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光媽

補"後山之旅"日記(三)

2007年04月12日
清早整裝出發後,我們帶著光小妹吃早餐去。

昨晚老公找停車位時,意外發現在旅館附近,有一家特別的早餐店,稱為"廟口紅茶"。老公曾在網路上看到有關這家店的介紹,因此興致勃勃的要帶我來瞧瞧。這家店就位於花蓮城隍廟的斜對面,其實是一家早餐店,店面充滿著濃濃的懷舊味,彷彿進入時光隧道,重溫兒時回憶。

"廟口紅茶"什麼都賣,但最招牌的飲料當然是紅茶,另外還有杏仁茶、花生湯,進入這店,很難不被吧檯前那一根根的鋼管給吸引,鋼管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為冰水管,內層為紅茶管,而鋼管連接到2樓的冷藏庫,當有客人點紅茶時,樓下鋼管出口的拉把被開起,便可現點現喝,而一般的泡沫紅茶店將紅茶存放於冷凍庫,客人若點冰飲則添加冰塊不同,這裡的紅茶堅持不加冰,以免稀釋了味道。

廟口紅茶店
廟口紅茶店

紅茶店門口
鋼管近照
鋼管近照

就是這個鋼管,真不得不佩服老闆的巧思

老公點了紅茶配蛋餅,我選的是杏仁茶配沙拉麵包,風味絕佳而且價格便宜,總共60元就搞定,很值得!享用完"廟口紅茶",我們繼續前往"液香扁食"打牙祭,前天我們就想來吃了,無奈當天遇上公休,今天無論如何,都不願再錯過了。

時間大約是上午九點半鐘剛過,扁食店的門口早已許許多多的食客,點上一份,還要等個十多分鐘才能享用,可見生意有多好!

當熱騰騰的扁食上桌後,第一件事就是挑幾個大扁食放入小碗中,再用調羹仔細切碎,一口口將它送入光小妹的口中,光小妹連吃三天扁食,食慾仍舊不錯。老公在一旁邊吃邊說讚,他說這是幾天下來吃過最好吃的扁食。我淺嚐一口,的確不錯,湯頭濃郁但不油膩,配著扁食一起食用非常順口。扁食外皮滑溜但不軟爛,肉餡瘦但不乾澀,真的好吃,難怪不一會兒功夫,光小妹就狂掃三個大扁食,而我只吃了兩個,比老媽吃的還多呢!(我們三人只點一碗分食)

用完早餐,便前往位在花蓮市郊的慈濟園區參觀。

慈濟園區包含了慈濟醫學中心、靜思堂、靜思竹軒及慈濟大學園區,凝聚呈現出慈濟證嚴上人致力「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的精神,靜立這處精緻素雅的空間,會讓人領略到結廬人間而無車馬喧鬧的境界。

進入園區,最醒目的莫過於靜思堂了,飛天造型的靜思堂,氣勢恢弘,這是慈濟基金會委託大陸敦煌美術學院杜永衛教授精心設計的,這樣的建築在台灣還是首見。走進靜思堂,印入眼簾的就是慈悲喜捨四個大字,說明慈濟的精神。靜思堂不僅是大型的集會場所,內部也長期展示慈濟四大志業的成果,讓世人各了解慈濟、認識慈濟。

離開慈濟園區,緊接著又要趕路了,下一站,預計前往知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

車行後不久,便抵達東西橫貫公路的入口,這條通車已近半個世紀的偉大公路,最令人稱道的就是沿線壯闊的風景,尤以太魯閣國家公園為最。沿著蜿蜒的公路西行,公路的一側是山壁,另一側則是秀麗的立霧溪峽谷。立霧溪潺潺的的溪水經年累月的切割著大理石壁,由於大理石緻密而不易崩落,加上造山運動的持續進行,幾千年來,成就舉世知名的太魯閣峽谷。

眺望山巒起伏,中橫公路就穿插在其中,俯瞰峽谷水聲潺潺,燕子口的燕子早已"人去樓空",只能各自想像。老公對於中橫的每個景點都不錯過,車行只要經過適合停車的地點,一定下來走走看看,光小妹由於一路昏睡,加上天候不佳,我只好捨美景在車上陪愛女。

老公最感動的就是"靳珩橋"這一景,"靳珩"是中橫的築路工程師,北洋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有一回,他半夜出門視察工程進度,不幸被落石集中,因而英年早逝,所以就用他的名字"靳珩"來為橋命名,紀念這位不朽的工程師。

由於我們在中橫逗留太多時間,以致延誤了返家的時間(原本只計畫玩三天),離開中橫後,很快接上蘇花公路一路往北走,可惜遇上塞車,抵達宜蘭市時已近八點半鐘,收聽了路況得知,此時北宜高速公路正塞的兇,如果一路塞回去,擔心光小妹的小屁屁會受不了,最後決定再宜蘭住上一晚,明天還可以在宜蘭市走走,繼續我們的後山之旅。

東西橫貫公路一景---寧安橋
東西橫貫公路一景---寧安橋

中橫一景
中橫一景
中橫一景

中橫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