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如如蜜

親子語言學-2008.03

2009年03月07日
孩子有感受的權利

蔡穎卿專欄(每周五刊出)  (20080307)




 跟孩子談話的時候,我會特別小心處理負面的評價。如果不喜歡某樣事或物,通常我只陳述自己的感覺,但盡量避免替孩子決定他的認知。

 有些父母會對孩子說:「那不好吃,不要吃。」或在孩子面前說:「某某人好差勁。」我更聽過只是小學的孩子就會極力否定受教育的環境。當我問道:「為什麼不好?」的時候,孩子只是期期艾艾地答道:「沒有外國好,我爸爸說念完國中最好出國。」我從簡短的答話中體會出,被大人決定感覺的孩子有多麼地無辜,他們沒有能力去愛自己所擁有的生活。

 在認識人生的路上,如果孩子從父母身上不停地汲取負面的思考方式,或總是被結論式地告知「這不要、那不好」,想必這孩子的精神世界是狹隘的。即使太陽出來了,光線要照透的可能性也相對會減少。
 大女兒在大學報社打工,第一次去面見客戶時,一連串被拒絕。她說,那天從最後一家公司走出來的時候,心情好難過,於是在市區坐了半個小時,看街頭藝人表演。小息之後,她想通了,跟自己說:客戶不是因為不喜歡我這個人而拒絕,是我提出的構想不適合他們,於是振作起來思考該如何調整工作方向。

 她高中第一次打工的時候,我們就告訴她,每一份工作的報酬都有兩部份,其一當然是大家看到的金錢,另一半是「成就感與自我成長」。只看到一個小時鐘點費的多寡而決定去留之前,一定要看清另一半的報酬是否值得。

 在親子對談中,我避免強化這個世界的壓力與黑暗。因為我知道孩子能不能輕快地朝希望走去,與我們的言教、身教息息相關。



嘲弄與幽默是兩回事

蔡穎卿專欄(每周五刊出)  (20080314)




 在餐廳中與兩個聚餐的小家庭斜面對座,他們四個大人帶著五個孩子圍著一張長桌,看起來一團熱鬧!稍坐之後,其中一位媽媽拿起他先生已經勾寫了某些項目的點單,轉頭望了望比肩而坐的伴侶,然後往他的頭上給了一記出人意料的巴掌,口隨手到大聲說著:「笨蛋!點這什麼菜。」

 所有的孩子眼見那戲劇性的肢體動作與話語,都被逗笑了,壯膽群起大聲嘲弄著被稱為「笨蛋」的長輩。那母親因而更得意地環顧著五個孩子,神情誇張地繼續調侃丈夫來逗弄孩子的開心。

 在團體中以取笑人來引起注意,是小孩常犯的言談毛病。以前,當我看到這種孩子,心中總奇怪這些稚齡幼童到底去哪裡學會如此不厚道的說話方式。等親眼看完這一幕,許多納悶自然有了解答。
 在成長過程中,孩童模仿父母的言行來面對自己的世界。如果一個孩子聽到母親說這樣的話能引起哄笑,他很可能無法思辨這當中所允許的程度與界線,只看到這種說話方式引來足夠效果,十分有趣。

 孩子在外學了不好的話語,回到家裡如果父母用心指正,還可以為正確的語言習慣把關;相反的,如果家庭的說話方式出了問題,孩子要直接面對的是外人對他的教養評價與接納程度。

 父母如果想建立開心、輕鬆的話題,可以關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而不是以取笑他人或侮辱性的言行來博取孩子無知的開心。我們都知道刻薄嘲弄的言語習慣很難受到真心的歡迎。如果我們常常只為了小小的歡鬧效果,示範不尊重他人的言行或玩笑,

 也許帶來的影響日後會使自己懊惱不已。



與其隱瞞,不如信賴

蔡穎卿專欄(每周五刊出)  (20080321)




 我相信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都可以被寄以期望,如果父母在交託的語言上顯示信任與同舟共濟的愛,孩子會盡責地貢獻家庭一員的力量。

 幾年前,一向很有活力的婆婆在例行檢查中發現了癌症。當丈夫與我都為此心事重重的時候,我在孩子的臉上發現了疑惑不安的神情。夫妻討論之後,我們決定把實情告訴孩子,並分析此後可能會面對的生活變化。

 在那場談話中,我們清楚地說明期待得到的幫助;比如說,請她們好好照顧自己、每天由姊姊幫妹妹檢查功課,以及代為處理無法出席的親師活動。
 那兩年裡,我發現孩子在家人同心面對困難中堅強了起來。以前,我每次離家,小女兒總是哭,但自從知道奶奶生病之後,她不再掉眼淚,還在電話中報告許多使我安心的事情。

 家庭遭逢困難,父母在考慮孩子承不承受得起之前,或許更該思考到底瞞不瞞得住?如果因為隱瞞而改變日常的言行,可能引來孩子更大的無名憂懼。孩子總是敏感,當父母憂心忡忡時,很難使他們感受到真正的平安。

 我的表妹有一天拿張紙條給我看,她小三的孩子寫著:「我不會說,今天媽媽看起來不一樣,好像天突然黑黑的……」一字一句都顯示他的擔心。那天表妹去參加了一場親戚的喪禮,因為很累,又以為說出傷心事會影響孩子的心情,所以她一直默默地處理著自己的情緒。沒想到形之於外的憂鬱,已經引起孩子的恐懼。

 生活不可能永遠風平浪靜,我們可以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是使他們相信,浪打來時,不但有你在船上,而且願意把一條纜繩交在他手上;請他同心協力,度過難關。



到底是誰的國際視野?

蔡穎卿專欄  (20080328)




 黃昏跟女兒去大學的校園運動,有個四、五歲的孩子騎著護輪小腳踏車搖搖晃晃從橫向切過我們腳前。他的母親急忙上前道歉,回頭跟孩子說:「你要『禮讓行人』啊!」我們跟那個可愛的孩子揮揮手,繼續往前走。快步中,女兒帶著疑惑的聲音問我:「我聽到很多媽媽對小小孩講話用好難的字?為什麼不說:『要小心走過的人!』說他們懂得的話?」

 語言的早熟讓人驚喜,也許這種贏在起跑點的心理讓父母在跟孩子交談時,不知不覺做了許多揠苗助長的工作。

 當靠著模仿得來的說話習慣造就一個個小大人之時,父母為著超越年齡的說話能力而沾沾自喜。
 有一天我聽到一個媽媽對才三歲的小女孩解釋為什麼要帶她出門旅行,她的切入點竟然是「視野」。雖然也提到故事書中的井底小青蛙,但是一番話從台灣談到法國,話說得鏗鏘有力、寓意深厚,一再期勉桌前小兒要有「國際視野」。我在一旁恨不得那孩子快快長大,好完全理解此中的真意。

 選擇適合的用語並不是低估孩子的能力。當孩子是一個完全理解談話內容的受眾時,才能有流暢愉快的應對。父母如果總用專有名詞跟小小孩講話,孩子最常有的回應是:「那是什麼?」或「為什麼?」在這樣的溝通中,他們忙著吸收新字眼,卻很少有機會用自己完整的語詞構句來練習自然的表達。

 我們常說,要站在孩子的高度來理解他們,我覺得對不同年齡的孩子說話,用字拿捏也有調整的必要。對小小孩說淺顯易懂的話、對大孩子用成熟莊重的用語。在親子對話中,語言應該發揮適材適所的最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