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手工茉草葫蘆♥歆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女人在 8、18 、28、38 、48歲時,有啥不同?

2008年02月23日
公開
5

8歲時 你要帶她上床並講個故事哄她睡覺; 18歲時 你要編個故事 把她騙上床; 28歲時 你啥都不用說 只要直接和她上床就好了; 38歲時 她會編個故事 要你跟她上床; 48歲時 你會編個故事 以避免和她上床 … (A) 熱戀的時候,男人抱著女人睡。 女人說:「你抱得我太緊了,很熱啊!我快窒息了。」 男人笑著說:「我喜歡抱著妳,否則我睡不著。」 當他們成為夫妻以後,有一天女人投訴:「你晚上睡覺都沒抱著我,這和我一個人睡有什麼分別。」 男人說:「抱在一起,大家都睡不好,難道妳不覺得嗎?」 (B) 某天,男人會突然在鬧市中把女人抱起,走長長的一段路。 女人笑說:「你瘋了嗎?快把我放下來,讓人看到不好。」 男人說:「怕什麼?我喜歡抱著妳。」 若干年以後,女人在鬧市中向男人撒嬌:「抱我!」 男人說:「妳瘋了嗎?」 (C) 某天,女人跟男人說:「抱我!」 男人乖乖彎腰,把女人抱上床。 若干年以後,女人跟男人說:「抱我上床!」 男人沒好氣的說:「妳腳斷了嗎?」 (D) 某天,男人向女人許諾: 「即使妳將來變成一個大肥婆,我也要天天抱妳,妳變成老太婆,我也繼續抱著妳。」 若干年之後,女人胖了,老了,要男人抱,男人沒好氣地說:「妳想壓死我嗎?」 很難相信,當年抱妳和若干年之後不抱妳的,竟是同一個男人 … 好啦!來,抱抱! 【註】結婚後,他抱妳,福氣啦! 若干年後,沒抱妳,正常啦!別介意! 不過,無論如何,看完這文章,女人要諒解,男人要檢討!

改正寶寶“摳鼻子”的毛病(上隨選)

2008年01月12日
公開
6

寶寶又不自覺地把手指塞進鼻子裏,又髒又難看,如何才能改正這個壞毛病呢?   摳鼻子,寶寶這個壞習慣可真是讓人發愁,既不衛生,又不美觀;強迫他改正,還怕傷害小傢伙的自尊心,該怎麼辦呢?看來只有瞭解行為的原因所在,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冷靜找原因   寶寶的行為都是有因可循的,從生理與心理兩方面來看,摳鼻子的原因可以總結為如下幾點:   1.生理興趣 寶寶的好奇心很大,對自己的身體更加不例外,會用他獨特的方式去探索,體驗身體器官的神奇,也許鼻孔對於他來說,就像一個小山洞,一定要知道裏面有什麼!   2.緩解壓力 寶寶在不斷探索自己周圍的世界,往往會有一些讓他感到困惑不解的事情,這個時候,為了緩解內心的壓力,安撫自己焦躁的情緒,寶寶可能會尋求某種動作來排解,比如咬手指、摳鼻子等。   3.病理原因 因為季節變化、環境衛生等因素,寶寶的鼻子會出現過敏症狀,癢癢的、幹幹的,讓寶寶忍不住去摳;還可能因為感冒,導致流鼻涕,鼻腔充血不通氣,鼻涕凝固粘在鼻孔裏,讓寶寶感覺不舒服,刺激他用手去摳來擺脫不適。   恰當找辦法   瞭解了寶寶摳鼻子的真正原因,該如何對症下藥,幫助他克服不良習慣呢?  * 擺正心態要冷靜   寶寶做事情的意識性還不強,摳鼻子往往是不知不覺的行為,你的大驚小怪反而會提醒他:原來這樣做能得到媽媽的關注,反而不利於習慣的改正;更不能呵斥,甚至打罵,這樣做會打擊寶寶尚未成熟的自尊心,阻礙身心的健康發育。能怎麼做呢?裝作沒事的走過去,拉著他的手去做遊戲。   * 快讓小手忙起來   寶寶天生就愛玩,摳鼻子那是無聊時候做的事情,小手忙起來,誰還顧得上小鼻子!   恰當玩具。手偶可是擺脫壞習慣最有效的玩具,戴在小手上,還有空摳鼻子嗎?坐車、走路的時候,可以和寶寶一起互動,打發無聊的時間;   少點空閒。寶寶一閑下來,難免會重操舊業,多安排一些親子遊戲,讓寶寶在玩積木、捏麵團的遊戲中,慢慢忘記自己的小動作;   及時叫停。玩遊戲的過程中,寶寶也會不自覺地去摳鼻子,及時地抓住小手,把它放在玩具上面,自然而然地化解“危機”。   * 教會寶寶學乾淨   鼻子裏有髒東西,當然不舒服。要時常給寶寶進行清潔,注意生活環境的改善,保證鼻腔的通暢,也是抑制壞習慣的途徑之一。   定期吸鼻子——用漂亮的吸鼻器吸引寶寶的注意,養成定期吸鼻子的好習慣。   隨時擦鼻涕——在寶寶的胸前掛一塊小手帕,培養寶寶良好的衛生習慣。   保證空氣濕潤——天氣乾燥的時候,要保證生活環境的濕潤,多吃水果多喝水,必要時可以借助加濕器來幫忙。   衛生好習慣——要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細菌的快速傳播。      如果寶寶的行為沒有好轉,甚至有加劇的狀況,要及時諮詢醫生,檢查鼻腔是否有炎症,或者是否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尿布包太久 念珠菌上身

