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日期

#Tag

如果妳被鎖在後車箱 (女性朋友要看!!)

2007年03月18日
公開
4

快學起來!!!!!!!!! 要懂得保護自己 壞人真的太多了 昨晚我參加一個的安全防範的研習會,讓我很驚嘆! 這場研習會是由一個叫Pat Malone的人主持,他是知名人士的保鑣,也為FBI工作,並教授警察及海軍的SEALS徒手格鬥。 如果搶劫犯想要妳的錢包,不要親手遞給他;應該拿出來後,丟出去給他,然後他會走向錢包,如此他會對錢包比較有興趣,而不是妳! 此時妳該使盡力氣像發狂似的往反方向跑。 如果不幸地妳被放在後車廂: 把後車燈給踢破,然後伸出妳的手使盡地揮舞;這樣的話在前面開車的人無法看到妳,但是在路上的其他人都看得到妳的求救,如此可救妳一命! 研討會的主持人看過很多例子,因而十分了解狀況,他教我們的事著重在如何避免成為暴力犯罪下的受害者。他給我們一些統計數據,讓我們知道最近幾年來,無預謀暴力犯罪的發生率持續惡化中。我們之中約有99%的人會暴露在無預謀暴力犯罪之下,或成為其受害者。 以下幾點是從他的講授中,拮取最重要的幾點: 1. 女性易成為預謀暴力犯罪的對象,有三點: 1a . 缺乏警覺—在一群人之中揮舞妳的手,或是矗立在人群中 1b. 不適宜的時間、地點—不要在晚上獨自走在巷弄間,或是開車到治安不好的地方。 2.女性在購物後、用餐後、工作完,經常在坐上車後專心看著自己的記事簿或是列清單等。千萬別這麼做! 伺機者會注意妳,而此時正是他行動的最好的時機,例如從passenger side進入妳的車,把槍指在妳頭上。當妳一上車,就該立刻鎖上車門,然後馬上離開。 3.當妳準備要到停車場或車庫準備開車時,有幾個要點該注意: a. 要有警覺—看看妳的四周、車子裡面,車子的乘客座旁及後座。 b. 若妳的駕駛座旁停了一台休旅車,那麼妳該從乘客座旁進入妳的車,別從駕駛座進入。多數連續殺人犯正是趁女性要自駕駛座上車時,攻擊那些受害者並將她們拖進休旅車內。 c. 注意那些停在妳駕駛座旁及乘客座旁的車子,若有男性獨自在靠近妳車子的位置時,妳要回頭走向大賣場或是工作的地方,並請警衛陪妳去拿車。 事先的安全防範勝於事後的遺憾! 儘量坐電梯,不要走樓梯—樓梯間是危險的場所,特別是當妳是獨自一人時;若有伺機者拿著槍,那麼妳就得屈服於他了。 見機逃跑! 伺機者只有在4%的情況下會繼續追擊逃跑的對象;即便是被追擊,被傷及的也不會是重要的器官。跑吧! 身為女性,我們常懷有同情心,請不要這麼做! 否則妳可能因此遭到暴行,甚至被殺害連續殺人犯。Ted Bundy,是一個看起來體面,教育良好的人,善於利用單純女性的同情心。他走路時拄著柺杖或一瘸一拐地走,經常要求人家幫忙他上車或是利用車子來犯罪,此時正是他綁架被害人的時機。 我希望妳能將這訊息轉寄給妳所有認識的女性朋友。這可能會救她們一命!

