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赤雪

輔助器材 可能弄巧成拙

2007年10月26日
輔助器材 可能弄巧成拙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07.10.26 03:33 am





「盡量彎、盡量彎……」,六十多歲的婦人跟著健身房老師口令,身體向下彎腰,突然聽到「啪!」一聲後,腰痛難耐,就醫發現是彎腰過度,造成腰部脊椎的椎間盤突出。

台北榮總復健部主任詹瑞棋說,門診常可看到像婦人這類病例,有人勉強前彎,使椎間盤推擠,導致椎間盤突出;也有人往後仰使力不當,結果椎間盤被夾破,反而得上醫院治療。

利用公園的輪胎伸展筋骨,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簡文仁說,復健科也會用「抗力球」做背後伸展,類似輪胎原理,只不過抗力球會視病人情形調整充氣的軟硬,而輪胎弧度比較大、比較硬,有可能因此受傷,最好不要用來做伸展動作。

「做伸展動作時,如感覺很緊、很痛,就要停下來!」簡文仁說,任何運動都應適量,而且要看個人肌力、骨質密度,不可「硬做」。

詹瑞棋也建議,利用輔助器材伸展身體,應有十到十五分鐘的暖身運動。

有骨質疏鬆的女性,更要注意。台安醫院復健科主任鍾佩珍說,曾有骨質疏鬆的人,做伸展動作做到出現壓迫性骨折,反而因此受傷。

市面上可見販售類似復健科使用的大球,鍾佩珍提醒,運動器材不可以隨便用,用不對的話,萬一有傷害,求助無門。

健身房流行像騎單車的飛輪運動,鍾佩珍說,有人做飛輪運動,幾十分鐘內拚命地騎,「不是背部肌肉拉傷,就是坐骨神經痛復發」。

也有人借助整脊調整腰背不適,醫師建議,有不適最好先做相關檢查確認,瞭解身體狀況後,再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

【2007/10/26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