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如如蜜

親子語言學-2008.05

2009年03月07日
要真誠意,不要假民主

要真誠意,不要假民主我說親子協商時,大人常常「真主意、假商量」,但同為父母的朋友多半都為自己辯解說:「我沒有。」

決定一件事,稍有反省的父母會想到,如果強要孩子順自己的意思,這種表現太威權,怕孩子因此反抗;但如果讓孩子自己決定,又怕日後他們後悔。所以「真主意、假商量」是父母想到的一種說服法。商量是民主的,但主意早已定了,無論繞遠切近,不達目地誓不甘休。


這種說話方式不只用在大孩子身上,連對小小孩,我們也常常使用這種假民主。
我們會說:「隨便你要不要把外套穿上,反正感冒了別來找我。」或是「愛不愛吃隨你,長不大是你的事。」有趣的是,即使對別人家的小朋友,我們也不可能用這種冷熱交攻的方式說話,但是對自己的孩子,出口總是特別尖利。

父母是否能說出自己的意見,真誠非常重要。我發現父母要對孩子說出真正的意見最困難的,是面對自己而非孩子。

這幾天,小女兒要從被錄取的五所大學中選一所學校加入。當她捨棄康乃爾大學建築藝術學院而決定要去羅德島設計學院時,朋友們都問我,為什麼不幫她拿主意,無論如何,對台灣人來說,康乃爾大學是非常有名氣的。

我不否認自己曾經有過掙扎,但一下子就過去了。因為,我問了自己兩個問題。我曾讀過這五所學校嗎;如果要我給她強烈的意見,根據的認識是什麼?

在她提出申請時,我早已經知道她心中的第一志願;如果現在推翻這個想法,我自己真正的心態又是什麼?

然後,我很清楚地看見,只要我肯真實面對自己,真主意就能真商量。

﹝中國時報 浮世繪版 蔡穎卿專欄 2008.05.02﹞


請看著孩子說話


請看著孩子說話我們如果遇到講話態度不親切的人,難免覺得不舒服。但是這種不被善待的感受,父母卻常常忘了替孩子設想。

教導父母如何鼓勵孩子朗讀的書上說:「鼓勵孩子朗讀──最理想是配合豐富的表情。」我覺得豐富的表情,不應該只在我們想到「教育」孩子的時候才出現;日常生活中跟孩子對話,也該有專注的神情與慈愛的態度。

在生活的場景中,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看到有些父母在聽孩子說話的時候,臉上是沒有任何表情的。他們眼睛盯著前方,神情中看不出跟孩子有任何交集。不管話是不是聽進去了,那種冷漠總讓人感到非常可怕。
更常見的還有在餐桌上跟孩子說話的父母。他們把臉埋在報紙或雜誌裡,時不時就抬起頭對孩子暗喝一聲:「你快一點,好不好?」話一講完,又像隻駝鳥般地往字堆裡鑽去。那聲提醒或指示,讓人覺得跟孩子吃飯好像是一件最惹人厭煩的事。

有一次,我在商場裡看到一對小兄妹,大概是因為父母閒逛時各走一方,孩子於是到處跑動,像玩捉迷藏一樣找爸媽。兩個孩子都好可愛,當他們無意中看到爸爸的時候,小臉上馬上綻開驚喜的笑容。當中較小的一個,疊聲地喊著:「爸爸!爸爸!」想要索抱求疼的嬌態溢於言表。我以為那位應該感到非常滿足的爸爸,會立刻敞開雙臂去迎接難以抵擋的兒女嬌憨;卻聽到毫無情感的一聲令下說:「走開!去媽媽那邊。」

兒女是人生的禮物,也是成長的課題;我們可以從如何善待子女,學會珍惜的意義與為人處事的功課。然後,孩子可以順著那條熟悉溫柔的道路,好好長大。

(中國時報 浮世繪版 蔡穎卿專欄 2008.05.09)


好好跟長輩交談

好好跟長輩交談三代同堂相處的家庭,最容易看到語言的身教影響。我們跟長輩說話時態度恭不恭敬、話語誠不誠懇,孩子都一一看在眼裡。

我認為再也沒有比這種教育更不費力氣或更公平的──我們以言行為自己決定日後孩子回應的標準。


在平日的生活與工作中,我很少使用台語。婚後卻發現夫家平日習慣用台語交談,所以每次與公公婆婆談話的時候,我會特別注意不要夾雜語言,好讓長輩與我之間的溝通能順暢自然。
孩子開始學語之後,公婆有時擔心她們聽不懂台語而勉強用國語。我會請他們寬心,並說明如果孩子聽不懂,只要我們在一旁稍加解釋就不會有任何阻礙。從生活說話的小節為孩子做示範,他們便容易懂得體貼長輩的語言習慣是應有的尊重。

