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如如蜜

親子語言學2007.11

2009年03月06日
中時「浮世繪」-親子語言學2007.11

父母一定要 扮黑白臉嗎?

蔡穎卿專欄  (20071102)

 親子教育變成一種系統科學後,父母開始擔心自己的教養方式是否合於時宜?有沒有遠離專家歸納出來的方法?有時候,發話與做法條條切著規矩走,讓人印象深刻。其中最讓我感到驚奇的,莫過於父母扮演黑臉、白臉的分工有致。

 我看到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女孩走向一個魚缸,她伸手探向水邊時,那年輕父親毫無預警地大聲喝斥,做狀輕輕打了她一下。孩子哭了起來,回頭準備往另一頭奔去時,她母親早已慈愛地敞開雙臂,準備迎接那帶著哭聲、跌跌撞撞的小人兒。母親接過孩子後,又摟又親地說:「不要惹爸爸生氣、要乖喔!要聽爸爸話喔!」而那位父親繼續在一旁佯裝生氣的模樣。

 看著這一幕從頭演到尾,我四十幾歲的腦筋都還搞不清楚「爸爸的話」到底是什麼,不知道那一歲多一點的心靈可會明白母親慈愛的叮囑?我猜她只是一冷一熱地洗了一趟黑臉、白臉的三溫暖而已。
 我也曾在銀行聽過這麼有趣的談話,一位男士對他身旁的女士說:「叫妳兒子刷卡要節制啦!」

 回話言簡意賅:「要說自己說,我兒子不是你兒子嗎?」

 這讓我想到,自己常常被問及教養的工作中,丈夫到底是「扮演」什麼角色?那些問話似乎是說,父母親的教養職責是可以劃分得一清二楚的。

 我並不認為父母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能完全分工、各司其職。家庭生活的進行日日有新意,父母的言行代表的是一種價值觀的合體,這也是很多單親家庭雖然辛苦,卻仍能教養出好孩子最重要的原因。

 對孩子說話,誠懇最重要,不須時時想著黑臉、白臉的分工與技巧。



親子對談裡的修護機會

蔡穎卿專欄  (20071109)

 大女兒八年級那年曾受邀到鄰居家喝午茶,邀他的叔叔說,家裡來了法國客人,想讓學了兩年法語的女兒去「練習、練習」。我不會說法語,不知孩子的程度算不算好,在一旁喝茶吃蛋糕與主人家閒聊時,只覺得那位法國朋友與女兒之間的談話節奏似乎頗為順暢。

 間歇中,主人突然用中文對女兒說:「妳的法語有口音,說得不算好喔!」孩子臉上立刻刷過一抹尷尬的紅暈,她望了我一眼,我給她回一個安慰鼓勵的笑。主人又說:「不過妳的英文說得實在很完美。問題是,妳又不是美國人,英文說那麼好要幹什麼?」我在那層更深的臉紅之下,看到一對眼睛似乎就要泛起淚光。

 好不容易回到家後,我知道自己不能讓這件事過了就算,必須好好地解決她心中的疑惑與衝擊。
 我告訴她,我認為鄰家叔叔那樣說其實是矛盾的,這種說法有些不夠體貼厚道。但是,厚道是一種生活修養,我們只能要求自己應該以此待人,卻不能期待人人會這樣對待我們。她想了之後點頭展顏笑開說:「真的!真的!」然後從生活中回顧哪些人就是特別厚道,永遠能想到別人的感受。

 比起那些刻意或無意傷人的經驗來說,只要認真去想,其實好事多過壞事。

 父母總會擔心孩子在外容易受到不當言行的傷害。我們在不同的社會生活,孩子也的確承受過一些負面的經驗。可喜的是,家庭開誠的親子對談可以提供修護的機會。那些問題與傷害,常因深入具體的討論,從單一事件轉換成為人處事的意見交流;不只修護受傷的感覺,而且建構積極的人生觀念。


抱怨會傷孩子

蔡穎卿專欄  (20071116)


 在各種測驗接連而來的考季中,我跟埋首書堆小息暫歇的小女兒閒聊,她說:「媽媽,我的朋友很可憐,她不能專心準備考試。」細問過後,才知道這個朋友的父母親因為感情不睦,孩子常常要接受雙親指責對方的抱怨,以及大人在電話中對親友的投訴。這些佔據生活的話語,取代了親子對談的內容,攪動擾亂的也許不是孩子期待專心準備考試的「時間」,而是一份安定的「心情」。

 同學對小女兒說:「我回家時聽到媽媽打電話跟外婆抱怨爸爸,要出門時又聽到媽媽用越洋電話在跟阿姨說同樣的話,聽了很心煩。」

 大人喜歡抱怨,這些抱怨無論需不需要,對成長中的身心,不只帶來牽動的混亂之感,也會影響一個孩子對成人世界的認識。凡事抱怨的父母,很難要求孩子樂觀向上。
 在生活中,我們引領孩子認識光明的熱情,似乎遠遠不及披露人性挫折來得積極。不管多麼家常的話語,父母出口的語言代表的是自己對人世觀照的價值。

 如果我們一天只有一小段時間可以跟孩子說話,「說些什麼」就是最重要的預算考量。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重「質」不重「量」,對思考親子談話的內容十分有意義。

 父母常常抱怨自己沒有時間好好跟孩子說話,不知道我們在放大「忙碌」的定義之前,是不是已經確實檢視過自己使用時間的優先順序與效率?

