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Ivy Wang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美恩會疊積木

2007年11月28日
公開
18

媽媽星期六把一箱木積木拿出來, 把美恩之前一堆奇奇怪怪的玩具收起來. (媽媽會常常換玩具給美恩, 這樣才玩得久) 星期六星期天回台北, 所以沒有玩. 星期一開始, 美恩開始學習玩積木. 剛開始, 美恩把積木丟在地板上, 弄得滿地都是, 爸爸還提醒媽媽, 是不是太早拿出來了, 因為感覺美恩還沒準備好要玩積木. 效果在第三天開始出現, 媽媽每天下班疊積木給美恩看, 美恩剛開始會破壞, 接著會想要幫忙, 直到第三天, 美恩已經會把積木堆高高了, 昨天最高紀錄堆了四個, 好厲害喔!! 剛開始, 媽媽為了激勵美恩, 所以美恩即使沒有疊好, 整片倒了, 我們還是鼓勵她說, 美恩好棒, 因為她勇於嘗試的精神就已經很值得鼓勵了! 後來全家被媽媽帶動, 美恩每疊一塊積木, 大家就鼓掌說, 美恩好棒喔, 然後美恩就會很高興想要在疊第二塊. 最好笑的是, 美恩為了聽大家的讚美, 竟然眼睛看著大家, 不看手和積木, 就這樣堆上去, 結果當然是全排倒下來啦. 雖然美恩很棒, 可是她還是一個一歲一個月的小孩, 所以她還是會有很多對於現狀不滿的情緒, 就像她不明白為什麼媽媽可以疊得那麼快, 可是她不能, 所以常常會有無奈和無力, 所以會哭哭鬧鬧. 媽媽了解她的心情, 美恩希望自己很厲害, 可是做不到所以會哭哭! 為了不讓美恩以後變成像媽媽一樣的完美主義, 所以媽媽安慰美恩說, 你已經很棒了, 慢慢來! 媽媽希望美恩真的明白, 凡是做到70/80分就好了, 要做到90/100分所要付的代價太高了.

碰!!阿嬤手痛痛, 流血了...

2007年11月18日
公開
47

剛從教會回來, 全家開心的吃完飯, 去前面陪美恩玩玩, 媽媽在廚房洗碗, 不時聽到美恩和阿嬤的嬉鬧聲. 突然聽到阿嬤在叫阿公的聲音, 聽起來像在求救. 我和爸爸立刻火速趕到, 看到阿嬤兩隻手指頭被突然關起的門給夾住了, 不僅拔不出來, 稍稍動一下就痛個半死. 因為不能硬開, 怕弄傷阿嬤, 我們在旁邊使勁的想要把門往門軸方向挪移, 希望能擠出一些空間把阿嬤的手抽出來, 但是這並不是這麼簡單的, 阿公也急得東跳西跳想要趕快找什麼可以幫忙. 我一邊使力一邊求主耶穌幫忙, 在痛苦中阿嬤仍腦袋清楚, 叫我們去找羅賴鈀, 把門撬開, 我一開抽屜, 哈利路亞, 看到板手, 伸進門縫頂往門軸方向, 阿嬤的手就應聲而出. 接著就是包紮...處理傷口... 家裡沒有消毒藥水, 阿公就拿了一罐什麼"穿骨膏"要給阿嬤擦, 阿嬤本來不願意, 結果阿公竟然生氣, 阿嬤就只好乖乖的給擦, 我嚇一跳, 趕緊跑去買優碘, 可是回來阿嬤傷口上已經厚厚塗了一層這個什麼穿骨膏的, 我們用了好幾隻棉花棒才一邊消毒一邊把穿骨膏給抹掉....... 換藥的時候, 阿公還是堅持要擦穿骨膏, 我就說, 先消毒, 等傷口乾淨之後再擦, 就這樣, 我們在正統與道聽塗說中取得了小小平衡, 只是辛苦阿嬤了, 我想她心理相當不想擦那個穿骨膏吧!!!

