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joa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現在的人是怎麼了???

2006年05月16日
公開
8

由於新成員的加入跟隨我10年的小紅終於要跟我揮手告別了.本想直接帶去報廢場報廢,但由於同事認為她的狀況還很好,就開口跟我說以2000元之價格跟我購買,本來生性怕麻煩的我聽到有人要去幫我處理掉且對方也有需要,那能廢物利用又何樂而不為呢,也沒多想的很爽快的就說好... 本以為把證件交給他讓他直接去辦理就沒事了,誰知接踵而來的卻是引發了一連串令人吐血的事,天真的我以為她們會自己去辦好,結果卻落得我還是得自己去的下場,不但沒討到半點好處卻還裝了一肚子氣;由於對方的朋友是經營機車行的,為求小心起見他特地騎我的小紅去給人檢驗,看是否符合資格,然後,再要求我先去將車籍資料等調出來以便他詳閱確認這台車的狀況,在一切均符合他的要求後才去把過戶手續都準備好,心想這下都沒問題了吧!誰知這位仁兄卻又開口問了我可笑的問題-這台車不會是贓車吧?聽到這時我真的很想請他不要買了,但為顧及多年的同事情,及日後還要相處的份上,我只好按奈住滿腔的不滿,以充滿耐性的口氣跟他說,所有車籍資料都給他了,若一切都那麼不放心的話可以考慮不買不要因為是同事而簿好意思拒絕,我沒有關係的,請不要在意畢竟我也怕他買了後得不償失啊之類的話來安慰他.曾幾何時我的修養變這麼好了??遇到莫名其妙的人,我竟可以如此處之? 生平最怕欠人人情,沒想到這件事的演變好似變成是我在拜託人家了,為何會如此呢?人真的是可以有無限潛力跟磨練的空間. 隨著此一事件的落幕,我不斷客觀的告訴自己,這是他的權利,他當然有必要在購買此車之前做好所有的調查,無關乎我是不是他的同事,所以,我無須生氣.只是,在聽到的時候真的很難令人理解;想想當初的本意本就不是要賣這台車,只想報廢不要,並未想從中獲利,但為何卻要被人如此質疑呢?這個社會生病了嗎??人與人之間,就只有猜疑與不信任嗎??基本的溫暖與信任都蕩然無存了嗎??我很難過,很難過,也經由此一事件再次的讓我對這個社會充滿了灰色的想法,本是單純的好意要幫助人,結果卻惹得一身的魚臭,我想,我真的得重新調整心態來與人相處了.

感統問題�螃蟹車橫著走?

2006年05月14日
公開
44

感統問題�螃蟹車橫著走? 小心成感覺統合失調元兇  2005/11/30 11:26 記者蔣文宜�專題報導 許多三代同堂,或是父母雙薪家庭,由於白日無法照顧小孩,因此多半會交由阿嬤等長輩照顧,一來為自己親人、二來又比較放心,不過卻時有所聞,老一輩阿嬤常會將孫仔放在螃蟹車,任其四處横走,也許只為圖個照顧方便,然而,小兒復健科醫師卻指出,在提早利用雙腳力量、缺少爬行的訓練之下,恐為造成日後感覺統合失調的元兇之一。 先來看看,為什麼螃蟹車壞處多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楊佩瑜說,雖然醫學上並沒有真正做過醫學實驗對照組研究,但是,不難想像當幾個月的小孩正興高采烈的進入探索期,如果卻受限於只能動手敲敲、用腳滑行的小空間裡,對小孩的發展絕對沒有好處可言。她並指出,有5成以上感覺統合異常的小孩,多半是爬得少的結果。 不過,職能治療師張旭鎧則指出,坐螃蟹車未必百分百的壞處,不過,要看家長動機正確與否,比如許多長輩動機在於讓幼兒提早學走路,可能會使得幼小身軀過早承受身體重量,加上雙腳骨骼尚未發育健全,則容易導致O型腿。 所以,張旭鎧提出若以「七坐八爬」作為成長判斷標準,那麼8個半月到9個月大,才比較適合坐螃蟹車,甚至也有骨科醫師認為,10個月之後再坐螃蟹車更好。張旭鎧提出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若寶寶雙腳碰觸地面時,有反抗力出現時,就表示已有足夠力氣,再坐螃蟹車會比較適當。 但是要坐螃蟹車也有前提喔!他說,對於已經在學走路的小孩,1次最好坐不超過半小時,也就是螃蟹車只是輔助學走路的工具,其他時間,則必須讓小孩多爬行,或坐著自己動手玩,訓練其爬高爬低等,至於,若是將小孩成天放置於螃蟹車或嬰兒床內,常常在狹窄空間活動,則會對其感覺統合發展造成扼殺可能。 愈來愈多人知道,爬行對於寶寶感統發展的重要性。張旭鎧說,醫學界也普遍肯定爬行的好處,他舉例而言,爬行是所有學習的基礎,手撐地的觸覺刺激,能夠建立手的肌耐力,有助於將來拿筆寫字的穩定度、不致容易喊手痠。 此外,爬高爬低也是種與環境互動的學習,爬行過程中視覺開始進行空間觀察,能提升未來學習上的專注力;匍匐前進的動作,鍛鍊到腹肌力量足夠,長大也較能坐得住椅子,不會出現有些媽媽常說自己的小孩好動、扭來扭去坐不住的情況。 不過,若是有些幼兒走得早且快,爬行時間不長,醫師則建議,還是可以從玩過山洞的遊戲當中,或是藉由安全的遊戲設備,爬行玩溜滑梯等彌補,因為這些過程皆有助於訓練前庭平衡與感覺統合協調的發展。 http://www.ettoday.com/2005/11/30/327-1875802.htm (取材自ETtoday.com東森新聞報)

