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寶兒媽迷

日期

#Tag

2008年07月15日
公開
2

淨膚雷射-1

淨膚雷射-1

2008年07月10日
公開
2

64.5kg

64.5kg

2008年07月07日
公開
1

65.5kg

65.5kg

2008年07月05日
公開
1

65kg

65kg

2008年07月04日
公開
1

66kg

66kg

2008年07月03日
公開
2

65.8KG

65.8KG

2008年07月03日
公開
5

轉貼--老二來了•老大怎麼辦?

文�賴慧滿 手足互動•必有妒忌 特別是,如果老大還未滿3歲,正在那「家裡我最大的兩歲期」時,母親的焦慮總會大一些。有一位家有兩位小寶貝的母親,曾向我表示,老大一再顯示出來的「佔有欲」,讓她快要受不了。我和小女兒談及這件事,我那已經小五的女兒說:「媽媽,那是因為小姊姊妒嫉的關係啦!」這可是手足互動之間,一定會發生的情形。 很多母親總以為,只要我有預先告知大寶貝,對他解說,大bobo就可以變成懂事的大哥哥或大姊姊。母親都會這麼問:「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培養他們當大哥及大姊的器度,怎麼還會這樣呢?」說這話的媽媽一定覺得十分的挫折!倒底怎麼會這樣呢?我們成人期待「用說的,寶貝會明白!」偏偏孩子們是靠感覺與感受的!他們也依靠著自己的經驗,了解自己該如何成為哥哥,或成為姊姊! 正面挑戰•兩敗俱傷 對2個只有2歲半或3歲的老大來說,在過往的生活裡,我可是父母的「唯一」。如今,家裡多了一個小寶寶,父母的注意力老是放在小弟弟或小妹妹的身上。一下要我「不要這樣」,一下又要我「安靜」,或者「等一下」,再也不再像以往一般,總是快速地回應我的呼喚。對於那進入「學習自我控制啟蒙期」的兩歲兒,這真是很大的打擊,正好與「以我為中心」的發展需要,迎面撞擊。這時,兩歲兒的激烈反應與失控,情緒的強度也會向父母的權威與情緒,來個正面挑戰。 於是親子雙方,就會發生衝突,原來和諧共生的模式不見了!正在面臨調適與轉換的父母,也會擔心的問自己:「如果我表現的很強硬,會不會傷了孩子?」「孩子變得這麼無理取鬧,一定要好好的教!」在壓力很大的轉換期,媽媽也很容易情緒失控。結果,常常是兩敗俱傷,親子都不好受。 成人自愛•耐心以對 首先,我們成人要給自己多一些愛,讓自己在忙著照顧兩個孩子之時,也讓自己有一點點獨處的時間。譬如,讓自己可以好好洗個澡、喝杯茶或散個步。哪怕只是10分鐘,或5分鐘都好!在那只有自己的空間與時間裡,我們才會有時間,讓自己休息喘口氣。此外,我們要給自己鼓勵,告訴自己已經盡力,給自己一些掌聲。相信我們都會愈做愈好,但是需要時間來學習。接納自己的狀態與情緒,特別是當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一定要找到能支持您的朋友,給自己一些幫助。當我們得到愛與支持時,也才會有比較好的耐性來幫助老大調適他的心情。 兩歲多的孩子,情緒複雜多了!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他需要大人來接納他的情緒,協助他理解情緒與行為之間的關聯。當老大出現胡鬧,固執己見的狀態時,我們要協助他釐清自己的狀態,要能接納老大的情緒,讓孩子有機會表達自己,讓他的負面情緒有個出口。當情緒有了疏通管道後,相信再怎麼頑固的大寶貝,也會慢慢地被融化,這即是「動之以情」!隨後,再來和孩子講道理,當我們一再示範「接受與接納」的行為時,他自然也會耳濡目染的學習到,如何做個哥哥或姐姐。 為人兄姊•大大不易 對過去在家中稱王的老大來說,一下子要當個稱職的大哥大姊,真的很不容易。父母的注意力與重心,再也不是全神貫注在自己身上。以往,父母會陪著我玩;現在,不是要我自己玩,要不,就是不能吵到小寶寶,要安靜!不可以做的事,愈變愈多,讓人煩到極點!看著家裡多了好多小寶寶的東西,而很多東西都是只能看不能碰。規矩更是愈變愈多唷!這些生活現狀的種種改變,往往讓新任的大阿哥或大姊頭,無法招架。偶爾,也會鬧脾氣。 這些新任的大哥和大姊,當然會有鬧脾氣的時候,因為他們完全記不得自己當年被呵護的模樣。其實他們也需進行「職前訓練」,老大也需要學習如何成為大哥哥與大姊姊,他們與父母一樣,都要邊做邊學。父母不妨放鬆心情,帶著欣賞的眼光來看他們如何用心學習當大哥哥與當大姊姊。把握機會,給予回饋與獎勵。這樣,寶貝才會愈當愈有趣。 共同學習•親密共存 新的角色,總是伴隨著新的行為與角色期待。父母需要了解2歲兒或3歲兒的發展與能力。抱持過高的期待,要老大忍耐或謙讓,都不是年幼的老大所能勝任的!一次學一點,一天一天地過去,大寶貝就會慢慢變成很棒的大哥或大姊。父母之間的支持與相互鼓勵,也能讓大寶貝調適得更快、更好! 手足之間,需要透過正向的互動與遊戲,才能讓彼此之間親密共存,而這需要時間,也需要耐力!給自己機會來學習,也給老大機會來學習,老大與老二,也能培養出好感情!