懷念的長輩

2007年11月11日
公開
56

今天早上爸爸自己帶美恩去教會, 媽媽帶外公去看一位過世的長輩的親人. 這位長輩恐怕是外公在台灣所有同鄉裡面最親的一位. 他們一家人都對我們很好, 長輩過世大概是一個月前的事了, 可是長輩在大陸的親女兒還孫女都因為政府審核時間過長, 沒有來得及回來送. 這個星期天就是他們到台灣的第二天. 我開車載著外公去到青草湖附近的軍人公墓, 發現現在的軍人公墓弄得很好. 裡面沒有什麼佛像之類的, 只有一個很大的中華民國軍人的共同排位, 所以什麼哀傷的氣氛, 反而有一種正氣凜然的感覺!!! 上去靈骨塔的地方, 沒來得及送行的女兒孫女哭的令人肝腸寸斷. 這位長輩一直都有糖尿病的問題, 兩年前還發現有小的肝腫瘤, 但是也一直控制的很好, 沒有想到年初他就開始咳嗽, 肺積水, 但是醫生一直都沒有往肺腫瘤這方面想, 後來他就一直斷斷續續感冒生病咳嗽吃藥, 但是醫生一直也都沒察覺, 因為病久了, 家屬也不以為意. 直到後來, 過世前一兩個月, 家屬發現他越來越虛弱, 連樓梯都下不來, 一兩個星期後送醫急診, 才發現是肺腫瘤, 後來轉榮總, 住院一共沒兩星期, 就過世了. 整個過程太快了, 所以家屬們有點驚嚇. 而且看起來是主治醫師失職, 沒有懷疑到肺腫瘤的狀況. 其實很遺憾. 看完這位長輩後, 我們一行人來到竹北用餐. 話題全繞著外公和該位過世的長輩過去的故事, 在大陸的故事, 以及晚輩們來不及搞清楚的親戚關係. 總之, 很快的, 大家在外公身上找到移情的作用, 全部的人突然對外公份外的重視. 外公和這群人吃飯也很開心. 小朋友們也會再外公行走的時候來攙扶他, 他們說想起攙扶自己的外公的感覺. 這個長輩的過世, 雖然過程遺憾, 可是沒想到大家竟然如此彼此扶助, 整個過程一片祥和, 讓我覺得這位長輩的家庭教育真的作的很好, 在家裏也豎立了很好的親子關係, 以致於一個大家族和遠來的大陸親戚如此和睦, 相親相愛, 真的很不簡單!!

樂不思蜀的台積運動館之旅

2007年11月10日
公開
27

二姑姑和兩位姊姊這個週末來我們家玩. 我們不知道去哪裡, 所以在上玩英文課之後, 我就帶著一大群人(包含小姑姑和小哥哥小姊姊)一起去台積運動館. 我們的馬自達5竟然一口氣裝了5大5小, 當中只有小哥哥小姊姊屬於標準體型, 其餘一行人均為超重者, 包含我們的小美恩, 有以下照片為證, 哈哈!!! 最大的小車, 因為用手機拍攝, 裝不下所有的人! 台積運動館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 兩位大姊姊去游泳, 小哥哥和小姊姊和美恩一起在球池玩, 剩下的大人健身的健身, 打wii的打wii, 玩了一下午...真是一個容易打發時間的地方!!! 美恩和上次來比起來已經比較會玩了, 雖然把她放在球池她還是會害怕, 不過她一個人跑去樹屋裡面, 在裡面探險, 根本不想出來. 美恩在裡面呆了一會之後, 媽媽聽到有小朋友在對美恩說, 出去啦, 出去啦! 嚇我一大跳, 趕緊前去阻止, 因為那位小朋友也是小小孩, 竟然對美恩動手推起來, 還好媽媽就在旁邊, 在樹屋的第三位小朋友的家長以為是她的小朋友幹的好事, 聽到我出面立刻叫她的孩子出來, 不准欺負妹妹. 我趕緊澄清, 是一位家長不在旁邊的小孩. 玩了一陣子, 突然來了一堆好像嬌生慣養的小孩, 來就瘋狂亂丟球, 並且拿球打人, 我出面阻止, 他們竟然對其他的小孩說沒關係, 我怕美恩被波及, 乾脆帶走. 雖然公司的德政讓我們有這麼一個空間可以休憩, 可是如果大家都沒有對自己的小孩子說明在公共場所遊戲的規則, 其實跟去麥當勞沒什麼兩樣. 話又說回來, 現在的爸爸媽媽是不是都不教孩子的???

小金魚在哪裡??在這裡!!!

2007年11月07日
公開
25

媽媽喜歡和美恩一起讀書, 我會講故事給她聽, 簡單的對白和情感豐富的口白, 常常不僅美恩喜歡聽, 有時候阿公阿嬤也會回過頭來聽. 美恩也漸漸喜歡媽媽的故事時間. 媽媽就像一個超級故事機, 總是不厭其煩的幫美恩倒帶, 重播, 又重播! 這孩子對於重複的故事竟也百聽不厭!! 美恩喜歡的故事書, 有很多都是奇蜜親子網的網友推薦的, 諸如五味太郎, 艾瑞卡爾, 還有媽媽在kidschool敗的一些書. 美恩喜歡"抱抱", "棕色的熊, 棕色的熊, 你在看什麼?", "小金魚逃走了"和"Little Lamp's Christmas"等等.....媽媽講的時候, 不會照書念, 會按照她的年齡簡化一些, 然後慢慢再讓故事豐富化. 而美恩很有趣的, 一個故事通常要聽三遍才會放媽媽走. 她現在會自己跑去拿一本書, 然後跑來跟媽媽說, "噢! 噢!", 就是要叫媽媽講故事給她聽. 聽說白天媽媽不在的時候, 她也會這樣叫阿嬤講. 最近她迷上"小金魚逃走了", 簡化的劇情, 我沒有問她"小金魚逃走了, 逃到哪裡去了?" 而是跟她說, "小金魚在哪裡?" "在這裡!!!" 一兩次之後, 改成"小金魚在哪裡" 然後叫美恩自己比給我看. 今天阿嬤很高興的跟我說, 幾乎這本書的每一頁美恩都能夠清楚地指出小金魚的位子, 就算混在一堆花裡, 一堆玩具裡, 美恩也可以辨認出. 媽媽為了要試驗看看, 就問美恩"小金魚在哪裡?" 美恩竟然合上書, 指出封面小金魚的位子. 哇, 不是巧合, 你真的會耶!!!