爸爸對女兒性格影響更關鍵

2007年03月18日
公開
4

女兒是媽媽的貼身小棉襖”,“女兒大了自然就會和爸爸疏遠”,這是我們常常能聽到的描述女兒與父母之間關係的話。但是,心理學家卻指出,儘管母親在生活層面上更多地影響了女兒,父親卻會對女兒的性格和一生的幸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為什麼爸爸會對女兒有那麼深刻的影響?爸爸又在哪些方面深刻地影響著女兒?教育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以下幾個方面父親對女兒的影響是母親無法替代的: 第一,父親奠定了女兒心目中最初的男性形象。 父親是女兒生命中出現的第一位男性,她對男性的最初印象都源于她的父親,不管這最初的印象是好是壞。如果父親給予女兒的是積極的影響,女兒會感受到爸爸的責任、堅強,這樣爸爸既可以成為女兒的榜樣,也可以幫助女兒明白她作為女性和男性不同的家庭位置。 第二,父親的肯定更能幫助女兒建立自信。 父親給予女兒的認可和贊同不同于母親所給予的。母親與女兒呆在一起的時間較多,正因為如此,父親對事物的評論和反應對女兒的影響更大。為什麼呢?因為父親的表達是通過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並且次數很少。他的積極介入有助於抑制女兒對母親的過度依賴。父親對女兒及其能力的信任會逐漸給她自立的信心。特別是在女兒處在青春期的時候更是如此。因此,作為父親,千萬不要吝惜在別人面前驕傲地介紹:“瞧,這就是我的女兒!” 第三,和媽媽的愛相比,爸爸的愛對女兒具有不同的價值。 一般來說,媽媽表達愛的機會更多,媽媽更多給予孩子的是一種無條件的愛。爸爸只有在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才把愛作為一種獎勵給孩子。女兒的心靈是細膩敏銳的,爸爸的這種不善於表達會被女兒看作是爸爸不愛自己。如果一個女兒有一個善於表達深沉父愛的爸爸,那真是她最大的福氣。 第四,父親對女兒女性氣質的培養更重要。 女性氣質對一個女人是非常重要的。女性氣質雖然是在人一生中不斷塑造的,但她早期與父親的交往卻會促進或阻礙這種氣質的發展。如果爸爸欣賞女兒的女性氣質,比如當女兒注視爸爸的時候,爸爸能夠以微笑的眼神回應,如果女兒的新髮型、新衣服或者新鞋子被爸爸讚賞,那麼,她的女性特質都會倍受鼓舞。女兒對性別的自我認識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親對她如何反應的影響。 以上四個方面都是母親無法像父親那樣給予女兒的。同時,這四個方面的影響會帶給女兒兩個影響其生活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因素:一是她的自信,一是她對自己女性特質的認識和認同。 爸爸對女兒的性格和一生幸福會有很大的影響,那麼,如何成為女兒的好爸爸呢? 1、父親應時常陪伴在女兒身邊。 父親往往是家庭中最忙碌的角色,但是再忙也應拿出一定的時間陪伴在女兒身邊。父親更容易給女兒帶來安全感,這在她們的成長中是非常必需的。女兒如果從小缺乏這種安全感,在她將來的人際關係中就會不斷地去尋找“父親”,這會導致心理障礙。 其實,爸爸可以和女兒一起從事很多“工作”,一位近40歲的女兒很懷念地描述了她和父親在一起的情景:“爸爸常想出一些好的能夠消磨時光的事情,比如集郵、集幣之類的,叫我跟他一起忙。一方面是為了培養我的興趣;另一方面,更是創造我們父女可以在一起的機會。” 2、父親應該關注女兒的異性交往,給女兒以正確的指導,這一點是媽媽無論如何也無法替代的。 在女兒到了開始異性交往的階段,爸爸一定要能夠在這個過程中起積極主動的作用。很多父親覺得自己作為異性,不方便對女兒談這樣的話題,其實爸爸從異性的角度給女兒的建議以及如何處理異性交往中面對的問題對女兒更有指導意義,這和媽媽從同性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有著本質的區別。 3、爸爸需要尋找一些“情感辭彙”,這樣,他與女兒的溝通就可以由事實層面上升到情感層面。 中國的爸爸通常不說或是很少說一些充滿情感的辭彙。但是在美國,父親向女兒說“我愛你!”“我為你感到驕傲!”卻是很常有的事情。中國爸爸在這一點上要向美國爸爸學習。當然,由於兩國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樣的,中國的爸爸可以尋找更適合自己和女兒溝通的方式。 對於“女兒大了,慢慢就會和爸爸疏遠”的觀點,教育心理學家表示並不同意。父親也許會在身體接觸上有意識地與女兒拉開距離,但是,請注意,爸爸永遠不應該在情感上與女兒拉開距離。他永遠要讓女兒感到他的認可和接受。

自己給自己做急救的方法。

2007年03月12日
公開
8

假設現在時刻是下午五點五十分,忙忙碌碌的你上了一整天的班, 正在開車回家的路上(當然是一個人囉!)。 其實,工作忙碌沉重也就罷了,今天還跟上司意見不合。 好說歹說,說破了嘴, 他就是不肯換個角度來看你的立場。 你真是氣炸了!到現在是越想越氣。 突然,你感到胸口有一股劇痛,並且開始漫延到手臂和下巴。 可是,離最近的醫院大概還有五公里遠。 更糟糕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撐得了那麼遠。 怎麼辦? 以前曾經受過心肺複甦術CPR訓練,但是教課老師並沒教你怎麼自己給自己做急救的方法。 獨處時,心臟病發作急救術(許多人心臟病發作時,四周沒有旁人因此,學會能自己給自己做簡單的心肺複甦術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人若是心臟不能正常跳動,並且開始感到快要昏過去時,他大概只有十秒鐘的時間,然後就會失去知覺,不省人事。 若是四周沒有旁人能幫忙急救,患者要立刻把握這十秒鐘的短暫時間自己救自己。 要不停咳嗽!用力的咳!記得每一次咳嗽前,都要先深吸一大口氣。 然後,用力地、深深地、長長地咳,好像要把胸腔深處的痰咳出來一般。 每間隔大約兩秒鐘,要做一次吸、一次咳,一直要做到救護趕到時,或者已經感到心跳恢復正常,才能休息。 做深呼吸的目的是要把氧氣吸進肺部,咳嗽的目的則是要以這個動作壓擠心臟,進而促進血液循環。 對心臟的擠壓也可以幫它恢復正常脈搏。 如此急救,可以讓心臟病發作患者有機會打電話求救,或者在每次吸氣間呼救。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請大家把這個自我心肺複甦急救術告訴大家,或再影印分發。 說不定就因此救了您的家人、親戚、朋友、同事、左鄰右舍 或任何一個不管您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一命。

