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橘 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我的離乳日記

2007年07月22日
公開
2

這是媽媽幫我整理的離乳日記 媽媽說記起來以後才不會忘記 話說3月初 頑皮的我害媽媽HIVD又發作 幾經討論 爸爸媽媽決定先幫我送到丁媽媽家 一來讓媽媽休息 二來順便開始我的斷ㄋㄟ過程 3/5是我到丁媽媽家的第一天 丁媽媽開始訓練我用奶瓶喝奶 媽媽說我專挑軟柿子吃 當初她要我用奶瓶喝 媽媽試了很久 我不喝就是不喝 到丁媽媽家第一天知道沒ㄋㄟ喝 我就乖乖就範 不過回家我依然不愛用奶瓶喝奶 反正有〝鮮奶〞喝 幹麻喝〝保久奶〞 不過因為在白天丁媽媽家 所以很快的不到10天 我白天的ㄋㄟ就斷了 至於晚上 媽媽也是和我奮鬥了很久 從先在我睡覺後 媽媽睡覺前約11點時 媽媽先泡一瓶奶給我在睡眠中不知不覺得喝 一開始我也是緊閉雙唇 後來幾天後不知是想睡覺還是束手就擒 也就開始喝奶了 這樣我就可以撐到天亮約4到6點才起來找ㄋㄟ喝 "我想我是戀上餵母奶那種無可取代親密感的癮,真要我斷奶...難了吧 ^^" 媽媽說當他看到這句話 覺得心有戚戚焉 戒了幾天的奶 剩下夜奶時 媽媽看到這句話 決定延緩戒奶計畫 所以3月中的我 早上或晚上還是有媽媽牌ㄋㄟㄋㄟ喝 其實我何嘗不是戀上喝ㄋㄟㄋㄟ那種無可取代的親密感 就這樣我就持續早晚有ㄋㄟ喝的日子到了7月初 媽開始比較積極的戒一大早的ㄋㄟ 媽媽都跑到哥哥那裡躲了起來 難怪常常我凌晨4.5點起來都找不到媽媽 而晚上媽媽則一直跟我溝通 要我先喝奶瓶內的牛奶 再喝ㄋㄟㄋㄟ 原先我是不同意的 看在媽媽苦口婆心的份上 我也就乖乖的喝了180CC 後來媽媽遵守承諾的讓我喝ㄋㄟㄋㄟ 幾天後媽媽竟告訴我ㄋㄟㄋㄟ沒有了 就不讓我喝 我只好在床上滾ㄚ滾的 滾了好久居然也睡著了 媽媽很開心 因為這是一年半來 唯一不用ㄋㄟ睡我也可以睡著 而且我沒有大哭大鬧喔 媽媽說我長大了 可以溝通了 接著幾天我可以漸漸不用ㄋㄟ睡了 但是兩隻手只需要一直搓著ㄋㄟ才能睡 在這過程中 剛開始媽媽說我也很盧 對我她總是溝通~溝通~再溝通~ 也要花一點時間跟我坳 現在每天晚上8點半媽媽先給我一瓶奶 等我睡了以後 媽媽開始做一些自己的事 一直到11點 媽媽又泡了一瓶奶餵我喝 這樣我就可以”凍”到早上6點左右才起床 可是媽媽說現在她還是有一些小小的困擾 就是我起床後都不喝她泡的奶 所以我就一直在房間搞破壞不睡覺 等到我到丁媽媽家我才會甘願的喝奶 唉~ 媽媽說算了過一陣子再來搞定我 不過在這之前的離乳過程 總算是平和並且無衝突的 而我也沒有太大的反彈 媽媽說這是我的進步 也是媽媽的幸福~

轉貼 ~ 文章 ~ 我的傻,只不過讓我挨一頓餓;妳的傻,卻誤了妳一生!

