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andy

服貿爭議 各有退讓才有希望

2014年03月26日
Sandy對服貿看法也是二極化,事情本來就是一體二面,也沒有十全十美,考驗這現任政府的智慧,希望可以和平有共識的落幕不要再發生流血事件了.我們的敵人不應該是自己國人呀.

服貿爭議 各有退讓才有希望
記者崔慈悌�新聞分析
 在抗爭進入第8天後,太陽花學運的僵局,終於在馬英九總統願意對話後露出曙光,但既然是「對話」,就不能只是「獨白」,能否化解僵局的關鍵,仍在於雙方能有多少「退讓」。

此次抗爭起火點的兩岸服貿協議,其實只是壓垮民眾耐心的最後一根稻草,馬政府執政以來,國內經濟遲遲未見起色,薪資不漲,房價不跌,年輕人看不到未來,眼見鄰近的韓國、新加坡薪資愈來愈高,這股怨氣醞釀許久。

雖然景氣不佳是全球皆然,並非台灣獨有,但政府推出的政策,包括之前的油電價格合理化、證所稅,到兩岸各項協議,從草案的形成到送到立法院,中間幾乎不曾與立法院作過溝通,連藍委參與的都很少,更別說是綠委,朝野立委往往要等到草案送到立法院,才有討論的空間,以致案子不是被改得面目全非,就是在藍綠喊殺的衝突中才能過關。

兩岸服貿協議的爭議也是一樣,年輕人薪資長期不漲,不少人歸咎於產業外移到大陸、外來勞工太多,無論這是「民進黨的陰謀造謠」還是「被誤導」,執政者都有責任,去化解他們的擔憂。

此次抗爭的導火線在於國民黨將兩岸服貿協議以違反朝野協商的方式,直接送出委員會,引發學生對執政者違反「民主程序」的不滿,星星之火瞬間燎原,擴大成為對馬政府執政團隊的不信任,無論是佔據立法院還是行政院,都是這股怒火的呈現,只是這樣的怒火,卻已讓台灣付上社會對立、經濟受創和立法議事癱瘓的代價。

在聖經故事裡,所羅門王因為智慧高超,常常應邀擔任仲裁人,有兩位媽媽為了爭奪兒子,相持不下,所羅門王決定就讓兩位婦人各拉兒子的左右手,看誰搶得到,其中一位聽到兒子痛得哭喊時,決定放手,這才是真娘,先放手的才是真正的愛。

其實多數的政策都是「選擇題」而不是「是非題」,馬政府堅持兩岸服貿協議要過,是著眼於台灣未來的經濟利益,學生們堅持退回服貿,是著眼於台灣未來的民主道路,雙方都是愛台灣,只是方法不同。為了台灣的未來,期待雙方都能有所退讓,因為只有退讓才有希望,無論是誰,在退讓的同時,也期待社會給予的掌聲能大過噓聲,畢竟有勇氣退讓的人,才是真正的愛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