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四千金+皮公子=五寶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失足???

2007年05月28日
公開
10

早上我趁小薰薰還在睡覺,把小薰薰托給把拔顧, 趕緊出門去買東西1小時後返家, 看到小薰薰已坐在客廳遊戲床玩耍, 而且小薰薰臉上出現憂鬱表情,我直覺小薰薰有哭 ~ ~ 我輕聲細語的問老公:「小薰薰剛剛油迷油哭ㄚ」 老公用很肯定的語氣回答:「沒有ㄚ」 我心中OS:好ㄚ~你不說實話,小薰薰怎麼可能沒有哭,我明明看到她眼睛腫腫的,而且表情還很無奈的一直看著我,好 ~ 老公我在給你一次機會,你最好說實話…否則我就…*&#◎ 我更小心的問深怕打草驚蛇:「小薰薰剛剛真的迷油哭」 (再不說實話我…我就扁你) 老公就露出笑臉對我說:「有啦..剛剛有哭啦..」 我心中OS:厚…終於說實話了..趕快招來小薰薰為甚麼哭~ 老公:「唉呦!還不是小薰薰想爬下床,沒有爬好ㄚ,就是這樣ㄚ…其實就是 失足ㄚ…沒什麼啦…」 我提高音調質疑:「如果是單純的失足,那幹麼要騙我,如果沒什麼幹麼一開始不說實話,老公你一定有問題,到底發生什麼事你趕快說」 老公淡淡的說:「真的是失足啦…我沒有騙妳啦...」 嚴刑拷問之下得到以下結果: 老公的官方說詞:「是小薰薰一直在床的邊緣爬來爬去,就是皮ㄚ講不聽ㄚ…所以就掉下去..但是我有抓住她喔…所以不嚴重啦!不要緊張啦…騙妳是怕被妳罵」 厚…老公妳到底油迷油說實話ㄚ, 不是我不相信你,實在是前後說詞完全不一樣ㄝ, 叫我如何相信你ㄚ,真的只是單純失足嗎??? 唉…不可考。 幹麼不說實話,說實話又不會怎樣, 害我到現在都不曉得發生什麼事, 親愛的老公ㄚ你這樣子以後我哪敢將小薰薰托給你照顧ㄚ。

最近的副食品

2007年05月25日
公開
47

已經很久沒紀錄副食品了, 嚴格來說應該只有剛開始紀錄小薰薰吃什麼, 實在是不是我懶而是很難紀錄, 因為剛開始小薰薰又不會吃,要不然就是不吃, 尤其是面對新食物一律統統吐掉, 要吃不吃的實在很難紀錄ㄝ, 小薰薰對於吃副食品也是到這個月5/2才穩定下來, 現在的小薰薰已經不一樣了, 變得很愛吃、什麼都想吃而且還會討吃, 還會把我準備的統統吃光, 已經可以吃完一整碗大人的飯碗份量(200~220㏄), 所以今天就來紀錄小薰薰吃過什麼,好方便我繼續準備副食品。 *主食:白土司、全麥土司、麵包、麵、無鹽麵線、白稀飯、 白飯+糙米稀 飯、米糊、麥糊 *水果:柳丁、香蕉、芭樂、蘋果、木瓜、葡萄、鳳梨 *蔬菜:高麗菜、地瓜葉、菠菜、紅蘿蔔、馬鈴薯、南瓜、A菜、地瓜 *煮稀飯高湯:魚肉高湯、豬肉高湯、雞肉高湯 *肉類、蛋類:打算滿10個月在開始吃,因為蛋白質會增加腎臟負擔 所以晚點吃比較好,蛋白又比較容易過敏所以打算 滿週歲在吃,所以會先吃蛋黃。 *奶類:母奶--這當然是不能缺乏的,小薰薰的超級最愛這可是 滿足小薰薰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牛奶4/30開始喝一天一次。 ※土司麵包類小薰薰最愛,因為她可以自己拿著吃, 而且可以讓她玩很久所以特愛, 每次我買麵包或土司放在桌上, 小薰薰看到一定會ㄚㄚ叫~ ~示意她想吃, 不給吃還會一直ㄚㄚ叫到嘆氣, 我只好被迫拿給小薰薰吃, 至於每日愛心稀飯我還真是很有成就感, 現在只要準備什麼小薰薰一定會吃光光絕不會剩,超有成就感的, 至於米糊嗎~小薰薰自從吃了稀飯就不吃米糊了, 有時出門方便會帶米糊出門,根本完全不賞臉,甚至會用手撥開, 所以米糊只有當時訓練吞嚥、咀嚼時有吃總共吃一罐, 麥糊是今天拿到試用品一小包給小薰薰吃, 而且還是水果口味的麥糊,聞起來很香甜但還是不愛吃, 所以我想我不會買,免得浪費錢, 至於水果蔬菜類家裏有什麼就跟著吃什麼, 水果我都選盛產、新鮮可剝皮(農藥少), 至於高湯類目前只嘗試這三種, 這三種她都愛但是特愛很腥的魚高湯, 至於大骨湯或什麼〝賓ㄚ骨湯〞我是不會弄給小薰薰吃的, 因為我聽過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過: 一般哺乳類動物的骨頭燉湯,暗藏有九成的鉛在骨頭裡頭, 因此,建議民眾盡量少喝大骨頭湯, 所以我絕不會弄給小薰薰吃的,太恐怖了。 其實我發現餵副食品急不來,因為要肯接受副食品比較重要, 今天就紀錄到這裡,過一陣子再來紀錄吧!

