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quare's MAM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迪士尼美語舉親子律動體驗營

2009年04月11日
公開
39

滿心期待參加的迪士尼律動體驗,沒想到真的就是一場鴻門宴@@ 一到迪士尼辦公室,娘真的有傻眼的感覺,一組家庭搭配一位業務, 這位業務就極盡所能的跟在爹娘還有恩聿身邊@@ 然後極盡所能的介紹迪士尼教材以及誇獎恩聿, 感覺不是很好@@ 活動一開始,娘又傻眼了, 不過就是一位外國老師來帶動唱, 然後幾位業務在旁邊跟著喲喝@@ 放的CD都是平時恩聿聽過的, 所以恩聿還會好奇的跟著唱唱跳跳, 盯著我們的業務就開心的一直喊著:好棒耶!他會唱耶!..... 活動整個還是有點沉悶@@ 恩聿咧!!! 一開始就一直霸占著人家的道具@@ 居然直接坐在道具浴缸裡面耶 還不願意起來@@ 對球跟Froggy一點興趣都沒有@@ 整場亂跑,到處跟其他小朋友交陪@@ 娘也不太能控制住她, 誰教活動內容不優 吸引不住她咧@@ (到哪都吃很開不膽怯的恩聿) 活動一結束,小隻的就被拐走啦!! 大隻的就是要被拖去宰囉!! 被引到隔壁擺滿小桌子的房間, 然後業務就開始拿出屠刀....露出本性@@ 實在不知道聽了多久, 最後還是蘇菲娘解救咧@@ 結論: 拿錢給人宰@@ 另外最大收穫就是照到一張三人的合照 好久沒合照囉捏!! 2009_0411_第一次體驗迪士尼活動_帶動唱 @ Yahoo! Video 2009_0411_第一次體驗迪士尼活動_帶動唱2 @ Yahoo! Video ***********前紀********************* 已經報名^^難得有機會參加迪士尼的活動!!! 希望不要是業務推廣@@ 時間//2009.04.11 (六) 下午 2:00 費用//150元 已刷卡!! http://q4u.worldfamily.com.tw/q4uMKT/PR/familycamp.aspx?Source=WP-DWE&FFP=315 ★參加活動注意事項: ★貼心小叮嚀: 1. 本活動地址為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287號12樓,「寰宇家庭股份有限公司」總公司活動教室。 2. 本活動內容是擷取「寶寶唱遊體驗包」內CD中的歌曲來設計,請家長帶小朋友在家中先熟悉CD中的歌曲,讓小朋友更能融入活動中。 3. 每場活動時間為40分鐘,請務必於活動開場前20分鐘到場報到。報到時請攜帶電子票券及身分證件以核對參加資格。 4. 參加本活動一經付費,將不得要求退費,或更改場次。統一發票將於活動結束後郵寄到報名者所填寫的通訊地址。 5. 參加資格不得轉讓。一經查證,寰宇家庭有權取消參加資格。

又是邏輯狗!

2009年03月26日
公開
9

畢竟教材已經買了 所以一定要善用它 儘管恩聿興趣缺缺 娘還是會想盡各種方法讓恩聿提起勁 方法01. 使用棒棒卡,娘做了一張棒棒卡, 只要恩聿有乖乖完成娘交代的作業, 娘就會幫他在棒棒卡上蓋一個棒棒寶寶, 目前已經收集9隻棒棒寶寶, 不過恩聿也興趣缺缺了@@ 因為他實在不懂集滿棒棒寶寶有啥好處, 到時候即滿10隻棒棒寶寶, 娘就帶恩聿去賣場挑一樣他喜歡的禮物, 希望藉由努力而有收穫的方法, 能提起恩聿學習的心!!! 方法02. 因為棒棒寶寶已經提不起恩聿的興趣, 所以娘會適時帶小餅乾或小禮物回家, 放在口袋裡面, 請恩聿完成娘交代的作業, 就可以得到小禮物@@ ex. 完成一頁邏輯狗, 就可以先摸摸禮物, 完成第二頁, 就可以看到禮物, 完成第三頁, 就可以得到小禮物。 結果,現在好像有點反效果@@ 小傢伙變成每次要跟娘要東西, 娘只要說不行唷!!! 恩聿就會立刻接:要答對才會有禮物唷! @@ 然後就會快點去找邏輯狗, 開始說:我要答對囉@@ 金害!!! 今天早上就發生這狀況@@ 恩聿起床後跑到娘房間, 一看到郵局便利箱, 就依過去說:這個是什麼呀!!!我們來看一看!! 娘:不行唷!那是麻麻的東西,不能亂動唷!! 恩聿:要答對才會有可以看喔! 然後就去找邏輯狗, 一連完成了兩頁@@ 然後娘就乖乖拿裡面的一個小東西給恩聿當禮物@@ 天啦!!!那a變安ㄋㄟ咧@@ 這樣是好還是壞呀!!!! 真擔心有副作用耶@@

