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曉媽咪

日期

#Tag

心臟複診

2007年07月06日
公開
56

小寶貝川崎症心臟複診 國泰醫院10號 小寶貝兩個多月大時得到川崎症 三年多前的事了 每回想起那幾天的煎熬 就有說不出的恐懼 尤其是前三.四天 還不知是什麼疾病 小寶貝原因不明的發著高燒 住在馬偕的嬰兒觀察病房 我只能一天兩次隔著玻璃和小寶貝淚眼相對 她在裡面哭 我摸不到她.抱不到她 只聽到她不停地哭著 而我也只能隔著玻璃窗掉眼淚 當時心裡有著深層的恐懼 和一種快被老天爺打敗的感覺 很怕舊事又重演 軒離去的陰影和遺憾還在心裡揮之不去 現在怎麼又來了? 為何母親這角色我做得這麼辛苦? 為何要一個健康的孩子這麼難? 小寶貝住院的第四天 醫師告訴我是川崎症 在長庚照顧軒時我遇過得川崎症的孩子 不過那孩子發現得太晚 己造成心臟疾病 情況相當危急 所以當我一聽到是川崎症 我不禁又嘆到:怎麼是川崎症? 雖然川崎症不是那麼的罕見 但一般人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得到啊! 怎麼我們又中獎了 平常抽獎.買彩券都不會中獎的 比中獎機率還低很多的不好的事 我們卻常常中獎 還好的是小寶貝是在第一時間就知道是川崎症 及時給予免疫球蛋白和阿斯匹靈注射 燒很快就退了 也沒有造成心臟冠狀動脈瘤的產生 只是必須定期做心臟回診 上一次檢查是兩年前了 因檢查一切正常 醫師建議以後可以兩年做一次檢查就好 今天醫師用聽診器聽心臟後說 小寶貝沒有心雜音 心臟也跳得很有規律 聽起來心臟相當得健康 只要再做心電圖就好了 不用做超音波 做心電圖時 小寶貝相當合作 一下就做好了 因為之前已經跟她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設 不像兩年前 那時她還不太懂事 一下就把做心電圖的那些線給拔掉 折騰好久沒有辦法做 最後是灌藥讓她睡覺了 才能把心電圖.超音波的檢查完成 醫師看了心電圖後說小寶貝很健康 兩年後再回來檢查就可以 很高興聽到醫師說小寶貝很健康 健康,是我對小寶貝最大的期盼 健康是何其珍貴啊 很多人都問我還要不要再生一個 軒的離去 再加上小寶貝莫名其妙得到川崎症 你說我哪敢再生呢? 懷孕生產時都有莫大壓力 即使孩子出生後 還是會怕孩子不健康 那種擔心害怕不曾離去 我再也承受不起更多的恐懼了 所以打死我 我都不會再生了

