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andy

愛心是無限珍貴的人性瑰寶

2014年03月26日
愛心是無限珍貴的人性瑰寶,特別是對當前「以自我為中心」的新一代獨生子女來說,擁有一顆「愛心」尤其顯得重要。

★你比我更需要它
在一個又冷又黑的夜裡,美國中部鄉村的一條道路上,一位老太太的汽車拋錨了。由於這裡人煙稀少,等了半小時,才終於有一輛車經過。開車的男子好心的停下車幫忙。過了幾分鐘,汽車修好了,老太太問要多少錢,他回答說:「我這樣做,並不是為了錢,而是助人為樂。」但老太太堅持要付些錢作為報酬。男子謝絕她的好意,並建議她將那些錢給那些比他更需要的人,然後就開車上路了。
後來,老太太來到路邊一家咖啡廳,一位懷孕的女服務生給她一杯熱咖啡,並問她為什麼這麼晚還趕路。老太太就將剛剛的事情說給她聽。那位女服務生聽後說:「這樣的好人真是難得!」
在閒聊中,老太太問那位女服務生為什麼工作那麼晚?對方說是為了迎接孩子的出世,需要第二份工作。老太太聽後,執意要她收下兩百元的小費,女服務生說:「我不能收這麼多。」老太太堅持說:「你比我更需要它!」
這位女服務生當天下班回到家,把這件事情告訴了丈夫。結果很讓人驚訝的是,她的丈夫就是那位好心幫助老太太修車的男子。也許真的是善有善報。事實上,有愛心的人終將幸福。
作為人性的一線光芒,培養愛心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幫助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具有愛心的人的心理特徵:
首先,當愛心油然而生的時候,身體會發出一種極端敏感的神經衝動。這種神經衝動會把自己的所有感覺器官打開;這時接受新的事物和新的知識,就會變得特別容易。
其次,當一個人經常無私幫助別人時,他的整個心態是平和的、從容的、積極的,內心深處會產生一種穩定的、高尚的動機。這種動機與學習的動機是互相連結的,舉一反三,就會將學習的熱情激發出來。
第三,有愛心的人,通常也是有自信的人。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而愛心則是自信的衍生物。美國作家馬爾茲說:「我們要以信心充實自己,就像我們每天要以食物充實自己一樣。」有了自信,還能學不好嗎?
我認為,培養孩子自信的方法儘管很多,但其中一個捷徑就是從培養孩子的愛心開始。在鼓勵孩子愛人、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從更高的角度來引導孩子形成「我能行」的意識。另外,可以確定的是,沒有愛心支撐的自信就不是真正的自信;即使已經克服了自卑,形成了自我的信心,也很容易演變為狂妄或者自負。

★勇敢探索人生的祕境
「勇敢」,是人生中陽剛之美的集中體現,是在不可預測的未知面前所表現的自主意志。「勇敢」領導了人性中的其他價值,像是正義、良知、理智與悲憫。
勇敢,從人性角度理解,就是勇於探索。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究者、探尋者。」而對教育而言,人生下來就是一個學習者,但會逐步形成不同的學習需要。認知需要是最重要和最穩定的內在學習動力,而認知需要就是探索的需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是極為關鍵的教育內涵。
勇於探索源於弄清事物來龍去脈的衝動。當這種衝動不是曇花一現,而是指引著一個人堅持不懈地去尋找源頭時,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探索。
另外,探索還來自於懷疑。沒有疑問,就沒有探索。如果對別人提出來的意見和觀點,每次都是不假思索地接受,照單全收,也會埋葬內心探索的機會。如果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不盲從,就能獲得更多發現的新機會。

★勇敢討戰、犧牲與自省
在學習的品格中,「勇敢」的特質會具體表現在:一、挑戰未知,對於未知的東西勇於探索,對於挑戰充滿鬥志,相信自己,同時也表現為無所畏懼;二、勇於犧牲,具備了犧牲精神才能抓住重點,勇於放棄一些干擾因素以及外在的誘惑;三、善於自省,人最大的困難是曝露自己的弱點給自己看,這需要非凡的勇氣。只有敢於自省者,才能不斷進步。
「勇敢」不是膚淺和莽撞的,而是深沉的、內斂的。我們常說「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個勇者未必是在對壘中怒形於色、張牙舞爪的那方,而應該是沉著智慧、永不放棄的自己。
真正的勇敢有著對「美」與「善」的忠誠。很多教育者,在概念上很清楚勇敢和探索精神的價值,但是在實際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卻總是忍不住干預。這種過度保護和替代孩子行為的本能,才是孩子培養勇氣品格的最大阻力。
~以上資料摘自《方法用對了,教孩子就不累》林格◎著
人類智庫【人類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