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愷媽

日期

#Tag

中正紀念堂退票+Y17玩

2007年03月29日
公開
5

今天的課老師剛好都暫停, 所以把打算中午下課去中正紀念堂退票的時間就往前嚕. 這樣就有機會帶愷去看衛兵交接儀式, 愷看得目不轉睛一直在問一堆問題, 要請他面對我來拍照也一直不肯, 非要目送他們離開. 在下階梯時,聽到一群大陸客竟在討論這些階梯數的問題, 他們霹靂趴啦討論出結論是 : 阿呀,這些樓梯又陡又高,準是象徵著那位的歲數,他應該有活到八十幾歲吧. ******************************************************************* 這些人又讓我想起, 八年前的夏天去香港海洋公園玩, 排在後面的那群西裝筆挺的大陸客(真的是都穿西裝呢)竟在討論這遊樂器材到底危不危險, 又是霹靂趴拉討論一堆.. 結論是 : 咱們還是去試試吧!! 吼~真的是斜線三條呀!! ********************************************************************* 之後婷婷也到嚕,就在春水堂用餐. 順便退票.. 用完餐就去婷婷媽蓷薦的y17玩, 愷已好久沒玩這類的滑梯了, 興奮到不行, 這真的是比信誼乾淨多了. 但幾乎都是小小孩呢, 今還看到一群母奶媽媽各帶著只會爬或剛會走的小孩, 就又想起當初和"媽媽咪呀"成員聚會的時光呢. 真的是感覺太像了. 玩到四點多就去一樓吃鬆餅, 臭愷愷竟一口也不分給我吃, 害我好餓呢. 快五點就慢慢走回捷運站, 婷婷也累翻啦, 就剩愷愷還在硬撐呢. 今天真開心老師都請假才有機會出來走走呢.

四歲前,增長智能的關鍵期

2007年03月01日
公開
8

四歲前,增長智能的關鍵期 智能能力的發展主要受到遺傳及環境交互作用的影響,且在幼兒時期發展最快,因此家長陪伴孩子一起探索,提供他實地的經驗讓他學習,讓孩子自由且富有想像力地使用各種器材和玩具,切勿常用「不行」、「不可以」,來拒絕孩子探索成長的機會。   智能能力是一種抽像的概念,知道今天仍沒有公認的專門性定義。綜合各類學者的觀點:智能能力是洞察情境、利用舊有經驗去解決當前問題的能力。智能能力高的人,學習能力較強,理解、判斷和推理能力也較高,因而對於環境的變化,也能夠較圓滿地適應。 智能能力兒童期發展最快   一般家長和老師都會習慣認為,IQ高的學生學業成就高,而只有學業成就高的人,才是社會上有用的人。當然這和長久以來,心理學與教育學也都以IQ定一個人的智商有關。然而IQ量表並無法測出一個人的全部智能。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Howard Gardner教授所提出的新的智能能力觀點,認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是一種人性整合的生活操作模式,是解決問題或創造的能力。Howard Gardner教授共辨認出七種智能,除了傳統偏重的語文和邏輯數學之外,還包括空間、音樂、身體運動,人際與個人內在智能,這七種多元智能的說法,突破了以往只有以IQ衡量人類能力的說法,「多元智能」的理論已漸漸成為教育改革的主流,而近年來的學校教育,也比以往更重視、更能接受個別差異。   究竟人類的智能能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何時結束?這些問題心理學家還是沒有一致的看法。不過根據最新研究,認為智能能力的起點並不是在出生以後,胎兒早在母體內就已經有學習行為,然後再繼續發展。大致上來看,智能能力在兒童期發展最快,以後逐漸緩慢,呈遞減形式。通常來說,人類智能能力約在四歲時達成熟的一半,十六到二十一歲成熟,二十歲至二十五歲之間到到達巔峰。 受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影響   由於近年來「多元智能」的觀念已逐漸被大家所接受,它幫助我們瞭解人和人之間的不同,主要在於人們有不同的智能組合,如果我們能夠激發出入類各式各樣的能力,那麼人們將會更有信心面對未來。個人的聰明才智並不是一出生就注定了,也不是一生都固定不變的,它會不斷增長、變化,並隨著時間不口際遇不同而有所發展。   智能能力的發展受到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影響。所謂的遺傳,事實上只不過是提供一種可能性,至於個體要如何發展,環境所安排的刺激作用才是決定關鍵。後天的環境既然對個體的智能能力發展有此深切作用,因此要如何佈置一個優質的環境,如何加強教育工作,實在是父母和教師的重要研討課題。 提供孩子探索學習機會   有許多玩具教材公司,知道父母很關心孩子的天賦才能,因而將產品標榜得以「啟發想像力」、「開發潛能」等來吸引你購買,其實不管有沒有特別的天賦,孩子都需要一個熱愛學習、穩定安全和尊重學習的環境,同時還必須能夠集中精神,和讓孩子自己能掌握的環境。   大人不要一直用「不行、不可以」來拒絕孩子探索成長的機會,最好能夠陪伴他們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提供實地的經驗讓他們學習,讓孩子自由且富有想像力地使用各種器材和玩具。對於幼兒來說,可能是幾個鍋碗瓢盆,對於大一點的兒童,可能是和他們的奇特「想法」一起玩耍。   我們還應該給孩子足夠玩的時間,「玩」本來就是孩子的責任,尤其是對於已經入學的孩子,他們在學校每天已經被安排許多指定工作了,回到家時,請多給他們做夢、冥想、思考、創新的時間和機會,也就是說讓孩子做一些自我學習,以便發掘出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才能。 稱讚與鼓勵是孩子的強心劑   除此之外,孩子需要有和大人常常接觸的機會,大人必須要能夠為孩子清楚明確表達 希望,要能詳細且嚴肅地回答他們的疑問,尤其孩子都非常希望大人能以擁抱、情感、話語 來回應他們。   有一個方法是我經常使用也很有效一—挑戰孩子的動機,我經常會開玩笑的說:「我 要教一件你們覺得很難的事情,我想你們可能學不會耶!」別擔心,這時孩子會像燃起鬥志 般的鬥雞,會非常專注的聆聽我接下來要說的話並回答問題,如果他們答對了,要盡快給予 讚賞,如果答錯了,要鼓勵他們繼續嘗試,孩子需要持續不斷的學習,即使遇到挫敗也要勇 往直前,大人的稱讚與鼓勵就像是孩子最佳的強心劑。 永遠保持好奇的心   越能接受多元智能理論,將有助於我們重視世界上的多元社會和文化,越能確認和運用多種發展智能的方法,就越能使傳統的教育制度,能夠面對真實世界的挑戰。這世界充滿著各種驚奇,必須讓「驚奇」永遠保持著活躍,存在您和孩子的心中,因為它是情感和智能能力發展與穩定的根基。