川崎症

2007年07月06日
公開
68

提起川崎氏症,一般民眾可能都沒聽說過,但對小兒科醫師來說,川崎氏症可是一點都不陌生,因為川崎氏症是在造成學齡前兒童,心血管發炎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他的好發年齡,尤其以一兩歲的嬰幼兒最多。最近,在門診或住院病人中,也連續碰到好幾起病例,因此,覺得有必要把川崎氏症在此做一番詳細的介紹。 川崎氏症,醫學上又稱急性發熱性黏膜皮膚淋巴結徵候群,是日本川崎醫師在1967年,首先發現有一群嬰幼兒,在臨床上出現(1)高燒不退,同時有(2)結膜炎、(3)口腔黏膜發炎和草莓舌、(4)頸部淋巴腺腫大、(5)全身皮膚出現紅疹、(6)四肢末梢浮腫等現象。這些病童在急性期和恢復期,也常常併發心臟冠狀動脈血管炎,有一部分甚至造成冠狀動脈血管瘤、心肌梗塞,甚至死亡,這種病例引起其他學者的注意,隨後在世界各國也陸續有報告病例出現,不過到目前為止,川崎氏症仍以日本人、台灣人和中國人等東方人較容易發生,在西方人則比較少見。 川崎氏症,臨床上可分典型和非典型兩類,典型症狀會有剛剛提到6項中至少5項,其中發燒的時間會超過5天;非典型的案例,則臨床上的症狀不足5項,但是會有心臟冠狀動脈發炎或擴大的情形,由於上述的症狀與嬰幼兒得到一般病毒感染時的症狀十分類似,所以非典型的川崎氏症,臨床上被診斷的時間通常會比較慢;因此,造成冠狀動脈血管發炎的情形,有時就要比典型的川崎氏症來得嚴重。要如何早期診斷川崎氏症呢?根據臨床上多年的經驗,有一些心得可提出來與大家分享,第一,是當發燒超過3、4天,沒有合併咳嗽、流鼻水等症狀時,一定要考慮川崎氏症的可能性。第二,是川崎氏症兒童結膜炎是雙側性,而且不會有分泌物的發生,與一般感冒引起的不同。第三,是患童手臂打卡介苗的地方,常會有紅腫的情形。第四,是嘴唇常有紅、腫或皸裂,舌頭與紅色草莓的外形很像。第五,是在急性期過後,手指和腳趾也會脫皮。這幾點,通常在感冒的病童比較不會出現。若出現這些現象,一定要找小兒科醫師檢查,進一步確認是否得了川崎氏症。 川崎氏症的治療,目前以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為主,如果早期給予免疫球蛋白,發生冠狀動脈血管瘤的機會,差不多在5﹪左右;如果沒有給予免疫球蛋白,則發生的機率可高達20-25﹪,所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避免發生合併症有很大的助益。另外,在川崎氏症恢復期,常會有血小板增高的情形,這時給予低劑量(3-5毫克/每公斤體重/每日)的阿斯匹靈,則可達降低血小板、預防血栓的發生;服用時間,一般建議至少兩個月,但如果有冠狀動脈發炎,則服用的時間需視情況延長,嚴重的病例還須併用其他血管擴張劑使用。 川崎氏症的追蹤,最主要的是使用心臟超音波檢查,臨床上有經驗的小兒心臟科醫師,除了會注意到左、右兩側冠狀動脈有無擴大或形成動脈瘤之外,也會注意有無心肌功能受損、心臟瓣膜閉鎖不全、或心律不整等情形;如果有上述情形,這些罹患川崎氏症的病童,除須避免做劇烈的戶外活動,也應做好定期追蹤的工作,避免心肌梗塞的慘劇發生。 隨著大家對川崎氏症的認識增加,大部分的川崎氏症已經很快就被診斷出來;但是,有時還是會碰到一來醫院就很嚴重的病例,對於這些病例,我們仍要強調一點,當臨床上有疑似病徵時,一定請小兒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 健保開辦以後,政府對照顧這群患者也是不遺餘力,特別准許川崎氏症患者也可以辦理重大疾病卡;對此,我也要為這些患童謝謝政府對他們的關懷,雖然到目前為止,川崎氏症發生的原因仍在研究中,尚不清楚。但是,醫界對治療川崎氏症已經有很大的突破,只要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大部分的川崎氏症兒童,未來也可以和正常兒童一樣健康成長。

台北劍湖山

2007年07月06日
公開
56

上禮拜日在家裡閒來無事看東森購物台 剛好看到在賣台北劍湖山的套票 小寶貝一直說她要去那裡玩 那是室內的遊樂園 就在木柵動物園旁邊 看起來似乎不錯 至少大熱天的不用在外面曬太陽 便買了一套 昨晚剛好寄來兌換券 早上小寶貝檢查完後不到十點 所以決定直奔台北劍湖山 約十一點半到 劍湖山旁邊就是貓空纜車站 不少人在排隊呢! 先到一樓服務櫃台換門票及贈品 共含八張大人券和小孩券 還有送招財貓抱枕和貓熊背包 從二樓進入 二樓有旋轉木馬.貓熊叢林吉普.夢幻親子劇場 夢幻親子劇場假日時有說故事 七月份說的是斑馬花花--愛從朋友開始 三樓有魔幻攝影棚.親子雲霄飛車.太空鴨嘴獸 四樓有炫瘋巴士.跳跳蛙.旋轉直昇機.迷你熱汽球.球池 先把二樓.三樓的遊樂設施先玩一次 再至四樓球池 覺得球池很好玩 可以溜滑梯 還可以射擊球.盡情的丟球 我們一家三口丟球丟得可開心咧 玩得滿身大汗 已中午十二點半了 媽咪肚子餓了 該吃點東西了 四樓有賣一些餐點 我們買了番茄炒飯套餐和咖哩飯 是還不難吃 只是份量很少 覺得有點貴.有點小失望 下次應該出去吃 吃完後再繼續玩四樓的遊樂設施 小寶貝不敢玩跳跳蛙 其他的都各玩兩次後 再下樓把二.三樓的再各玩一次 小寶貝似乎意猶味盡 爸比說時間還早 可以再去坐貓空纜車 媽咪卻覺得累了 才不想再去坐什麼纜車 才開始營運 問題那麼多 不要去跟人家湊熱鬧 下次吧 反正還得來好幾次 多的是機會

