選擇多種器官共同作用、共同完成的身體活動遊戲。   1—6歲是幼兒感覺運動發展的最佳時期,此時有目的、有計劃的發展幼兒的感覺和運動,不僅對大腦是良好的刺激,以提高大腦對全身各器官系統的支配能力,還能促進運動神經的發展。其中:   1—3歲可選擇眼、手協調的遊戲,如投水平目標、投垂直目標、手指體操、捏橡皮泥等;眼、腳協調的遊戲,如踢定點球、踢滾動球、踢球打目標等;聽覺遊戲,對語言、音樂等刺激作出反應等;本體感覺遊戲,如側滾、馱物爬、兩腿兩足夾物走、拍球等。   3─6歲可選擇身體協調性、柔韌性的遊戲,如各種曲線跑、各種躲閃遊戲、跳皮筋、伸展性體操等;平衡性遊戲,如單足站立、在低平衡木上走、學騎自行車等;彈跳性遊戲,如跳起摸高、腳猜拳、跳房子、跳繩等。  身體活動遊戲中的注意事項:  ◎在老師或父母的指導下進行。  ◎遊戲前做一些適應性的準備活動。  ◎掌握並及時調節活動量,避免過度疲勞。  ◎注意安全,選擇平整鬆軟的場地進行。   十九世紀學前教育之父福錄貝爾提出對幼兒進行遊戲教育的主張。在他創立的世界上第一所幼稚園裏,實施以遊戲爲基礎的教育取得好效果。60年代以來,各國教育心理學家在對幼兒發展規律的研究中,對遊戲教育有一致看法。他們指出:幼兒期蘊藏著豐富的發展潛力,這些潛力可在遊戲中挖掘。因此,爲使孩子成長爲一個完整的人,實施教育的正確途徑與方法是組織好遊戲活動。    一、樹立正確的遊戲教育觀    年輕父母應怎樣看待遊戲教育呢?對此,我曾向幼兒和父母作過調查。我以兩位媽媽的教育行爲爲例,星期天,小明媽帶小明去公園玩,小冬媽帶小冬去學外語。問:哪個媽媽好,你喜歡誰?中班83.7%的孩子認爲小明媽好,理由是他們喜歡去公園玩;而大班60%的孩子讚揚小冬媽,理由是“好孩子是不玩的”。不過,這些天真的孩子仍表示,喜歡去公園,喜歡玩,只是大人不讓他們去。調查反映出不少父母對遊戲的不正確態度,他們認爲遊戲並不重要,只有學習、上課才是重要的。     兒童以遊戲爲生命,遊戲是幼兒的正當權利     遊戲對幼兒具有特殊的意義。這是因爲他們在生理上發育還很不成熟,表現在他們以遊戲爲生命,遊戲是他們生活的方式,學習和工作的方法。幼兒就是在遊戲中生活,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的。因而,有遊戲生活的兒童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兒童,也只有在遊戲生活中成長的兒童才會是身心健康的兒童。遊戲是兒童的正當權利。對於兒童,社會將以法律的形式保護他們的遊戲權。因此,不讓孩子玩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     愛玩、會玩是評價好孩子的標準之一     當前在嬰幼稚教育中,遊戲行爲往往不被鼓勵,愛玩的孩子常被看作是淘氣、調皮搗蛋、不用功、沒出息的孩子。喜歡不喜歡玩,會不會玩,對大人也許不那麽重要,可對幼兒卻是件大事,它是衡量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標誌。由於幼兒遊戲水平反映著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因此,會玩的孩子總是聰明能幹的、身體健壯的、善於交往合作的好孩子。英國有句諺語說得好:整天用功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     遊戲是幼兒最自然、最有效的學習     遊戲與學習對立是實施遊戲教育的重要障礙,其實,遊戲的對立面不是學習而是不遊戲。在遊戲中學是幼兒學習的特點,遊戲的過程就是孩子的學習過程。你看見孩子玩玩具嗎?他們在充滿新奇、幻想和奧秘的玩具世界裏,小腦袋不停地問,並努力去擺弄、操作以期得出答案。不倒翁爲什麽不倒?陀螺怎麽會轉?火車怎麽會叫、會冒煙?這些問題不僅激發孩子豐富的想象力、思維力,同時也成了孩子認識世界的工具,啓迪他們智慧的教科書。著名動畫片藝術家萬籟鳴,從小喜歡和母親玩手影遊戲。