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Ivy Wang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巧遇大學同學

2007年06月17日
公開
15

和三姑姑一家人去松屋百貨用餐,慶祝姑丈成功完成論文,沒想到遇大學同學,短時間一連兩次巧遇大學同學,真是令我不禁想到,地球是圓的這句話! 首先是在朋友家聚會,看到朋友的先生,竟然是我大學一同修課的同學,該位高人因為常常問一些古怪問題,讓教授院長董事長頻頻接招,也讓人對他與老先生之間的互動印象深刻!可是我可沒有這麼出鋒頭,但可能因為女生少,所以他也竟然認出我來,令我覺得尷尬到不行,因為我大學時很呆! 接著則是今天遇到大慶和御風,一個在QUALCOMM一個在鴻海,都是很資深的工程師,我想大家都資深到一個地步,對升遷已經有點失望的地步了!我也是! 想當初為了要來新竹,完成人生的夢想-結婚,所以放棄了原先在台北的基礎,來這裡從頭開始,當初也沒有打聽清楚,來的時候竟然用社會新鮮人的資歷入公司,這下可是差非常非常多!接下來還要面臨因為很多人擠在一起而無法和在台北時有一樣的速度,等諸多問題,我早就不想再想太多了! 主管每回打考績的時候,都對我說,你很棒,和同儕比起來很優秀,可是環顧我的同儕,卻都不是我所設定的競爭對手,讓我一點也沒有高興的感覺! 可是今天沒想到遇到大學同學,他們的反應竟然和我這麼像,引發我不禁去思考,難道我們的人生價值是用這些外部的東西來衡量嗎? 主呀,讓我更不偏不倚的看待我自己,讓我不要從別人的眼光而從你的眼光來看我自己,讓我知道我是你所珍愛的,而我也知道你在我生命中有一個偉大的計畫,求你用我有限的生命來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情,不單是工作,而是對於這個世界有一個關懷的眼光!求主幫助我!

小宇宙

2007年06月15日
公開
18

今天處級的communication meeting中,放了這部片子,大家都讚嘆於生物的奇妙。 看完這部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這個宇宙一定有一個創造者,不然這些生物為何會運作的如此有秩序,而且如此有智慧! 茲將網路上找來的文章post 在這邊,讓大家了解這部片,下面的文章出自 Emma's swiss life 小宇宙 Microcosmos, 是 1996 年Claude Nuridsany 以及 Marie Pérennou 導演, 並且贏得 1996 年坎城影展最佳技術獎的電影. 雖然貴為是一部法語片, 片中卻只有幾句旁白, 以輕奏的音樂和童音唱出的法文歌連串整片的高潮迭起. 電影中的主角們, 不是重量級的大卡斯, 卻是我們身邊的這些巴不得打死的各種小昆蟲, 風度偏偏的花蝴蝶, 直挺挺的螳螂與甲蟲戰士們, 更包含小昆蟲生活周遭的朋友與敵人. 導演將這些小主角微觀的生活, 依循著季節, 以巨觀的角度呈現出小生物們, 為了求生存以及逃避天敵而演化發展出的智慧, 鍬形蟲如何奮戰保留下的一丁點地盤, 以及為了延續後代而擺出最有看頭的 the wildest sex position! 小宇宙, 是一部讓我能沉靜下煩躁心情, 好好欣賞的佳作. 也同時讓學過昆蟲學的我大開眼界, 在讚嘆生命的奧妙, 也發現以前書上學的知識並不完全正確. 一直以來, 我以為蜜蜂是因為在採花蜜時, 身上不小心沾到花粉的. 沒想到, 那些電影中不動聲色的花朵們, 施展小撇步, 在蜜蜂忙著採花蜜的同時, 花蕊卻若無其事的將花粉往下點在蜜蜂身上, 然後一副 mission completed 的回到原來的姿勢~ 讓我打從心底欽佩的, 是大家棄之如敝屣的糞金龜, 牠是殿殿吃三碗飯的最佳表徵. 想想看, 如果我們必須花大部分的時間倒立, 用雙臂支撐身體, 以雙腳向後推滾糞糰, 這是一個怎麼樣的生活呢? 我也很欣賞片中兩隻大蝸牛的 “洞房花燭夜”, 牠們從一開始的探試對方, 到黏黏膩膩熱血沸騰的鏡頭, 再搭配上浪漫的背景音樂, 營造出一般俊男美女電影中沒有的戲劇效果!

