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高雄臻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山路 龍應台

2008年01月25日
公開
25

山路 龍應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萬人湧進了台中的露天劇場;有風,天上的雲在遊走,使得月光忽隱忽現, 你注意到,當晚的月亮,不特別明亮,不特別油黃,也不特別圓滿, 像一個用手掰開的大半邊葡萄柚,隨意被擱在一張桌子上,彷彿尋常家用品一部份。一走進劇場,卻突然撲面而來密密麻麻一片人海,令人屏息震撼:五萬人同時坐下,即使無聲也是一個隆重的宣示。 歌聲像一條柔軟絲帶,伸進黑洞裡一點一點誘出深藏的記憶;群眾跟著音樂打拍,和著歌曲哼唱,哼唱時陶醉,鼓掌時動容,但沒有尖叫跳躍,也沒有激情推擠,這,是四五十歲的一代人。 老朋友蔡琴出場時,掌聲雷動,我坐在第二排正中,安靜地注視她,想看看──又是好久不見,她瘦了還是胖了?第一排兩個討厭的人頭擋住了視線,我稍稍挪動椅子,插在這兩個人頭的中間,才能把她看個清楚。今晚蔡琴一襲青衣,衣袂在風裡翩翩蝶動,顯得飄逸有致。 媒體湧向舞台前,鎂光燈爍爍閃個不停。她笑說,媒體不是為了她的「歌」而來的,是為了另一件「事」。然後音樂靜下,她開口清唱:「是誰在敲打我窗╱是誰在撩動琴弦──。蔡琴的聲音,有大河的深沈,黃昏的惆悵,又有宿醉難醒的纏綿。她低低地唱著,餘音繚繞然後嘎然而止時,人們報以狂熱的掌聲。 她說,你們知道的是我的歌,你們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對你們並不重要。 在海浪一樣的掌聲中,我沒有鼓掌,我仍舊深深地注視她。她說的「事」,是五十九歲的導演楊德昌的死。她說的「人生」,是她自己的人生;但是人生,除了自己,誰可能知道?一個曾經愛得不能自拔的人死了;蔡琴,你的哪一首歌,是在追悼,哪一首歌,是在告別,哪一首歌,是在重新許諾,哪一首歌,是在為自己作永恆的準備? 擋了我視線的兩個人頭,一個是胡志強的。一年前中風,他走路時有些微跛,使得他的背影看起來特別憨厚。他的身邊緊挨著自己大難不死的妻,少了一條手臂。胡志強拾起妻的一隻纖弱的手,迎以自己一隻粗壯的手,兩人的手掌合起來鼓掌,是患難情深,更是歲月滄桑。 另一個頭,是馬英九的。能說他在跟五萬個人一起欣賞民歌嗎?還是說,他的坐著,其實是奔波,他的熱鬧,其實是孤獨,他,和他的政治對手們,所開的車,沒有「 R」檔,更缺空檔。 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後拉得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或遲疑徘徊,或漠然而果決。前後雖隔數里,聲氣婉轉相通,我們是同一條路上的同代人。 蔡琴開始唱「恰似你的溫柔」,歌聲低迴流蕩,人們開始和聲而唱: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像一張破碎的臉 難以開口道再見 就讓一切走遠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們卻都沒有哭泣 讓它淡淡的來 讓它好好的去 我壓低帽沿,眼淚,實在忍不住了。今天是七月七號的晚上,前行者沈君山三度中風陷入昏迷的第二晚。這裡有五萬人幸福地歡唱,掌聲、笑聲、歌聲,混雜著城市的燈火騰躍,照亮了粉紅色的天空。此刻,一輩子被稱為才子」的沈君山,一個人在加護病房裡,一個人。 才子當然心裡冰雪般地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東京物語(年老父母的哀歌)