4-5歲兒童的教養觀念

2007年03月10日
公開
5

如果有人問:“幼兒最吸引人的階段是什麽時候?”專家一定毫不猶豫地說:“4歲”。但是對一般的大人而言,這個年齡卻是最令他們頭痛了。與3歲或5歲的時候相比這下,4歲兒童最不溫順;由於他們正處於所謂“精力旺盛年齡”,身體的一切機能都生氣勃勃地向各方面開始發展。 家中有4歲兒的父母,有時被孩子煩得幾乎手足無措,甚至泄氣得不想理他們,這時候他們才深深體會到育兒工作實在不簡單;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父母親也必須經歷這一階段才能自我成長。 4歲兒的確是精力充沛,但並不像大人認爲那樣是反抗意識強烈,反而十分喜歡與人親近地接觸社交生活;只不過富有傲慢、自信和獨立的反抗意識而被人認爲喜歡反抗。 此外,4歲兒非常喜歡任何事都嘗試,不論是錘子、剪刀、秋千或三輪車,他都可以自如地玩耍或使用。例如常看見他披著花衣服模仿電視上的明星唱歌,或是和同伴玩扮家家酒。 他們在這時期成長的腳步非常快。如果他們稍加停留,用認真的眼光注視著某件事時,一定會發現一些新奇的玩意兒,接著便窮追不捨地發問:“這是什麽?怎麽會這樣?爲什麽呢?媽媽。”對4歲兒來說,這世界上的事對他們而言仍然多半是陌生的,爲了想瞭解,他們會不厭其煩地去追究。對幼兒這種窮追不捨的精神,大人常感吃不消。 4歲兒同時也有大方、自誇且喜歡吹牛的一些特點。如果談到他們有趣的話題,往往令大人自歎弗如。總之,4歲的幼兒已具有整個人格的縮影,日後會很巧妙地陸續表現出來。 迅速成長所導致的偏差和混亂,普遍地出現在4歲兒身上,希望大人以寬容的心來面對這些問題。 這階段的幼兒,家庭教育必須留意下列幾點: (1) 不要嫌煩 首先要父母接受幼兒這階段的多話現象。 語言的發達必須經過“聽與說”的階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應爲小孩確立正確的說話典範,同時也要當幼兒忠實的聽衆。 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兒說話的欲望,父母對他們的話要表示關切,請多製造些愉快氣氛;而例如“羅唆!”“閉嘴!”等禁止小孩說話的態度是最不應該的。 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耽心他們會影響談話時,可先告訴他:“等一下再聽你說好不好?”讓他養成等待的習慣。以上的說法並非要父母隨時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鐘耐心地陪他就夠了,其餘的時間媽媽可以一面工作一面應和說:“原來這樣呀!”並注意著他的眼睛,讓他知道你對他的話是有反應的。 這雖然只是非常簡單的反應,但已令孩子相當滿足了。 此外,在母親爲晚餐忙碌時,由父親代爲陪伴孩子也是個好方法,這時候父親不妨把外界有趣的見聞告訴幼兒,更能滿足小孩的好奇心以增進父子(女)間的情感。 (2) 內外的差異 話再多的4歲孩子,在外面就不能像在家裏那麽健談了。尤其是面對陌生環境時,這種傾向就更加明顯,這時候大人也許馬上急躁地說:“在家不是講得很好嗎?現在怎麽搞的?” 這種現象,與其說是孩子本身存在的語言問題,不如說是社會性的問題。只要讓他們習慣不同的人和環境,自然就可以慢慢克服這種障礙了。 (3) 不要在意孩子的粗話 4歲兒和同伴的社交生活一旦順利進行,粗話或令人不能接受的字眼就會經常脫口而出,這時候大人不要太在意;若因社會化禁止他們說粗話而干涉他們的交往,反而等於禁止了他們的生活。 當4歲兒第一次說粗話時,父母不妨對他說:“這句話不好聽,不應該這麽說哦!”