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珽寶貝&晴心肝的MA

父母教養影響深層思考

2007年07月24日
父母教養影響深層思考
撰文�採訪撰文�卓文惠 採訪諮詢�友緣基金會臨床中心督導 林麗玲

雙薪家庭的前提下,家中經濟的提供者不再只限於父親,隨著父母角色可能互換的情形之下,家庭成員的結構也跟著轉變,新的關係,讓我們利用新的思維來看待家庭關係的轉變。

傳統觀念裡,父親是家中的支柱、孩子心目中的巨人,曾幾何時,父親跟孩子的互動變多,現代新手爸爸開始想參與孩子的成長,與媽咪一起分擔育兒責任,於是∼如何促進彼此的親子關係,就從了解與學習當「爸爸」開始。

當爸爸以後,才知道怎麼當爸爸…

許多文獻跟報導,都將育兒焦點放在媽咪身上,爸爸對孩子產生的影響到底可以分成哪些方面呢?孩子的發展過程中,爸爸到底應該扮演什麼角色?這些都是身為爸爸值得深思的問題。雖然許多爸爸已經慢慢了解到自己的責任歸屬,也會挪出許多時間來跟孩子相處,但是如何成為所謂的「新好男人」,是現代父親不斷努力的目標。

爸爸的新角色

傳統世代一直到五、六年級生這一代的爸爸,大多只要提供家庭物質上的協助,親子教育及家庭情感的提供大部分都落在母親的身上。由於傳統父親多半表現出權威、剛毅,甚至是冷漠的形象,雖然現在年輕的新手爸爸已經意識到父子互動的重要,但是受限於他們從小與父親相處的模式,讓新手爸爸一下子找不到可以表達自己滿腔父愛的方法。

甚至有的家庭的角色分工上,媽咪會自動將爸爸當作管教時的威嚇對象,最常聽到就是,「你再不乖,爸爸回來會處罰你的喔!」長久下來,孩子對爸爸產生恐懼、害怕的心理,不太敢親近爸爸,把爸爸定位為處罰自己的人,父子間無法形成太過親密的關係。

傳統「嚴父慈母」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已經被打破,加上現在夫妻雙方講求分工的情形之下,父親應該主動的去參與幼兒的教養,而不是一味的承襲舊有的教導方式。如何教養新世代的子女,父親角色的定位要進入重新思考的階段。

主動參與親職教育,是現代父親急需改變自己想法的第一步,以往的父親是家中經濟提供者,權威式的教育下,孩子要觀察父親的情緒,小心翼翼地與父親產生互動。

「不要讓孩子自己來貼近我們,我們應該主動依照構想的藍圖來教育孩子,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方式,」友緣基金會臨床中心督導林麗玲老師說:「父親在參與親職角色時,應該以「主動」教育孩子,而不是當一個權威性或指標性的角色。」社會的需求改變,家庭結構跟以往也大不相同,適時調整自己的態度跟行為是相當必要的。

依附對象的迷思

「0∼3歲的幼兒,需要相當安全、穩定的依附對象,對孩子情感以及人格的發展有極大影響,這個時期而最親近幼童的便是爸爸媽媽,由父母來扮演這個角色,可以讓幼兒有更穩定的發展,」林老師表示。

雙薪家庭的趨勢下,寶寶不一定交由爸爸媽媽來扮演重要的依附對象,重要的是,照顧者是否在照顧幼兒的過程中,能夠做為一個持久且穩定的情感提供者。

「關鍵不在誰(爸爸或媽媽)來作為主要照顧者,而是照顧的品質,投入照顧的家長要能在親職與外務上取捨、平衡,以達到育兒照顧最佳狀態」臺安醫院小兒心理治療師宋毓芬心理師說:「部分負責留在家庭照顧的爸爸或媽媽,對自己的角色存在許多抱怨與不平,情緒波動影響照顧品質,孩子也容易對父母當時所扮演的角色產生混淆。」

大家都以為寶寶交給媽咪負責,細心的媽咪比較會照顧孩子。針對這一點,宋毓芬心理師指出,一般而言(當然存在特例),母親的女性特質確實在回應和瞭解嬰幼兒的需求上,本能地展現敏銳覺察和安撫技巧,但並不代表爸爸無法與孩子進行親密的情感交流。

每位爸爸有各自擅長的育兒技巧,也都能樂在其中,並得到嬰幼兒滿足而動人的回饋;一般大眾對母職的刻板印象,不只反映出性別優勢,當然還有社會文化的育成和期待交織其中;如果爸爸也和幼兒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對孩子自信的建立及對外界的探索大有助益。

對幼兒產生的影響

父母除了扮演孩子穩定的情感提供者之外,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又能持續對幼兒產生哪些影響呢?

林麗玲老師認為,父母任一方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是不可或缺,不能特別區分哪一個階段,孩子最會受到哪一方的影響,大體上說來,父母對自我責任的認知程度,以及是否願意付出心力在孩子身上,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如果要認真的區分父親對孩子產生的影響,宋心理師認為,除了幼兒在3歲之前,父親可以投入照顧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之外,3∼5歲階段也是一個重要的階段。

「觀察3∼5歲的幼兒,從生活中得到父親較多的投入與互動的小孩,明顯展現出較好的社會認知與表達能力。」3∼5歲的幼兒開始與外界接觸頻繁,開始學習與外界的互動方式,父親可以藉與孩子的親子遊戲教導行為模式,幼兒表達自信與能力,以及人際互動的強化,會比其他孩子更寬廣開放。

父親深入而大量參與親子教養,也讓媽媽有了支持、商量研擬教養方式的對象,增加夫妻同心投入的默契、教養的創意與一致性。


(取材自媽咪寶貝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