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Karen ◕‿◕

誤區:再多的表揚也不過分

2007年12月17日
◆《教育者謬誤手冊》
  孩子當然需要很多表揚。表揚能增強人的信心,給人以鼓勵,但是表揚也應該適量適度,而不至於使孩子對表揚產生依賴性。

  有孩子的人會害怕聽到孩子忽然說出一些無害的話。所以在出門時,僅僅一句「我自己來」就會讓學前兒童的父母頭上冒出冷汗了。父母很少用「你自己來」要求孩子在出門時自己穿鞋。大人不得不放棄趕上地鐵的希望,而孩子則會心情放鬆地坐在樓梯上,小小的手指笨拙的撥弄著系成死扣的鞋帶。只要看看這張沉思的臉,大人們就會覺得如果趕不上時間也沒有那麼糟糕,只有孩子才能把整個身心都沉浸在一件事情裡。

  正因為如此,沃爾夫岡•戈泊爾和米夏埃爾•格拉克勒認為過度的表揚是不合適的。這兩位兒科醫生在他們的醫學教育指導手冊《兒童問診時間》裡解釋到:過度的表揚會使孩子在潛意識中驚訝地意識到,他們的行為實在是太值得表揚了。對於孩子本身來說,他的行為被當成了一種特殊的東西。孩子也會將自己與這種特定的行為聯繫在一起,並造成了一種疏離感,這對學前兒童會產生特別不好的影響。因為在孩子的身心發展過程中,孩子就和這種特定的行為緊密連在一起了。

  最美好的體驗並不是得到表揚,而是真正完成了一件事情。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他做成一件事情的喜悅以及體會到自己是有用的,更能促進兒童性格的發展了。如果能夠做到這點,我們就能為孩子奠定這樣認識社會的觀念:我可以為我們的日常生活作出貢獻。過度的表揚會讓孩子不是通過完成某件事情體會到成功,而是在表揚之後獲得的那種不真實的成功體驗。事實上,我們通常會對孩子及時並熱情洋溢地說:「你做得真是棒極了!」——即使我們內心並不是那樣認為。

  當然,父母也不應該隱藏自己對孩子的認可,如「噢,你做到了!」。表揚能對孩子們優秀的性格和良好的願望起到強化作用,表揚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到自己像大人一樣受到了重視。但如果大人們不是對孩子的成績大加讚揚,而是與他們一起分析討論他們剛剛完成的工作,這會更有益。例如,大人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談論他們畫的圖畫,談論在圖畫上看到了些什麼,特別喜愛哪個形象,由此聯想到了誰或者看到圖畫就能馬上想到什麼等等。

  如果人們能經常抽出時間和孩子們談論他們剛剛做好的事情,就會使孩子感到:家長不僅僅重視他們剛剛做到的事情,而且更加重視他們本身。將表揚與對孩子的關注聯繫起來,此時表揚就會成為表達愛的一種方式,能使孩子以後努力做有意義的事情,並且促進其性格的發展。

  如果一個孩子經常想得到表揚,那就意味著他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承認。「表揚不應該取代愛和關注的地位」,心理治療專家阿謝爾•哈里斯曾經這樣寫到。如果孩子在壘積木時,每放一塊兒積木家長就誇獎他一句,那還不如乾脆把他緊緊地摟在懷裡呢!

  觀點來源:沃爾夫岡•戈泊爾,米夏埃爾•格拉克勒:《兒童問診時間》,烏拉赫豪斯出版社,斯圖加特1992;多奧梯•勞-淖爾特,阿謝爾•哈里斯:《今天就開始表揚你的孩子了嗎?》,赫爾德出版社,弗萊堡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