2007年06月28日
公開
6

尿布包太久 念珠菌上身 2007/06/27 【林政賢�高雄市林政賢皮膚科院長】 兩歲愛哭的宗韋(化名)由媽媽帶來看診。媽媽一面把小朋友放在診療床上,一面問我:「醫師,我家小朋友的尿布疹好久了,都不會好。您這裡有沒有比較好的藥?」 我仔細觀察小朋友的疹子,在他的胯下及臀部,有整片的紅疹,邊緣處同時合併有一顆顆紅色散在性的丘疹。 「小朋友之前是不是有給他擦什麼藥?」我問。 「有啊!藥局的藥擦過很多種了,剛開始的時候很有效,立刻退紅,但一停藥就立刻復發。」媽媽回答。 「嗯!小朋友得的是『皮膚念珠菌感染』。這主要是因為包尿布處潮濕、悶熱所引起。」 我進一步解說這個疾病,並給予適當藥膏,病患的狀況沒幾天就好了。 「皮膚念珠菌感染」在包尿布的小朋友身上很常見,屬於一種黴菌感染,或者說是皮膚的發黴(類似麵包發黴)一樣。主要是因為尿布不常更換,尿液或糞便停留在皮膚上,皮膚變得潮濕,導致念珠菌大量繁殖所致。 另外,感冒時服用抗生素,造成腸道菌落的不平衡,若再加上拉肚子,臀部的皮膚會更髒更潮濕,也很容易產生念珠菌感染。長期臥床且包著尿布的老人家,使用衛生棉的女性,以及胯下容易摩擦出汗的人,也都是好發的族群。 皮膚念珠菌感染最典型的樣子,除了在胯下、陰部及臀部,有整片的紅疹外,還可見到在周圍有些散在性的小紅點,稱為「衛星狀病灶」。有時,這些小紅點很少,顏色很淡,不容易觀察到,造成診斷上的偏差。腋下、乳房下的皺褶也都是好發的部位。 最容易與此病混淆的皮膚病就是尿布疹。尿布疹也是好發在陰部、胯下及臀部。但是,尿布疹是一種因為尿液及糞便的刺激所造成的「接觸性皮膚炎」,因此,在皺褶處因皮膚交疊起來,不易受尿、糞刺激,比較不會紅;反而是皺褶外部的皮膚較易受刺激,較易發紅。更重要的是,尿布疹不會有衛星狀病灶。當然,嚴重時整片都會發紅,失去特色,診斷上就變得不容易。 皮膚念珠菌的治療,只要診斷正確,通常很快就會改善。往後只要勤換尿布,保持乾爽,可以讓發作頻率降低。在藥局買的藥,多是含類固醇的複方藥膏,短期內會有退紅的速效,但反而會將念珠菌愈養愈多,讓它不但很快就復發,且變得更嚴重。 另外,念珠菌感染及尿布疹也可能同時存在,或者交替發生。因此,正確的診斷及治療很重要。