他常被牆上晃動耳朵的“兔子”、汪汪叫的“小狗”迷住。形態生動逼真的手影遊戲,激發了他對動畫藝術的興趣,長大以後他製作了我國第一部彩色動畫片《大鬧天宮》,成了著名藝術家。美國語言學家斯特金娜夫人,她常和女兒維尼玩語言遊戲、表演遊戲。維尼3歲就會寫詩,4歲寫劇本,5歲出詩集。由於遊戲爲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輕鬆愉快、具有豐富刺激的、能鼓勵幼兒自己學習的良好環境,使他們獲得安全感、自尊和自信,獲得對學習的持久熱情,從而終身受益。而一些父母力圖讓孩子提早學習,其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因此,遊戲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應充分發揮它的教育作用。     二、父母應研究幼兒遊戲     幼兒玩哪些遊戲     3—6歲幼兒玩的遊戲內容是極其豐富的。 3歲孩子開始還玩0—2歲孩子玩的遊戲(感覺運動遊戲),如拿小鈴反復搖晃,跟著小球跑,把盒子裏的東西倒出、裝進等。在這些遊戲中,充分發展了他們的感官,到3歲時逐漸過渡到象徵性遊戲階段。     1、角色遊戲。孩子假扮媽媽餵養娃娃。他們用自己去替代角色人物,用玩具去替代真實用具,這一切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礎上,通過角色扮演進行的。角色遊戲是幼兒期最爲典型的遊戲,是促進幼兒社會化、發展語言的重要遊戲。     2、結構遊戲。孩子們喜歡玩搭積木、串木珠等構造活動的結構遊戲,從中他們認識了物體的形狀、色彩、大小、輕重等特徵,得到了關於結構造型方面的知識技能,培養了審美情趣。   3、表演遊戲。表演童話、故事,玩木偶戲、影子戲。這些表演遊戲從小培養幼兒對戲劇活動和文藝作品的興趣,培養未來小觀衆和小演員。以上這些遊戲都屬於一種創造性遊戲,是孩子們自己獨立自主、創造性地開展的活動。    4、由成人編制的有規則遊戲。如以唱歌、跳舞爲內容的音樂遊戲;以走、跑、跳等基本活動爲內容的體育遊戲;以觀察、注意、想象、記憶和思維等爲內容的智力遊戲。這些遊戲都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如發展動作,發展智力,培養藝術審美能力),是成人根據一定的教育要求,用規則編制而成的。除此以外,那些民間遊戲也是幼兒喜愛的。      幼兒怎麽玩      1、依靠玩具玩。幼稚教育家陳鶴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著手玩的。必須有許多東西來幫助,才能玩得起來,才能滿足玩的欲望。”如玩騎馬至少需要一根竹竿,才能跑來跑去地玩起來。玩具是遊戲的工具,是兒童的天使,是啓蒙的教科書。有的父母不准孩子玩那些瓶瓶罐罐的玩具,是不對的。沒有玩具,遊戲也就中止了。      2、依靠想象玩。遊戲都是一種假想的行爲。當“醫生”假裝看病打針、當“司機”假裝開車。大人稱這些是“兒戲”,並不當真。這些兒戲建立在假想基礎上,它使孩子的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創造力強。      3、獨自專心玩,與夥伴友好合作玩。3歲幼兒由於能力較差,所以,個人遊戲很多,他們常把布娃娃當物件,和它說話,玩耍,然後再過渡到和小朋友一起玩。不過最初的集體遊戲只是一種在一起玩的形式,而無合作的內容。真正有分工、有互助、有協調的合作遊戲要到大班才出現。所以,3歲時和鄰居孩子玩,往往玩不好,到6歲,孩子們已很能幹,協作合群能力提高,他們可以玩很長時間的集體遊戲。當然,獨立性也更強了。      4、在規則的指導下玩。遊戲都有規則,只不過有的規則明顯,有的隱蔽。遊戲規則是根據遊戲目的提出的,它能在遊戲中起組織、約束、調整幼兒遊戲行爲和相互關係的作用。孩子們爲了玩,願意遵守規則。      