自信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2009年03月25日
公開
4

自信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該如何協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接納自己的獨特性、對自己有信心? 本篇文章原刊登於《康健雜誌》52期(2003/03/01)作者:賓靜蓀   你大概很熟悉這個情景:擁擠的公園遊樂場,女兒正預備從溜滑梯上溜下來,卻被另外兩個孩子擠開,她不知所措地愣在那裏;沙坑裏,兒子一轉身,小鏟子被別的小朋友拿走了,他眼帶憤怒、責難,卻開始向你求救。 你即使再講求禮讓美德,也不免暗自希望自己的孩子據理力爭,甚至寧願他負人,也不願他被人欺。你開始懷疑,「為什麼我女兒那麼沒自信,連對這矮她半個頭的小孩都沒輒?」「為什麼我兒子那麼畏縮,不能理直氣壯地自己去把玩具搶回來?」你擔心,三歲時無助的眼看自己的玩具被搶走,到30歲會不會把大好的工作機會拱手讓人? 你的孩子真的需要這種強悍地把別人推開的自我中心特質,才能在漫漫人生中有所斬獲?這就是所謂的「自信」? 真假自信 德國的心理學家、教育學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在人生旅途上只顧推開別人勇往直前的人,或許能擁有一份人人稱羨的事業、一輛賓士車、存款、股票足夠用到下輩子,但這些外在的成就並不等於自信。這樣的人愛吹噓,表現出掌控大局的氣勢,實際上卻經常不滿足,有錯總怪罪別人。這是一種虛假的自信。 德國的專家們認為有真正自信的人,能自我反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而且承認自己的錯誤,心口如一,因此容易贏得別人的信任。他堅持自我,能在重大時刻(不論涉及家庭、工作或人際關係),做出適合自己的正確決定。他討人喜歡,很少陷入恐懼,不訴諸暴力,不易上癮。他能享受人生和人生中的出其不意。 「自信的形成需要內在和外在的安全感,」德國海德堡兒童�青少年心理分析治療師荷柏格(Renate Hoerburger)表示。自信不僅代表深信自己能充分發揮,對自己的成就感到滿意,同時也需要被周遭的人接納,希望別人尊重和肯定自己的成就。當一個人的自我觀感和別人對他的印象沒有衝突時,自信就油然而生。 自信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該如何協助孩子辨識自己的能力、接納自己的獨特性、對自己有信心?德國的發展心理學家、教育工作者、行為生物學家都一致建議,要讓孩子自信、快樂的成長,同理心、清楚的界限、挑戰三大原則缺一不可。當然,父母不可能、也沒必要每天都戰戰兢兢的恪遵這三大原則。重要的是,這三大原則在每天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 同理心——親子關係的基石 人類辨識自己的第一面「鏡子」,就是他的父母。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嬰兒就從父母的臉龐和反應上,辨認出自己,心理學家稱之為「反映」。孩子發出「ㄅㄦㄅㄦ」的聲音,就回以「ㄅㄦㄅㄦ」;孩子咧開嘴,就報以笑容;孩子感覺孤單,就把他抱起來安慰他,感覺無聊,就逗他玩、讓他高興,餓了,就餵他。孩子慢慢從這些互動中學到「我很有價值,如果我很無聊、餓了,有人會來照顧我。」 嬰兒透過和父母的親密接觸,開始認識周遭環境,學習表達自己。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父母以同理心去傾聽、觀察嬰兒的需求,感受他的感覺,並適當的回應,就能教導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並主動表達。透過不斷重覆、可預期的互動,孩子(即使還在襁褓中)感受到父母的愛,感受到父母很希望了解自己。建立了這層信任,孩子就知道自己有能力表達感覺,而且能讓自己的需求獲得滿足。這是一種很好的感覺。 躺在搖籃中的寶寶哭了,是需要安靜?是害怕?還是希望被抱起來?是尿布濕了?累了?還是真的餓了?如果這些需求沒有被適當的反映出來,或者成人做出一種嬰兒不能理解的反應,嬰兒對自我的認識就會扭曲。「試想,如果每次哭叫,就不分青紅皂白的被塞進母親的乳頭或奶瓶、奶嘴,小嬰兒就在懷疑中學到,所有的負面情緒都可以『吃』來回應,」德國弗萊堡大學的行為生物學家郝斯娜柏(Gabriele Haug-Schnabel)提醒。 當然,孩子的需求和大人的需求不一定時時相符,但是為求得片刻安寧而塞住他嘴巴,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郝斯娜柏建議,父母只要聽從自己的同理心、花點時間,就能了解孩子的「語言」,並幫助他表達自己。因為「兒童發展的每一大步,不會憑空而來,是植基於每一天的練習,」她強調,父母的日常行為和活動,足以影響孩子的期望、經驗、情緒。 