鳳飛飛演唱會

2007年06月30日
公開
10

鳳飛飛世界巡迴演唱會 今天在新竹是最後一場 晚上姐夫載媽.姐和我母女三人去體育館聽 到時門口己經排隊排好長 發現年齡層果然偏高 自己算是年輕的 排隊時我買了一個100元的望遠鏡 因我買的是最便宜1000的票價 離舞台會有些遠 因為是用聽的 反正也沒那財力買最前面的 那後面的就沒什麼差別了 想看清楚一點時就用這望遠鏡看一下就好了 進場後每個人發了一支瑩光棒 我們的位置在最上面 不過視野還不錯 差不多八點開始 鳳飛飛一出場 大家便瘋狂鼓掌 今天的舞台.燈光.音效.舞群都很棒 鳳飛飛的演唱.主持更是沒話說 她換衣服時的串場安排也很好 可看見鳳飛飛的用心 她演唱的歌曲大多是我5~10歲時的歌 有一半我都沒聽過 有一段是唱瓊瑤時期"雙林.雙秦"的電影歌曲 看著螢幕播放瓊瑤電影的一些經典對白 大家都笑翻了 鳳飛飛說現在年輕人若看了 一定會說這是人類講的話嗎? 演唱會從頭到尾總共3小時 中間都沒休息 鳳飛飛獨撐全場 真的很厲害耶 年近半百了耶 最後安可曲的祝你幸福和掌聲響起 鳳飛飛自己忍不住流了淚 第一次安可完後 大家還是不停叫著安可 再度把她喚了出來又唱了兩首 大家真是依依不捨 她那些來自界各地的死忠歌迷 還是守在舞台前 今天來聽演唱會的 最瘋狂的是有人追隨她九場 而年紀最大的有97歲老阿嬤 還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專門飛來台灣聽她唱歌的 看來瘋狂不只是屬於年輕人 中老年人更有本錢瘋狂 今天3000名聽眾.坐無虛席 雖然年齡層偏高 大家熱情不減 我們母女三人也聽得很high 也都覺得值回票價 後記一則小笑話: 今天我才知道什麼是SK5 鳳飛飛說很多歌迷送她各種保養品 才能把她臉上的皮拉起來 其中有SK5....的 我想大部份的人也都跟我一樣疑惑: 哪有什麼SK5,不是SK II嗎? 她解釋說SK II是給20歲以上的人用的 SK5是給五十歲以上的人用的 呵呵呵.... 那媽咪用的豈不是SK3嗎? 而且還將逼近SK4了 歲月真是不饒人啊!