媽媽觀點- Sensss好,勝過學歷好

2007年10月24日
公開
43

去年奪下「年度風雲廣告代理商」的李奧貝納,總經理黃國燦正是衝出亮眼成績的幕後功臣之一。大學聯考數學只考8分,沒有傲人學歷,他憑著舉一反三的反應力,綻放出比廣告系畢業生更耀眼的光芒。 文�李筑音 攝影�王竹君 「唯一將幸福列為標準配備」這句汽車廣告詞,你一定不陌生。不過恐怕很少人知道這個廣告創意來自一個中文系畢業生。 在競爭激烈的廣告界,只有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學組學歷的黃國燦憑什麼能夠脫穎而出,表現甚至比廣告科班生還優秀? 答案很出人意料。他憑的竟是一般人認為「沒啥用處」的文學和歷史知識。 關鍵面試:歷史出頭天! 黃國燦談起當年進入華商廣告的一場關鍵面試,200人應考,只錄取8人。 當時3位主考官都是廣告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包括譚福民、凌來誠和劉啟昌。譚福民沒有問他任何廣告專業知識,反而要他談談:「孫子兵法和諸葛兵法有何不同?」 從小就喜歡讀歷史的黃國燦,信手拈來、旁徵博引,甚至用武俠小說「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來比喻兩者一脈相承的道理。 這場精采的答辯,為他贏得與當時華商廣告副總經理、也是後來奧美廣告創辦人陳信雄最後面試的機會。當時陳信雄對他說:「少年耶,我看你不錯哦!那你的人生理念為何?」 「自信不自傲、出色不礙眼、平凡不平庸。」10分鐘的面試,他侃侃而談了1小時,當年連copywriter都不懂的黃國燦,就這樣跨進廣告業,一待20年。 「我念中文,但我有自信不管什麼領域,只要讓我進去,我就能找到出人頭地的方法,」他不服輸的說。 現任南桃園有線電視總經理潘煦邦,和黃國燦從6歲開始就是同班同學,也是40年的莫逆之交,就連現在都是住對門的鄰居。 同是中文系畢業的兩人都不想平平凡凡當老師,潘煦邦回想起剛出社會找工作的情景,直說「真的很坎坷。」 他笑說:「他(黃國燦)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沖印店賣軟片,我是開著小貨車送金庸全集!」 活著,就要有品味 黃國燦在廣告界闖出名號的另一重要因素,在於「品味」和「態度」。他主張,「人要懂得過生活,不是活日子。對人、對事有一套自己獨特的看法和生活哲學,就是taste(品味)。」 一台7、80萬買的二手積架車,一開10多年,「我就是喜歡那個舊車的樣子,這就是對待車子的看法、態度,不是錢的問題。」 過去自己開公司時,因為希望客戶看到他第一眼就有印象,所以他開始穿得跟別人不一樣,如今不打領帶、一身素袍成了黃國燦的「標準配備」。 建立出個人風格,「有沒有『型』」連帶變成他用人、看人的標準之一。「『士之特立獨行,皆豪傑之士』,做廣告創意就要有個樣子,連個樣子都沒有,就到別的地方去吧!」 尋找自己的核心能力 正是因為找到自己擅長的20%,擁有「舉一反三」這種超越文憑的大能力,對於哲學思想、文學論述任何「有感覺的東西」,都能快速轉化成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大學聯考數學只考8分的黃國燦,從未放棄過自己。 「國三的兒子,我也教他從小就要用這種態度看事情。不要看同學的成績,要看他擅長什麼,看他的特質是什麼。」 他提醒年輕朋友,不要「太執著於自己所學的那一塊,凡事沒有經過咀嚼,食古不化反而會讓自己變成專業但白目的人。」 第一高收入廣告商 李奧貝納總經理黃國燦 我念中文,但我有自信不管什麼領域,只要讓我進去,我就能找到出人頭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