透過中美吃飯教育來看中西育兒觀

2007年03月01日
公開
18

中國人重視吃飯,民以食為天。中國父母愛孩子,更在吃飯上下功夫。頭一條,就是讓孩子多吃,不分青紅皂白,使勁塞,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國父母喂孩子吃飯,小時候在自己嘴裡嚼軟,再餵進嬰兒口中。稍大之後,一勺一勺喂,然後一筷子一筷子喂。經常見祖母端個碗,滿院子追趕孫兒,喊叫著喂一口。據我所見過的記載,喂孩子到最大年紀是十一歲,因為母親太愛她的兒子。 現在國內許多機關單位,中午也只有一個鐘頭午餐時間,許多做父母的一到點,天大的事也得放下,穿人山過車海,趕回家去,給孩子做頓中午飯。只怕大人不在,孩子吃不飽。   除了多吃,還要吃好,父母可以挨餓,孩子碗裡一口肉不能少。國家困難時期,好不容易買一毛錢肥肉,父母絕對捨不得自己享用,都要留給孩子,看著他咂嘴,父母心裡甜如蜜。現在國家經濟好了,吃穿不愁,什麼都有,雞鴨魚肉早已吃膩,山珍海味也不新鮮,還能找什麼好吃的給孩子呢?據說國內小學生就開始吃人參或燕窩等補品,真是好上加好,也不知小孩子是否消受得了。 美國的父母也關心孩子飲食,但遠比不上中國父母。美國人不硬逼孩子多吃,更絕對想不到給孩子吃燕窩,美國大人也不吃燕窩。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國家庭,會主動給孩子補鈣,也都嚴禁孩子喝可口可樂等軟飲料,還不許多吃糖。可美國孩子從能夠拿動勺子的時候起,就開始自己吃飯,弄得滿臉滿身,父母也不管。而且美國孩子,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天中午在學校吃午飯,沒有父母回家給孩子做飯那一說。家庭貧窮的學生在學校領免費午餐,想吃什麼吃什麼,父母根本看不見。中產階級的孩子則帶飯到校,大多不過一片二明治,一瓶果汁,加一塊甜點。孩子怎麼吃,丟掉多少,父母一無所知,也根本不問。   美國家庭吃飯,桌上擺幾樣菜,孩子說吃哪樣,就吃哪樣,說不吃哪樣,就不吃哪樣。幾乎所有美國孩子都不喜歡吃青菜,有的美國父母會要求孩子吃一些,孩子堅持不吃,也就可以不吃。美國父母儘管也知曉青菜的營養價值,但絕對不會強迫孩子吃。美國孩子吃飯,一說吃飽了,就可以放下刀叉,甚至離桌。我從來沒見過一個美國父母,孩子說過吃飽了之後,還會連哄帶騙,硬逼孩子多吃幾口才許離桌,好像孩子永遠不會自己吃飽。   美國人在吃飯這件事上的態度和作法,體現了美國兒童教育學的一個核心目標:培養孩子獨立思維的能力。孩子吃飯,必須自己決定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或者自己是饑,還是飽。如果明明沒有飽,為了貪玩而不再吃,那麼過一會兒他挨餓,就活該。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他自己承受後果。真嘗到苦處,下一次他就不會重犯。美國人愛說,犯錯誤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學習過程,兒童教育學對這一認識尤其重視。 這一觀念的基礎,是美國父母把孩子當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個人的意願。美國父母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現在還是將來,孩子只能過自己獨立的生活。所以必須盡早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孩子不要吃青菜,就可以不吃青菜。孩子說吃飽了,就可以不再多吃一口。這要讓中國父母看見,大概會認為美國父母不關心孩子的營養和饑飽,甚至是虐待兒女。   中國父母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事情,認為孩子年紀小,缺乏生活經驗,沒有能力做出選擇,或者正確的選擇,所以父母必須替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孩子們不喜歡吃青菜,那不對,大人必須逼著他們吃。孩子才吃一碗飯,就說飽礦,不可能,他會餓,大人必須逼著他們再多吃。中國古話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三十歲才算成人,四十歲才不糊塗。小孩子懂得什麼,哪裡會有他自己的意願。孩子想幹什麼,還不是瞎鬧,依他們,都得營養不良,最後餓死。 