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仔仔晴晴的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我不要這樣的孩子

2008年03月25日
公開
18

看完這篇文章... 就讓我想到前幾天看到的〝再富也要窮孩子〞這篇文章, 在過份呵護下長大的孩子將無法自立並且不懂感恩... 我不要這樣的孩子 ~~~~~~~ 牽掛草莓族 -- 你不會永遠十七歲 文 ╱陳津穗 屬於草莓族的兒子即將退伍,最後一次放假,一進家門就說: 「買輛車給我吧!下禮拜,我要開車回部隊領退伍令。」 役期近兩年,能安然而退,身為父親,按說該高興才對,沒想到我卻心情低沉, 思前想後,久久無法回應他的請求。 記得送他入伍時,耳提面命他注意言行,軍令如山,不得輕忽,他卻不改輕佻地說: 「國家靠我去救,一定毀了!」 我殷切期待,他經歷軍隊磨練,可能會較成熟穩健,事實上依然故我,不禁長嘆, 難道這就是所謂一輩子的牽掛? 上班領薪? 三萬幹啥? 年年考試? 父母撫養? 他回家後,丟下行李就想溜,我輕聲問他:「退伍後有什麼規畫呀?」 他成竹在胸答:「 K 書準備參加十月的考試啊!」 他可算得精,以考試之名,申請延後入營,足足玩了三個月;現在,他要 故技重施,算算,又有幾個月好混了。 看我陷入沉思,他倒過來勸慰我: 「爸,您不用操心,家裡多我一人,也不過加雙筷子而已。」 話說得可美啦,事實不是這麼回事。 猶記得,我常常張羅好飯菜請他入座,他探身一瞧,轉身走人:「我吃泡麵。」 我算了算,桌上大大小小有十道菜,辛苦的老媽還在廚房揮汗如雨, 聽兒子要泡麵,氣得差點提菜刀追出來。 當兵期間,他返家一定帶回大包髒衣物,老媽邊洗邊搖頭,我還得不時說 「以色列戰士的母親驕傲晾征衣」的故事來安慰她,而兒子那種永遠長不大的心態,教人擔心。 在家,日上三竿,老媽去催駕,兒子說:「人家晚睡,幹嘛要早起?」 母親問:「那你能這樣過一輩子嗎?怎麼一點都不急?」 只聽他灑脫的笑:「急?急什麼?妳去探聽一下,我們這屆法律系兩班, 有幾個人在上班?就算去上班,每月不到三萬元的薪水能幹什麼?」 母親焦慮再問:「那你總要努力準備吧?」 他顯得不耐的答:「考試那有這麼簡單,有學長考了十年,還在考呢!」 如此不是擺明要父母再養他十年,先預告,請不必沒見識,不要如此大驚小怪嗎? 他翻身睡到自然醒,那管母親的長嘆。 手機不新?被偷最好; 機車壞了?扔天橋下 聽他口吻,讓我想起他大學四年用手機、換機車的行為。 他讀書學費父母全包,吃住在家,每月另支一萬元零用錢,卻入不敷出,非要去打工, 收入全用在無謂的消費上,像手機通話費,至少兩三千元,動輒五六千元。 而且每當新款手機上市開始廣告,他就恨不得趕快丟掉手邊用的;有次在網咖打工, 手機被偷,他不但不怪竊賊,還心存感激的說:「真謝謝他偷得好,正想換支新的。」 另一件事是,有天晚上,他搭計程車回家:「爸,幫我付車錢,機車壞了,丟在路邊。」 接著,上演除非包計程車接送,否則沒新車、上學免談的戲碼。 我與老妻,尋尋覓覓,好不容易找到丟在天橋下的機車,推好遠去送修再騎回家。 老妻一路開罵:「這就是你教的好兒子?」 買鞋虛榮? 一定名牌 找他優點? 事態嚴重 他的交通違規罰單,更讓郵差送到手軟,違規事由五花八門,例如未戴安全帽、 違規停車、闖紅燈……有一次,罰單出現「棄車逃逸,逕行舉發」,如果不是繳納 罰款才領回被交警拆走的車牌,我還相信他所說車牌被偷,而且天天催他報警呢! 至於打工,薪資還沒進帳,要怎麼花已計畫好,? u要今天領錢,明天鐵定不見人影, 散盡錢財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 他不是月光族,應該叫日光族才貼切! 他追求時尚名牌更是不在話下,尤以運動鞋非名牌絕不穿,他的理論: 「我不是虛榮,你總不願見到你寶貝兒子的腳受傷吧?」 所以,父母親買三百九十九元的地攤貨,兒子買價近十倍的旗艦級精品,是理所當然, 好像中外古今皆如此,否則怎配當孝順的好父母? 有次與老妻私下檢討,是否該多鼓勵少責難,妻遞給我筆和紙說: 「要鼓勵總該找出優點吧?來,給你十分鐘,把你寶貝兒子的好德性列出來看看!」 不瞞你說,我用超過妻給的時限好幾倍的時間,竟然寫不出一個字!我猛然驚醒: 「事態嚴重!」 兒啊!老爸急於告訴你的一句話是: 「你不會永遠只有十七歲!」快點醒過來吧! 【 2004-07-07/ 聯合報 ! /E6 版 / 繽紛】 有時侯咱們辛苦一輩子就是為了給孩子過幸福、衣食無缺的生活 .... 最後卻養了個沒有責任感,不會感恩 .... 甚至還會棄養父母的孩子, 這就是咱們應該得到的成果嗎 .... 若是你還未生子或者孩子還小,請仔細想想你希望孩子的未來會是什麼樣滴 ~~ 要是你也不想要下面的孩子,請別忘了要愛他但不要寵壞他 .... 如果你是爸爸、媽媽要看看它..

