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奴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MM蕁麻疹看醫生

2007年10月27日
公開
18

可能是感冒藥過敏 (轉貼) 又腫又癢!寶寶蕁麻疹大作戰 -- MaBaby 採訪諮詢╱長庚兒童醫院兒童皮膚科主任 施一新 蕁麻疹又稱為風疹,形成原因可分為過敏性和非過敏性。蕁麻疹通常會伴隨癢感,引起不適,常發生於嘴唇、眼皮、耳朵、手掌、腳掌等處。治療蕁麻疹,首先需找出發疹原因,並按醫師指示規則服藥,才能減輕及避免症狀再發生。 何謂蕁麻疹? 蕁麻疹和目前在日本流行的麻疹是兩種不同疾病,不可混為一談。蕁麻疹是一種發作性、搔癢性,界限分明的皮膚局部浮腫,稱為「膨疹」。膨疹可能突然出現,維持數分鐘至數小時即自行消退,膨疹一般不會持續超過二十四小時以上。蕁麻疹又稱為「風疹」,皮膚浮起的膨疹稱為「風疹塊」。在閩南語稱為「起凊膜」或「起凊那」,也是指蕁麻疹。 過敏性與非過敏性蕁麻疹 蕁麻疹的起因可從過敏性與非過敏性兩方面來談。過敏性相關的蕁麻疹,為病患接觸到特定物質,例如:海鮮、酒精、花粉、黴菌、灰塵、藥物等,引發過敏反應,皮圻]過敏反應使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產生紅疹或膨疹並有癢感。這些特定物質稱為「過敏原」,常見的過敏原是食物類或藥物類;此外,蚊蟲叮咬或動物的皮、毛屑也可能引起蕁麻疹。 有些蕁麻疹則與過敏反應無關,某些特定體質的病患,可因冷、熱、溫度、壓力變化、接觸到水或陽光而產生蕁麻疹;甚至運動、流汗、情緒緊張、洗熱水澡也會產生蕁麻疹,這種稱之為「膽素型蕁麻疹」。有的人在衣物鬆緊帶束縛的地方,或是抓過、劃過、壓過的地方產生蕁麻疹,這種現象稱之為「皮膚劃紋症」。 蕁麻疹表現的方式也很多樣性,可以是小紅點、紅斑、不規則形狀的膨疹,由數公分至數十公分大小不等。蕁麻疹通常會伴隨癢感,引起不適。有的蕁麻疹產生浮腫部位較深,使得皮膚腫脹肥厚,稱之為「血管神經性水腫」,好發於嘴唇、眼皮、耳朵、手掌腳掌等處,有時患者臉部浮腫有如豬頭一般。 若蕁麻疹發生於喉嚨,引起喉頭水腫,嚴重者可能有呼吸困難。蕁麻疹發生於消化道黏膜時,患者會有嘔吐、噁心、腹痛等腸胃不適等症狀。 服用藥物控制病情 小兒蕁麻疹並不少見,據估有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小孩,在青春期前至少經歷過一次蕁麻疹發作。寶寶的蕁麻疹治療上與大人並無太大的差別,仍是使用抗組織胺藥物為主,嚴重的病例或許要用到類固醇來控制病情。抗組織胺類藥物一般會有嗜睡、口乾的副作用,但在寶寶身上,有時反而會刺激中樞神經,造成興奮難睡。 此外,抗組織胺類藥物也會促進小兒食慾、有開胃作用,經過一段時間的抗組織胺藥物治療,寶寶體重都會增加,甚至臉蛋明顯變圓,令家長擔心是否醫師處方含類固醇的藥物,以至寶寶出現月亮臉、食慾佳、體重增加等類固醇藥物的副作用,其實真的是不白之冤!抗組織胺類藥物即使長期使用,對身體都沒有什麼害處,因此家長們不必顧慮太多。不可諱言的是,在嚴重蕁麻疹的情形下,類固醇是能快速控制病情的好藥,也為不少醫師所選用。 當蕁麻疹已獲得適當控制之後,應考慮停用或逐步減少類固醇的劑量,以免產生不良的副作用,影響到寶寶。一般急性的蕁麻疹在一到三週內都會完全恢復,因此需要家長和醫師密切配合,徹底把蕁麻疹治療好。門診常常看到的狀況是蕁麻疹發作時吃個幾天藥,一旦沒發作,就自行停藥,如此反反覆覆,蕁麻疹病程拖過六週以上,變成慢性蕁麻疹,治療方面就不如急性蕁麻疹簡單,而且容易復發,即使沒有特定過敏原刺激,蕁麻疹仍會一再發生。 ◎季節性蕁麻疹的預防 最近正是季節交替的時節,也是蕁麻疹容易發作的時候,醫師提醒,除了可以靠中藥材來改善之外,最重要的是要遠離過敏源,像是少吃海鮮以及冰冷的食物. 天氣漸漸涼爽,已經將要進入秋冬交替的時節,每年這個時候,也是蕁麻疹患者最難敖的時刻,要預防發作,最重要的當然首先要先避開過敏源,少吃海鮮類以及屬於寒性的食物. 除了從飲食來改善,也可以藉著中藥材減緩症狀,所要準備的藥材包括,甘草,荊介,柴胡以及防風等,這些都有抗過敏的療效,以大約各兩錢左右的份量,用滾燙的熱水泡開,每天大約喝一小壺,只要連續喝七到十天,就會有成效,患者就可以避免度過一個不停搔癢的秋冬時節.台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