三、父母應掌握指導遊戲的技能      孩子們玩遊戲需要成人指導      不少父母給孩子買玩具從不計較數量和價格,但不關心孩子的玩。他們認爲孩子玩就玩吧,只要不闖禍就行。其實他們不知道遊戲有好與壞之別,不是任何遊戲都具有教育價值的。如孩子玩“死人”的遊戲,反映迷信的內容,就是不好的遊戲。玩好遊戲時,如缺乏正確指導,同樣也會給孩子以不良影響。如運動量過大的遊戲會損害健康,不掌握玩具操作技能的遊戲會危及生命,在遊戲中常處於被支配地位的孩子會形成膽小、軟弱的性格,而那些霸道孩子在遊戲中如得不到指正,將會形成自私、驕橫的性格。這些個性品德上的問題將會影響他們一生。遊戲中的教育因素需父母去引發才能達到遊戲教育的目的。如玩水,父母給孩子一塑膠袋,讓他將水裝進袋內,並用小針紮幾個小洞,父母指導孩子觀察水的流動,引起孩子對水流形成的興趣,發揮玩水遊戲的教育價值。若不指導也許只是玩玩而已。      同時,指導遊戲需要父母的愛心。對遊戲的指導是一門藝術,它是建立在父母愛心基礎上的,這種愛表現爲對孩子的遊戲的仔細觀察、瞭解,對孩子的尊重,表現爲父母作爲孩子的遊戲夥伴,平等地參與遊戲。      具體指導方法      1、親子共玩的技巧。教給孩子玩新玩具的方法:將新玩具給孩子時,應讓他們自由地探索一會,邊觀察邊和孩子談話,積極向孩子提出問題和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如這是什麽玩具,它叫什麽名字等。之後在孩子要求下才演示玩法。指導孩子玩舊玩具時,要鼓勵他們想出新玩法,如玩“小熊吹泡泡”,玩時可建議他們去追捉泡泡,觀察泡泡上天化了的有趣現象。一物多玩也需要啓發。親子共玩時要注意與孩子間合作、交流,引發孩子感情,産生共樂的效果,如父母可作爲觀衆觀看孩子表演,拍手評價産生共樂。  2、選購玩具的學問。選購玩具雖有許多要求,如教育性、藝術性、經濟能力等等,但最主要的還是要考慮爲什麽買、買給誰,考慮玩具的功能對孩子的影響,否則你就花冤枉錢。其次,要識別玩具的好壞,那些製作精細、技術先進、功能單一、操作簡便的玩具常常不是好玩具,它的欣賞性只能帶給孩子一時快樂,不會對遊戲産生長久影響。而一些傳統玩具如娃娃、積木,還有那些廢物當玩具的,由於它能激發想象,有多種用途,能充分給孩子自己動手機會,孩子百玩不厭,他們對用這些玩具所開展的遊戲傾注極大熱情。買玩具不如做玩具,孩子喜歡成人做的玩具,同時更喜歡自己做的玩具,那些動手折疊的手槍和帽子曾使孩子威風了好一陣子。      3、遊戲角——孩子遊戲的小天地。要給孩子安排一個玩具箱或玩具櫃,最好能給他們一個玩具角,使他們有一個自己的遊戲王國。在這個天地裏,要求他們做小主人,愛護玩具,場地整潔,培養責任感和勞動技能。當然做這工作是不容易的,父母要記住,一要對孩子嚴要求,二要教會孩子整理技能,三要運用表揚批評鼓勵與懲罰手段去督促他們的行爲,四要學會有耐心和堅持。成功總是屬於認真的父母。

21世紀 台灣幼教怎麼走?

2006年09月25日
公開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的信念與智慧,不是從研究所學來的,而是從幼稚園學來的。」法格漢(R. Fulghum)十年多前有一天在加油站加油時,突然有了這樣的體認,於是寫下了名著《所有我真的需要知道的,都是從幼稚園學來的》。 從分享、公平、不打人、物歸原處、清理自己、不拿他人東西、傷害別人時要說對不起、飯前洗手、熱餅乾與冷牛奶有益身體、均衡的生活、注意交通安全,到知道所有生物(包括我們自己)都會死亡,以及觀察等等。法格漢說,這些黃金律令、愛和基本衛生都是從幼稚園學來的。學前教育對兒童的價值判斷、道德,以及生活能力、態度與習慣的全面性影響,古今中外教育家都極重視。 學前教育是根的教育 創辦世界第一所幼稚園,有「幼教之父」之稱的福祿貝爾認為,學前教育是兒童「未來生活的胚芽」。相隔半個地球、一個世紀後,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教授倉橋 為學前教育下了一個定義,「學前教育是根的教育,根的力量就是自我發展的力量。」