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好爸爸石頭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生產實況

2014年03月21日
公開
50

前晚12點便禁止進食及喝水 結果原先預定下午一點的刀 硬是延宕到下午4點半才能進手術房 肚子真的好餓好餓 禁食對孕婦來說真是一大煎熬 簡直快要餓昏了 相信肚子裡的小傢伙應該會更餓才是 終於 被推進了手術室 心裡面一直想著護士說的話~早產的小孩一定要哭,不然就得急救.... 躺在手術台上開始有要任憑人宰割的感覺 極低溫的空調讓身體不自主開始發抖 手術開始前先把身體彎曲成蝦子狀 由麻嘴科先幫我進行麻醉 藥一打下去下半身馬上開始發熱 接著就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腳 腰部以下完全沒有感覺 謝醫師便開始劃下第一刀 肚子沒有任何的感覺 但總覺得有大工程在進行 肚皮被扯來扯去的感覺 接著聽到醫師說~第一個破羊水 緊接著聽見哇哇的哭聲 是哭聲!是哭聲! 大的可可沒有問題!!! 謝醫師又說~第二個破羊水 ~但卻靜悄悄的~沒有哭聲.. 媽媽正慌張之際 傳來細微的兩聲哇哇聲便停了 是小的樂樂!!! 她也能呼吸了!! 總算可以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雖然沒能第一時間看見自己的孩子 但知道她們平安也就夠了!! 後記~ 爸爸說媽媽在開刀時 外面有兩組保溫箱在待命 當第一個保溫箱裝了小孩之後 兩個醫護人員便緊急的推著保溫箱衝往加護病房 還叫爸爸快步跟上 爸爸說保溫箱裡的小傢伙全身都黑黑的 到達加護病房之後爸爸便只能在外面等 在還沒搞清楚狀況前 又看到另外一台保溫箱慢慢的靠近 這次的醫護人員是邊走邊聊天過來 不疾不徐的進了加護病房 跟剛剛真是天壤之別。

中國醫藥學院

2014年01月17日
公開
61

今天因為素娟介紹及大力推荐 希望我們帶BABY給新生兒心臟權威張正成主任仔細確認一番 於是,媽咪跟爸爸就來到了中國醫藥學院.... 醫生經過長時間的評估 告訴我們...BABY不僅肺動脈狹窄而已 而是....肺動脈閉鎖合併右心發育不全症 也就是說~肺動脈整個閉鎖導致右心室無法發育... 醫生希望我們儘量養 把寶寶養大一點 出生之後用心導管將肺動脈之間燒穿 這樣子心室才會有血流通過右心室才會繼續長 媽媽聽了好擔心 但爸爸說,只要醫生能治療我們就不用擔心 活在醫療發達的現在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小公主們,努力長大唷!!! 我們還要繼續努力下去喔!! --------------------------------------------------------------------- 免除開心手術打通肺動脈閉鎖 心導管作先鋒 肺動脈瓣膜閉鎖是少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但較常發生在亞洲的兒童。傳 統以開心手術來治療,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廿五,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 引進最新的心導管技術後,免除了開心手術的危險,目前已有五名小病 童健康歡喜的出院。 小兒心臟科主任張正成指出,肺動脈瓣膜閉鎖發生在胎兒時期的某個階 段。閉鎖之後,右心室就會停止生長,使得新生兒只剩下左心室可用。 然而新生兒的再生力強勁,只要及時且順利穿通閉鎖的肺動脈瓣膜,萎 縮的右心室就可以重新生長,達到左右兩邊心臟都有功能的目標。 這兩年該院使用的心導管穿通術,是利用高頻波能量的合金導線,穿通 閉鎖的肺動脈瓣膜,讓右心室的血流入肺部血管,解決病童缺氧的問題 。對新生兒來說,這是極為理想的處置方式,既可開啟心臟生長的契機 ,又免除了規模龐大的開心手術。 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成功治療的五名病童,最大的已經兩歲,最小的 才四個月,今天他們重回獲得新生之處,同開慶生會,一口氣吹滅蛋糕 上的蠟燭。熱鬧的氣氛,歡聲加笑語,讓人難以想像他們當初氣息奄奄 的模樣。曾經照顧他們的加護病房護理人員,以及心導管技術員,看到 他們可愛的臉龐,也感到非常開心。主治醫師賴永章說,高頻波肺動脈 穿通術的治療過程極其辛苦,必須小心謹慎,步步為營。病童的父母親 回想起那時焦急無助的心情,都慶幸全家終於走了過來。他們一致奉勸 家有心臟病童者,一定要與醫師充分溝通,了解整個治療計畫,才能相 互配合,共度難關。 --------------------------------------------------------------------- 開心手術突破!出生8天女娃 微創術3分鐘打通肺動脈閉鎖 就像被掐住脖子一樣!差一點就離不開醫院。2歲的張小妹妹還在媽媽肚子裡頭時,一次懷孕產檢被發現有先天性心臟疾病,右心發育不全及肺動脈嚴重阻塞,血流完全不通,出生後隨時可能猝死,在亞東醫院新生兒及心臟外科團隊操刀下,出生8天就接受新式混合性心臟手術,免鋸胸骨就接受心導管治療,順利康復。 只能相信醫師,順其自然,回想當初從醫師口中得知,自己第一個心肝寶貝有先天性心臟病,張爸爸迄今仍心有餘悸,抱著能治儘量治療的信念,沒選擇中止懷孕,這才開心迎接新生命。張小妹妹也是國內第一例採用微創手術加心導管治療的新式混合性手術個案, 亞東醫院小兒部主任葉樹人說,張小妹妹產檢時就被確診「肺動脈閉鎖合併右心發育不全症」,肺動脈完全阻塞,血流此路不通,好比被人用手掐住脖子、吸不到半口氧氣,若不接受手術,出生後隨時可能猝死,根本離不開醫院。 根據國內外統計,肺動脈閉鎖發病率佔先天性心臟病的1%至1.5%,每一萬人當中約有1至2例,通常必須在出生後立即接受手術,否則就會死亡。 張小妹妹39周時出生、出生體重2760克,院方的新生兒及心臟外科團隊決定在出生後8天,進行新式混合性心臟手術,好避開傳統開心手術不但必須鋸開胸骨,且須讓心跳停止、使用葉克膜,傷口大,恢復慢,還會留疤或變雞胸、凹凸不平的種種後遺症。 葉樹人表示,新式混合性心臟手術是從橫隔膜下方以手術刀切開一個0.5公分小傷口,再將特殊導管穿入右心室出口,再利用氣球導管擴張肺動脈,直到開口與一般正常新生兒無異為止,打通血路只花了短短3分鐘,前後手術時間更不到1小時;他強調,歷經2年術後追蹤,目前僅有輕度的肺動脈瓣狹窄,無須再接受治療。 過去如果在懷孕過程篩檢出先天性心臟病,不少家長會選擇拿掉胎兒,或讓嬰兒出生後自然死亡,但葉樹人呼籲,現有手術治療效果極佳,先天性心臟病是可以被治癒的,即使不能治癒,也可以恢復至與一般人無異的生活品質,家長至少要給孩子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