2007年07月16日
公開
20

有位女人,家庭很幸福,不但生活富裕,先生也很疼愛她。 有一天,她認識了一位年輕人,這年輕人的甜言蜜語使她心動了,兩人發生不正常的感情。 後來年輕人對她說:「偷偷摸摸的不自由,我們乾脆離開家鄉,到新天地建立屬於我們的家。」女人聽了覺得很有道理。 就趁先生外出時,拿了家裡所有最值錢的財物,到港口與年輕人會合。 年輕人說:「妳先把東西給我,等我運到對岸再回來載妳,要不然被抓到就不堪設想。」 女人也認為有理,就把所有財寶交給他,自己留在原地等待。 沒想到,一天、兩天、三天過去了,年輕人就這樣一去不回。 她又餓又冷,可是不敢回去,實在萬般無奈。 突然,她看到一隻狼狗銜著一隻鳥從她面前跑過去,那隻鳥還在奮力掙扎。 狼狗跑到水邊,看到水中有一條魚,就把鳥放下,要去咬魚;結果魚游走了,鳥也飛走了。 女人看了,忍不住笑說:「這隻狼狗真傻,已有一隻這麼好的鳥, 居然放棄而去咬魚,結果鳥和魚都得不到,真是傻啊!」 狼狗回頭說:「我的傻,只不過讓我挨一頓餓;妳的傻,卻誤了妳一生!」 此時,這愚癡的女人才如夢初醒, 懊悔地說:「我居然為了那種人, 放棄愛我的先生及穩定的家庭,毀了一生幸福,這都是貪慾害的啊!」 凡夫總是縱心所欲,雖有短暫的快樂,終究會害了自己。 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境界而心動,但是要趕緊提起正念化解貪欲,才不會一時迷失而招來無盡的煩惱折磨。 這個故事讓我們瞭解到…… : : : : : : : : : : : 原來狼狗會說話 ..|||