因此,學前教育即是培養兒童能夠自我發展的能力。如果回溯本國幼教史,明朝碩儒王陽明點出了童子之情,「如草木之始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因此涵養的方法為:「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 幼兒教育,是教以人倫,而非記誦詞章。但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給了國家未來主人翁著根始芽什麼樣的幼教土壤呢?「幼兒教育快要變成娃娃車教育,」國北師前幼教系主任蔡春美如此形容。一大早孩子被送上娃娃車,繞了大街小巷四、五十分鐘後,一群小孩魚貫走進教室,寫寫字、算算數,兩節課後,半日制的孩子又要準備上娃娃車了。她建議,應普設社區型學前教育機構,「孩子太辛苦了。」 更驚人的是,一位幼教界人士指出,為了充分利用娃娃車上的「學習時間」,幼兒園經營者在車上重複播放從一數到一千的錄音帶。於是,當父母聽到孩子可以數數到上百、一千時,竟像發現「奇蹟」般感謝業者。這位幼教人士聽到父母讚賞著自己孩子的數學天才時,他問小孩,「這裡有十二個餅乾,要分給你和另外兩個小朋友吃,你要怎麼分呢?」結果,小孩愣住了。他心裡比孩子的父母還難過,他說,「父母送孩子進幼兒園,是為什麼?」 會彈鋼琴卻不會如廁 幼兒園不是小學先修班,即使提倡幼兒潛能開發的日本幼教專家,同時是新力創始人之一的井深大,也向前來詢問教子之道的父母們強調,幼兒教育不是為了造就天才,幼兒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培養頭腦靈活、身體健康、個性開朗而樸實的孩子。」「一雙會彈貝多芬鋼琴曲的手,上廁所時卻喊著要媽媽來幫她擦屁股,」蔡春美語帶無奈地說,「這就是台灣幼教主要的問題之一。」 家長對「幼兒學習」的扭曲認知和不當期待,不只對孩子造成揠苗助長,也會對脆弱的幼教生態產生反淘汰。台北市立師院幼教系教授林佩蓉指出,「有理想、有抱負的園長或老師,反而容易被淘汰。」幼兒人數因出生率下降而減少、但加入競食幼教大餅者眾,於是吸引及滿足家長成了幼兒園生存的主要關鍵。電子化教學、田園教學加蒙特梭利、雙語教學、全美語教學……,各種招生手法,使焦慮的父母不知所措,四處打聽比教法、比環境,反而忘了問「孩子喜不喜歡?」根據不同學者、不同時期針對家長選擇學前機構的原因調查結果,「孩子喜不喜歡」的因素幾乎敬陪末座。 幼兒教育應回歸以孩子為中心。女兒上過台北成長托兒所的李媽媽說,幼兒園對孩子的影響,一時看不出來,但「影響孩子一生源源流長。」她回憶,當年成長托兒所不教讀寫算,她原本不放心,可是她和女兒一樣很喜歡成長的戲劇活動,更喜歡遇有爭執,老師會讓孩子自己談出一個結果來。 後來女兒剛上小學時,成績差強人意。有時被老師罵,女兒還是認為老師是為她好,在班上人緣很好。李媽媽說,「她總是那麼信任別人,即使衝突,也相信是出於善意。」如今就讀台大的女兒貼心如昔,「那分自在與自信,我相信是成長給她的。」因此,過來人的她希望,天下父母不要急著想看結果,孩子是值得等待的。 家長監督促進幼教品質 「為孩子選擇有關懷、高品質的幼兒園,將是父母為孩子所做的最重要的一個選擇,」美國密蘇里州官員卡那漢說(M. Carnahan)說。「家長可以發揮監督、制衡的力量,」林佩蓉表示,目前家長雖然掌握了學前教育選擇權,但因普遍不了解幼教本質,對幼兒園是否立案、幼兒園評鑑結果如何、老師是否接受專業訓練等問題並不敏感,而未能發揮正面影響力。 先天幼教制度不良,後天又缺乏有效規範監督,造成合法立案的生存備受未立案的威脅;而可通收○到六歲的托兒所,也對師資、設立門檻較高、但限制招收四到六歲的幼稚園造成不利競爭。因此,業者如果向縣市府教育局申請幼稚園未獲通過,轉向社會局申請托兒所立案反易通過。 師資是決定幼教品質的關鍵,但幼兒園的師資參差不齊,而且標準不一。然而幼兒不管在托兒所或幼稚園,需要的保育與教養並無不同,林佩蓉指出,「只育不教,或只教不育,那是對幼教本質的不了解。」