 親子之間有好的對談品質,不只需要思考關懷的內容,「時間」本身也是一個決定性的要素。如果我們能省下人際之間無謂的漫談,把時間留給孩子,也許就不再需要花時間來抱怨「忙碌」讓親子溝通單薄貧乏了。



單純地承擔責任

蔡穎卿專欄(每週五刊出)  (20071123)


 我想請一位小朋友吃飯,她的母親追著我說:「幫我好好訓他幾句,他聽你的。」我笑著回答他母親說:「妳想跟孩子說的話一定要自己說,我不會幫妳的。」我去關心這個孩子,為的是盡長輩的責任,不是當他母親的發言人。

 他正進入辛苦的青春期,和母親起大衝突之後,跟周圍的長輩見面時總是很尷尬。我擔心他的感覺,想藉著一起用餐聊聊天讓他知道,沒有人在背後議論他。那餐飯並不是代他母親去訓話。

 我聽過家長無法跟孩子取得共識時會打電話向老師求救,請老師代為溝通。那些老師談起孩子聽話這件事,不約而同地歸納說:「我們只是比較有經驗。」我想這就是關鍵──「有經驗」。
 如果我們跟孩子的溝通一發生問題,就求助他人幫我們解決,那麼那些必要的「經驗」就無從在自己的親子關係中穩固地建立起來。

 我們應該自己好好面對有時擱淺的親子溝通,不能只期待別人幫我們拖出困境。

 我至今還非常懊悔曾幫一位朋友去處理他孩子說謊逃學的事件。雖然他的母親都已把事實調查清楚,我卻像一個偵探那樣,想用話套出「實話」。

 當我這樣做的時候,不但逼迫孩子用更多的謊話來遮掩,對他年輕的心靈更是殘忍、不信任。

 我應該做一個好朋友,在他母親請我幫忙時,勸她直接把自己知道的事實告訴孩子,然後一起想出解決的辦法,而不是像警察那樣聲東擊西,只願在智力與語言的競技中把孩子更難堪的一面逼出來。

 親子溝通與其說有要訣,不如說父母不要複雜化原本簡單的問題。那會使講話的誠意相對減低,讓問題更難解。




莫隨便說「沒關係」

蔡穎卿  (20071130)


 我越來越能從親子對談中感受到時代的轉變。

 在一個聚會中,有個孩子打翻飲料,剛擦過的地板很濕,遊戲中的小朋友滑跤了,咚一聲後腦著地。我看到所有的大人都圍上去,異口同聲地對著嚎啕大哭的孩子說:「妳好棒!沒關係、沒關係。」然後母親抱著孩子親吻又親吻,不停地說:「媽媽愛妳!媽媽愛妳!」我當時很想立刻去做一件事,請他們關注孩子有沒有內傷,然後取一塊乾抹布趕快把地板擦一遍,免得一片混亂中,又有孩子踩到那濕滑的地方而再度受傷。

 小時候我們受傷,母親不會用「我愛你」來安慰孩子。但是,所有的擔心會化為照顧的行動。我想,現代母親既然懂得如何使用言語撫慰孩子,行動力也應該更好、更快。
 在親子對談中,「沒有關係」是一句好奇妙的話。我看過一個兩歲多的孩子才把一個圓形的接線畫岔了,她的母親馬上拿起橡皮擦幫她擦掉那個不整齊的連接,然後疊聲對孩子說:「沒關係、沒關係!」那孩子的表情非常困惑,我猜她從頭到尾都沒搞清楚,這到底有沒有關係。

 我喜歡「沒關係」這句話所代表的接納與支持,不過,不管自己的孩子很小或長大後,我都不隨便用這句話。

 如果孩子打翻東西,在說「沒關係」之前,我會趕快拿起紙,提議一起收拾那個慌亂的角落。如果她考壞一場試或面對一個自認搞砸的場面,在聽完她的感受或幫她分析情況之前,我不會隨便說「沒關係」。

 我把我對孩子說的「沒有關係」留在一個用力的擁抱與深深的了解之後;用在她自認為失敗,而我仍然非常以她為榮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