好家教,讓孩子懂得感恩

2008年03月24日
公開
5

好家教,讓孩子懂得感恩 文�㼄嶼搸D 學前教育雜誌主筆 天空落水,你可曾感謝老天滋潤大地? 夏日冬陽,你是否滿心歡喜接受它的溫暖? 讀一本好書,嗅得到作者畫者及印刷師傅的徹夜守候? 吃好米、喝好水,是哪些人為這一切付出心血? 天地之大,值得感恩的人與事,數說不盡,但是,下一代的孩子,從何感動、從何學起? 感恩不只是表面上的禮貌,學會把謝謝掛在嘴上而已。如何打心眼裡體會及欣賞別人所做的事、一個舉動、一個善念……,表達內心的真誠,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養分。這個養分得從爸媽身上散播出去,從一個家的沃土開始萌發。 前往動物園的捷運線上,一位年輕媽咪帶著一個約莫5歲的小女孩,小女孩不時向窗外張望,經過萬芳醫院站,上來了一位老爺爺,看起來有點步履不穩,小女孩沒等媽咪開口就將起身把座位讓給爺爺,爺爺笑了笑坐下,小女孩挨著媽咪低聲地說:「老爺爺跟我笑耶!」媽咪摟著小女孩:「對呀!老爺爺覺得你很懂事,他用微笑跟你說謝謝呢!」 小女孩很幸福,有個懂得回應的媽咪,不像總怕孩子吃虧的爸媽,看到孩子把得手的位子讓人,就責怪孩子笨,還警告等一下活該跌倒。 「感恩」這兩個字,比「謝謝」來得更深入,在牛津字典上,它的含意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回饋他人。是一份施與受的互動關係。社會環境的改變,讓孩子漸漸失去了珍貴的學習機會。康寧護專幼保科講師呂素美指出:「當孩子無法瞭解大人的辛苦付出,自然就無法產生感恩心。」 許多媽媽習慣等孩子睡了,或家人上班上學才做家事。如果你也是這麼做,那可得改變一下囉!有些事要在孩子和家人面前做,尤其是小小孩需要看到具體的行動,在孩子面前做更有意義。如果時間安排上必需等孩子睡了才做,也要讓孩子知道,等一下媽媽還要做些什麼,或為什麼要做,例如跟小小孩說:「媽媽要把衣服洗乾淨,這樣明天姊姊上學才有乾淨的運動服穿。」 付出關心,孩子耳濡目染 孝順親長是平常生活裡讓孩子體會感恩的根本做法。平常沒有和長輩住一起,打電話請安是最具體的表現;帶孩子探望長輩時,主動做家事,並且告訴孩子:「阿公阿媽年紀大了自己煮飯、打掃都很辛苦,平常我們都沒有幫到忙,所以回來時要多盡點力。」這樣一來,孩子看到了行動,也瞭解了背後的意義。 親人間養成隨時體察彼此的付出,孩子也學會想要盡一份心力。