有些幼稚園老師協助小朋友如廁或擤鼻涕等生活保育工作,就以「台傭」自嘲自己,台北市府幼教科長蘇秀花說,那是幼稚園老師誤以小學老師的角色來定位自己的結果。 目前幼稚園師資須取得師院幼教科學士,但托兒所只要高職幼保科畢業、有一年教保經驗即可。加上教育部規定師院幼教系進修課程只提供幼稚園老師進修,幼教系畢業生如果到托兒所服務,就失去進修的管道。 教育部、內政部雙頭主管馬車,以及一國兩制的法令規定,形成諸多不合理現象。「幼托合流」成了許多幼教界人士的主張。政府資源未投入,幼教老師的地位與待遇就很難提升,而造成高達五成到七成的流動率,不只使本土幼教經驗累積不易,更影響了孩子接受教育的整體品質。 公、私立幼兒園每月待遇的差距高達一、兩萬元,而公立幼稚園因未被列入正式教育體制,福利待遇不如小學老師,也造成私立幼兒園老師力爭到公立,公立幼稚園老師也以小學老師為生涯進階目標的異象。「幼教系一班三十個畢業生,卻只有一個往幼教發展,」蔡春美說,「改善幼師的待遇是當務之急。」 幼教老師令人驚艷 幼教師資仍存在許多的問題,但幼教界的活力卻令人「驚艷」,特別是私立的幼教老師,在沒有鐵飯碗的保障與統編教材的限制下,展現驚人創意的教材開發與課程設計的能力。而她們的學習慾望,更令光佑出版社總編輯陳素月感動。光佑經常為幼教老師舉辦講座、在職訓練,或帶團參觀國外幼教成功的案例,陳素月說,這些老師一雙雙發亮的眼睛,令她覺得很有希望。雖然這些老師或經營者約佔整體幼教界兩成,若能協助這些老師解決所遭遇到的困境,並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將可促進幼教品質的改善。 北市教育局幼教科長蘇秀花說,台北市府將在三年內,分梯提供公私立所有幼教老師的在職訓練,同時以經費補助績優私立幼稚園的部份師資費用,以改善老師的待遇。除了師資問題外,未立案幼兒園是台灣學前教育的危機之一。根據學者張函育三年前對台灣省未立案幼教機構現況的普查研究指出,當時就讀國小一年級的學生中,曾就讀未立案學前機構數量為五千多所,與立案的學前機構幾乎等量齊觀。 政府對幼教的忽視,也可以從教育經費的投入反映出來。根據八十八年度「教育統計指標」顯示,八十七學年度教育經費幼稚園每生平均的經費在幼稚園(不含未立案及托兒所)為七萬三千兩百六十四元,遠低於平均各級學校平均每生分攤經費十萬六千七百三十六元,更不到大學生的一半。 目前就讀立案的公私立幼稚園的幼兒人數,佔該層學齡人口數不到四分之一,比有就讀高等教育人數佔該層學齡人口數的三分之一還低。學前教育的受惠機會,竟比高等教育受惠的機會還少。 投資幼兒就是投資未來 根據《天下雜誌》針對家有學齡前兒童父母的抽樣調查顯示,每個月托育支出平均約一萬多元,佔了家庭收入近五分之一,負擔不可謂不重。教育資源患寡也患不均,不公平現象不只影響現在,還影響了未來。品質較穩定、價格較低廉的公立學前機構佔不到立案的四成,蔡春美感嘆說,「一支籤決定輸贏十多萬,更影響了孩子的受教品質。」 學前教育去營利化已是國際幼教趨勢。美、加、英、法以公立幼稚園為主流,為免費教育。日、德雖以私立幼稚園為主流,但日本政府除了補貼就讀私立幼兒園的家庭外,並以補貼政策鼓勵私立轉型為財團法人。德國私立幼稚園大多為非營利組織所經營,政府除補助學前教育機構外,兒童入園收費是按其家庭收入分級收費,家長年收入低於兩萬多馬克或收入不可預期者,可減免收費,第二個孩子以後更能免費就讀。 在美國第一夫人希拉蕊眼中,法國是「真正將照料兒童當作第一要務的國家。」九○%以上三到五歲的小孩都上免費或低廉的幼稚園,許多不到三歲的小孩也進了托兒所。家庭式的托兒照顧中心,法律規定只能收三位學生,有四分之三領有證照,有證照的享有員工福利,可定期收到政府的最新訊息,還有專業的小兒科護士會定期訪視。當希拉蕊問法國許多政治領袖,政府托兒補助議題為何能達成共識時,從社會主義到保守派,所有人都訝異地反問希拉蕊:「你不在兒童身上投資,國家怎麼可能會健康?」 投資幼兒,就是投資未來。當各國競相投入改善幼教品質時,台灣呢?

是誰斷送孩子競爭力?