2008年07月03日
公開
2

轉貼--老二來了•老大怎麼辦?

文�賴慧滿 手足互動•必有妒忌 特別是,如果老大還未滿3歲,正在那「家裡我最大的兩歲期」時,母親的焦慮總會大一些。有一位家有兩位小寶貝的母親,曾向我表示,老大一再顯示出來的「佔有欲」,讓她快要受不了。我和小女兒談及這件事,我那已經小五的女兒說:「媽媽,那是因為小姊姊妒嫉的關係啦!」這可是手足互動之間,一定會發生的情形。 很多母親總以為,只要我有預先告知大寶貝,對他解說,大bobo就可以變成懂事的大哥哥或大姊姊。母親都會這麼問:「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培養他們當大哥及大姊的器度,怎麼還會這樣呢?」說這話的媽媽一定覺得十分的挫折!倒底怎麼會這樣呢?我們成人期待「用說的,寶貝會明白!」偏偏孩子們是靠感覺與感受的!他們也依靠著自己的經驗,了解自己該如何成為哥哥,或成為姊姊! 正面挑戰•兩敗俱傷 對2個只有2歲半或3歲的老大來說,在過往的生活裡,我可是父母的「唯一」。如今,家裡多了一個小寶寶,父母的注意力老是放在小弟弟或小妹妹的身上。一下要我「不要這樣」,一下又要我「安靜」,或者「等一下」,再也不再像以往一般,總是快速地回應我的呼喚。對於那進入「學習自我控制啟蒙期」的兩歲兒,這真是很大的打擊,正好與「以我為中心」的發展需要,迎面撞擊。這時,兩歲兒的激烈反應與失控,情緒的強度也會向父母的權威與情緒,來個正面挑戰。 於是親子雙方,就會發生衝突,原來和諧共生的模式不見了!正在面臨調適與轉換的父母,也會擔心的問自己:「如果我表現的很強硬,會不會傷了孩子?」「孩子變得這麼無理取鬧,一定要好好的教!」在壓力很大的轉換期,媽媽也很容易情緒失控。結果,常常是兩敗俱傷,親子都不好受。 成人自愛•耐心以對 首先,我們成人要給自己多一些愛,讓自己在忙著照顧兩個孩子之時,也讓自己有一點點獨處的時間。譬如,讓自己可以好好洗個澡、喝杯茶或散個步。哪怕只是10分鐘,或5分鐘都好!在那只有自己的空間與時間裡,我們才會有時間,讓自己休息喘口氣。此外,我們要給自己鼓勵,告訴自己已經盡力,給自己一些掌聲。相信我們都會愈做愈好,但是需要時間來學習。接納自己的狀態與情緒,特別是當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一定要找到能支持您的朋友,給自己一些幫助。當我們得到愛與支持時,也才會有比較好的耐性來幫助老大調適他的心情。 兩歲多的孩子,情緒複雜多了!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他需要大人來接納他的情緒,協助他理解情緒與行為之間的關聯。當老大出現胡鬧,固執己見的狀態時,我們要協助他釐清自己的狀態,要能接納老大的情緒,讓孩子有機會表達自己,讓他的負面情緒有個出口。當情緒有了疏通管道後,相信再怎麼頑固的大寶貝,也會慢慢地被融化,這即是「動之以情」!隨後,再來和孩子講道理,當我們一再示範「接受與接納」的行為時,他自然也會耳濡目染的學習到,如何做個哥哥或姐姐。 為人兄姊•大大不易 對過去在家中稱王的老大來說,一下子要當個稱職的大哥大姊,真的很不容易。父母的注意力與重心,再也不是全神貫注在自己身上。以往,父母會陪著我玩;現在,不是要我自己玩,要不,就是不能吵到小寶寶,要安靜!不可以做的事,愈變愈多,讓人煩到極點!看著家裡多了好多小寶寶的東西,而很多東西都是只能看不能碰。規矩更是愈變愈多唷!這些生活現狀的種種改變,往往讓新任的大阿哥或大姊頭,無法招架。偶爾,也會鬧脾氣。 這些新任的大哥和大姊,當然會有鬧脾氣的時候,因為他們完全記不得自己當年被呵護的模樣。其實他們也需進行「職前訓練」,老大也需要學習如何成為大哥哥與大姊姊,他們與父母一樣,都要邊做邊學。父母不妨放鬆心情,帶著欣賞的眼光來看他們如何用心學習當大哥哥與當大姊姊。把握機會,給予回饋與獎勵。這樣,寶貝才會愈當愈有趣。 共同學習•親密共存 新的角色,總是伴隨著新的行為與角色期待。父母需要了解2歲兒或3歲兒的發展與能力。抱持過高的期待,要老大忍耐或謙讓,都不是年幼的老大所能勝任的!一次學一點,一天一天地過去,大寶貝就會慢慢變成很棒的大哥或大姊。父母之間的支持與相互鼓勵,也能讓大寶貝調適得更快、更好! 手足之間,需要透過正向的互動與遊戲,才能讓彼此之間親密共存,而這需要時間,也需要耐力!給自己機會來學習,也給老大機會來學習,老大與老二,也能培養出好感情!