在這樣兩種不同的生活環境中長大,美國孩子可能免不了經常挨餓,中國孩子從早到晚永遠肚子飽飽的。美國孩子因為不吃青菜,營養要靠維他命補充,中國孩子營養在飯萊裡都吃夠了,要補的只有燕窩和人參。美國孩子從小懂得,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自己是饑是飽。中國孩子從小懂得,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時時處處要聽大人話。美國孩子從小有什麼說什麼,不想吃就說不想吃,吃飽了就說吃飽了,他們對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也知道父母對他們有充分的信任。中國的孩子從小知道,要騙父母是絕對做不到的,就算講真話也不被信任。大人只按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所以只有討好大人,明明不喜歡吃也說真好吃,明明吃飽了也說還要吃。   不論哪個國家,不管大人小孩,每人每天至少要吃三頓飯。所以大人在飯桌上的行為,每天至少重複三次,在孩子身心所產生的烙印,自然比學校的功課還要深刻。學校每天不過一節算術,一節語文,歷史或政治課還不是每天上。星期六和星期日兩天不上學,可是照樣要吃飯,一頓不少。所以大人跟小孩一起吃飯的時候,實際是在不斷地對孩子進行思想意識方面的教育,切不可小看。   美國父母吃飯時的所作所為,在於訓練和培養孩子的獨立判斷能力,培養他們的獨立思維和獨立意志,他們的自信和自尊,他們對誠實和信任的尊重。一日三餐,日日不斷,而且直接作用於他們的身體感覺,飯桌教育遠比上幾節課,聽幾個演講,鞏固得多,有效得多。中國父母吃飯時的所作所為,在於讓孩子明白,他們年紀小,生活經驗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是饑是飽,他們也用不著自己知道這些,有大人關心他們,為他們安排好一切,他們只要聽話,就餓不著肚子,營養充足,茁壯成長。   結果美國孩子長大,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我知道,我會。中國孩子長大,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我聽話,我是好孩子。美國孩子半饑半飽,營養不良,目中無人,獨往獨來,橫衝直撞,頭破血流,最後能發明出新玩意,開大公司,當大老闆,自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中國孩子則肚皮鼓鼓,面色紅潤,尊老愛幼,謙虛謹慎,服從領導,兢兢業業,最後被大家選為勞動模範,優秀公民,人民代表,人家愛聽什麼就說什麼。 不管養出什麼樣的孩子,總而言之。吃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除了求生手段,或者人間享受,或者民族文化標誌等等之外,吃飯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兒童教育。這一點,應該引起中國父母們的注意。   雖然美國父母不管孩子吃什麼,飽不飽,卻管孩子怎麼個吃法,所謂吃相。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管得特別嚴格,絕不放過一次過錯。孩子從小自己吃飯,拿刀叉就得訓練。美國人吃飯,不許端起盤子,放在嘴邊,也絕對不允許進了嘴的東西,再吐出來。肉骨頭、雞鴨、魚蝦之類,不可以嘴裡咬一口,再放骨頭,或吐刺皮。孩子使刀叉,就得練到能夠在盤中剝掉蝦皮,只叉蝦仁入口的水平。而且還不許在瓷盤上切出聲響,砰的一刀,父母就瞪眼睛,孩子趕緊要道歉。   如此之難,好不容易吃在嘴裡,卻不能盡情享受。美國人吃飯,最要緊的一條規矩,是不許出聲。所以絕對不允許張著嘴咀嚼,雙唇作響。也不允許離嘴一寸遠,大聲吸麵條、稀飯、雞湯、茶或者酒。就是再燙再辣,也不可以發出吸溜吸溜的響聲,只有受苦。更不許可含著滿嘴飯菜,邊咀嚼邊講話,那是美國人飯桌上的大忌。美國孩子從懂事那天起,就會記得嘴裡有物不准講話。他們見到大人有誰犯規,一定要指出,大人也只好認錯。   中國父母講實惠,注重孩子吃什麼,吃多少,一般對吃相不太在意。大人小孩,吃得熱熱鬧鬧,咂嘴吸湯,剔牙打嗝,盡情盡興。那種吃飯的樂趣和滿足,跟美國人一起吃飯是絕對享受不到的。這又是中美兩國人吃飯,以及吃飯教育上的一個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