明確的界限——聰明父母的秘密 孩子成長到兩歲,自我漸漸成形,開始挑戰成人的權威。透過不斷問問題、主動密集的衝撞既訂的規則及體驗其後果、挑釁大人的反應,孩子才能找出那個年齡典型的行為空間。德國立科堡的教育顧問柏華格(Hans Berwanger)表示,他需要「父母定出界限」那種「爸爸媽媽最偉大」的感覺。他需要知道大人眼中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底線到哪裡。 這個答案要具體簡明。不論是擴大他活動空間的「可以」,或明確的禁令「不可以」,都必須前後一貫。只有設定一貫的、清楚的界限,才能幫助孩子適應他周遭的環境,而且提供一種「有些規定永遠必須遵守」的安全感。 每個兩歲小孩都覺得按鈕打開爸爸的CD音響夾再關上是一大樂趣。如果有一天爸爸大吼禁止,隔一天卻又只在一旁搖頭嘆氣,孩子就會懷疑,「他到底讓不讓我玩?」結果反而導致孩子不斷的開開關關,直到他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為止。柏華格表示,其實不需輕打小孩手指(以示處罰)、不須爭吵也不須吼叫,只要簡短、堅定的「不可以」三個字,加上一句解釋的話就足夠了。如果孩子不理解或沒有行動,就直接把他抱走。必要時,每天都做同樣的動作。 父母設下清楚且一貫的界限,同時也傳遞了大社會的規範和法令。在家庭中的約定愈清楚、愈可預期,孩子日後進入幼稚園、學校、職場,就愈有自信和他人相處。他會因為想多了解、積極參與,而主動去找界限、結果、原因,柏華格認為這種透過體驗得來的「理解」,不但提供安全感,也能保護孩子對抗無助感。 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平衡點的拿捏。設定界限並一以貫之,更是對父母本身性格、理念、自信的一大考驗。不但要收,同時也要放,容許孩子實驗的行為空間。父母如果連一點小事都不讓步,也陷入另一種極端。設定界限沒有標準答案,但如果父母愈有自信,面對孩子就能愈清楚、明確。 挑戰——我「做」故我在 「我自己!」大概是小小孩最常用的三個字了。父母應尊重孩子的這個意願,並且協助他在所有可能的方式中,找出對自己最有利的,藉以學習自己做決定,同時採取行動。 父母最擔心孩子會受傷,尤其在運動玩耍時。「別絆倒了!」「小心別摔跤!」「你這樣會撞到,很痛喔!」父母總是先預期那個最嚴重的後果會發生,這層擔憂反而讓孩子不確定,結果真的摔了一跤。行為生物學家郝斯娜柏在她的新書《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中,苦口婆心地請父母克制自己的憂懼,「先提醒危險所在,然後提供解決方法,只在孩子的行為太過冒險時才插手介入。」重要的是提醒孩子:「這裡很滑喔!」「注意!有塊大石頭!」「慢點!這裡很陡!」但把決定權留給孩子。這樣會讓他更有自信、更安全地適應變動的世界。 自己嘗試過的經驗、自己主導的發現都能促進孩子發展,而且這種方式不用花一毛錢。當然,大人可以做得更快、更好。但等待是值得的。 看一個四歲的小孩削紅蘿蔔、拼裝電動火車軌道,父母可能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忍住不插手。但對孩子而言,重要的不是拿把小刀在手上,而是他覺得自己長大了、很棒、很有用,因為他可以大聲宣稱「今天我煮飯了!」在那等待、焦急的五分鐘裡,孩子可能經歷兩段軌道兜不起來的挫折,以及終於完成的那份喜悅。 孩子需要感覺到,自己創造了一些事,在過程中發揮了一些影響,尤其是那種剛開始看起來很不容易的情況。他必須先考量,「我要採取的那種方式會產生什麼效果。」這個方式就是自己找的、試過的,必要時還可以再複製一次。然後他就會一直記得這個成功的經驗。孩子會擁有一種很好的感覺:「我參與了好多事,我還想再去體驗新的事物,而且別人也會把我當成夥伴,我有貢獻,有影響力,我知道怎樣找人幫忙,我很棒。」 但所謂的挑戰並非意味父母強加給孩子新的挑戰,揠苗助長只會埋沒真正的興趣。郝斯娜柏勸告父母不要急躁,不要硬把孩子往某個方向拉扯,要有耐性和注意孩子的反應。「只因為你懷疑你的四歲孩子還不會畫畫,便每天硬塞給他一張紙和彩色筆,是沒有用的,」郝斯娜柏指出,有些孩子喜歡在腦中畫,有些喜歡講故事或堆積木。「刺激孩子代表支持他的各種活動,而非硬塞給他一些東西,每個孩子都能發展出自己的想法,大人只要耐心等待。」 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期望增加孩子的負擔。父母需要的,就是對孩子自我發展能力的信任。孩子能感受到這份信任,就更有自信,就更清楚知道「我很好,我沒有問題,這就是我,」就能很自在、快樂的成長。這就是德國專家們異口同聲,呼籲家長要讓孩子感受到的自信。 帶著這份自信重回沙坑,重點就不在於你的孩子有沒有搶回那把小鏟子,而在於他如何面對因此而產生的內在情緒改變,而採取一種他認為妥當的態度或行為來因應。也許,德國的教養哲學、風格、方式存在著文化和個別差異,但是卻提供台灣父母另外一個角度的思考和反省。 http://www.lcenter.com.tw/Newsites/trend2003/trend29.htm