愛喝大骨湯 當心體內鉛量高

2007年05月25日
公開
44

愛喝大骨湯 當心體內鉛量高血管硬化 2007-03-17 15:36�徐韻翔 體內鉛濃度越高,當心血管硬化危險!一項針對兩百多位五十多歲的國人體內 鉛負荷量研究今天公佈,腦血管硬化的問題,與身體的鉛負荷量是成正比的; 醫師建議民眾,平日生活飲食要盡量避免過多鉛的攝入,包括含礦中藥、動物 的大骨湯以及老舊水管和遊樂園欄杆的防鏽漆等,都可能暗藏鉛物質在裡頭。 (徐韻翔報導) 林口長庚醫院針對213人、平均年齡約五十多歲的民眾進行身體鉛負荷量的研 究,對民眾注射鉛的解毒劑,測量排出的鉛含量,瞭解體內長期累積的鉛含 量,結果發現,體內的鉛濃度越高,血管硬化風險越高。 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身體鉛負荷量的正常值是小於六百微克,雖然受試 者一般平均只有約四十六微克,但透過血管硬化評分發現,鉛含量越高,顱內 動脈血管硬化的狀況仍舊越嚴重,顯示腦血管硬化與身體鉛負荷量成正比(t), 他舉出,美國去年發佈的全國大規模調查發現,血中鉛越高,心血管疾病死亡 風險越高,研究結果呼應了鉛對血管的危害。 民眾在生活中應該如何避免過多鉛攝取?林杰樑說,鉛的來源很多,依據研 究,包括礦石中藥材,給孩童使用的八寶散等,甚至老舊水管的釋放物質也可 能造成飲水含鉛,此外,遊樂場上剝落的防鏽漆也要注意,他舉出,例如孩子 處碰後沒有洗手,又進食,就可能把鉛吞下肚。 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哺乳類動物的骨頭燉湯,暗藏有九成的鉛在裡頭, 因此,建議民眾盡量少喝大骨頭湯。 鉛不僅會危害心血管,依據國內外研究證實,還可能會降低精子量,腎功能、 影響孩童智商與語言能力。