教出英語力

2007年06月29日
公開
22

早上帶小寶貝去餵魚後 又至書店看書 看到了天下雜誌這一期出的親子教育專刊--- 教出英語力 翻也沒翻 當下馬上買回家 回家後看了一半 整本都是在講如何讓孩子學好英語 很多人問我有沒有教小寶貝講台語 我的答案是沒有 因為自己的台語很不"輪轉" 平常在家也很少和爸比說台語 而且爸比的南部腔跟我的北部腔 有很大的不同 記得第一次和爸比回屏東時 婆婆.阿公.阿媽說的台語我有一半以上都聽不懂 所以我應該教小寶貝哪一種台語呢? 另外還有一點 就是我覺得不會台語一點關係也沒有 我想很多人都會說我不愛台灣吧 對於這一點 我想說的是台灣真正的本土才不是台語 而是原住民語 基本上台語也是大陸那邊傳來的 還有啊 陳幸妤她兒子不也小小年紀就請了英語教師嗎? 趙翊安在媒體面前秀的是台語嗎? 不是吧!是英語吧! 所以阿扁口口聲聲說什麼愛台灣 真是笑死人了 怎麼他孫子從小學的是英語啊? 我想陳幸妤也不希望他兒子跟他外公一樣 一句像樣的英語都說不出來 說遠了 我想說的是我寧願小寶貝講一口好英語 台語不會講.聽不懂 我一點也不在乎 全世界都在講求全球化 只有台灣在搞本土化 我們的孩子以後在國際間怎麼會有競爭力呢? 因此我希望小寶貝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 當然前提是中文一定要先打好基礎 只要中文.英語呱呱叫 將來我就不用太擔心她沒有競爭力 專刊裡解除了我一些孩子學英語的疑惑和迷思 學英語怕的不是起步晚 而是學習方式不對 學英語打的是持久戰.耐力戰 所以我想在學齡前就讓她多接觸英語 培養學習語言的興趣 在幼稚園學的我想就夠了 但在她上小學後 我應該會讓她去上美語補習班吧