2006年09月23日
公開

◎戴章皇(作者為中華科技公司執行副總) 近幾年來有很多人大罵教改讓孩子的程度變差,孩子的國際競爭力喪失云云。教改工程浩大,我不認為可以完全歸責於哪個人或者是哪個政黨的的錯誤。坦白說,我非常不同意這種把複雜問題過分簡化的結果。我所想的是為什麼我們在批評教育官員或者是責怪學校老師時,何不想想我們自己? 我早上出去運動時,都得經過一所國小校門口。最近也有機會全程參加一場國小運動會。一些發生在周遭的觀察,每天由家長、學生、老師所共同擔綱演出的「互動記」令我印象深刻。我可以很確定的是:這些孩子的競爭力的確是斷送在我們大人的手中,這不是小孩子的錯!如果大家有空的話,只要找一天到任何一個國小校門口去看看,您有很大的機會會發現每天都在上演的戲碼: 一、大人充當書僮,幫小孩背書包。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大人的寶貝,所以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受苦。有些人更覺得自己童年時受過不少罪,所以發誓要讓孩子過好日子。校門口一堆家長或外傭當書僮,為孩子們背著書包與水壺。這個書包真的重得令孩子無法負擔嗎?背書包上學是小朋友學習為自己的工作負責的基本功,更是形於外壓力訓練的開始。我無法想像這些連最基礎的訓練機會都被家長剝奪之後,這個孩子將來還有何抗壓力可言? 二、家長隨意停車,堅持送小孩過馬路。 一般而言,在校門口附近的斑馬線都有導護家長或老師負責學生穿越馬路之安全工作。家長們「不放心」導護家長或老師護送孩子自己過馬路,寧願隨便把車子一停,不管後面堵車如何嚴重,非要把孩子送到校門口,甚至送到教室!此時,孩子扮演的角色是皇帝。而這個皇帝不是自願的,是家長們自己塑造出來的。從小學習的「遵守交通規則」在這裡蕩然無存,最糟糕的是在小孩子與他的同學面前做了最壞的示範。家長們在埋怨小孩子霸道、不守規矩的同時,怪誰?家長們應該好好思索,應該很容易有答案。 三、孩子目無尊長,家長視若無睹。 我還記得以前上小學時,師長所教的第一件事就是遇到師長必須要先行脫帽,然後敬禮向老師問好。這項教育並不八股,而是最基本的禮貌,也是尊師重道的開始。但是,當我經過校門口時,看到孩子們對於導護老師站在門口,幾乎都是老師主動向小朋友打招呼。有些小朋友至少還禮貌地回應,然而我看到更多的小朋友是面無表情地走進校園。更令人訝異的是家長似乎也不以為意,這種情形讓我頗為震驚! 四、孩子不願下車,家長苦苦哀求。 校門口擠了一堆轎車,裡面的「小霸王」也許還沒睡醒,或者心情不好。車門已經打開,但孩子就是不下車。孩子鬧脾氣稀鬆平常,倒也沒有什麼特別,但是家長的現場處理方式就令人大開眼界!說理者有之,大罵者有之,僵持者有之,最「精采」者莫過於苦苦哀求。爸爸媽媽苦口婆心答應帶他去麥當勞、買他喜歡的玩具,似乎只是希望他龍心大悅,而不是教育他什麼才是對的。只要他肯下車,小孩就可以對大人予取予求。這種每天都可以來一次的機會,將成為孩子「習慣性」要脅家長的籌碼。 校門口的戲碼精采,一場國小運動會我在場外欣賞的「劇情」也不遑多讓。 學生表演開始,理應場地清場讓表演能夠順利進行。然而,沒想到音樂一開始,一大群家長竟然全部衝到表演隊伍當中為他們的寶貝孩子攝影!台上開始廣播請家長退出,如要攝影請家長蹲下,免得擋住其他來賓。然而,家長依然我行我素,他家的孩子最重要,其他團體紀律與秩序蕩然無存。 拔河比賽非常激烈,往往得要纏鬥許久才分得出勝負。而在這個運動會上我看到最不可思議的一幕。女生拔河的某一隊長,在拔河進行了約莫三十秒鐘,雖然沒有大幅落後,但因為已經出現了繩子移向對方的徵兆,裁判尚未吹哨子判定勝負,她竟然突然放掉繩子,看著對方隊伍臉上露出不屑的微笑,讓隊友繼續拚命,他自己袖手旁觀。 在三戰兩勝制中,我連續兩次看到她出現同樣的行為!一個四、五年級的孩子有這樣偏差的行為,現場沒有人教育他。這是我看過所有運動比賽中,最沒有運動精神的一幕。 孩子們的天賦、聰穎容有高低,學習成績也因而會有差異。但是,這些真的不是最重要的事!生活教育與學習態度才是孩子未來足以影響一生的條件。許多家長把「教育」這件事全部丟給學校老師或教育官員,是多麼的謬誤。在許多人自以為提出「專業教育理念」的同時,我建議或許先想想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即為「教育最大絆腳石」?孩子的競爭力是否就是斷送在我們手中? 教養兒女的七個金科玉律 已有愈來愈多的跡象顯示,強調尊重孩子、鼓勵孩子的新觀念橫掃台灣,卻被有些人解釋為「少管」或「不管」,以致教出不少「小霸王」、「蠟筆小新」,和自殘或傷人甚至動輒殺人取人性命的青少年。 美國的情況類似台灣,被寵壞的孩子類似惡霸,使得愈來愈多心理及教育專家發展出更新的教育理論「合理管教」。父母應該以愛為基礎教兒女「紀律」的觀念。 