在相處的交談中,這種尊重之心會自然而然提醒他們顧及話題的範圍,不讓長輩因無法參談而受到冷落。

十多年來因為多國遷移,兩個孩子彼此之間已慣用英文交談,能學習台語的機會非常少。但因為尊重祖輩的溝通習慣,她們對台語的聽說都不陌生。我很高興地發現,這種尊重的習慣已延伸至生活中。當她們面對母語為中文的交談對象時,也不會輕易使用對自己來說輕鬆一些的英文。相信她們知道,在溝通中顧及對方的感受與語言方便是必要的設想。

也許我們從來都沒有想過,就在每日與父母的談話當中,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接收我們所給予的語言教育。他們接受、體會、模仿,更在當中確立我們所提供的標準。

所以,與其告誡孩子好好跟我們說話,更有效的方法是我們以耐心的態度,好好跟長輩交談。

(中國時報 浮世繪版 蔡穎卿專欄 2008.05.16)


不聽話與聽不懂


不聽話與聽不懂記得很久以前聽過一個笑話,說的是一個母親在睡前最後警告孩子說:「別再叫我媽媽了!」那位被兒子煩得受不了的母親,多麼希望能在熄燈後休息。可是幾分鐘後,黑暗中又響起她四歲孩子的聲音:「耿太太!耿太太!我可以要一杯水嗎?」

對大人來說,這情況可笑到不像真的,但在年幼孩子心中,這種解決之道並沒有任何不合理之處。

兒童是非常直覺的,而且毫無成見。除非他們已經被大人訓練得經驗老道,否則很難懂得反話的言外之意。所以,最好不要威脅、哄騙孩子。除了從小跟孩子用溫和但直接的方式說話,也需要常常思考成人以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對孩子來說是不是也合情合理。

有回我問一位從北京來新加坡的小朋友:「鮑,你來新加坡很久了嗎?」他的答案真可愛:「有一會兒了。」那五歲小男孩用標準的北京話認真地說。我從他的回答發現自己的問話不適合五歲小孩,因他們的生活經驗還不須計數年月的時間距離;從此,與小小孩問答時我都會考慮其生活經驗和語言認知,這樣才能幫助對談愉快地延續。

我聽過許多母親抱怨年幼的孩子:「不管我說什麼他就是不聽。」孩子對於「不聽」與「聽不懂」常常有著同樣的反應。但父母對這之間的區別卻應該有清楚的了解。一個孩子不肯吃飯,可能是碗裡的食物太燙。父母如果不弄清楚,就只想開口罵人。

如果每次跟孩子生氣之前,能想想彼此之間生活經驗的差距,也許我們就會懂得怎麼開口跟孩子交談是比較好的──不管他是三歲或三十歲。

(中國時報 浮世繪版 蔡穎卿專欄 2008.05.23)


受幫助是一種幸運

受幫助是一種幸運在飯店用過早餐離開時,我走在一對日本父女的身後。年輕的爸爸手中抱著才幾個月大的嬰孩,他的左側緊緊跟著一個大約三歲的女兒。小女孩前進時一不小心腳步相絆,在地毯上跌了一跤。

她沒有哭,但爬起來的時候臉上露出微微驚慌的表情。飯店的工作人員在孩子跌倒的那一刻立即趕上前來,他疼惜地輕聲探問著跌倒的狀況。不遠處還有兩個梯階,小女孩便在那位工作人員小心的攙扶下,慢慢地一階一階走下去。

那父親只微笑點頭跟工作人員致意,什麼話都沒有說。再往前走的時候,我聽到他用非常溫柔與慶幸的聲音緩緩對女兒說:「能遇到這麼親切的人,真是太好了!」小女孩非常可愛,她用力點點頭,隨著父親的話尾跟著說:「太好了!」尾音甜甜地揚起,完全表達了心有同感之意。

我跟在後面,聽著短短溫馨可愛的親子對話,不得不相信,父母的確是為孩子開啟解讀世界第一道門的人。我們如何看待人事物,總與父母的啟蒙有極大關係。

雖然這個爸爸並不急著要孩子跟幫助她的人說謝謝,但是,當孩子情緒平穩之後,他以詳和的口氣回顧當時的情況,只輕輕用了兩句話,就給了小女孩一份感謝的教育。

我相信,一個孩子如在三歲時就能了解自己受幫助是一種幸運,等她的語言表達成熟之後,自然而然會開口說謝謝,而且不只是反射性的複誦。

父母總擔心在這人心險惡的大環境中,孩子過度天真很容易受騙。但「警覺危機」與「信任善意」並非必須取捨的教育。我想應是並行、視情況而定、慢慢為孩子累積的經驗教導。

(中國時報 浮世繪版 蔡穎卿專欄 200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