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于于ㄉ媽

寰宇ㄉ每日一招

2007年10月19日
1.可以與孩子約定適當時間看電視、打電動或上網。孩子如果花太多時間看電視、打電動或上網,會因為和實際的生活環境脫節出現:叫他名字沒聽見、跟他說話沒反應、眼睛空洞的望著電視、情緒暴躁等反應。

2.孩子亂拿別人的東西,他並不了解這樣的行為對自己及他人的影響,應該教導孩子尊重別人的物品,學習表達自己的需求,同時也要讓他知道亂拿別人東西的結果,例如告訴他別人會很傷心,而且就不再和他一起玩了。

3.如果孩子想拿父母的東西,鼓勵他先告訴你:我想要借這個東西可以嗎? 或是你要這東西做什麼?然後再問他你什麼時候還我? 依照孩子的年齡調整問題的難易度,幫助孩子學習表達需求。

4.鼓勵孩子做家事,並從中學習對秤及配對的概念,例如將自己的衣服對摺,讓左右完全和在一起,學習對稱的概念。把相同的襪子配成一雙,或是排碗筷,一個碗配一雙快子等。

5.教導孩子數學,可以透過日常生活中各種相關事務,例如切蛋糕、分糖果等,在自然環境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數字撲克牌、七巧版也是很好的數學遊戲。

6.孩子有時會因與其他小朋友玩得過火,或在刺激過多的環境下變得過度興奮或激動;如果因此造成行為失控,可先將孩子帶離現場且轉移他的注意力

7.孩子在學習上,時間愈長並不意味效果越好。「專注力」也會影響學習的效果,注意力的集中時間大約在5~10分鐘,建議任何學習的安排,應以不超過30分鐘為宜。

8.建立孩子用餐禮儀,可讓小朋友在用餐前後,幫忙做一些準備與收拾的簡單工作;用餐中可教育孩子碗筷不可敲敲打打、咀嚼食物中不可說話…等等

9.父母可設計具挑戰性的遊戲內容,例如:利用”尋寶探險的親子遊戲” 給他更大的空間來鼓勵孩子學習去面對問題,並讓他多動腦思考解決問題。

10.對於動作比較慢的孩子,父母可以配合小朋友的腳步先給他一件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工作,待孩子勝任後,再給他一些需要較長時間去完成的工作,在快接近規定的時間提醒他,讓他有時間的概念,如次漸進地改進。

11.訓練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可以購買拼圖,從少塊的拼圖逐漸增加塊數及拼圖的複雜程度,如此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會不斷地增加。

12.如果孩子提的問題很難,一時間無法回答,父母應該查詢資料後再回答孩子,切記不懂裝懂,父母也可以教導孩子怎樣去尋找答案。

13.面對愛提問題的小孩,父母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三言兩語就想打發孩子,因為孩子會感受到你敷衍的態度,漸漸地失去提問的熱情、好奇心及求知慾喔。

14.愉快的用餐氣氛可促進食慾並幫助消化,父母可以帶頭在吃飯時講些輕鬆的笑話、誇獎孩子或是感謝的話等,溫暖用餐的情緒;即使孩子的行為需要教訓,也請不要利用吃飯時間算帳。

15.教導孩子確保自身的安全,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常常灌輸孩子,對於陌生人所給的糖果、玩具應先問過父母。「什麼是對的、是可以做的」或「哪些是不可以、是不對」…等等觀念的判斷能力。

16.父母動不動就會說「孩子那麼小哪會聽音樂」、「影片內容對小孩太難了」…。通常大人對「困難」或「容易」的定義是不太適用於孩子,倒不如用順其自然的方式讓孩子接收各方面的資訊。