漫談扁平足

2007年06月28日
公開
18

扁平足俗稱「鴨母蹄」,指足部在站立時,內側腳弓消失的意思。絕大部 份的 扁平足在懸空不負重時,腳弓又會重現,此屬於柔軟性扁平足。新生兒的雙腳 因脂肪 甚多,韌帶鬆弛,所以幾乎都呈「扁平足」;開始走路時,更是明顯, 許多初為父母者不 免憂心忡忡。其實百分之九十七的小孩在一歲半時都為扁平 足,到十歲時,大部分已 呈現正常,只剩下百分之四的小孩仍為扁平足。這些 小孩多半有韌帶鬆弛、膝外翻、股 骨前傾、肥胖、肌肉無力或後腿跟過緊等現 象。大部分有扁平足的小孩並無症狀,要求治療 的多為其憂慮的父母,希望醫 師能及早治療他們小孩的雙腳,將來能恢復正常。 很久以來,就有許多人企圖以物理治療、肌肉訓練或各種矯正鞋、腳弓墊、塑 膠底板 來恢復腳弓,治癒扁乎足。其實到目前還沒有科學的證據證明這些東西 確能治好扁平足 ,但對於容易酸痛、鞋子易變形的病人,這些矯正器確可幫助 消除症狀。對於極少數 經各種治療無效,仍有酸痛、疲乏、不能參加正常的活 動或鞋子極易磨損變形者,才考慮 手術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腳本身具有先天性異常,如附生舟狀症 (accessory navicular bone),或一些神經肌肉毛病,如腦性麻痺等;也會合併「扁平足」 。這些腳不 管站立或懸空均呈扁平,屬於堅硬性扁平足。其治療原則與軟性扁平足大不相 同,必須針對個別疾病作詳細的探討,而採行適當的治療。