離家不遠,就是幸福

2007年06月27日
公開
51

自己雖然表面上遠嫁屏東,然而因爸比工作的關係,我們還是住新竹,當初買房子時,自己也很聰明要買在離娘家近的地方,這樣就可以常常回家,我開車回娘家不到十分鐘,姐也一樣,姐夫是高雄人,但也是在新竹落腳,離娘家也近.我和姐都很幸運,因為離家不遠,就是幸福,而我們不僅不遠,還很近,是超級幸福. 小寶貝也喜歡回阿媽家,常吵著要我帶她回阿媽家,我問她:回阿媽家要做什麼?她回我:我去跟弟弟聊天,啊妳就跟阿媽聊天啊!我再問:要聊什麼天?她說:就隨便聊聊呀! 是啊!有多少出嫁後的女兒有這份福氣,可以想回家就回家,和自己的爸媽隨便聊聊,且回了家,自己拿鑰匙開門就進去,就像沒出嫁前一樣?我想沒有很多人吧! 娘家,對自己而言,是最初的家,也是永遠的家. 真的,離家很近,超級幸福! ------------------------------------------------------------- 透天三層洋房,座落在稻田旁,起風時,偶爾飄來豬屎堆肥異味。這是一個老舊翻新社區,八十三年夏推出,姊姊轉述建商說法:「前面要開一條 八米 路,直通鎮上心臟地帶;六輕在麥寮建廠,這裡必然大有發。」 猛翻數倍後,房價是撐平、緩步下滑,我不太相信會有大好榮景。哥和姐決定比鄰各買一戶,爸爸說:「問問韻芳,或許她也想在西螺買厝,人親土親。」 擁有一小方土地,是在台北難以達成的夢想,親友中不乏按月租地、翻土、施肥、種作,扮演都市農夫。對我而言:鋤犁是扛不動的浪漫,並不奢想嘗試。深層的想望是:九年後退休,住在舊厝附近,手足間各有獨立空間,卻是走幾步路或騎上鐵馬,就可以找爸媽談天說地、泡茶賞蘭。 那年,父親剛過七十,我相信他會像阿嬤一樣高壽九五,我還有福氣承歡膝前十五年。兒時不曾分離的歡聚,正是短短十五載。 爸爸曾經笑言:「算命先說我一生有財無庫,所以,當了二十幾年律師,仍是兩袖清風。」我坐在樹蔭清涼、繁花處處的大庭園裡,回想在這裡灌蟋蟀,卻灌出一條草蛇;空心菜摘了又長,如同變魔術一般神奇。 也憶起七歲那年,調皮的我惹煩忙著汲水的阿嬤,她掄起竹掃把掃我一頓。夜裡,才想起是我的生日,煮出兩個蛋,一個歸我獨享,一個由哥姐分食。阿嬤摸摸我猶留笞痕的手臂:「死查某鬼仔!真是大人吃肉,囝仔吃打。」 艱困歲月裡,厝內經濟是捉襟見肘,厝外卻是天寬地闊,任我遨遊。濁水溪堤岸,是一家人最常去的優美勝地-採西瓜、堆沙堡,或是揀回泛綠溪石,當成曠世稀寶典藏。 也有些活動,不能讓爸媽參與:到漫畫店租回「四郎真平」,藏在肚腹裡偷渡;花兩毛錢買枝仔冰,在圍牆外你一口、我一嘴舔個精光,夜裡吵架,捏得彼此腿上青一塊、紫一塊,天亮,媽喚姊姊打油,她瞪我一眼「走啦!」兩人一同出門,各走左右側溝沿,打了油,再各循原路返回。 哥在初一離家,從此,我們就不曾再吵過嘴。在電話是奢侈品、交通又不方便的時代,台中、西螺遠如天涯。最近,哥曾聊起當時心境:「新生訓練只有半天,結束後,我走兩公里到車站,看著公路局的車子,心想:搭上車就可以回家;又想:明天還要上課,回去又得馬上出門,繞來繞去,不知該怎麼辦? 最後,又走 兩公里 回學校。想像一個理和尚頭的小男孩,在車站來回徘徊,我不禁心酸。 幸運的我,晚三年才割斷臍帶。高一負笈他鄉,此後,台中、台北、華盛頓、紐約州,家,越來越遠。我如候鳥,逐月、逐季、逐年歸返。每一回,爸媽都問相同話語:「什麼時候擱轉來?」轉來,成了最殷切的叮嚀。 擠在座椅縫隙中,雙腳懸空,直到全身麻木,為的是趕上中秋夜,看阿嬤一面殺柚子,一面唸著:「月娘光光,目睛金金。」 風雪中的紐約州,華航在「世界日報」刊登巨幅廣告:「別人吃火雞,我們回家吃湯圓。」艷紅圓仔閃著溫潤光澤,我彷彿回到昏黃燈光下,有時比賽誰搓得最圓,有時刻意搓得大小不一,再參差排列,湯頭清時,大家都不愛吃,總是得再三回鍋,煮至黏稠帶點焦香,才是人間美味。 我癡望藍天:搭上飛機,就可以回家。出嫁十幾年,僅有一次回家過年,車抵家門,爸早就站在陽台上張望,轉身對屋內大聲呼喊:「韻芳回來囉!」洋溢而出的喜悅,暖著我的心頭。只是,對女人而言,家永遠是兩處模糊地帶,回家,永遠是難有著落的夢想。 夜半驚醒,湧上的常是來不及奔喪的恐懼。阿嬤高齡九十三,臨終前,她已退化至認不得我;媽媽因糖尿病失明,每天打胰島素,吞二十幾顆藥,我害怕夜裡的電話,我深知:至親,隨時可能離去。每週打一通電話,三天寫一封信,儘揀神奇事物談笑;接獲爸的來信,卻忍不住淚如泉湧,終至放聲痛哭。 阿嬤過世,是在我回國以後,中午接獲電話,爸爸的口氣十分平靜:「阿嬤走了,我餵她喝過牛奶,扶她躺下,再回頭,她已經走了。」車子奔馳在高速公路,我的心不慌不亂,反倒有些暖意。想像中拖著女兒、萬里奔喪的畫面不曾出現,我恍然明白:台北離家不遠。離家不遠,就是幸福。 爸爸的離去,卻是讓我措手不及。新居由一片菜圃轉成樓房錯落,不過一年半。姊姊長住,我維持每個月回去一趟。回家的日子,多半是做幾樣自認神奇的菜,堆到爸媽碗裡;買幾件體面的衣服,讓他們掛在衣櫥。 爸爸問我:「你猜猜看,我晚年的願望是什麼?」我屢猜不中,答案是:「讓自己圍棋段數更高。」