17.對孩子來說,可以摸的、看的東西都可以是玩具。父母習慣用既定的方法來限制孩子使用,反而容易抑制孩子的創造力及想像力。

18.當媽媽做菜時,讓孩子在旁邊觀察媽媽做菜的程序,用餐時,請他與家人分享所觀察到的事物,如此可訓練其觀察力與記憶力。

19.藉由孩子喜歡看卡通的習慣,讓他說說電視裡講的是什麼故事,若孩子講得不夠生動,可以發問的方式給提示,讓他講得更具體,增進其語言表達能力。

20.教孩子辨認顏色,可先說出某個玩具的顏色,然後再請他說出有哪些相同顏色的玩具,如此還可啟發其視覺分辨力和觀察力。

21.平時製造機會讓孩子提醒大人事情,如請他提醒媽媽出門帶環保袋,當孩子做到時,給予正面的回應,如「多虧你的提醒,媽媽差點兒忘了呢!謝謝你。」藉此不僅讓孩子感受到其重要性,還可培養孩子自律的習慣和責任感。

22.父母和孩子在打掃時間時,可一邊勞動、一邊哼唱兒歌或童謠,甚至跟著韻律做動作,讓孩子同時運動肢體又能提昇其語言能力。

23.為孩子準備屬於他的清潔工具,如小掃帚,小水桶,讓他負責一小地方如遊戲間等,這能增加孩子的責任感以及對勞動的興趣。

24.當孩子不禮貌的進行一件錯誤的事因而造成他人的不愉快時,父母應該立即阻止且直接的告訴他「不可以打人喔或你這樣說是很不禮貌的。」

25.父母平常處理事情的想法或態度上會影響孩子,如果您常用沮喪心情面對事情或嘴上掛著說”我怎麼那麼倒楣呀!”,反而容易造成孩子日後在事情處理上是悲觀負面的態度。

26.父母對孩子從小就應該建立「長幼」的觀念,如果有弟妹直呼兄姐的名字時,也適時的告訴他應該稱呼哥哥或姐姐;讓年幼的弟妹習慣禮貌的稱謂。

27.孩子的各方面學習可以與生活情境相結合,為讓孩子認識日常所吃的「食物」名稱,不妨帶孩子到傳統市場或超級市場一起購買東西。

28.對待個性較為害羞內向且不善表達的孩子,父母除了需要細心的觀察,也可以用比較輕鬆的態度鼓勵孩子說出要求。

29.吃豆類食物時,可讓孩子數一數自己吃了多少豆子,盤中還剩下多少豆子,以訓練其數理能力。

30.利用周圍景觀來認路,如陽台、樹葉方向、路牌等來辨認東西南北,對孩子的方向感很有幫助。

31.父母可在用餐時告訴孩子「麵條是黃色的」、「豆子是圓形的」等,是給孩子辨別形狀、顏色等的最佳機會教育。

32.莫要放任幼兒連續不斷地看電視,孩子若耍賴不從,可試著引開他的注意力,以別的活動或遊戲來替代;幼兒的注意力很容易轉移,只要父母有心去做,很快他們就會忘了電視了。

33.媽媽可利用疊衣服或整理房間時,和孩子玩配對,如誰的上衣配上誰的褲子?襪子有幾雙?…等等,培養其觀察力與理解力。

34.說故事給孩子聽時,可以在他最感興趣時突然中斷,故意吊吊他的胃口,引發他的好奇心,如此可使得孩子對故事內容的記憶更深刻。

35.應謹慎家中錢財的放置,尤其是零錢,也不要隨手亂放,儘量避免給孩子「引誘」的機會;平時也要教導孩子,未經同意擅取他人財物是不對的行為。

36.不要因為孩子年紀小就讓他恃寵而嬌,任由他霸佔著喜歡的電視節目;應明確地訂出幼兒的電視時間,同時也趁機教導他尊重其他人的喜好。

37.加強孩子的空間觀念,父母對寶寶說話時,多用在裡面、上面、下面、前面、後面、最上面、最下面等詞語。

38.告訴寶寶多注意聽聲音,如聽到草中的啾啾聲,就教他認識蟋蟀的鳴叫聲,池塘邊的呱呱聲便是青蛙的叫聲,機車發動、喇叭聲等等,都可刺激寶寶的聽覺。

39.孩子在遊戲時,父母不必要求孩子一定得保持清潔或安靜,以免限制了孩子愉快和探索的精神,但可以適時地教導其應尊重他人。

40.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對所學的事物產生厭倦感,父母可趁孩子在還感興趣時,以「這次到此為止,下回再繼續」的中斷方式,讓孩子感到意猶未盡,並期待下一次的學習。