心理學教授史坦伯格指出,教養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參與不足」以及誤解了「把孩子當朋友對待」的真義,以為是放他完全自由,以致無法掌握孩子的行為與行蹤。 「以孩子為中心」的理念已成為縱容惡行的藉口,《對孩子期許更高》一書的作者戴門教授指出。 其實,教育要兼顧敏感度與嚴格的,如果父母有引導、有規範,可以避免孩子身心出狀況。家庭心理專家蘿絲蒙指出,孩子性格發展期,教養需要適量維他命N。也就是說,父母要能勇於對孩子說「NO」,孩子才能學會分辨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   綜合專家意見,合理管教,父母有金科玉律: 1. 當父母,不是當朋友 當父母第一要事就是不要只想當孩子的朋友,因為「父母」的意義就是給孩子立下規矩,讓他明白「底線」在哪兒,美國心理學家霍恩指出,孩子需要的是教導他如何解決問題的「領袖」,而不是只聽他訴苦哭泣卻束手無策的「朋友」。 澳洲親子專家畢德福也說,孩子需要知道「規矩」是什麼,家裡誰「作主」,這樣孩子才能有所依循,在「安全」的感覺中成長。 所謂「尊重孩子」並非放任孩子為所欲為,「把孩子當朋友對待」也不是不教他規矩禮貌,否則孩子很容易依人性傾向主張「只要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不懂尊重父母、也不會尊重其他人,教育學者魏世台說,她對「現代父母太常向兒女說抱歉」很不以為然,常見職業婦女7點趕回家向兒女說「抱歉,還沒煮晚飯」,而那些抱怨媽媽沒早點回家煮飯的孩子都已十歲以上,還在看電視不懂做家事。 2. 及早規範 孩子從小就要管教,如果小時候不給他訂下規矩,長大要管就會遭遇抗拒,管不動也管不住。 管教態度要前後一致,尤其要避免和孩子討價還價,否則會讓孩子誤以為規矩與原則都有商量餘地,一旦他們有過這樣「談判」經驗,反而吃定父母,教養當然也成了空談。 3. 花時間與孩子相處 愛孩子、教養孩子是要和孩子相處。很多父母過份強調親子相處重「質」就夠了,與兒女相處只是蜻蜓點水打個照面,但當孩子碰到問題需要有人和他談談時卻不見父母蹤影。 切記問題不等人,相處有品質不能做為藉口,取代孩子希望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心理學教授史坦伯格指出,「較常與父母在一起的孩子一般表現都比較好。」 4. 控制電子媒體 研究發現美國22∼34%的年輕受刑人有意識的模仿從電視看來的犯罪技巧。 事實上,孩子長期受到來自暴力色情的卡通、電視影集、綜藝節目以至新聞報導等,各種色情、暴力訊息制約,模仿媒體兩性親密行為,青少年學電視主持人低俗用語,殺人而無悔意的實例屢見不鮮。 另一項追蹤12年的研究也發現,大量收視暴力電視節目的人後來犯罪、攻擊性及對子女嚴懲的傾向較高。 「在提供性教育方面,流行文化代替了父母、宗教與學校的功能,是現代青少年的一大不幸,」史坦伯格慨道。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主張,父母應該規定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和內容,才能避免孩子受影響。美國醫學會建議父母除了監督孩子觀看的電視節目內容,也要將每天觀看的時間限制在2小時內。 5. 了解孩子在做什麼 孩子在家無人監護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大人不在,孩子確實容易有偏差行為,例如在鄰里街坊間打破窗戶或順手牽羊。而即使大人在家,卻不知道孩子在做什麼,一樣非常危險,有小學生打色情電話,青少年上網下載色情圖片,網上交友被誘離家等等,都是家人在家關起門來做的。 但是,如果能先安排好孩子的課後活動,並且善用家人、鄰居、朋友等後援力量支持,即使雙薪家庭一樣可以放心。 6. 不要誤解「維護孩子自尊心」的真義。 真正的「肯定個人自尊」,應來自他真的達成某些挑戰,而不是凡事必讚美。少棒隊員未盡外野職守,即使隊伍拿名次,他仍不能共享光榮。戴門教授認為很多父母動輒把孩子當星星捧上天,使得「維護孩子自尊」一詞失去真正的意義。 美國父親協會宏恩指出,太受保護的孩子無法自己解決問題。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以致過份呵護孩子,即使孩子沒特別努力也大聲讚賞,反而使得孩子缺乏從錯誤與挫折中學習如何處理困難與自己情緒的機會。許多專家認為,孩子需要的是適當的自尊,否則,一旦承受不住挫折,輕則頹喪憂鬱,重則自傷傷人。憂鬱症年齡層逐漸往青少年移動,自殺成為風潮,是全球父母都應注意的警訊。

育兒新潮流 接近大自然

2006年09月22日
公開