2008年01月07日
公開
28

東京物語(年老父母的哀歌) 小津安二郎導演 早年享譽國際的 " 倫理親情 " 片代表作 這是每一個進步國家的必然現象,文中故事發生在日本,但也可能發生在台灣,只是台灣的故事沒被注意罷了! 有很多事,年輕時都不懂,真的連聽都不懂。等年歲漸長,小孩漸大,某天才恍然大悟這些事 .... 東京物語,影像一開始就有其象徵意義:一輛火車由僻遠鄉間駛向都市東京,然後鏡頭轉向鄉間的老夫婦,正在整理行李預備去東京看已成家立業的孩子們,夫婦為枕頭到底在誰的行李包裡起小爭論,反映著他們年老後的糊塗健忘。 而後,有一寡婦從窗口經過,攀談間,表達出對這對夫婦的欽羨,因為她是個很寂寞的老婦人。 這小小一段落影像,在電影結尾時,將會有很嚴謹的對照。 老夫婦去東京先在大兒子處落腳,當晚,在東京的孩子們都來探望父母,除了大兒子外,還有嫁出去的女兒,以及另一個因二次大戰丈夫殉難、如今已單身的媳婦。 大兒子是個醫生,跟妻子原本預期在老父母來時,好好利用週日帶他們出去玩的,未料病人急診,假日泡湯,反而變成老媽媽帶生氣的孫子出去周圍空地玩。< BR> 老媽媽感慨的看著孫子說,孩子總算成家立業有自己的孩子了,我的年歲,應當看不到孫子成婚了吧? 兒子沒空,父母被送到女兒家,女兒比兒子更糟,非但沒空,還很吝嗇,兩老更是沒去處可玩。 最後還是守寡的媳婦請假帶兩老逛遊東京,還請他們去簡陋的單身宿舍吃飯喝酒,深有情義。 媳婦不能一直請假,兩老還是沒得玩。兄妹商量把兩老送到熱海度假旅館,其實兩老是想跟兒女在一起,去到熱海,看的是陌生年輕人的喧鬧,加倍襯托兩老的寂寞,老人家沒有玩興,老母親還突然暈眩站不起來,只好提前回到女兒家。 這可慘了,女兒連著工作講習,根本沒有預期要接待父母,父親尷尬之下謊稱有朋友接待,母親只好再去打攪既己守寡、其實並沒有接待義務的媳婦。 其實這時兩老心中都有數,他們是不被歡迎的客人。兩老坐在廊前等候朋友和媳婦下班,是寂寞而蒼涼的。但是他們很有默契的絕口不提心中的失望與沮喪。 父親和朋友相聚,酒醉後終於說出心情,他心知肚明,知道讓孩子去東京留自己孤單在鄉間,孩子在東京卻過的很打拼,是大都會下的小人物,並沒有活出他當年對孩子風風光光的期待,遠離家鄉、父母去東京,原來是如此的不值得。 為人父母又能怎樣?只能坦然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鬱悶下跟朋友酒醉,而朋友呢,其實也無法如預期的招待一晚,最終竟然是酒醉的爸爸帶著酒醉的朋友回女兒家,女兒嫌厭極了,一肚子氣。 