什麼是感覺統合

2007年02月07日
公開
9

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李欣怡 什麼是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是一種神經系統正常運作的過程,對來自環境中的感覺訊息作選擇性的吸收,再加以組織、整理,使個體可以適當運用其肢體、情緒與環境互動。例如:寶寶剛開始學走路,一開始相當不穩又常跌倒,但在不斷練習中,寶寶整合視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及一次比一次走得更好的成就感,最後寶寶終於可以自己放手走路。又如:寶寶一開始學拿湯匙時,尚不知該用多少力量來拿湯匙或舀東西,抓湯匙的動作亦相當笨拙,手眼也相當不協調,但經過多次的練習中,寶寶會不斷的修正他的反應,最後它可以適當的運用湯匙舀起不同種類的食物,在這過程中,寶寶結合了視覺、味覺、觸覺、本體覺以及練習過程中的回饋反應,才使他學會如何操作湯匙。所以,感覺統合的發展是從嬰兒、幼兒到學齡的過程中,藉著環境的刺激,內在及外在的需求,引導個體不斷去整合這些刺激,做出適當反應,再藉著這些經驗不斷去修正下一次的反應。一般大約在8~10歲,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已大致成熟,但終其一生會因感覺的經驗再作一些細部的調整。 小朋友的大腦,在正常狀態下,是一個組織良好的系統。我們雖然無法透視小朋友的大腦,但是,小朋友外顯的行為表現,就是大腦活動的反射。當小朋友表現出來的行為,與一般兒童不太一樣,或是沒有依循著發展程序發展時,我們便可以猜想,小朋友的大腦,是否有組織整合不佳的問題。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理論,可以提供我們在治療上某種程度的幫助。但由於大腦中感覺整合的過程,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而且臨床上,小朋友表現出來的情形,也會不太相同,因此,感覺統合理論也同其他治療性的理論一樣,都有被不斷修正研究的必要。   感覺統合的三大主要系統:   (一)觸覺系統 :是最基本、影響力最大的系統。觸覺是提供我們有關周圍環境的訊息最主要的來源,可以讓小朋友避開或抵抗危險,同時,它對小朋友心理社會化的發展,非常的重要。小朋友經由觸覺,在早期,可以和媽媽建立親密的關係,而在以後,可以幫助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基礎。另外,在手部動作方面,觸覺和區辨覺的建立,可以促進小朋友對物體形狀、大小、重量的認識,是往後認知發展重要的基礎。   (二)前庭系統: 它能使小朋友去感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及身體各種形式的移動及運動。而前庭系統在腦幹部的前庭神經核,能夠經由上行或下行神經通路及腦幹本身的功能,影響其他的感覺系統。它與眼外肌也有密切的關連,所以對於小朋友視覺-動作的協調,也有很大的幫助,而前庭系統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對肌肉張力的影響,使小朋友能發展出正常的肌肉張力(尤其是對抗地心引力的肌肉群)、維持姿勢、產生動作及發展出正確的身體空間概念。此外,它會告訴我們個體在環境中的空間關係,使人在身體與情緒上有安全感,也有助於小朋友的心理發展。   (三)本體感覺: 本體感覺主要是經由肌肉、關節或骨骼等受器而來的訊息,而其對感覺統合最大的功用,是維持肌肉正常的收縮,使關節能夠自由活動,因為動作是促進感覺統合發展最主要的途徑。它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興奮狀態,增加本體感覺的輸入,有助於情緒的正常化,另外,本體感覺會影響個體視覺知覺及 身體空間概念的發展,進而影響個體計畫活動的能力。同時,因為本體覺本身有抑制性作用,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有阻力本體覺活動,使活動量太高的小朋友安靜下來。 何謂感覺統合失調? 大部份的兒童平常遊戲活動中,就能發展出感覺統合的能力,但一部份的兒童無法按照正常的步驟來發展,當感覺統合的過程發生失調時,一些動作、學習、情緒、行為也會發生問題。引起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目前並沒有一個定論,可能的原因包括遺傳、化學因素、生產過缺氧、腦傷、早產、腦膜炎等各種經系統的傷害;自小缺乏刺激或過早給一些訓練,以至於?奪早期該有的感覺運動經驗等,都是可能的原因。 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在行為上會有一些徵兆,以下列出幾種情形供做參考,但是否有感覺統合失調,仍需專業的職能治療師做詳細的評估後才能作判斷。 感覺處理障礙的行為表現 感覺處理障礙的行為表現,有以下數種形式:  逃避感覺刺激的孩童 有些感覺處理障礙孩童對感覺輸入過度反應,他們的神經系統很容易感覺到外界的刺激,有時即使是一般強度的感覺刺激他們都感受很強烈,他們覺得外界的感覺訊息好像「炸彈」一般在轟炸他們,以致他們有抵抗或逃避的反應,這種情況稱為「感覺防禦」(sensory defensiveness)。這些孩童會逃避或想辦法降低外來的感覺訊息,例如避免被碰觸,挑剔衣服的質料。 常見的行為反應有: ●對他人的碰觸回以攻擊行為或退縮 ●害怕運動或爬高,或運動後或爬高後覺得不舒服 ●對新的事物小心翼翼或不願意嘗試 ●在吵雜或繁忙的環境中覺得很不舒服,例如球賽或超市 ●很挑食,或對食物的味道過度敏感 尋求感覺刺激的孩童 有些孩童對感覺刺激反應不足,他們的神經系統似乎對感覺輸入不曾知覺到。以致他們對感覺刺激的需求不曾滿足過,他們不斷的尋求感覺刺激,或尋求較強或較長的感覺經驗,例如動個不停,坐時會搖椅子,站著會在原地跳躍或四處觸摸,喜歡自高處跳下來等。 常見的行為反應有: ●因他們不斷的尋求感覺刺激顯得過動 ●常察覺不到被碰觸或疼痛,或常去碰觸他人,或碰觸得太用力,以致被人誤以為是攻擊行為。 ●從事危險活動,例如爬得很高,或自高處跳下來 ● 喜歡大的聲響,例如電視或收音機開得很大聲 運動技巧問題     有些孩童因為無法適當處理感覺訊息,以致對於計畫和執行新的動作以及形成目標或概念或發展新的動作技巧有困難,這些孩童通常動作笨拙,容易發生意外。  他們常見的問題有: ●精細動作技巧差,例如書寫 ●粗動作技巧差,例如踢球、丟、接球。 ●模仿動作困難,例如玩「請你跟我這樣做」 ●有平衡、順序動作、兩側協調上的困難 ●僅喜歡玩他熟悉的遊戲或活動,例如常將玩具排成一排鮮少有變化 ●僅喜歡靜態活動,例如看電視,讀書,玩電玩。 這些孩童容易受挫折,而且常很固執。有些小孩可能喜歡與比他小的孩童玩或避免玩新的遊戲活動。 *即使你的孩子有以上的幾種狀況,請不要過度緊張,並不一定代表他有這方面的問題,請找職能治療師做進一步諮詢或評估。 何謂感覺統合治療 感覺統合治療是依照孩子的發展與特殊需要所設計的活動,而非教孩子作某一特定的活動或學習某種運動技巧。設計活動時須注意到這是有目標的活動過程,強調孩子的主動參與性或依其需要適當的引導,在活動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孩子對這些活動刺激的適應性反應、神經系統反應,以隨時修正活動。治療需由接受過專業訓練之職能治療師執行,越早治療療效較佳。所以一般坊間有許多未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主張他們是做感覺統合訓練,且不適當的誇大其效果,造成感覺統合這幾個字的濫用,使有些人對這方面的真正療效造成誤解。其實感覺統合理論只是職能治療師在解決孩子問題的一個參考架構,治療一個孩子的問題時,我們還需多方考量其它因素及其它參考架構。所以有些人不適當的誇大,認為只要做感覺統合就可以解決孩子的所有問題,其實是相當錯誤的。  感覺統合建議訓練活動 一、 觸覺活動 用大球或厚棉被在趴姿下滾壓其身體四肢,或坐在搖椅上可使安靜下來。 在鋪地毯或毛毯的斜坡上側翻滾。 手伸入觸覺箱內找尋玩具(觸覺箱內裝各式豆子、米粒、通心粉、玉米粒、種子等)。 玩黏土遊戲,例如將黏土做成各種動物形狀。 玩手指畫(可以顏料、醬糊、砂等當材料)。 全身抹乳液.若孩子有排斥現象,建議他自己擦 二、 前庭覺活動 溜滑梯(坐著溜下或趴著俯衝下來)。 慢速規律性盪鞦韆。 讓小孩坐在大球上,雙手扶住其腰部,幫他做上下彈的動作,或趴在大球上做上下彈。 讓小孩趴在大球上,大人雙手抓住小孩的腿做來回向下俯衝動作。 讓小孩趴在大球上,大人雙手扶住小孩的大腿或腰部,令小孩彎俯撿起地板的球或沙包,再抬起身將球或沙包投到籃子裡。 趴在大球上做活動,如繪圖或拼圖。 雙手抱球高舉過頭,全身似木頭翻滾一段距離. 三、促進兩側統合活動 袋鼠跳或小白兔跳。 船行前進,即長坐在地板上,以手或腳前後移動。 雙腳跳格子 雙手滾大球類(或海灘球) 用粘土以雙手搓湯圓 四、 促進動作計畫能力 大人手腳做出不同姿勢,讓小孩模仿。 大人臉部做不同表情,或口部做出不同表情,令小孩模仿。 大人以積木疊成不同模型,令小孩模仿。 大人做出兩個(可依小朋友能力增加)步驟的動作,令小孩模仿。 五 . 本體覺活動 跳床活或邊在跳床上彈跳,邊投球入籃框 在運動軟墊上袋鼠跳 以雙腳夾布球方式運球比賽 小牛耕田(孩子在地皮上呈狗爬式,大人將小孩的雙腳抬起,令其以雙手走路) 鑽呼拉圈或椅子山洞 以各種方式比力氣