然後教導他正確的說法;如果以後再聽到他說粗話就故意悶不吭聲,讓他以爲這種話無法與大人溝通,自然而然就會改掉了;如果大人因此大驚小怪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總之,幼兒是不斷在學習新辭彙的,只要家人使用正確的語言方法,粗話的新鮮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不用太在意。 1、 過渡與完成期 身心獨立、手腳靈活的4歲幼兒,大人可從他的生活習慣上看出成長、進步的狀況,這段時期即是所謂的“完成期”4歲幼兒有過於自信、難應付的傾向,但對於事物的嘗試很熱衷,只要父母細心地加以指導,就可以培養他的獨立性。 不管是已上了幼稚園、還是未上幼稚園的4歲兒,都要重點式地讓他處理自己的事。 (1) 飲食 能夠正確地使用筷子吃飯是5歲以後,4歲兒雖然還不太會拿筷子,但也要讓他經常使用,以漸漸學會正確的方法。 4歲兒的食欲相當旺盛,不過,在興奮、疲憊、運動過度、睡眠不足、生活不規律時,則會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這時候不要勉強孩子一定要吃多少,他不想吃就作罷也無妨。 4歲兒通常和家人共同進食,但有時因爲過於熱衷說話或和兄姐吵架而中斷吃飯;當這種情形發生時,父母最好讓他獨處,不要讓他養成邊吃邊玩的習慣。 “你可以吃快點嗎”“不曉得待會兒的甜點是什麽?”“你幫媽媽把醋瓶子拿來好嗎?”像這樣給幼兒一點刺激也是預防不專心飲食的方法之一。如果一餐飯吃了三四十分鐘仍然沒吃完就把它收拾好;事後幼兒再叫肚子餓,也只能表示同情而不再給予正餐。這樣才能使他養成吃飯定時的習慣,不過點心還是要照常供應。 (2) 排泄 到了4歲左右,排泄的習慣會逐漸養成,而4歲半時他已能自行用衛生紙擦 屁股了,不再像以往由於熱衷遊戲而將大便拉在褲子裏;幼兒若在半夜上廁所,家長要從旁給予協助。 另外,幼兒到4歲的階段會慢慢對上廁所感到害羞,這時父母可以把握機會 教導他,不該在別人面前說出“我想尿尿”“我想大便”等不文雅的話。 (3) 脫衣服 這階段的幼兒對於脫衣服會顯出很高的興致,但若脫不好還會發脾氣。這時 候父母可以教導他們穿衣服的順序、襯衫和毛衣前後的區別、扣鈕扣的順序以及收拾換下來衣服的方法,如果一開始就讓他養成這種習慣,4歲兒就已經可以自己處理換衣服的問題了。另外,鈕扣如果不是太小的話,也要讓他養成自己扣鈕扣的習慣。 4歲兒對於穿襪子、戴手套、戴帽子、穿鞋子等小事都非常樂意學習;一般來說,幼兒在5歲以前已經可以分辨鞋子的左右了。 時常受到其他事物的吸引而中斷穿衣服是4歲兒的特徵,這時候別責怪他,應以幽默的口吻提醒他、讓他自己發現。還有一點要提醒的是,要教導孩子不能光著身體在人前到處亂跑。 (4) 清潔 儘管容易把衣服弄髒,但愛乾淨也是4歲兒特徵之一。在這個階段,像漱口、刷牙、洗臉、擦鼻涕、梳頭(但不太會拿梳子)等大致都能做好。就連一直到3歲都不太愛乾淨的幼兒,這時也會對髒的東西敏感起來。 父母在小孩不小心弄髒衣服時,請不要不聲罵:“髒死了!”只要指導他徹底 做到飯前或吃東西前洗手即可。 一般家庭可以安排在晚餐前讓幼兒洗澡,這樣飯後還可以讓小孩從事其他活動。洗澡時要教導孩子清洗每一個部位,若讓他自己一個洗,很可能只會洗固定的一個地方。 (5) 睡眠 一般而言,睡眠大約是11個小時,但個人差別很大,並沒硬性規定。有的小孩有午睡習慣,有的卻不愛午睡,即使強迫他上了床,他也會在床上玩或趁父母不注意時溜出去玩。 勉強孩子午睡,容易使孩子産生抗拒心理;除非孩子特別疲倦,否則就不用勉強他非睡不可。 另外,對黑暗懷有恐懼感的小孩大人最好在他入睡前留一盞小燈,或是大人在旁邊爲他念一段故事看著他入睡。有些小孩很容易因惡夢而驚醒,因此父母的臥室最好不要距離孩子的房間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