我疏忽了,每天都有老友來陪爸爸下棋:我的小學老師、崙背老醫生、民眾服務站主任、還有十來歲的孩童,在這塊土地自在過活,就是爸爸最大的快樂。 難怪我們想陪他出國觀光,爸一笑:「我在電視上都看過,不必長途跋涉。」多邀幾次,他乾脆表明:「離開家,我就睡不著。」爸爸出門的興致越來越低,甚至連請他到嘉義吃早餐,他都說:「改天吧!出一趟門,就覺得累。」我聽不出警訊,仍傻傻妄想:有一天,他會答應我一起到夏威夷曬太陽、喝咖啡。 直到爸爸騎腳踏車出門,頭暈得幾乎軟倒在門口,我們才發現:他的胃悶、腹痛不是慢性胃炎或潰瘍,癌細胞早已在他的大腸肆虐多年。姊姊輪白天,哥嫂輪夜晚,爸爸住進省立醫院四天,哥才通知我:「爸爸要開刀,惡性的成分很高,爸說:『台北遠』,你等週六再回來。」 台北遠嗎?考上大學時,爸爸託他的棋友開小貨車,花一天親自陪我註冊;出國時,他送到機場,我入登機門後,他指著飛機告訴姊:「我們來看看,能再看到韻芳嗎?」 結婚當天,他清晨五點出門,陪我北上,喜宴後,又趕在深夜返家。台北一點兒也不遠。是塵俗瑣事讓遊子的心靈逐漸走遠,忘記去傾聽「不要牽掛我」背後的聲音。 不要牽掛我,我很快會健康回來。」住院第一晚,爸爸提著點滴瓶,電話裡向媽許下承諾,決定轉診到林口長庚,爸堅持要再回家住一夜。 晚餐,全家圍坐,每個月都有團圓相聚,今夜,格外珍惜。爸爸第一件事是為媽挾菜。「我好幾天沒有為妳做事了。」媽媽失明二十年,爸爸每天帶她散步、為她添飯、布菜、倒洗澡水,爸爸捨不得離家,最大原因就是媽媽的眼睛。 離家前,爸爸戀戀環視自己一花一草耕耘的庭園,道出心願:「四個月後,我會完全康復,就可以再整理這片花園。」車上,爸爸說:「我這一生沒有遺憾,也沒有罣礙。如果問我: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麼?我要說:是和妳媽媽一起建立這個家。」我緊握爸爸的手,心想:這座堡壘該換我們來撐持。 手術順利,爸爸在一星期後出院。一個半月後,發現癌細胞蔓延至肝,爸爸重回長庚,這次離家,足足三十五天。三組人馬輪流照護,日間,陪爸爸看窗前鳥雀啁啾:夜裡,陪爸爸看窗外燈火點點,從小至大,這是首次須臾不離。共同話題不多,仔細想來,爸一向不是多話的人。 他不曾天寒叫我們添衣、肚餓叫我們加食,也不曾對我們嘮叨他的期望。只是,在我為大學聯考失利而放聲痛哭時,他會拍拍我:傻孩子!妳一生的幸福,又不是只決定在這次考試。」 我回家坐月子時,天天吃麻油雞腰仔,他會瞞著阿嬤,偷偷削一個水梨給我;我返鄉任教的四年,他疼惜我中午騎車往返辛苦,總是用摩托車接送我。 我為他梳頭,笑著說:「我記得以前為你拔白髮,一根一毛錢。」姊姊接口:「聞一次腳丫,說好香,也有一毛錢。」 爸爸摸摸他稀疏泛黃的髮梢,早年,他烏黑茂密的濃髮人人稱羨,他也試過幾種染髮劑,想留住意氣風發的青春。此刻,他卻神情黯然望著鏡中自己。 「這些已不再重要。」什麼才是重要的?夢囈之中,爸爸回到他獲頒孝行獎的會場,這是他心中認定最大的榮耀嗎? 我埋首寫故鄉廟埕的劇本大綱,他眼中閃著光芒:「回家以後,我為妳找更多資料。」我想:爸爸要的很簡單:活著回家。和未知拔河,活著,卻十足艱難,爸爸由每日來回走動,誓言保持出院後的體力;撤退至走兩步就喘息不已:再至廁所後,力拉才能起身。 我試著探詢他最後的心願:「爸,你說阿嬤八十歲就備好壽衣,如果萬一,穿律師服好不好?」爸笑一笑:「律師服?很好啊!我為媽祖奉獻十三年,如果媽祖允許我選擇,我不想去西方極樂世界,我覺得那裡比較寂寞,我想回到鄉里,做個小小土地公,還是可以照看妳們。」 爸爸眼中霧氣深沈,在選擇回小鎮當律師時,他早已看淡物質名利;在為生命奮力掙扎時,他最不捨得還是家。 高燒過後,他正式把心願託付給我。「我不要在醫院走,我要回家。」我許下承諾:「我知道。」 賀伯颱風前夕,爸爸在醫師允諾下,意識清楚返家。風雨之中,他時時望著窗外:這處他用一生守護的家園。四天後,他在自己的床上過世,姿勢就像睡著一樣安詳。陷入昏迷前,他叮嚀我的最後一句話是:「下禮拜再回來。」 今年清明,我和哥姊一起上墳。在新厝整理香燭蔬果,備幾道爸爸生前愛吃的食物。女兒問我:「媽,我們為什麼要在西螺買房子?」我望向堆著雜物的客廳,尋覓當年想法:「我曾經有一個夢,想在退休以後,回來和阿公一起住。」舊夢已遠颺,淚,瞬間湧上。 我攬一攬女兒:「走吧!我們去看阿公。」墳頭的草郁郁青青,墓碑上的爸爸穿著律師服,淡淡笑著。 我們憶起:百日後,各自夢見爸爸,他或是壯年,或是老年,都是笑容依舊,此後,爸爸就不曾再入我們夢中。 失去父親三年,生命,難免顛簸難行,但是,我們彼此用心扶持,很快走出風雨,重見陽光。墳前,我們輪流撐傘,媽媽交代:要撐起傘,爸爸才能安心享用。我望著爸盛年英挺的面容,低聲說:爸,吃飯了。」白花花陽光下,不見爸爸身影。不過,我相信:爸爸一定離家不遠,因為,不管身在何處,我們一直都離家不遠。 原繕打該文者言: 在報上看到這篇文章,我看得無法自已。利用深夜,坐在電腦前,一句一句看,一字一字打,縱然不再是初次閱讀,淚水,仍一次一次順著臉