2008年07月02日
公開
9

入住月子中心

入住月子中心

2008年07月02日
公開
2

入住月子中心

入住月子中心

2008年06月27日
公開
2

待產日記-1(補記)

拖了好久的生產日記 要趁颱風天好好記下來 不然 快忘光了 以後加加就沒回憶囉 *********************************************************** 6/26週四最後一次產檢 醫生終於同意 這週或下週都可以來催生了 趁醫生沒反悔前 媽迷趕快說 “好~~明天好了...明天就來~~” 醫生還安慰了我一下 說 ”這胎應該不會像上次生了三天 應該會快一點 應該兩天就可以了” 嗯~~ 兩天… 聽起來好像也不輕鬆呢 6/27週五一大早 先吃完好吃的早餐後 直接到八樓產房按電鈴 開始小寶子的催生囉 第一步就是打點滴… 來的是一位年輕溫柔的護士 看了半天 找不到適合的血管 媽迷心涼了一半 看起來 不是很有經驗的護士呢 為了緩和氣氛 媽迷還多嘴提到 上次懷姐姐安胎時 有位護士也找不到血管 最後戳破三根血管後 趕緊找救兵 才打上點滴的 沒想到 ㄧ語成讖 這次 這位護士 也在血管裡戳了半天 還戳破了兩條血管 可是他還是不放棄 想繼續第三次戳針 這時 媽迷心裡只能OS “別再試了!! 剛不是已經提示妳, 趕快去討救兵啦~~” 可能她在我這裡呆太久了 ㄧ個看起來資深很多的護士 拉開布廉ㄧ語不發的抓起我的右手 俐落的的消毒戳針 我心想 “阿..終於..救兵來了” 可是就在這時 她卻 ”阿”ㄧ聲 原來她也戳破了我的第三條血管 我好想哭阿 看著我手上的三塊黑青 還沒開始生產 準備工作的點滴都這麼不順 接著就是開始服催生藥 一小時一顆 慢慢的宮縮開始加強 中午醫生巡房 雖然沒開始痛 不過媽迷還是賴皮的問醫生 何時才能打無痛阿 這個阿沙力的醫生 很好心的說 “隨時都可以打阿 醫學進步 有好的醫藥可以減輕疼痛 為什麼不用” 聽到醫生下的醫囑 迷馬上開心的要求打無痛 所以 這個產程 從頭到尾 都沒痛到呢 到了下午 陣痛沒多大進展 改加點滴 一直到晚上 還是只開一指 這晚上倒是很熱鬧 待產婦一個一個進來 加上 安胎 待產房都滿了 爸比偷偷去看了佈告欄產婦資料 迷迷是年紀最大的呢 也是 都快40歲 應該很少像我年紀這麼大的吧 半夜 對面兩位媽咪開始發難 此起彼落的哭喊叫痛 有一個才開一指的初產婦也是來催生的 痛得哇哇大叫 我實在很想告訴她 快點要求打無痛吧 初產婦 催生至少要痛十幾個小時呢 我生寶兒產程可是三天兩夜 別撐啦 就在她哭了幾個小時後 家屬終於問了護士 像她這樣 要多久才會生呢 護士果然也是回答 至少要十幾小時吧 那位媽咪一聽 哭著要求打無痛 不過好像是她媽媽不同意 怕有副作用 所以遲遲不打 不過最後還是打了 哀號聲煞時就停止了 我可以感覺 她一定一下從地獄到了天堂 另一個媽咪比較可憐了 也是哭叫得很慘 護士偷偷告訴我 那位媽咪體質不能打無痛 好可憐ㄚ 得努力的撐到生 後來 護士要她用力時 她可能痛到沒力氣 或是真的太痛了 用力一直不對地方 只聽到護士 一直告訴她 不是頭用力 是肚子用力 到後來還威脅她 這樣下去生不出來啦 好可憐ㄚ 心裡也偷偷擔心 明天輪到我上場 會不會也用力不對地方 生不出來吶 講到這 發現媽迷真的太八卦了 為何待產 還可這麼悠哉聽四方發生的事情 因為這次產程 媽咪真的太好過了 沒痛 也不累… 無痛分娩 真是造福產婦的好發明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