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蘇菲亞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自然生殖科技

2007年04月29日
公開
52

據估計,在台灣每十對夫婦,就有一到兩對不孕,使得試管嬰兒等人工生殖科技大行其道;但目前卻有醫院反其道而行,引進堅持不用人工生殖的「自然生殖科技」,藉由調理夫妻雙方身體,達到最易受孕的狀態,解決不孕困擾。 台灣耕莘醫院婦產科醫師張正坤表示,「自然生殖科技」是由天主教醫療系統所發展出來的,因為天主教主張生命應自然誕生,所以對生不出小孩的夫婦,應盡力找出可能的原因,給予適當治療,使其自然受孕,而非求助人工方式。 這套方法的重點,是生殖專家Thomas Hilgers在1970年代發展出的「陰道黏液紀錄系統(VDRS)」,他評估許多病患後,歸納出女性陰道分泌的黏液有一定周期變化,是有效的生殖力指標,只要掌握此一周期,即可使受孕機會大增。 根據Hilgers觀察,女性的動情激素除了刺激卵泡成熟,也會刺激子宮頸的腺體分泌陰道黏液,構成如葉脈狀的網絡通道,其作用一是幫助健康的精子向前移動,一是困住品質不佳的精子;所以,黏液愈多,通道愈密集,精子也就愈容易游向卵子。 而陰道黏液紀錄可將月經周期分成:經血期、排卵前乾燥期、黏液期、黏液高峰日(即排卵日),以及黏液轉稠、變乾燥的黃體期;若這個周期出現異常,則女性健康便可能出問題。 例如,黏液期少於四天,或完全沒有黏液,很可能患不孕症,若這種情形合併經痛,應檢查是否有子宮內膜異位;如果黏液忽有忽無,且月經周期大於38天,須考慮多囊性卵巢的可能;而子宮頸發炎或陰道發炎時,也會有不正常的黏液分泌。 此外,當外陰紀錄出現黃體期忽長忽短,不同月份的差距大於四天以上時,很可能就是乳癌的警訊(八成乳癌患者有此現象);如果紀錄顯示黃體期少於九天,可能是體內黃體素不足,如此在懷孕過程中,很容易早產或流產。 張正坤表示,婦女經指導,自我紀錄陰道黏液至少三個月,配合荷爾蒙評估、基本的生理檢查,再對症下藥;若黃體素不足,補充口服的黃體素,排卵不佳使用排卵藥,子宮頸發炎則用抗生素,而有些藥物如維他命B6等,也有助改善黏液分泌。 當然,自然生殖科技並非完全不動刀,如果女性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輸卵管阻塞或沾黏等不孕原因,必要時也會以腹腔鏡手術治療,排除可能的受孕環境障礙。 而在男性方面,也要進行精液分析,如果精蟲品質不佳,除須接受治療外,也應調整生活作息,養成運動習慣,使精蟲品質提升。但張正坤強調,正常精液每西西約有兩千萬隻精蟲,但只要根據陰道黏液紀錄,算準最佳受孕時機行房,臨床上有人每西西精液僅三到五萬隻精蟲,仍能成功受孕。 這套技術在歐、美、澳等地實施25年,雖非醫界主流,但成效並不比人工生殖科技差;2004年7月在美國奧哈瑪舉行的自然生殖會議中,愛爾蘭發表的經驗顯示,95對曾接受試管嬰兒失敗的夫妻,改用自然生殖科技後,78%成功懷孕。 張正坤說,自然生殖科技的費用低,且不像接受人工生殖,婦女必須打許多針、受許多苦,而多胞胎、早產機率也比試管嬰兒低,對胎兒比較好;唯一不便的是,費時較久,且患者每天作紀錄較麻煩,不像人工生殖可在短期內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