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睿媽咪

10 / 9 同哀傷FB PO文

2013年10月09日
10/9

11年前,我隻身前往倫敦短居遊學。
想趁年輕還敢冒險時,自己努力的學會在異鄉生活,
真正的學習獨立與獨處。

在初期,每當夜深人靜,
處在無依無靠的城鎮裡,望著月亮,
感受身邊從未感受過的寂靜,
靜悄悄的,好似這世界只有我一人存在。
那種恐懼與害怕,曾經大到讓我好幾個夜晚獨自哭泣。

但是,後來漸漸的為自己打氣,
要自己看清楚自己的需要。
要自己學習什麼是獨立與勇氣,
要自己為自己的生命學會負責。

那時,常看見也從異國來的年輕學子,
一不清楚的就和誰靠近,然後又驟然的分開。
那種感情不長久,雖然好像在讀書,
但大家的眼神飄來飄去,
總是張望著誰是那 個我可以撲向他的人。
這種感情是危險的,因為衝動,
所以每個星期,當有人回自己國家去了,
他的短暫伴侶就會恐慌,然後尋找下一個。
曾經看過大陸女孩,覺得靠自己太辛苦,
和已婚的英籍學校總務主任靠在一起。

曾經看見和日本女孩交往的台灣男孩,
覺得索然無味後,急著要分手。

曾經看見日本男孩,這個月女友是大陸人,
下個月女友變成韓國人….
每個星期,學校同學的伴侶是誰,都要update。

情感,在異鄉的日子,
是安慰劑,安慰遊子孤寂又恐懼的心。
我學習忍受孤獨,同時,清楚了愛與需求的不同。

其實,唯有你完整了,
你才會遇到完整的戀情。

因為那時你可以給,不只要收;
而對方不僅能收,亦能給。
如果只是一方強烈需求,
索求無度,那會失衡;
如果只有一方拼命付出,
犧牲委屈,那也會失衡。
如果情感裡常是計算與較量,那更會失衡。

真正的愛,是需要學習的。
而大部分的兩人關係,其實是一個人內在與自己關係的投射。
因為自己不喜歡自己,而認為對方一定不喜歡自己;
因為自己無法安撫自己,而感覺對方無法安撫自己;
因為,自己內心不穩定,而覺得這一段關係很不穩定。

關係的另一人常被物化,不是被視為一個生命在認識與瞭解,
而是是自己內在需求與缺乏的填充物。
自己需要什麼,缺乏什麼,
以為對方可以給,或是可以填滿,所以形成關係。

我常問困在關係裡的個案:
你在這段關係裡,拿什麼?那人又在這段關係裡,要什麼?」

因為要不到了,拿不了了,
因此關係裡的兩人都不愉快,都怨了。
說白了,就是各自想像中的關係破滅了。
自己所投射出去的需求,落空了。

即使建立了關係,
沒有人應是附屬在另一人的控制之下,
也不會存在只為了滿足其中一人的需求。

但無奈的是,
大多數的人童年都有缺憾,愛獲得的不完全,
把那未竟的缺憾投射在長大後的伴侶身上,
以為那人就是滿足自己缺憾的解救劑。
然後,又在不清楚自己、
也不清楚他人早年陰影是什麼的情況下投入關係,
再屢屢受挫,以致一直的耗損生命了。

所以,別急著解決愛情中的問題,
而是好好的來端詳清楚自己的內在。
你不認識自己,又如何能夠真實的認識對方?
你不懂自己需要什麼,又如何真能在關係中感到滿足呢?

唯有你好好的認識自己,辨識自己,
讓自我覺醒,感受到自我的力量,
你才不會依附在關係中,
只渴求對方的關注眼神、
永遠不會累的呵護重視、
永遠不會冷掉的濃情密意。
那其實不是愛,只是你不願意長大,
害怕寂寞,不願意學習建立成熟愛的安撫品。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673989162613868&set=a.270807796265342.78666.270352446310877&type=1&th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