美國:父親當保母 孩子智商高   美國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出,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一些,他們在學校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在社會上更容易成功。這主要因為父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強的目的性和計畫性;同時,父親的知識面較廣,尤其是在歷史、地理、哲學方面勝於母親,這對拓寬孩子視野有利;再者,父親教育孩子要獨立、果斷和勇敢,而母親卻總想保護孩子;父親會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做事,而母親則比較喜歡幫孩子做他們能力所及的事。 日本:六個月寶寶 學習游泳   在日本, 六個月的寶寶就可以開始上游泳課了,一直學到三歲,在寶寶學游泳的過程中,媽媽當然要全程陪游。一歲以上的寶寶可以自己用浮板游泳。  游泳池內規定,上課的寶寶都要穿制服,小寶寶也不需要穿尿布,若是他想尿尿,媽媽立刻抱起來就可以了。  日本的媽媽認為,游泳課是寶寶玩耍的一部分,目的並不是要寶寶學會游泳,而是希望他不怕水,能夠享受玩水的樂趣。 英日:回歸自然 孩子更健康   近年來,國外開始流行「回歸自然」育兒法,即從出生開始就模仿古人的育兒方式,如讓孩子像動物那樣爬行,或像祖先那樣「赤腳行走」等。英國愛丁堡大學的舍勒力博士指出,讓嬰兒多爬有利於身心健康,並能擴大接觸面和認知範圍,對智力發育也有好處;其次,以爬行做為一種全身協調動作,對中樞神經可產生良好的刺激,因此還能加快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   日本內竹深教授發現,經常讓孩子赤足行走,可增加幼兒在行走中的愉快感,調節機體內的許多功能,如增強大腦的靈活度,調節內分泌活動等;此外,赤腳行走還能使腳底肌肉群受到按摩,有利於促進足部和下肢的血液供應。 英國: 不同背景音樂 影響學習能力   科學家們早就發現,音樂可對人的情緒和行為產生微妙影響;由此有人想當然地推斷:背景音樂也一定能改善兒童的學習能力。   但英國倫敦教育學院的專家,通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不同種類的背景音樂,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影響竟有天壤之別。這就意味著:如果希望透過背景音樂讓孩子的學習更好,首先就必須對背景音樂進行嚴格的選擇。   專家將受試兒童分成A、B、C共三個組,A組兒童欣賞阿爾比諾尼輕柔優美的《慢板》,B組兒童聆聽克爾特林的爵士樂《三位一體》,而C組兒童則什麼也不聽;此後,三組兒童又都接受了閱讀理解、記憶單字、背誦課文和四則運算測試,而且測試內容完全是剛剛新學的新知識。最後的結果顯示,平均成績最優的是A組,其次是C組,而最差的則是B組。   因此,科學家認為,並不是所有的音樂都能促進兒童的學習能力,如果沒有仔細選擇,那就乾脆不要使用背景音樂。 瑞典:生活教育 從小就紮根   瑞典幼稚園小班兩歲多的孩子,最初學的單詞除了「你好」、「謝謝」之外,都是森林林的植物及野果的名稱;因為夏天每個星期有兩天,老師會帶著孩子到森林裡玩耍或做小試驗,例如在地上挖幾個坑,分別將塑膠袋、紙、玻璃、香蕉皮埋入,過了幾個星期後,再挖出來看看發生了什麼變化,並告訴孩子哪些垃圾,土地可以吸收,像玻璃,土地就不吸收,而且還會傷害到人和動物的腳,若被太陽光反射聚焦,更會引起火災,所以不可以亂扔玻璃垃圾。瑞典的環境之所以能維護得那麼好,與其國民的教育從小紮根密不可分。     五歲左右的孩子則要學習做餅乾、小點心。在幼稚園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認真地操作,出爐後的餅乾雖說大大小小參差不齊,但味道還不錯。製作完成後,帶一小盒餅乾回家和爸爸媽媽分享。   小學一∼三年級,老師不給學生打分數,高年級即使打了分數,也絕不排名次,放學後基本上是沒有家庭作業。 德國:帶嬰兒搭機    最好晚上起飛   德國某旅遊雜誌指出,帶嬰兒搭乘長途飛機,最好選擇晚上起飛的班機,因為起碼可以增加嬰兒或兒童在機上一覺睡到飛機降落、抵達目的地的機率。   此雜誌還建議,最好搭直飛班機,而不要搭乘須中途轉機或起降的班機,以避免中途叫醒寶寶換機。另外,在飛機起降時,最好給嬰兒一個奶嘴或一瓶飲料,因為飛機起降時,喝一些飲料可以減輕耳朵所承受的艙壓。 (本文與三月號「聰明寶寶」雜誌同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