9個月成長遊戲

2007年05月16日
公開
28

9個月大嬰兒-各項成長遊戲 作者﹕睿璿 許多家長都知道教育應從零歲就開始。從出生到學會說話大約是一年時間是零歲期,這時嬰兒腦部發展速度非常驚人,幾乎每分每秒都在飛快增長,是提昇幼兒智能的最佳時機。 8個月-12個月大左右屬於寶寶的學步期,當他能腹部離地爬行到扶著東西站立,到自行跨步決定自己的前進目標時,就邁入了另一個智慧階段。寶寶每天忙著探索豐富的世界,他的好奇心超乎你的想像,每一件事物,每一個聲音都吸引著他,所以不要把他關在嬰兒床或特定小範圍內,這會阻礙他們成為天才的機會。將家中危險物品收妥,並告知寶寶「禁區」禁止進入;危險物品不准碰觸,給他一個自由、寬闊、安全無虞的空間,盡情去探索、學習,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開朗好相處的性格。只要寶寶做到任何事,一定要給他擁抱或讚美喔,這時他最期待的喜悅! 一、爬上爬下 當寶寶學會腹部貼地匍匐爬行,漸漸地他知道要爬得快必須腹部離地、臀部抬高用四肢撐開身體向前爬。學會用四肢爬行的寶寶,已經能有效地應用四肢支撐的力量了,很快就能扶著東西站立。讓他爬上爬下可以鍛鍊足部、手腕肌肉與關節,刺激腦部發展。 方法:在床上放些大枕頭、大絨毛娃娃等大型柔軟玩具,或爸爸、媽媽躺下當障礙物讓爬寶寶從身上爬過去。當寶寶能克服困難爬過這些障礙物時,爸爸、媽媽要立刻給予讚美,讓他體會獨立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後的成就感。 二、刺激腳趾遊戲 讓寶寶光著腳丫訓練他腳趾用力,當拇指用力時,會增加對腦部的刺激。 方法: 1.拉起寶寶的雙手讓他站立,站穩後教他踮腳尖,這時大人仍需扶著他的手,讓他保持平衡。練習時間不宜過長,每天幾次,如果他不願意或臉潮紅時不要勉強。如果學會踮腳尖,可牽著他的手,讓他以腳尖走路前進。別忘了親親他,告訴他:「你好棒!」 2.讓寶寶面對面坐在媽媽膝上,拉著他雙手,他的雙腳頂住媽媽的膝蓋,稍鬆手讓他往後傾,又拉回向前倒,讓寶寶身體一前一後,刺激腳底。也可配合音樂邊唱邊玩喔! 三、拿湯匙 手指的應用也能刺激腦部發育。平時給寶寶拿湯匙或有握把的杯子,或拿些葡萄乾、鈕扣等小東西給寶寶抓一抓也有促進作用,但因東西很小要避免讓寶寶誤吞。訓練寶寶拿湯匙,不但能促進腦部發育,也能讓他享受用餐的樂趣。很多媽媽不讓寶寶自己拿湯匙,是不想弄得到處髒亂、怕麻煩,其實這是剝奪寶寶的學習機會。只要訓練得宜,寶寶也可以自己拿湯匙。 方法:在寶寶正是拿湯匙前,可在平時遊戲中讓他學會用大鏟子鏟東西。拿米粒或砂土讓他鏟來鏟去,久了他就知道要用鏟子的凹面才能將東西鏟起來,及如何拿穩鏟子將盛好的東西再倒入另一個碗中。重覆學會這些動作後,他的手變得有力,漸漸地他就能拿穩湯匙將食物放入口中了。 四、大大與小小 這時期的寶寶好奇心十分旺盛,喜歡到處摸一摸、看一看,媽媽的梳妝台、抽屜,地上的鞋子、箱子等都是他的最愛。這時家長可善用身邊的事物,教寶寶認識這個多采多姿的世界,及各項認知的慨念。 方法:將大人的物品和寶寶的物品,如衣服、襪子、鞋子、枕頭等,大小分明的東西並排在一起,反覆對寶寶說:「這是大鞋子,這是小鞋子」。或是於實際生活當中,給予機會教育教他分辨大小。例如到戶外看到停放的車輛有大卡車、小轎車,就反覆教他:「這是大卡車,這是小汽車」,不斷重覆指出大小對照的物品,漸漸地他就學會分辨大小,及認識物品的名稱了。 五、玩娃娃 這個月的寶寶不但會察顏觀色,也會模仿平日大人的言行,尤其喜歡學媽媽照顧自己的模樣。這時家長要注意身教,及教他學會關懷、同情別人。有些媽媽看到男寶寶玩娃娃就認為不妥,硬是將寶寶的娃娃拿走,這並不是好方法。其實,無論男孩女孩都是應該學會愛惜別人,懂得如何關心、照顧別人的。寶寶愛護娃娃正如你愛他一樣,讓他的愛心滋長,而不是被澆冷水。但是也要注意教導孩子性別的差異,如發現孩子異性傾向行為要及時教導,以免導致孩子日後性別意識上的錯亂。 方法:給寶寶一條可當被子的手帕或手巾,及一個布娃娃,有些寶寶就會玩起拌家家酒的遊戲。他會哄他、抱他、幫他蓋被子等,模仿媽媽照顧關懷寶寶的模樣。娃娃陪寶寶玩耍、陪寶寶睡覺,有時寶寶會跟娃娃說話,是他日常生活中最親密的夥伴。學會關懷娃娃就會關懷其他的人,善待娃娃也是寶寶學習人際關係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