長庚副食品--添加參考表

2006年05月04日
公開
21

一、何時開始添加副食品? 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寶寶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這是許多新手爸爸、媽媽常常問到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所有的寶寶都應完全哺餵母乳六個月,之後再添加適當的固體食物。當寶寶頭眼協調很好,且頸部的支持發展很好,大人吃東西時寶寶會專注的盯著或有搶食物的行為或嘴巴有咀嚼的動作,就代表他已經準備好要吃副食品。因此時寶寶的腸胃系統日漸成熟,開始可以消化固體食物,頭頸部也比較硬挺與身體成一直線,可以使用湯匙餵食副食品而不容易嗆到。所以,當寶寶開始餵食副食品也就是開始準備斷奶了。    二、添加副食品之注意事項 原則上添加副食品的程序是:先給流質(湯汁)半流質(糊狀)、半固體(泥狀)最後才給固體食物。以下為添加副食的注意事項: (一)烹調後的食物,不能放還在室溫中太久,以避免食物腐壞。 (二)當添加一種新食品時,應注意寶寶對此食品是否有皮膚及腸道過敏之現象,如嘔吐、腹瀉、腸絞痛及疹子等。 (三)食物之溫度不可太高,以避免燙傷寶寶的口腔。 (四)食物加熱後需攪拌均勻待微溫後才餵食,因高熱可能燙傷寶寶之口腔黏膜。 (五)不要在食物內過度添加香料、味精、糖、食鹽,養成寶寶攝取清淡食品的健康習慣。 (六)不要強迫寶寶將所有準備好的食物吃完或不要給過量的食物。 (七)餵食副食品時,應給寶寶一個舒適、輕鬆的環境,並加以鼓勵。 餵食副食品時,父母要有耐心,而且需要多花一點時間在餵食上,亦不可以食品作為懲戒或獎勵,儘量給他多種食物去選擇。很多人在嬰兒4個月就餵予寶寶果汁,尤其是柳丁、橘子汁,但根據研究,柑橘類及草莓較易引起過敏的,對有過敏體質的嬰兒,專家建議一歲後再開給予。 三、愛的叮嚀 營造快樂的氣氛 為了協助寶寶快樂的進食,建議爸爸媽媽準備一張加有托盤的嬰兒餐椅,在開始餵食前一星期,每天讓寶寶坐在嬰兒餐椅一些時間,讓他習慣,用餐時讓寶寶坐在固定的椅子上,培養他良好的進食習慣,並準備一件柔軟易清洗的圍兜,在嬰兒餐椅下,可鋪幾張報紙,以減低寶寶用餐後的清理工作。 選擇大人最輕鬆、充裕的時間下開始嘗試餵食寶寶副食品,一開始寶寶可能不太習慣不同的進食方式及食物,餵食者需要有耐心以一邊餵食,一邊鼓勵他:「好好吃喔」!。維持用餐時的氣氛,但因每個人的胃口及對食物的偏好不同;故不要勉強寶寶,當他不想吃時,就抱離椅子 四、小秘方 嬰幼兒副食品製作 (一)葉菜類 1.菜泥: (1).將胡蘿蔔、南瓜、馬鈴薯、蜿豆、高麗菜、覓菜等纖維少或嫩葉之蔬菜洗淨去皮切片,放入鍋內加少量水蒸煮。 (2).煮熟後以湯匙壓碎成泥狀。 