至於母親呢,在經過親生兒女都不能接待居住的波折後,再去守寡的媳婦簡陋住所暫住,更深深感受到這個媳婦的體貼遠勝過親生兒女,但卻深知她不能為了公婆一直孤單守寡一輩子,也勸她該圖謀自己的幸福,找好男人改嫁。因此邊勸她改嫁、邊暗自垂淚。 就這樣,去東京都會場,老父親最終的結論是:至少,他們都有自己的生活,過的好好的,我們也可以心安了。 回鄉間後,老母親隨即病倒,不久即過世了。未料父母才離東京,孩子們立即接獲噩耗返鄉。喪事匆匆,東京的兒女們又回去東京。竟然還是守寡的媳婦守到最後。 尚未出嫁的小女兒無法接受哥哥姐姐們的自私,這個寬厚的守寡嫂子勸她說:「原諒他們,他們已經有他們的家、有他們的生活,每個人都是最愛自己的家、自己的生活,竭力扶持保護的 .... 等我日後再婚,我也會跟他們一樣的。」 最後的影像,就是這個難能可貴的守寡媳婦也離開了,火車駛遠。剩下孤單的老父親,隔鄰早已守寡的孤單老婦,又再度經過窗前,體會理解的跟老父親說:「是很孤單啊。」 東京物語充分反映出年老父母的失落感。父母終生勞苦,就是為了孩子日後的成就,但孩子一個個長大按父母期望為事業打拼之後,勢必就得遠離父母,忙到當父母去探望時,竟連抽空的時間都沒有。 一座火車的駛出鏡頭之外,串連了遠在異地的子女與孤單的老人家,也串連了鄉間與日益繁忙的工商都會。 東京物語也反映著父母用同樣的心養育子女,各個子女對父母親孝心卻有差別,這很難用道理講明、只能稱之 " 緣分" ---- 人之常情 !! 小津導演對忙碌的兒子並不批判,只客觀描述出兒子媳婦的忙碌,甚至週日都為了急診得放棄休假;至於女兒,小津是讓對話自然呈現出她的鄙吝、甚至對父母來自鄉間的輕蔑。父母親不是沒有感覺,因此父親輕描淡寫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正是這個女兒,襯托出守寡媳婦的溫柔體貼。她很清苦,但是對公公婆婆照顧細膩周到,甚至不忘給婆婆零用金。父親因此最終是把母親遺物中最鍾愛的錶送給這個媳婦,說:沒想到是死去兒子的媳婦對我們最有情義。 至於他們的小兒子,只有在父母從東京回家時路過,有機會相見,當母親彌留之際,這個離父母最近的兒子,竟然為了工作沒有趕的及回家。 未嫁的小女兒看到這一切景象,心中憾恨難平,寡嫂跟她說:「等妳有了自己的生活,也不得不這樣。人都是最愛惜自己的生活的。等我再婚,我也會變成這樣,儘管不願意,我們都不得不改變。」一句話,道出對離開父母的兒女的寬囿。 人生豈不正是這樣?父母含辛茹苦,正是為了孩子的展翅高飛。但孩子展翅高飛之時,也是走出自己的世界遠離父母之刻,最終是白髮兩鬢。 朋友們 !! 你準備好了嗎? 有朝一日,你我都將是故事中的老父母呀! 預見未來,所以要有心理準備, 屆時不要怪罪小孩,只要勇敢且快樂地活下去!