搬搬賽冠軍!!

2009年03月21日
公開
36

今天一進場恩聿有點被混亂場面嚇到, 不過很快的就被已經在比賽的寶寶吸引, 阿娘一直不斷給恩聿事前心理準備, 告訴恩聿整個流程, 順便指著一些表現很棒的寶寶給恩聿參考, 恩聿很配合的回應娘, 當時娘只是想著...至少今天應該會搬個幾包吧!!! 結果真正上場時, 一梯次..七位寶寶比賽, 恩聿在第七跑道, 比賽一開始恩聿就很配合開始衝, 衝向阿爹搬尿布, 然後很辛苦地搬回來給娘, 娘一邊要幫恩聿錄影一邊要給恩聿加油請恩聿快快再去搬, 所以整個錄影都是娘的聲音@@(有點吵,看官請見諒!!) 中間薇薇很好笑,一直想衝上場, 看來是搬上癮了!!! 原本想說志在參加, 因為隔壁跑到的哥哥跑好快唷!!! 恩聿一直在偷喵哥哥, 大概也有被哥哥激勵到吧!!! 結束時,娘還在恩聿好棒!!!這次真的有動到唷^^ 沒想到居然看到恩聿那條跑道舉著第一名!! 哇!!真的是意外的第一名耶!!! 阿公來當加油團唷! 我是第六梯次,第七跑到小選手^^ 遇到薇薇,沾沾薇薇手氣,薇薇才剛剛拿下第一名咧!! 培養情緒中!! 阿豆先上場囉!!!可惜還在怯場!!!沒關係...一回生二回熟啦!! 恩聿第一次也是這樣啦!!! 要上場囉!!!阿娘先給恩聿來個愛愛!!! 恩聿搬搬賽(意外的第一名!!) 2009_0321_BBH搬搬賽冠軍 @ Yahoo! Video 我是第一名耶^^ 這些都是我搬的唷!!一共八包...最開心的就是我阿公啦!!! 兩隻都是冠軍唷!!不過兩支都很難配合拍照耶@@ 阿娘!我累了!你拍夠了嗎??? 終於拍到阿豆跟恩聿啦!! 看看!我阿公好得意唷!!! 阿豆下次再加油唷^^ 今天我可是大豐收呀!!!第一名哩哩扣扣加起來也有兩大包耶!!! 我的第一張第一名獎狀!!! 好棒好棒...第一名獎狀!!!阿嬤說一定要幫恩聿護貝留起來唷!! 可惜今天阿嬤姑姑沒來!!!後來會到家裡放動畫給阿嬤姑姑看!!! 把大家逗的開心咧!!!

