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三寶貓豆媽咪 ^++^

轉貼文~分享給大家要記得天生我才必有用~加油!^^如何雇用聽語障者

2009年04月13日
如何雇用聽語障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寶貴教授
重要觀念  
聽語障四肢健全,反應敏捷、領悟力高、觀察敏銳,除需要聽力及言語表達、應對的工作外,幾乎沒有聽語障者不能勝任的工作。僱主在雇用聽語障時,只要多花一點心思與耐心在溝通上,如用紙筆,動作或放慢講話速度幫助聽語障者方便讀唇等,相信聽語障者必能成為工作上的好夥伴。
重點摘要
1. 在與聽語障者視線相對時,再開口說話,並避免在他身後指指點點或其它容易令人誤會的動作。
2. 儘量邀請聽語障者參與活動,使他有被接納的感覺。
3. 若因其不自覺而造成他人困擾的動作或習慣,如過大關門聲、奇異喉音等,可誠懇的提醒他。
4. 注意辦公場所安全,如危險地區加裝視覺性的指示信號、作息信號可用閃示燈代替打鈴等。
5. 莫讓聽語障者擔任高危險的工作,以免因無法察覺危險或呼求不易而產生事故。
6. 中輕度聽語障不宜處在高嗓音下工作,以防止剩餘聽力喪失;也避免讓聽語障者長期處於強烈光焰下,以保護寶貴的視力。
7. 若雇用聽語障朋友有任何疑問時,可與相關的殘障福利機構聯絡。
一、前言
與人交往時,聽、語障者雖然都有共同的語言溝通上的困難,但聽障者和語障者,其實是兩種不同機能缺損的族群。聽障者是指聽力受損在廿五分貝以上的重聽者或失聰者;而語障者則是指因語言機能缺損,或因心理、生理官能失調,以致無法運用語言正確地表達意思者。因此,語障者不一定是聽障者;而聽障者雖因缺乏聽覺來監控自己說話的語音,所以或多或少會出現構音不準確的現象,但聽障者也不一定都是語障者。
語言是溝通思想、交換訊息的主要工具。聽障、語障朋友們語言上的溝通困難,往往使一般人對聽、語障朋友的智力與工作能力產生懷疑。事實上,聽障朋友除了聽不清楚或聽不到,語障朋友除了說不清楚或說不出來外,他們的智能與一般人並無差異。尤其是聽障朋友,雖有聽覺上的障礙,但他們敏銳的視覺觀察力與領悟力卻是一般人所不及。
許多人認為聽、語障朋友,個性固執、急燥、不易溝通,事實上急燥、固執,並不是聽、語障朋友的特性,而是不良溝通的現象,尤其是當他們不被社會所接納時,這種現象特別明顯,因此急燥、固執、不易溝通也幾乎成了一般人對聽、語障朋友人格的刻板印象。目前,許多進用聽、語障朋友的僱主、廠商也都發現,若引導的方法得宜,彼此溝通良好,聽、語障朋友其實也大都是溫文儒雅、能力稱職的優良工作者。
二、案例
(一) 案例一 「兔牙」的故事
「兔牙」是工廠同事給這位聽障朋友取的綽號。「兔牙」今年十七歲,曾經數度更換工作,現任職A公司,起初擔任倉庫貨物搬運的工作。
「兔牙」有二顆特大號的門牙,頗具喜感,再加上聾人特有的肢體動作,使他舉手投足之間戲味十足,深得同事們的喜愛。他和同事相處十分融洽,同事們對他的笑謔、善意的嬉戲,亦成為對他表達親暱的一種方式。
有一次,「兔牙」不慎忸傷了腰椎,自此以後,經常腰痛,腰病隨著搬運的工作日益加劇,有時一個噴嚏也震得他彎不下腰去。當他緊蹙五官時那種可愛又痛苦樣子,總被人誤以為是撒嬌,也沒有人發覺他的病痛。而他總是在別人連哄帶騙的情況下繼續工作。
由於腰痛請假的日數愈來愈多,「兔牙」曾一度想離職,正在這時候,倉庫換了一位新主管。有一天,新主管在廠房後面的園圃中看到「兔牙」正為一棵耶誕紅去除敗葉。
主管:「你喜歡花?」
兔牙寫在筆談的小本子上:「我喜歡,小時候幫父親種花,我懂花。」
新主管忽然想起這位聽障員工的請假記錄。
主管:「你身體好嗎?」
兔牙:「我腰脊受傷,長骨刺,很痛。」
不久,「兔牙」被調去負責整理花圃的工作。從此「兔牙」請假的日數減少了;廠房後面大片的草地上,總見「兔牙」在快樂的陽光下推著除草機。
「兔牙」從未忘記為花草澆水,使花草愈長愈旺盛,綠草的腳步由花圃中央一直延伸到牆角、到樹下。
因為「兔牙」了解植物向陽、背陽的特性,所以辦公室、窗口下、花台的花木均各得其所,生氣盎然。而擦拭花台前的銅欄干,清理草地與水溝的工作,不知不覺地也成為「兔牙」工作的一部份。有一次,公司一位員工驚訝發現,從辦公室流出的肥皂水竟弄髒了水溝──原來水溝的水是如此的清澈。