安寧療護

2007年12月27日
公開
26

成大醫學院護理系副教授趙可式發現很多人為了種種原因, 堅持要求醫師使出「十八般武藝」, 繼續急救明明只剩最後一口氣的親人, 使得患者受盡痛苦,含恨以終。 她昨天在台中市舉辦的安寧療護傳愛志工培訓班中,講了多起實例。 趙可式說,有位七十三歲老太太得知自己罹患乳癌後, 清楚交代後事,然後安心地接受治療。 四年後,癌症復發,並轉移到肺臟、肝臟、腦部和骨骼, 她自知來日無多,不但簽下「不急救」的意願書, 並且交代兒孫在她往生之日,不要驚擾她, 只需安心念佛,送她上西方極樂世界。 沒想到,老太太瀕臨死亡前,有個兒子聲稱在遺產問題尚未擺平, 兄弟姊妹還沒取得共識前,醫師絕對不能讓她斷氣, 否則就要控告醫師有醫療疏失,醫師只得依他之言全力搶救」, 經過多次電擊和心外按摩,這位老太太死前幾乎已被震得「粉身碎 骨」。 另一位篤信天主教的八十九歲老人樂天知命, 七十歲那年就寫好「生前預囑」,希望子女在他臨終前, 不要給他插管開洞,讓他安詳的返回天國。 然而,真的到了他病入膏肓,多重器官衰竭時, 子女擔心被鄰居批評不孝,同時為了讓住美國的大哥見老爸最後一面, 硬是要求醫師救到底。 趙可式說,這名老人死前意識清楚,渾身沒穿衣褲, 插了十幾根管子,他沒辦法說話,幾度要自行拔掉管子, 護士只好綁住他的雙手,他又用腳踢表達心中的怨憤, 由於扯 掉導尿管造成血尿,護士又綁住他的雙腳, 結果他被五花大綁地躺在加護病房,躺了兩星期,不斷流淚。 最後長子總算趕回台灣,但是任憑所有子女聲聲呼喚, 老人轉頭閉眼,硬是連看都不看, 在無聲的抗議下,嚥下最後一口氣。 有一名四十二歲婦人罹患卵巢癌,癌細胞嚴重擴散, 她丈夫懇求醫師非得救她一命不可,因為「三個孩子還小,不能沒有媽 媽」。 當她呼吸停止時,醫師努力替她施行心肺復甦術,但急救無效。 她丈夫進入病房一看,只見愛妻滿臉滿枕頭都是血, 嘴裡插了一根很粗的管子,口角沾著血,眼角的淚也沾溼了枕巾, 他抱著妻子狂喊「你們對她做了什麼?」 當他獲悉是急救的結果,心中大慟,連連捶胸哭嚎說「我對不起妳! 我對不起妳!」 趙可式說,這種人間悲劇不是個案,全台各醫院每天都在上演。 生離與死別 都是人生兩大傷心事 不捨 帶給雙方的只有傷心和遺憾 放手是讓大家活得更好的作法 這篇文章 任誰看了都想痛罵那些自私的家人 人無法選擇生,唯有死亡的方式可以由自己選擇 「死也要死的有尊嚴」啊 .... 所以說──想要愛一個人 這個「愛」字真是直得深思 有時自以為是的「愛」 卻剛好是一種「害」