兩歲兒講究秩序!

2009年03月19日
公開
25

蒙特梭利Say∼1-3歲對秩序的敏感 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東西放在他熟悉的地方,做事有一定的順序,出去玩要走一定的路線,洗澡有一定的順序,甚至餐桌的座位也要固定…,因為他正在建立對周遭環境的秩序。所以如果你們家中有二、三歲的幼兒,跟他們玩捉迷藏一定會發現,他們喜歡躲在同一個地方,同時也會希望你同樣躲在那裡;假如你換個地方躲,他們在原來的地方找不到你就會很失望,以為你不跟他們玩了。這時期的孩子,他們的快樂來自「東西都在原來的地方」,他們的秩序感由此而建立。至於四、五歲的孩子就沒有這種現象了,玩捉迷藏也會躲在不同的地方了。 記得我的兒子兩歲時,有一次晚餐時間,他亂發脾氣,不肯吃飯,我覺得很納悶,平時兒子是很愛吃飯的孩子,怎麼今天不一樣呢?只見他講話講不清楚,手上還拿著一根湯匙給我看,我赫然發現我拿錯了湯匙,這不是他平常用的小湯匙,他就因此不肯吃飯。還好,那時我已經學過蒙特梭利的理念,知道孩子有秩序敏感期,喜歡用原來的東西,我就稍微麻煩一下,走兩步路幫他換回原來的湯匙,結果他立刻開始吃飯,而且吃得很開心,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假如此時我拿出媽媽的權威,命令他:「你就是給我吃!」那接下來就有的磨了。 替蒙特梭利寫傳記的史坦丁先生曾比喻說,孩子在秩序敏感期,就好像一位測量員被派往非洲一個新興國家繪製地圖,他花了數週甚至數月,繪出山脈、河流、道路的位置,假若有一天他一早醒來,發現山脈移位,河流改道,道路都不一樣了,一定會頓失所據而驚惶失措。孩子也是一樣,須對周圍環境有定位,所以我們要事先好好設計,讓東西都有固定位置,像衣服、鞋子、教具等都有固定放置的地方,亦可教他幫忙把東西歸位。若必須有變動的,如搬家或請客,就要事先告知,讓他先做好心理準備,與他商量因應之道。 秩序的敏感∼在恩聿身上表達無疑! 01.喝奶奶一定要在固定位置,躺固定枕頭,枕頭上的企鵝一定要擺正,不能是顛倒的@@ 02.床套的裙邊一定下垂,萬一有翻起來在床上,一定要把他拉下去@@ 03.玩躲貓貓一定只會躲兩個地方,兩個地方是固定的,一個是沙發後面,一個是跑步機後面@@連找人也是先找這兩個地方@@ 04.包布布大便一定要跑到床邊用力,還不太喜歡人家看@@ 05.發脾氣亂歡時一定要娘抱,娘抱的姿勢還有限制,會用兩隻手分別控制娘的兩隻手抱她的方式@@還會要求一下子要""大大""一下子不可以""大大""@@ 06.爹娘睡覺的位置也是有固定,一定要照小傢伙的規定睡@@ 07.上床一定要把襪子脫掉@@而且一定要自己脫@@ 幫忙脫會惹火恩聿@@ 08.泡奶奶一定要幫忙蓋奶粉蓋@@不給蓋還不行@@ 09.今晚娘在恩聿旁邊陪恩聿喝酸菜湯,其中最後一片酸菜恩聿說不要,娘以為恩聿不吃了, 所以就順口往嘴裡丟@@結果把恩聿惹火了!原來她是要放到湯匙裡面吃掉它,不要娘用筷子夾給她吃, 結果娘居然喀掉它,整整歡了半小時,一直對娘說:你吐出來啦@@ 金正細∼灣甕啦@@∼ 10.做馬桶尿尿,一定要用手拉著洗臉台,不然就是用雙手撐著馬桶邊,不喜歡讓人抓著@@ 反正一切都要符合他的順序做,難搞的秩序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