如何處理寶寶肚子痛

2006年10月31日
公開
8

如何處理肚子痛 肚子痛痛∼ 小孩常常會有輕微的腹痛問題。所以呢,媽咪一定要學習居家處理方式,才能縮短病程、減少掛病號甚至是住院的次數。小兒常見的問題是拉肚子-便便稀稀水水的,便便的外觀(稀實度和顏色)和排便次數,都會和平常很不一樣。懂得分辨便便是很要的,因為很多正常小寶寶的便便也會比較稀一點,尤其是喝母奶的小寶寶。大部份的感染性腹瀉是由病毒所引起,而夏天是最容易引起腹瀉的季節,但是其它季節也有發生的可能。沒有任何仙丹妙藥可以立即停止腹瀉,它通常會維持個幾天。當小寶寶生病或拉肚子的時候,爹地媽咪或褓姆一定要注意的事情呢,就是讓小寶寶的身體維持充足的水份。即使她的食慾並沒有那麼好,看起來也沒那麼的口渴,但是媽咪還是得為小寶寶補充大量流質的東西。牛奶或水是最好的補給品,避免果汁等其它會加速脫水的飲品。在一整天的時間裡,你可以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每隔一小段時間就餵小寶寶吃一點點含有膠質、纖維的清淡食物,米粥、香蕉、馬鈴薯泥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小寶寶的腹瀉情況很嚴重,便便很稀而且很頻繁,或是隔天仍然沒有好轉,你就要帶小寶寶去看醫生了。你可能需要讓小寶寶喝一些電解水。除非醫師開立處方箋,否則千萬不要亂給小寶寶服用成藥哦。亂吃止瀉藥是很危險的,可能會讓小寶寶嚴重排便困難或昏睡不醒。 掛急診∼ 如果小寶寶出現下列症狀,你就要帶小寶寶去掛急診了: - 小寶寶嘴唇乾燥、哭的時候沒有眼淚、尿液顏色很深、昏睡而且看起來病得很重–這都是脫水的現象。 - 出現血便、膿便,或是顏色呈現黑色或綠色。 - 上吐下潟,持續時間超過八小時。 - 高燒不退或嚴重腹痛,同時有拉肚子的現象。 這裡有更多處理腹瀉、嘔吐及其它兒童常見病症的資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