血衣新娘

2007年12月25日
公開
25

血衣新娘 、 生命 / 侯文詠 持續有一年多的時間,每月抽出空檔的週六到台北跟知名書法家杜老師學習書法, 有次課程上到一半,杜老師有感而發的說了一個故事,透過他豐富真誠的藝術家性格,字裡行間娓娓道來這段感動人心的真實事蹟,饒富教育啟發意義。 故事中的女主角是一位善良孝順的二十幾歲青春少女,她當時因為工作的關係,一個人居住在台北泰山鄉的偏僻地方。 有一天早上突然接到她父親打電話來,說今天把她給嫁了,要她趕快先自己打扮一下,大概上午九點左右,會有新郎禮車到她住的地方來接她,順便把新娘禮服一齊送到。 她問:「男方是誰?」 父親很生氣的說:「叫妳嫁就嫁,難道還要徵求妳的同意?」 她又問:「那我工作怎麼辦?」 父親更生氣的回答:「都要嫁人了,還做什麼工作?」 聽著電話另一頭父親發怒的口吻,她只好默默的接受,只是很納悶到底誰要娶我? 又沒見過面,連對方長什麼樣子都是一個大問號?? 當時有一大堆的問題,卻找不到答案,心中五味雜陳,靜靜的孤單坐在梳妝台傷心流淚,幾乎哭到不能上妝了! 過了不知多久,果然一長排車隊的鞭炮聲、喇叭聲,喚醒靜默中不知如何是好的她,猛然睜開眼睛,匆忙披上男方送來的婚紗,戴上手套,配上耳環、項鍊等首飾啊!就在幾聲爆竹聲中,便往男方方向出發。 車隊六部排列成一條長龍,向中興大橋方向前進,不久,車子來到中興橋頭,前面因為發生事故嚴重塞車,使得車隊全部停下來動彈不得。 此時有幾個人急忙往她們的車子跑來,用手拍打她們的車窗,向她們緊急發出呼救! 「前面出車禍了,有個小孩倒在血泊中,生命非常危險!」新娘在車上一聽到便猛然將穿著高跟鞋的兩腳快速地脫離,顧不了穿著白色婚紗禮服,飛快地奔往出事現場。 「啊!好可憐的小孩!全身血流不止。」她馬上彎下身來抱起小孩,一轉身往回跑,立刻請求司機倒車,急駛至附近醫院急救。 杜老師說到這裡,停了約半分鐘的時間,順道喝一口茶,我們急忙的問:「老師啊,然後呢!」 等新娘處理好小孩的住院事宜,往身上一看,哇!雪白色婚紗全染成血紅色!她當時顧不了那麼多,便一身血紅色的婚紗往男方的家前進。 等到了男方家裡,已經錯過黃道吉日,正當有人打開車門迎接新娘時,大家全愣在那裡,驚訝的說:「怎麼雪白的婚紗全染成血跡斑斑啊!」只見男方的人全往屋內跑,許久才將她安排在樓上隱密的房間,新娘孤單的一個人坐著。 不久媒婆說:「等客人走光了,我們就派車送妳回去,我們決定取消這門婚事!」 她苦苦的哀求媒婆,說如被送回去,只有投河自盡,媒婆只是愣住了,並沒說半句話,夜越來越深,天越來越冷,沒有半個人來看她。她知道家裡因為她嫁人而獲得一筆錢,讓父親償還債務,如果取消了婚事,家裡的經濟狀況無疑雪上加霜!想著想著不禁悲從中來。 天微微亮起來,此時有位男子出現了,他沒說什麼,只輕聲的說:「等天一亮,我們就搬出去外面住,妳一身是血,非離開這裡不可!」 她非常感激新郎沒有嫌棄她,而新郎對於這樣救人到忘我的熱誠,一直稱讚不已,這樣好的人,這麼仁慈的心腸,必有幸福美滿的一生。一年後她的女兒出生了,依法要報戶口,也就得先報結婚戶口,此時才發現先生的名字跟當初父親告訴她的名字不一樣! 她先生笑著說:「結婚要娶你的是我的堂兄,妳一身雪白染成血紅的血跡,把堂兄與其父母親全嚇壞了,本來大家商量好要立即把妳退回去,但媒婆說妳會上吊自殺,我當時覺得如此做法太殘忍,且新娘的心地又善良又溫柔,便急中生智,一肩扛起這段婚姻!」 她聽了既氣憤又感激,只是覺得自己竟然全被蒙在鼓裡,兩年後,先生與她一起去台大醫院看一位患了癌症的親戚病人,她一眼望去,似乎有點熟悉,出了病房,她先生才說:「這位病人就是當年想娶妳的真正新郎!」 她說:「我能抽空照顧這位病人嗎!」 先生點了點頭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雖然這段夫妻緣因妳一身血衣而作罷,但總是一日的夫妻情啊!」 她想起古人說的一段話:「姻緣天注定,半點不由人,卻因為自己救助小孩染得一身血衣而不要我,命運真會作弄人呢!」 三十多年來,她們一家大小和樂美滿幸福,五名子女孝順懂事,分別從大學與研究所畢業,真不知像她這樣的新娘,有什麼不能娶的!或許世俗迷信只是不合時宜的舊觀念,甚至於錯誤至極,她相信:「時間是最好的證明,她的先生是對的。」 聽完杜 老師說的這個故事,在回家的車上若有所思,想起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說過:「上天有眼,暫時不語。」 或許可以作為血衣新娘存好心做善事的一段作為因果輪迴的最佳詮釋。 佛經箴言:「縱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叫不動的孩子,常常也是個心中沒有被愛注滿的孩子