挖螃蟹蛤蠣

2007年06月24日
公開
18

中午吃飯時和弟他們閒聊 聊到去風情海岸抓螃蟹 大家就興致勃勃的說也要去抓 於是午睡醒後 帶弟一家和爸媽一起去抓螃蟹囉 上禮拜才來一次 昨天也才又來放生 今天第三度來 今天人很多 傍晚時分沒有什麼太陽 還有風 所以並不熱 天氣可以說是好極了 海灘上真的是有無數的螃蟹 這次我們走的比較遠 看到有人竟然挖到好大一桶的蛤蠣 好誇張喔! 他們怎麼這麼會挖 我們還是先抓螃蟹 隨著離岸邊越遠.螃蟹就越大隻 而且隨便挖下去 就好多的螃蟹 還有好多的螺類 媽咪也不認得那些到底是什麼 反正吃海鮮時都可見那些螺類 終於讓媽咪挖到了一顆蛤蠣 開張了!終於開張了! 其實蛤蠣也有很多種 後來我又挖到了好幾顆 都不太一樣耶 結果只有我和弟兩個人比較努力在挖蛤蠣 三個小孩有螃蟹.有水可玩 就開心的不得了了 最後我還挖到一個"公呆” 是媽說的 要不然我哪知道那是什麼鬼東西 它會噴水喔 我被噴到了好幾下 玩了一個小時 開始漲潮了 媽催促著我們離開了 總收穫是挖到十個貝類 我只能說它們是貝類 正確名稱還真是叫不出來 可以帶回去煮一碗湯了 還有很多的螺類和螃蟹 舉行放生儀式 讓牠們都回家 這片海岸濕地真的有很豐富的海岸生物 除此之外 景色也很美 尤其夕陽西下 金黃色餘暉照耀沙灘 襯著風車和戲沙.戲水的人們 是一副很動人的景緻 上岸後把手.腳沖洗乾淨 前往南寮漁港吃晚餐 乘著天還未黑 先帶爸媽和弟他們去看遊客中心 他們都沒來過 爸媽說這裡真的變了好多 變得好美 是啊!我也這麼覺得 是一家人休閒散步.吃喝玩樂的好地方 晚上吃了910元 六個大人三個小孩 算便宜 爸出錢的啦 真是不孝兒女 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