41.孩子喜歡發問是好現象,父母勿因厭煩而指責或禁止孩子發問,若真的很忙或很累,也該婉轉的告訴孩子稍後再與其討論,否則孩子在受到責難及得不到回答後,容易產生挫折感,更會因此而失去對父母的信任。

42.如果您能陪孩子一起刷牙,他便不會覺得刷牙很討厭,反而會感到高興無比,比起光用罵的或喊的更能養成他這個好習慣。

43.寶寶若有吸手指的傾向時,不妨利用奶嘴讓他吸,因為吸手指帶
來的自我安慰比奶嘴強,但習慣卻比較不容易戒掉。

44.讓孩子幫忙媽媽摘四季豆、碗豆、空心菜,能訓練孩子手指的靈
活性。

45.處罰孩子可以用「面壁」的方式,但處罰前應給予警告,如「你
若再亂丟垃圾,就罰你到牆角面壁」。

46.培養孩子正確的用書習慣,父母可以一頁頁的翻給他看,如果他
也要翻,就讓他試著做,並在一旁提醒他「輕輕地、慢慢地翻」一
旦姿勢不對馬上糾正他。如果故意撕書可以打幾下手心以示懲罰,
如果是不小心撕破書,要告訴他問題出在哪裡。

47.晚上,到了孩子固定睡覺的時間,父母可以進行一些睡覺前的準備工作幫助孩子睡眠,例如洗澡、更衣、說床邊故事、哼歌…避免進行玩跑、捉迷藏等活動量大的活動。

48.孩子尚未會說話時,他會在不知不覺中吸收語言資訊並且儲存於大腦中,父母可以在幫孩子餵奶、換尿布的過程中對寶寶說話,例如:寶寶現在要吃奶囉!透過語言的表達,示範語言溝通的方式。

49.練習說話的孩子常常會一個句子顛三倒四或是漏字,父母可以用正確的語言重複一遍孩子說的話,讓孩子知道哪些地方講錯了,雖然孩子當下不一定會複頌一遍,但是他會記住,多練習幾次就會了。

50.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父母開始對孩子有所期待,常常會拿放大鏡看孩子的缺點,甚至會拿別人的孩子來比較,常會聽到父母對孩子說:「人家小明可以…,你怎麼都不會」,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差勁的人,什麼都做不好!

51.扮家家酒的遊戲,可以讓孩子透過不同的情境與角色,來應對各種不同的狀況與問題,訓練孩子解決問題及培養同理心。

52.當孩子開始對文字產生興趣,父母可以說故事給孩子聽,幫助他讀懂文字和句子的意義,甚至培養他不看圖而靠語言來聽懂故事。

53.當孩子開始說「我長大要做什麼」時,父母可以刻意的安排他們與這個行業的人認識,甚至帶他到現場見習,幫助他了解該行業的內容,因為孩子已經開始進行初步的生涯規劃囉!

54.面對孩子所發問的問題,父母有時也無法回答。應避免欺騙或不肯定的答案,可以直接的告訴孩子「爸爸或媽媽也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一起尋找答案。」。

55.幫助孩子培養其自主性與判斷力,當孩子面臨問題時可以盡量讓他做決定。嘗試問他「你想怎麼做?」,而不是直接告訴他「這樣做比較好!」。

56.孩子開始上幼稚園,偶會因不適應鬧情緒而不想上學。爸媽可以多和孩子聊高興的事情,例如老師帶大家玩什麼好玩遊戲、或認識哪些新朋友..等讓孩子喜歡去上學。

57.透過觀摩其他孩子的作品,父母和孩子可以分別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並且互相討論,這樣不僅可以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激發孩子見賢思齊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