2007年12月12日
公開
22

我們家裡有三個小孩,老三出生時, 我們常常叫她「小寶貝」。 為了不使另外兩個人傷心, 老二就叫「中寶貝」,老大叫「大寶貝」, 還有一個是「老寶貝」,他們都叫我「媽咪」, 並且他們給我一個封號-「超級大寶貝」! 四年前,當時九歲的老大對我說: 「媽咪,妳可以再和我一起做蛋糕,像小時候一樣嗎? 說不定等勻勻長到我這麼大,你就不會太忙,就可以了吧?」 那時我聽了很難過,為他的懂事,為他的耐心(他本是心急的孩子)而心疼。 常常,孩子們一直在等,等哪一天父母親不忙了, 可以重溫小時候記憶中,和父母一起的溫馨時光。 寒假中,我們花了幾個早上買齊了做蛋糕的各種材料, 終於又像他小時候一樣,你加一匙糖,我加一杓麵粉地, 合力做了一個蛋糕,等烤好了,他吃不多,喜歡的只是過程。 有一個孩子,常常問父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 父親說:「週末吧。」 到了週末,孩子早早起床,卻看到父親正要出門, 還把高爾夫球具放進了車子。 孩子一直等,等到了傍晚,父親回來了, 孩子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 父親說:「我加了一天班,太累了,明天再說。」 但是,明天又明天,這明天一直沒有來。 孩子長大了,老父親說:「什麼時候我們一起去釣魚吧?」 孩子說:「對不起,爸爸,我現在很忙, 要加班、要照管一家大小,還得去學校開家長會。」 現在世界上的觀念,說時間的質比量重要, 就是所謂的優質時間(Quality time), 就是不在乎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有多少, 而在乎和他一起做什麼。 其實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理論。 道生博士(Dr. James Dobson)舉了一個例子 (他是在美國提倡注重家庭的基督教領袖, 著有『管與教』等書,銷售超過一百萬本。) 有一個人去吃牛排,等了半天,餓極了, 終於侍者端上來一塊小小的牛排。 「怎麼這麼小?」 「這是最上等的一種牛排。」 「可是我吃不飽。」 我們的孩子需要品質好的食物, 但固定、足夠的三餐更重要。 我們不能整天不在家, 然後給孩子十分鐘的優質時間,就認為他會滿足了。 優質時間-------是他興沖沖放學時, 你在那裡聽他說得興高采烈。 優質時間--------是他心情沮喪地回家時, 你在那裡傾聽、安慰、鼓勵。 如果錯過了,等我們有空時, 問他「今天過得如何?」他只會說「還好!」。 寫了許多詩歌的作者Gloria Gaither說, 她父母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在場」。 你知道一個孩子做錯事,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嗎? 就是沒有被抓到 。 當我們常常在孩子生命中「缺席」時,會有什麼後果? 我們家有好幾年實行的一項「優良傳統」, 就是和孩子「單獨約會」。 每個孩子每三個月有一天是屬於他的特別日子, 和爸爸或媽媽做他選擇的事。 譬如老大和爸爸去清華吃飯,然後下盤棋; 老二和我買張月台票,在火車站看火車, 他會不捨地說:「再看一列自強號、 一列復興號、一列莒光號就走!」 老三可能是爸爸帶去吃個冰淇淋。 雖然有三個孩子, 我們希望他們覺得自己是父母眼中《獨一的嬌兒》。 這些是親子間的優質時間,但每天看似平淡的時光, 「量」的累積更重要。偶而的一餐牛排不能取代每日三餐。 每過一日,孩子就像一塊磚一塊磚地被建造起來, 我們讓誰來做這樣的工作? 當建造不好,要拆是很痛苦的事。 有一個人發現孩子學了保母說話不誠實的毛病, 要改掉這習慣是很不容易的。 有人說,養成一個好習慣,須要六個月; 也有人說, 一個行為造成一個習慣, 一個習慣造成一個個性, 一個個性造成一個人生。 每一日都何等重要。 我們所花的時間,構成我們的生活,也為孩子的人生奠基。 有一位教育家說,要一天四次擁抱你的孩子。 我盡量提醒自己,孩子說話時專心聽,也注視他們的眼睛。 常常,就在這專注的時刻,心中湧起對他們的愛, 就會自然地抱抱他們。 擁抱、親吻、稱讚、鼓勵,這些永遠不嫌太多。 一個孩子心中的愛槽注滿了的時候,他只會把愛流露出去, 而不是成為一個「give me, give me」(給我,給我)不滿的孩子。 四年級的老二上學期得了五育獎及模範生, 但最讓我們欣慰的是,老師給的評語: 「謝謝韡函對 xx同學的包容和幫助。」   前美國總統布希夫人,在衛斯理女子學院畢業典禮上致詞: 「 等妳們到了我這個年紀,你不會因為失去一筆生意, 或少了一個客戶而後悔,但妳若沒有花時間在丈夫、孩子身上,妳會悔恨不已。」   有一個母親在孩子的房間,一直說: 「我還有好多話要告訴你,對不起,我一直都那麼忙。」 她一直說,一直抱歉,最後,孩子放下收好的皮箱說: 「媽,何必再說什麼呢,我明天就要去念大學了。」 一個孩子在我們身邊差不多有十八年, 日子很快會過去,我們也有一天要交出成績單。 放棄作父母的責任,就會失去作父母的權柄。 一個叫不動的孩子,常常也是個心中沒有被愛注滿的孩子。 願我們趁還有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時,作盡職的選擇。 人的一生有許多難以取捨, 困惑不已的鎖事所糾纏著, 這時所需的就是斷然的捨棄與明智的抉擇。 唯一會限制我們的,是我們自己的 決心