2.剁碎之蔬菜: (1).將覓菜、菠菜、青江菜、空心菜等葉菜類蔬菜洗淨切碎,放入鍋內加少量水蒸煮。 (2).待菜蒸爛後盛出。 (二)水果類 1.果汁 (1)橘子、柳橙:  I.將橘子剝皮後或柳橙切成兩半,將汁擠出。  II.初次餵食前加冷開水稀釋後再餵食,濃度由稀逐漸變濃。 (2)蘋果、梨子、蕃茄及葡萄:  I.將蘋果或梨子去皮切片置於碗內。   II.將蕃茄或葡萄置於碗內,以熱開水浸泡兩分鐘後,去果皮。  III.乾淨紗布將蘋果、梨子、蕃茄或葡萄包起,以湯匙壓擠出汁。  IV.初次餵食前加冷開水稀釋後餵之,濃度由稀漸濃。 (3)西瓜、香瓜及哈蜜瓜:  I.將瓜肉以湯匙挖出,還於碗內。  II.以湯匙壓擠出汗。  III.初次餵食前加冷開水稀釋後餵之,濃度由稀漸濃。 2.果泥: (1)選擇熟軟、纖維少、肉多的水果,如:哈密爪、木瓜、香蕉、蘋果等。 (2)將水果洗淨後去皮, (3)以湯匙以刮取,壓碎成泥。 (三)五穀根莖類 1.米糊、麥糊:取適量之米粉或麥粉,置於碗內,加入適量奶水或開水調糊狀餵食,初次便用,請試原味之米(麥)粉。 2.餅乾、吐司麵包、鰻頭:寶寶開始長牙時,可給予餅乾或烤過之吐司麵包(饅頭)。 3.稀飯: 米湯:將米熬煮成粥,取其湯汁。 薄粥:將一碗飯煮成三碗粥之濃度。 濃粥:將一碗飯煮成兩碗粥之濃度。 (四)肉魚豆蛋類 1.肉泥、肝泥: (1)選擇筋少之瘦豬肉、牛肉或雞肉,絞碎後蒸熟。 (2)將豬肝或雞肝蒸熟,後切成小塊搗成泥。 2.魚:選擇魚刺較少、肉質較細的魚,洗淨蒸熟後搗碎。 3.豆腐:將豆腐以開水沖淨即可餵食。 4.蛋: (1)將蛋置於清水中蒸(煮)熟,取出蛋黃以湯匙壓碎,加入少許開水餵食。 (2)將蛋打入碗內,如湯汁至八分滿,攪拌均勻,放入鍋中蒸熟。 五、副食品添加表(一) 年齡 食物 添加及烹調指示 每日飲食量及餵哺指示 一個月 母奶 嬰兒奶粉 ◆請依指示沖調(注意奶粉與水量比) ◆每2至3小時餵奶一次 ◆請用奶瓶,每次餵90~120c.c.,每天7次 二個月 母奶 嬰兒奶粉 ◆請依指示沖調(注意奶粉與水量比) ◆每2至3小時餵奶一次 ◆請用奶瓶,每次餵120~150c.c.,每天6次(夜間可以減少一次) 三個月 母奶 嬰兒奶粉 果汁 ◆ 請依指示沖調(注意奶粉與水量比) ◆ 新鮮水果壓擠果汁,通常與等量開 水混合 ◆ 同二個月 ◆ 請用奶瓶,每次餵150c.c. ,每天5次 ◆ 在任何二次餵奶之間,每天一次,剛開始給10 c.c.,可以增加至30 c.c. 四個月 母奶 嬰兒奶粉 果汁 果泥 菜泥 麥糊、米糊、麥精片   ◆ 請依指示沖調(注意奶粉與水量比) ◆ 新鮮果汁與開水混合 ◆ 除成熟香蕉外,已燉熟為佳,用湯匙弄碎 ◆ 煮熟到柔軟再弄碎,一次只給一種蔬菜,再慢慢增加 ◆ 與溫開水或嬰兒奶粉混合 ◆ 每天餵5次,夜間一次可以停餵 ◆ 每天餵5次,每次餵180c.c.