最近媽媽都在忙一些雜事

2007年06月13日
公開
19

公司一大,難免會有一些閒人,我是說不事生產,專職消費的不務正業人士,像我就是。 最近忙的很奇怪,首先,我facilitate的社團在本週五要在處級的會議登台表演,只有10分鐘的節目,但是畢老闆說,打雜這種事就是要做到最好,不然就白做了,聽起來頗有道理,於是為了這個登台演出,我們同夥排了三次練習,昨天我一個晚上留下來就是在安排run down和準備material。 本來一開始弄這個社團很怕被老闆知道,因為怕老闆覺得我們都在搞一些非營利事業,後來因為不小心在創新擂台賽得了亞軍,一下子自己覺得很了不起了,跑去和負責辦communication meeting的同事說,讓我們社團表演一下吧。本來因為有同伴堅持不想表演,原本要cancel的,沒想到主辦人沒讓直屬長官知道,竟然直屬長官趁staff meeting向處長update了此一「創舉」,沒想到處長龍心大悅,竟然連聲說好,這下腫了,不僅不能跟同伴交代,還要勞師動眾的準備.... 這些都不算什麼,昨天晚上和美恩爸分享這個消息的時候,他竟然說,你們公司到底有沒有在上班呀,養你們這些人專門辦活動嗎?說得有道理,因為從媽媽回來上班就沒完沒了的活動,一下部門會議,一下處會議,一下創新擂台,一下教育訓練,一下workshop,一下運動小會...好像都沒停過,一個月至少會有兩個,再加上私下的活動,喔,...我真是對不起股東。 今天老闆assign了一個新的AR,我希望我能夠貢獻一些些,不要再當米蟲了。

船字新解

2007年06月06日
公開
12

今天早上開車上班的途中,照例一邊聽Advanced彭蒙惠英語,今天的主題是講西班牙的一個動物收留中心,這篇文章是用諾亞方舟來形容這個地方。 彭蒙惠老師ㄧ開始就先概略的說了一下諾亞方舟的故事,這是記載於舊約聖經的一個故事,諾亞是一個義人,因為其他的人都太惡了,讓上帝很生氣,打算用紅水將所有人類滅了,但是因為諾亞是義人,所以上帝就給諾亞一個機會,造一座方舟,並同意除了各種動物一公一母以外,只要是屬於諾亞的人都可以進入這各方舟得蒙救贖,可是,雖然諾亞到處跟大家講這個消息,還是沒有人相信,最後只有諾亞夫婦和他的三個兒子和三個媳婦一家八口進入這個方舟。 這就是「船」這個字的由來- 一個舟載了八口人! 聽完這個說法之後,媽媽覺得很有趣,中國人造字和聖經的故事竟然這麼巧合的雷同,於是特地把它記錄下來。 許多年前,媽媽也聽過另一個字的說法,就是「義」。「義」這個字上面一個「羊」下面一個「我」,也就是羊的犧牲在我之上,就稱為義了。這和聖經的義的解釋相當接近。 在舊約時代,因為人有罪,必須要宰殺一隻公羊贖罪,祭司才能到神的面前禱告。在耶穌基督時代,耶穌基督的被釘十字架,也被稱為「曾被殺的羔羊」,因為他的死,替贖了我們的罪,所以我們在神的面前才能被稱為義,也才能到神面前禱告。 這兩個字的有趣解釋讓我覺得,中國人和古代的猶太人一定有某種程度上的聯結,不只這樣,連中國的祭天制度也是宰殺羔羊,和舊約的獻祭時在幾乎可以說一模一樣,真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