每當提到那位新主管,「兔牙」總是讚不絕口。「兔牙」現在已升為技士,適才適所地工作著,大概他不會再換工作了。
(二) 案例二 阿美的轉變
阿美,今年三十歲。是一個面容清瘦、身材單薄的聽、語障者,已婚,丈夫沒有固定的收入。阿美進入B公司,擔任的工作是分送公文、公文歸檔、打掃辦公室,以及為員工倒茶水等雜務的工作。這份工作不是一個困難的工作,這份工作對阿美來說不具多大意義,不過是份糊口的工作罷了。但奇蹟降到她的身上,因為她的盡責,被選為年度最特優的員工。
這位叛逆性強,幼時經常挨父親鞭子,國中二年級便逃家輟學,結婚後也打女兒們的女子。因為工作上的肯定,突然之間認真地面對自己起來,她開始找尋丈夫的前妻所生,因她責打而離家出走的國中生女兒回來,透過翻譯員的翻譯,請求那聽人女兒回家。她告訴女兒:她要善盡母親的責任,立志做個好母親,讓自己生的女兒和前妻生的女兒,長大後做一個值得尊敬的人,像公司裡所有的聽人一樣有成就。對人有禮貌,事事說:「謝謝!」工作上的肯定,竟然喚醒了長久疏忽的母職意識。
三、為何雇用聽、語障者
聽障的原因,有的是先天性的、有的是後天性的,如高燒、服用過量的抗生素、意外傷害等都是。有的經治療能夠改進聽力,有的則不能治療;有的配戴助聽器有效,有的則無效。聽障者並非全部都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之中。聽力受損的程度有輕度、中度、重度、全聾等不同程度的分別。同時,也因每一個人成長的背景不同,每個聽障者的語言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之間,都有很大的個別差異存在。
語言障礙的原因也很多,有因發音器官機能不全;有的因臉部機能異常;有的因神經與肌肉的協調不好;有的則是環境或情緒因素所造成。語言障礙雖然也存在於學習障礙、智力障礙、聽覺障礙、自閉症和腦性麻痺者等身上,但亦可能存在於任何一般正常人身上:智商高的或智商低的、聽覺好的或聽覺差的、身體健康的或身體軟弱的、情緒適應良好的或情緒障礙的...。
不論是聽障者或語障者,都和所有人一樣,具有相同的潛能和才華。但是因為他們的傷殘,他們需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克服自己聽、語上的障礙來表達自己,以及化解人們對他們殘障的疑慮與成見,才能把他們的能力和才華展現出來。
聽、語障的朋友,因為己身殘障,他們比一般人更深切的了解什麼是完美。殘障烙印在心靈的深沈創痛,使得那顆易感受而敏銳的心更會珍惜、尊重別人。從許多事上可看出,他們的表現一旦獲得人們的肯定和支持,他們會無悔的、全力的將自己所有的力量奉獻出來。
聽、語障朋友的內隱性的機能缺陷,使他們的外表看起來最不像一個殘障者。他們的四肢健全、五官端正、行為自如、反應敏捷,他們需要社會提供的幫助並不多。事實上,聽、語障朋友要求的真的很少,他們要求的只是和一般人一樣。有一公平、平等可立足社會的工作機會,他們只要求社會給與他們生為人最基本的尊嚴而已。
四、什麼工作適合聽、語障者
聽、語障者的力和能力跟一般人沒有兩樣,因此,除了需要聽覺的工作,如接聽電話,或需要語言表達或應對的工作,如櫃台洽談的工作之外,幾乎沒有聽、語障朋友不能勝任的工作。
目前聽、語障朋友從事的工作很多,包括:文書處理、會計、電腦處理、電腦打字、繪圖、製圖、建築、美工設計、美術創作、服裝設計、成衣製作、照相製版、印刷、攝影、園藝、陶瓷製作、雕塑、齒模製作、美容、美髮、手工藝、縫紉、染織、油漆塗料、室內裝璜、木工、傢俱製造、電子裝配、金工、搬運工、運輸業、汽車修護工、車床機械工、西點麵包、餐飲業、皮鞋製作、藤工、篆刻、塑膠纖維製造、出版業、洗衣業、販賣業、水電修理、清潔服務、郵務、貿易、圖書館、玩具業等,不勝枚舉。而各行各業之中,亦不乏傑出成就的聽、語障朋友。
五、如何選雇聽、語障者
近年來,政府在聽、語障職業教育投注許多心血、因此,一個畢業於啟聰學校或高中(職)的啟聰班及大專的聽、語障學生,在就學期間,或多或少都會經過一段長時期的職業教育。雖然現今職業教育的腳步未必能跟得上今日多元、多變的社會,也未必能完全配合聽、語障者多樣的才智,但的確已成為聽、語障者提供了較寬廣及施展其能力的就業空間。
