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如如蜜

親子語言學-2008.02

2009年03月06日
用心講話,孩子知道

蔡穎卿專欄(每周五刊出)  (20080201)




 鄰居小女孩有個跟製作食物相關的功課,她來找我陪她一起做。我們看了老師給的列表與說明,在玻璃瓶中用鮮奶油搖出了一塊手工奶油。當我們從脫脂的牛奶中取出那塊色澤美麗的成品時,我忍不住跟著眼前的十歲小女孩歡呼了起來。我催促她說:「趕快回去告訴媽媽,她一定很高興!」

 隔天跟孩子再碰面時,我想起昨天成功的製作。當時與孩子一起工作的興奮之感還在心裡,覺得她的母親錯過了珍貴的一刻真可惜,所以急著想知道,當她回家報告心得後,媽媽是否也跟我們一樣興奮。

 孩子聽完我的問話,雙手一攤,做了個滿不在乎的表情說:「她很忙啦,一直講電話。我拿奶油給她看,她只跟我揮揮手說:『好棒!好棒!』」當時,那張似乎能看透父母心的小臉讓我起了一陣難過。倒不是對我那鄰居好友的責備,而是我們在別人身上才會看到自己也有過的疏忽。
 當我們很忙,或與別人交談時,要怎麼做才能不讓孩子感覺只是應付了事,這是忙碌的現代父母都會面對的問題。我們說話用不用心,孩子不會不知道。

 如果在工作中,我們需要安靜,可以不要對孩子說:「現在不要講話!」或「你給我安靜。」試著具體而溫和地說:「對不起!媽媽現在得專心工作,等一下我們再好好說。」當我們無法即刻滿足孩子的要求時,用話語使孩子清楚地了解真正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敷衍他們,等他們長大,自然而然也就學會了敷衍我們。

 愛須學習跟努力。親子之間,真誠說話不也是一種身教的背影嗎?



說清教養的出發點

蔡穎卿專欄  (20080215)




 我在水槽看到一根用過未洗的湯匙。雖然每天廚房的清潔工作都由女兒在做,這根用過的湯匙她一定會洗,但我還是把孩子叫過來,告訴她說:「下次記得順手就把用過的東西洗起來!」

 我接著說,其實自己一點都不介意幫她洗一根用過的湯匙,這個提醒是希望她能從積極處理身邊的小事當中,養成更好的生活與工作習慣。對於一個十八歲的孩子來說,指正生活小事如果沒有說清教養的遠程意義,片段的糾正聽起來就像一種嘮叨。

 父母之所以教養孩子,是希望他們無須倚賴而能過得很好。這個具體的意義卻常常被我們未經深思的語言弄得紛亂萬分。
 這兩個星期,我去跟一家咖啡餐廳的員工一起研究他們的工作。廚房裡有個員工,每天都寫工作日記。我問她能不能給我看,她害羞地說寫得不好,但還是願意與我分享。

 在其中一則的日記中,有個描述讓我很驚訝,她小小工整的字寫著我們同工時的感受──每次我做錯的時候,老師總是用提醒的口氣,而不是糾正的口氣告訴我。

 我回想這幾天以來,並沒有特別去思考「糾正」與「提醒」的區別。

 我來此工作的目的很清楚──幫她盡快學會新技巧與適應各種改變的壓力。所以照顧她的心情,也是重要工作之一。也許因為有了這樣的考慮,在忙碌緊迫的工作中即使常有指正,說出的話在她聽來也就嚴而不厲了。

 對孩子說話何嘗不也是如此,我們要在顧及孩子的感受中步步達成教養的目標。如果我們習慣出口前能預想孩子接聽時的感受,也許「糾正」與「提醒」間的拿捏就沒那麼困難了。


將體貼化為行動

蔡穎卿專欄(每周五刊出)  (20080222)




 我從小熱愛家事,因為體認了處理生活雜事最能成就工作能力,所以一直把家事教育當成帶領兩個女兒的重要綱領。除了貫徹全家協力、分工合作的生活方式,用話語跟孩子分享當中的意義也是我快樂的親子功課。

 每個黃昏,當孩子在桌前用功時,我總在廚房準備晚餐。雖然吃完飯後,所有的善後工作都由女兒負責,但是在結束烹調工作的同時,我一定盡力把能做的清潔工作努力完成。

 女兒常常在擺設餐桌時,看到剛做完晚餐的我在清理鍋爐,她會很自然地說:「媽媽,放著,我待會兒一起洗就好。」記得第一次聽到她這樣說的時候,我的回答是:「沒關係,媽媽順手洗起來,其他的東西,吃完飯再拜託妳了。」
 有一次,我們在聊天中談到「體貼」,我想起了每天清理廚房的事,於是提起了自己的心情。

 我告訴她,每一次,當我做完飯,想把廚房盡可能地清潔乾淨再交給她的時候,我心裡想的就是「體貼」兩個字。不只是在家裡,在工作的職場上,我也一定用同樣的方式來表達我對工作同伴的尊重。我希望她以後在外工作,或對親人朋友,也要用行動來表達真心的關懷。

 在親子的對談中,如果我們長期力行身教,那麼,深刻討論的言教就不會架空為訓話。父母若只是默默為孩子服務、為生活努力,卻不曾分享當中的想法,在教育的雙向互動中,難免是一種缺憾。

 行動使孩子看到父母為人的力量;語言使孩子了解當中的意義與父母的價值觀。

 用好的語言告訴孩子你所做的一切、你的所思所感,有一天,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跟你分享他的人生。


父母不必是嚴師

蔡穎卿  (20080229)




 進入寒假後,在高鐵站常常看見年輕的父母帶著孩子走出家門,在旅行中體驗真實的生活。不過,當「知識」與「學習」這兩組字的重量真實地壓在父母親的心中時,我看到走出教室的一對對親子,形體與精神顯然都不輕鬆。

 從入口走向洗手間的路上,經過便利超商。一位背著行囊的父親對兩位裝備同樣齊全的稚齡女兒大聲發號施令,他的指示接續而來:「站好、自己把背包背起來、拿地圖……」聲音之大、精神之抖擻,讓從一旁經過的我也不禁抬頭挺胸。

 走到洗手間時,聽到隔間中傳來一串話語:「commute就是交通的意思,所以我們說溝通是communication,transportation也是交通,但一個是名詞、一個是動詞……」那段像電子字典的流暢話聲還未盡了時,其中一扇門開了,走出一位大概小三或小四的女孩,面無表情地對著隔空的母親不奈地回一句:「那妳說『交通』就好了嘛!囉唆一大堆幹什麼。」
 走出洗手間,進入閘門前,我又看到好幾對親子,他們手中拿著的紙條是不是叫學習單?在他們交換話語的神情上,不難想像,沉重的擔子即使在旅途中也不曾放下過。

 我想起小時候,父親也教我許多知識,他會把我抱在膝上看天空的星星,告訴我如果眼睛總是望向寬闊的地方,人自然是不會計較小事的。他在女兒開始學化學的時候,悄悄地在家裡的調味罐上貼上幾組化學式的名稱。

 我也想起母親從小自然而然地把做事的道理用擦地、洗衣、燒水、整理的實作一一教給我。

 知識傳承的語言,可以廣布在生活每一個角落,父母親如果能把話說得更親切、自然一些,孩子也許更能開心地接受與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