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晴媽

迪化街

2010年05月18日
初夏時分,退火解渴的烏梅陳皮茶重出江湖,昨日陳皮用罄,因此必須赴迪化街採買。


先打電話回萬華娘家問問敝人老媽是否有需採購之物品?老媽說只需買蘿蔔乾。原本想搭公車,但走在路上看到660急馳而過,只好走到捷運站,在雙蓮出站,吃了中餐,轉搭518公車。

公車沿著民生西路轉進重慶北路,這一帶的市街改變不大,雖然間有高樓大廈,但是三層樓的老式洋房為數不少,車過法主公廟,這裏是二二八事件起源地,當年這裏多有歌樓舞榭,瞥見法主公廟後方的巷道,一排整齊的洋房,老舊矗立著,一眼看去,巷道不見人潮,老式建築雖然沒有山形牆,也沒有玻璃帷幕,但它卻散發了一股優雅的美麗。


在延平北路靠近民生西路處下車,沿著民生西路往迪化街前進,在一家南北貨行採買了金針。過年時節曾到此店購買,產品品質極佳,老闆態度也很親切。女老闆照例的笑臉迎人,但不是僵直的笑容,在她稱重時,我順道問了要去何處買蘿蔔乾,她說從迪化街走過去,歸綏街那裏或許會有,她很好心的叮嚀不要買太白的,那加了漂白劑,還有看一下產地,不要買到大陸貨。真是一個細心的老闆,她回頭說自家金針,天然產品無添加硫化物,辨別方式不只可由金針顏色去判斷,也可看看外頭儲放金針的大塑膠袋,如果袋子上面有黃色殘留,則可能添加化學顏料。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這次採買甚為愉快。

沿著迪化街要走往歸綏街,這段路在辦年貨時不曾來過,但以前應有和我父親一同走過,只是忘了那是何時,街上有些店面仍在施工,不知是改建大樓,或是立面整修?門牌號碼卸了下來,躺在工地旁。

這一段迪化街中藥店、南北貨的店家較少,倒有許多賣雜貨的店家,其間有二間賣茶包的店家,位於街尾那一家,規模很大,各式茶包、咖啡、食用香精、椰果...看得人眼花撩亂,最不可思議的是還有TWININGS、Dilmah進口茶包,正有意購買茶包,問了價錢比超市便宜,也比前些天看的拍賣網價廉,真有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之感。

走到歸綏街,望見大稻埕碼頭,人行道極小,又堆滿店家物品,行走其間實為不易,找到一家小店,順利買到老媽要的長條蘿蔔乾,再折回迪化街。

買了TWININGS四果茶、Dilmah紅茶包,悠閑的往民生西路方向前進。剛過民生西路不久,有家老成記中藥號,店內極大極深,一上門就有人招呼,趁著店員去拿陳皮及烏梅時,我四處張望,後方有人在用吊車吊著物品上上下下,老闆忙著打電話算帳,門面有老式的中藥抽屜,另一邊是玻璃透明櫃,放著科學中藥。新與舊並陳,卻沒有任何一絲突兀。店員拿來了鳥梅及陳皮,他們拿的是乾式陳皮,用來煮茶會有苦澀感,烏梅茶要用白色軟質感密了糖的陳皮,在中藥材香味不斷傳出的店面等了一會兒才拿到合意的商品。

請女店員把所有東西放入環保袋,完成今日採買。

肩上多了好多重量,原想搭公車至中山站轉乘捷運,最後我還是選擇安步當車走向中山站。迪化街可看的東西實在太多,光是那些南北貨、藥材,都認識不完,接近永樂市場時,又可以看到各種繽紛的布料展示,高級的絲綢、客家花布、家飾布....其實什麼都不用買,可是光這麼走走看看,就覺徥好滿足。

老社區步調不快,除了年節快沒有車潮,走一趟下來,會覺得這裏處處充滿生活的痕跡,簡單講就是人味,庶民百姓的生活趣味,百貨公司華麗的商品美則美矣,可就少了這樣的氛圍,說不上來為什麼,喜歡這一帶的商品及建築,也許這裏還保留著一種老台北的光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