因此廠商和僱主在選雇聽、語障者時,可以從三個方向來了解聽語障者:
(一)從就讀學校或科系去了解他們的專長。
(二)委托學術單位或民間聽、語障服務機構團體施測,評估求職者的性向、潛能和興趣。
(三)正式雇用之前,給予短期的職前訓練,包括模擬作業、生活常規適應度、以及工作場所的適應問題,來考量是否選雇或錄用聽、語障者。
對於從來沒有雇用聽、語障者的經驗的僱主,及對聽、語障者完全不了解的僱主,下面將介紹可供諮詢的資源:
(一)啟聰學校、啟聰班,師範院校特教中心。
(二)社會職訓場所,內政部社會司、省(市)社會處(局)、各縣市社會科(課)。
(三) 為聽、語障服務的民間團體、機構。
(參見聽覺障礙者福利手冊,內政部社會司,民80,12)
事實上,接觸過聽、語障朋友的僱主都有這樣的感覺:當他選雇了一位聽、語障者之後,便喜歡陸續再進用更多的聽、語障者。因為,那些新進的聽、語障朋友,以他們敏銳的視覺領悟力與彼此間的默契,常常在不知不覺中順利的學會許多工作技能,圓滿的完成了工作。
六、怎樣雇用聽、語障者
聽、語障者多有共同快樂、善良的天性,和一顆善體人意的同情心,他們是很容易相處的一群朋友。但和他們相處最大的困難是在溝通,他們或憑視覺察覺,或憑不清楚的口齒與文筆,往往需要僱主付出較多的耐心。以下提示的建議,或可供僱主在雇用聽、語障者時的參考。
(一)儘可能在觸及到他正視的目光時,才開口與他溝通,避免在他身後指指點點,或做出使他懷疑的動作。
(二)他身體的各種活動,盡量邀請他參與,並簡略的告訴他活動的內容和情況,使他可以享受共同參與活動的喜悅與快樂。。
(三)肯定他的能力,給予他表現才能的機會。
(四)使聽、語障者了解工作也是一種教育。自然而誠懇的指正他因聽障造成他人的不便之處:譬如咀嚼聲、奇異喉音、及過大的關門聲。善意幫他修改筆談錯誤的句子與語法,使他的溝通能力更上層樓。
(五) 聽、語障者對工作常抱怨的是學習管道太窄、工作性質呆板、缺乏挑戰性和升遷的機會等。因此,盼望僱主能設計難度循序漸進,並富有挑戰性的工作,給予進步的學習空間。當他們表現優異時,請適時給予鼓勵或升遷的鼓舞,使其奮發精進。
(六) 聽、語障者期望的不是站在正常人立場表現權威性與優越感的僱主;而是一個會尊重聽、語障少數團體的次級文化,並了解聽、語障者困難處境的正常人。
(七)提供無障礙的工作環境:加裝作息信號(如用閃示燈代替打鈴),危險地區加設視覺性的指示信號,建築物加裝指示牌、配置圖、方向指標等。
基於對聽、語障者的愛護,下列一些情況,不適合讓聽、語障者擔任:
(一)危險度高的工作,如工地施工,高壓電器修護等工作,聽、語障者常因聽不清或因呼救不易,容易發生意外。
(二)部份聽、語障者可藉由配戴助聽器使微弱的殘存聽力發揮效用,而拯救自己免受意外的災難,如:辨識口型相似的語音,或互異的語意等。因此,除了全聾的聽、語障者之外,中、輕度的聽、語障者亦不宜令其處在高分貝的噪音下工作,以防止殘餘的聽力,再受到損害或惡化。
(三)不要讓聽、語障者長時期的在強烈的光焰下工作,如焊接之類的工作。因為一旦傷及視力,則眼不能見、耳不能聽、口不能言的日子,將更為悲慘。
七、結論
聽、語障者的命運一直充滿了坎坷與苦難,從遠古時代到現代。在羅馬時代剛出生的聽語障兒會被棄置於山野餵飼野狼;即使到了現代,仍會聽到有人將聽、語障者的遭遇歸諸於前世的孽報,使聽、語障者在身受殘障痛苦之餘,更增添心靈的創痛。
事實上,現在不論民間或政府,的確都在努力為聽、語障者的養護、教育、就業、福利投下大量的人力與物力,為聽、語障者規劃、建立一個公平而無障礙的發展空間。
其中有一個真正的無障礙的空間需要認真的去闢建的,那就是我們狹隘多阻的心靈。
我們該學習拋棄施捨和憐憫的心態。因為施捨和憐憫只能滋生自卑和依賴,唯有尊重聽、語障者的人格尊嚴,並讓他們擁有一個發展的空間,使他們在投身社會的脈動中,自然而健康的成為一個完全的人,這才是與聽、語障者相處的應有之道。親愛的僱主們!請您們多伸出友情的雙手,進用這些善良、可愛、多才多藝的聽、語障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