認識妥瑞症--轉貼林口長庚 兒童神經科 王煇雄醫師

2007年07月16日
公開
30

林口長庚 兒童神經科 王煇雄醫師 張小弟今年十歲大,眉清目秀的,唸國小三年級,功課一直都在前幾名之列,但並不是這些理由讓他吸引到特別多的目光,也不是因為他染上特殊顏色的髮型,或滑個特別炫的直排輪,而是他一陣陣肩膀的抖動以及臉部表情的扭曲、還有他人未到聲先到的或是清喉嚨或是念念有辭的聲響。 許多人小時候會有一陣子反覆某種動作,包括出聲音的類似一種習慣性的行為,其中不乏是模仿來的,像布袋戲「雲州大儒俠」風靡的時代,許多小學生都忍不住要學二齒仔:「哈嘜、哈嘜…」的口頭禪,後來許多人也喜歡在聽課或想功課時,一邊在手上把玩原子筆在手指上轉個不停的帥模樣,可是總是一年半載內膩了就消失了。 但是少數人─目前估計大略每兩百位小朋友有一人並不是壞習慣來的,這些不自主的現象持續一年以上,而且一樣換過一樣,或者加成似地愈來愈多樣、愈來愈複雜,走路三、五步跳一下,手東碰碰西摸摸,發聲的部份轉為字句,少數出現類似粗話或咒罵人的穢語,當然睡熟後都沒了,一醒來又來了,而且時好時壞,緊張或疲累時可能變糟,專心玩電玩或拉提琴時可能好一些,也有一陣子自己好了,但通常不出三個月又來了。較機警的父母發現孩子常常眨眼睛就帶去看眼科醫師,診斷常是過敏性結膜炎,扭鼻子或擤鼻子的可能耳鼻喉科醫生說是過敏性鼻炎,聳肩膀的接骨師可能說是頸椎受傷或筋肉拉傷,講髒話的人較少見,可能父母不會帶給醫生看而都在家裡自行嚴加管教了。 其實這種不是短期的反反覆覆拖過一年以上的毛病,可能就是妥瑞症。妥瑞是位法國醫生,他在百年前就注意到這類患者,雖然他並非第一位發現這種毛病的人,但是他觀察的最仔細,回顧他當年的文章已面面俱到了妥瑞症的所有特色,除了上述症狀外,他也注意到它常有家族傾向、它不礙健康不會致命、有時合併出現過動、強迫性思考或行為、自我傷害、睡眠異常…等等。當然那個時代還不懂得和基底核的多巴胺有關。 妥瑞症是一種具神經生理學機制的慢性毛病,源自於兒童期發育中之大腦基底核多巴胺的高反應度,造成反覆出現不自主的動作及聲語上的tic,好好壞壞達一年以上,甚至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tic」一字在中文上一直缺乏適當的翻譯,如它短促的英文發音一般,常見的表現為快速而短促的眨眼睛、歪嘴巴、裝鬼臉、搖頭、點頭、聳肩膀、搥手、頓足、緊縮肚皮、……等動作,和清喉嚨、擤鼻子、咳嗽、噎氣、大叫、發出類似「幹」的罵人聲音……等,有時動作也可以複雜到像邊走邊跳、碰觸別人、摸人家乳房、或傷害自己的行為。有些字典將tic翻譯成「習慣性抽動」並不正確,因為它不是壞習慣;也不是常被誤認的心理疾病或精神病,更不是故意要引人注目的行為。有人翻譯作抽搐,又和癲癇發作混淆不清。男性患者明顯地比女性多了三、四倍。 神經影像學上也支持此症是基底核和額葉皮質下的聯繫出了問題,這裡的神經迴路是近來神經科學家研究身心交界之神經精神異常病症的熱門焦點,這也是妥瑞症近一、二十年來再度被注意到常和過動症、強迫行思想或行為、睡眠異常、或情緒不穩……等並存的理由;其實妥瑞醫生早在百年前就注意到這些妥瑞兄弟症了。 一般相信完全表現出所有症狀的病例佔不到一成,全美估計有十萬人屬這種全盛開的妥瑞症,美國人口兩億,因而每兩百人就有一位有妥瑞症,在台灣少說也有數萬名妥瑞人,全盛開的妥瑞人也該上萬。他們專心時tic常會暫時消失,如彈鋼琴、 看電視或玩遊樂器時,但是緊張明顯地會加重tic,反之睡熟時大多tic的症狀完全消失。 儘管妥瑞症影響外在形象,至今尚無法完全根治,但是它不會威脅生命,也不會縮短壽命,大部份妥瑞人擁有具生產力之生活,當作家、數學家、音樂家、演員、工程師、運動選手的大有人在;很難相信也有當醫生的,而且還是外科醫生。有人說前五任的羅馬皇帝都是妥瑞症患者,因而稱妥瑞症的基因為「帝王基因」。 因為在家書中充斥著咒罵的不雅字眼,音樂神童莫札特也被懷疑有妥瑞症的可能。妥瑞症似乎也與高創意、高智慧…等傑出的表現有關。 確立診斷後,如何讓病人和其家人、師長和朋友了解並接受妥瑞症比藥物治療更重要,不要以為妥瑞症的主角是tic,只要解決了它就好。有些病人的tic因服藥而改善了,但是他們的記憶、情緒、創造力卻變差了,在這種情況下,有些患者寧可放棄吃藥和tic共存共榮。 三、四成的妥瑞兒成長至青年時tic會自動消失,另有三成tic顯著減少,剩餘之三成多少持續一些症狀至成人以後,然而通常不會比孩童時糟,且隨著年紀增長愈懂得如何去掩飾或修飾症狀。倒是有時合併的妥瑞兄弟症就不一定會因年長而減輕。但仍要一再強調及更正過去的錯誤觀念:妥瑞症不是退化性的毛病,至少患者智能絕對不會因此症而逐漸減退。 百年多了,歐美人士也是近二、三十年來媒體進步後才對妥瑞症較有認識,相關的病友會或支持團體到處林立,網路上更有抓不完的訊息,可惜幾乎沒有中文版的,不用說一般的台灣人,就是醫學圈內人也有許多不正確的觀念。妥瑞人求助無門,甚至求診時還惹來一堆無趣,這方面的資訊台灣落後人家太多,然而妥瑞症只有一半不到的機會在成年前會自動消失,那些一輩子要與它為伍的人怎麼辦,或是那些會好但正在成長階段的兒童,在社會或學校遭受到的不公平對待,他們要往哪裡哭訴?國外已有許多成功的妥瑞人,如NBA高手羅夫、大聯盟強棒艾森萊、外科醫生多蘭…現身說法,台灣的成功妥瑞人在哪裡?躲起來了呢?還是現實環境不容許他們成功呢?估計至少有幾萬名的台灣妥瑞人您可以輸給張小弟嗎?請站出來,讓台灣認識您、擁抱您,讓我們為過去的無知、不正確眼光、誤會…向您們道聲誠摯的對不起。 也許,不久的將來會有根治妥瑞症之方法,然而現階段如何重建患者自信心、如何交友、包括成家、立業…等等,都是不可再忽略的課題,也急待一般人因瞭解而接受他們。本欄將報導妥瑞症的所有正確訊息,妥瑞人的心聲、以及非妥瑞人的致意。其實我們本來就是動物,多多動一些又有何妨,有的人動感十足像妥瑞人就是其一,有的人穩重如山需要偶而學妥瑞人動一動,因此何必少見多怪呢?如果非妥瑞人能包容妥瑞人,妥瑞人能以幽默看待妥瑞症,那麼多寬宏一些的心胸定能讓大家當個更先進的現代人。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讓台灣的妥瑞同胞早日得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