我戶頭有6億

2007年12月10日
公開
27

接到一通電話(是個女的,某小姐).... 某小 姐 :謂.....請問是李X正先生嗎..(她正經八百的說) 國正桑:是呀...(用一貫很溫柔的聲音回答) 某小 姐 :我是中和的第一銀行分行值班人員...剛剛我們在提款機附近撿到一張你 的提款卡,經我們偽卡辨識機判讀後確定這是一張偽卡。(什麼時代了還在玩這種遊戲..算了..每天上班精神緊繃..跟她聊一下好了...) 國正桑:那...那...那怎麼辦才好..該不會我被盜領了吧!(假裝很緊張...) 某小 姐 :沒關係..我已經向中和分局報案了..但須要你打電話過去確認做筆錄。(怎麼都不換一下新的台詞....) 國正桑:可是我不知中和分局的電話。(用很天真的語氣說) 某小 姐 :電話是02-222xxxxx,你的報案三聯單編號是KR?????,請你記下後打電話過去。(真沒創意) 國正桑:妳可以先幫我查一下我沒有被盜領..我戶頭有6億5千2百多萬耶。(將手機序號當做金額唸出來...) 某小 姐 :.真...真的嗎....有那麼多?(她說話開始有點結巴...但好像有點懷疑.) 國正桑:對呀...拜託妳趕快幫我查一下好不好.... 某小 姐 :我..我..沒有辦法幫你查..你趕快打電話給中和分局...(她也開始緊張了...) 國正桑:拜託啦!如果被盜領了...我就要去跳樓了....(哀求的說) 某小 姐 :李先生..真的有那麼多錢在戶頭裡!...(她好像相信了...) 國正桑:是呀...但是下禮拜才會進戶頭哦..... 某小 姐 :下禮拜???為什麼??? 國正桑:我有預感這禮拜和下禮拜的樂透和大樂透加起來有6期,我都會中頭獎.. 到下禮拜.......加上我戶頭裡現在有3千多元,累積到六億5千多萬應該沒問題。 某小 姐 :#@&(三字經).....(罵完後就用力的掛掉電話)