有一年除夕,呂素美發完兒子的壓歲錢後,繼續整理要給其他親友小孩的紅包袋,兒子看到了,問媽媽為什麼還在準備,於是她一一告訴孩子這些是要給誰的,孩子聽完之後,把原先收好的紅包袋拿出來,跟她說:「媽媽!那我這個給你。」當然,做媽媽的還是讓孩子安心地保有自己的壓歲錢,但也領受了孩子的心意。 讓心變柔軟,孩子就更堅強 如何引導學齡前的孩子感恩 從小的生活紀律和生活的鍛鍊很重要,baby階段就能跟著家中的儀式學習,從具體的動作、言語去感受;2歲掌握喜歡當小幫手的年紀,在舉手之勞中,讓孩子學到責任,不會對別人的付出與服務感到理所當然。例如:把衣服分類,自己收拾碗筷。 2、3歲開始能學習關心別人的喜好。孩子吃東西的時候,提醒孩子「爸爸也很喜歡喔!」或是炒菜時,不要只顧著準備孩子喜歡吃的菜餚,即使孩子不愛吃,也讓他知道,這是爺爺喜歡吃的。」好吃的東西,孩子埋頭吃完了,別跟他說:「不要讓姊姊知道。」而是「姊姊也很喜歡耶」,問問他怎麼辦。 中班以後的社會能力發展達到能瞭解別人的意圖,動機,例如:積木弄垮,知道對方是故意或不小心,雖然會哭和生氣,但學習接受別人的道歉,而道歉的人也學習體貼對方的感受。此外,中班的孩子也能學習看事情背後的原因與心意,看到對方的好。例如:阿媽來家裡玩,要挪出一個房間給阿媽住;如果孩子抱怨阿媽來我們就要擠在一起,這時就該引導孩子:「阿媽太想你,所以就來看你囉!」 如何引導上小學的孩子感恩 進入學校以後,孩子已經發展到具體運思期,能夠體認自己做什麼事,會產生什麼後果。例如:當上學爬不起來,或拖拖拉拉,爸爸送孩子上學要冒著飛車和自己遲到的危險。這時要讓孩子知道,上學是他自己的責任,應該要感激爸爸帶他,而不是理所當然享受一切。孩子學會感恩現在擁有的東西,才不會老覺得欠缺,不能滿足。 教導時機也很重要。在正向情緒之下才有學習效果,例如:孩子表現不好時(考試考不好,或做錯事),爸媽一面打罵孩子,一面訴說自己辛辛苦苦為了誰,這時,因為打罵帶來的是負向情緒,孩子也就無從體會爸媽的辛勞與付出,留下的多半是身上的痛、內心的憤怒、羞愧或不服。善用教導的情境還可效法國外常見的讓孩子跟到爸媽上班的場所參觀,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具體看到爸媽上班時的行為,而不只是看著爸媽拎著筆記型電腦或工具箱出門,晚上又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