夜間一次可以停餵 ◆ 每天一次,以30 c.c.~40 c.c.為宜 ◆ 開始時給予一茶匙,慢慢增加到3茶匙 ◆ 可用茶匙餵食,開始時先給予一茶匙,再依嬰兒胃口與成長可增加到6至8湯匙 ◆ 一茶匙,慢慢增加到3茶匙 六、副食品添加表(二) 年齡 食物 添加及烹調指示 每日飲食量及餵哺指示 五個月 母奶 嬰兒奶粉 果汁 水果 蔬菜 榖類 吐司 肉泥/肝泥   ◆ 請依指示沖調(注意奶粉與水量比) -與4個月同 -與4個月同 -與4個月同 -與4個月同 ◆ 烤至棕黃色 ◆ 單獨或與麥糊混合煮熟、弄碎 ◆ 同4個月,其中一次可以牛奶代替 ◆ 與4個月同,每天餵5次,每次餵180~210c.c. - 與4個月同 -與4個月同 -與4個月同 -與4個月同 ◆ 讓嬰兒咀嚼,強壯牙床,每日一小片 ◆ 開始時一茶匙,慢慢增加到2湯匙 七、副食品添加表(三) 年齡 食物 添加及烹調指示 每日飲食量及餵哺指示 六個月 七個月 八個月   母奶 嬰兒奶粉 果汁 水果 蔬菜 榖類/粥/細麵 吐司 肉泥/肝泥     ◆ 請依指示沖調 ◆ 新鮮果汁,開水慢慢減少至只給純果汁 ◆ 七個月開始可以吃生水果   ◆ 可以與碎肉、蔬菜共煮   ◆ 每天餵奶4次,開始漸漸可以牛奶代替 ◆ 每天餵4次,每次餵240c.c. ◆ 可改用杯子,每日60 c.c. ◆ 3湯匙 ◆ 6~8湯匙 ◆ 1至2茶匙,慢慢增加到半碗 ◆ 每日一小片 ◆ 2湯匙 下列食物可以在此階段添加,每天一次,每次可餵一種新食物,等習慣後再加另一種新時物,等習慣吃過4至5種不同的食物後,每天可以混合餵食 蒸蛋   豆腐 魚(吻仔魚、白鯧魚、吳郭魚、白帶魚、旗魚) 瘦肉湯   ◆ 將蛋打在碗內,家水至八分滿,攪拌均勻後蒸8分鐘 ◆ 煮熟弄碎,即可餵食 ◆ 用水將於煮熟,弄碎,要把魚刺 去乾淨   ◆ 開始給一湯匙,慢慢增加到一個蛋 ◆ 開始給一湯匙,慢慢增加到2湯匙可一天給1至3次 ◆ 開始給一湯匙,慢慢增加到2湯匙可一天給1至3次     ◆ 開始給每天1湯匙,慢慢增加到可一天給 2至3次 八、副食品添加表(四) 年齡 食物 添加及烹調指示 每日飲食量及餵哺指示 九個月 十個月 十一個月 十二個月   母奶、嬰兒奶粉 ◆ 每天餵奶2至3次,每次240 c.c.,餵母乳減 少時,應以其他奶類代替,週歲後仍應每天 喝兩杯 水果,蔬菜、蛋豆製品 粥/麥片/細麵等 魚、肉 ◆ 請參照六至八個月 ◆ 請參照六至八個月 ◆煮熟、弄碎   ◆ 請參照六至八個月 ◆ 請參照六至八個月 ◆ 慢慢增加到1湯匙半,每一天給2至3次   一歲以上 各種食物、牛奶、水果等 一般家常食物之作法 三餐與大人同時吃,上午十時與下午三時可給牛奶或水果等為點心,儘量不要給幼兒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