目送

2007年11月21日
公開
24

目送 ----龍應台 (Embedded image moved to file: pic24381.gif) 華安上小學第一天,我和他手牽著手, 穿過好幾條街,到維多利亞小學。 九月初, 家家戶戶院子裡的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 枝枒因為負重而沈沈下垂, 越出了樹籬,勾到過路行人的頭髮。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場上等候上課的第一聲鈴響。 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裡, 怯怯的眼神,打量著周遭。 他們是幼稚園的畢業生, 但是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定律: 一件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 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 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群裡, 我無比清楚地看著自己孩子的背影── 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 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 華安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 但是他不斷地回頭; 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 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 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裡。 十六歲,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 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 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 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他在長長的行列裡,等候護照檢驗; 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 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 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乎不見。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 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現在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 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 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 是一扇緊閉的門。 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 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 我只能想像,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 但是,我進不去。 一會兒公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 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立著一只郵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 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 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 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我的落寞, 彷彿和另一個背影有關。 博士學位讀完之後,我回台灣教書。 到大學報到第一天, 父親用他那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長途送我。 到了我才發覺, 他沒開到大學正門口,而是停在側門的窄巷邊。 卸下行李之後,他爬回車內,準備回去,> 明明啟動了引擎,卻又搖下車窗,頭伸出 來說: 「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 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 我看著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 然後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煙。 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我還站在那裡,一口皮箱旁。 每個禮拜到醫院去看他,是十幾年後的時光了。 推著他的輪椅散步,他的頭低垂到胸口。 有一次, 發現排泄物淋滿了他的褲腿, 我蹲下來用自己的手帕幫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糞便, 但是我必須就這樣趕回台北上班。 護士接過他的輪椅,我拎起皮包,看著輪椅的背影, 在自動玻璃門前稍停,然後沒入門後。 我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場。 火葬場的爐門前, 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沈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 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 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 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 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父母是有限效期限的

2007年11月19日
公開
19

父母是有限效期限的 ----龍應台 (Embedded image moved to file: pic01165.gif) 最近去拜訪了朋友, 當我們都坐在朋友家的後院吃東西聊天時, 他們的大女兒回家了。 大女兒今年18 歲,已經不住在家裡了。 她跟著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進來, 兩個人手上都各有一枝煙。 穿著很新潮,露著小肚子,後面露出腰的部份還有一個刺青。 那個男孩子的手腕跟手臂上也有刺青。 兩個人互相竊竊私語,有說有笑, 但對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 這讓我蠻感慨的,我突然領悟到一件事, 那就是其實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限期」的。 我第一次見到這女孩時,她才8歲,跟我老大現在一樣大。 10 年前我去她家時, 她可以在短短時間內, 把我送的一瓶清酒上的字和圖,都一模一樣的畫出來。 一個外國小女孩, 居然可以把「日本清泉清酒」和酒牌上的櫻花, 三兩下就輕鬆的描繪出來,我好驚訝。 自從那次以後,我經常慫恿她的父母帶她去拜師學藝。 但他們永遠都可以找出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來搪塞我。 奇怪的是她的父母一面搪塞我, 卻又可以一面的跟我炫耀她女兒最近又畫了甚麼 。 突然驚覺10 年過的好快,好像才昨天的事情, 現在已經是10 年後了。 我不認為她的父母現在有資格去批評他們的女兒, 因為一直以來,她的父母只顧著自己, 從沒重視過她的教育問題。 現在才想教育已經不可能了, 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經「過期」了。 而且她的父母在「有效限期」內也沒努力過。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 是完全可以依靠的。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 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 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都應該早就都做足了, 是到了驗收的時候了。 這驗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針,也是孩子對外界的應變能力。 「過期」 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的有效了。 要認知「收手」和「承受」的事實。 我突然很感嘆,我告訴我自己, 我必須要在黃金時期內幫我的孩子做好面對未來的準備。 因為時間真的過的很快,一轉眼就過了。 我不想將來只有嘆氣,搖頭的份。 是呀!父母是有限效期限的! 小孩是老天爺(或上帝)給我們的禮物,當你不珍惜的時候, 老天爺(或上 帝)就把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