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duen

日期

#Tag

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暗示法

2007年03月11日
公開
28

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暗示法 多湖輝 專家: 多湖輝,一九二六年出生,東京大學文學部哲學系畢業,現任千葉大學教授。一方面從事學術研究,一方面以豐富而嶄新的創意,活用其輕妙的筆力著書,並得到讀者廣大的迴響。另外他也在電視、廣播節目上探討教育諮詢問題,獲得日本全國母親們的信賴。 著作: 引導孩子功課進步的技巧 新迪文化有限公司出版 本文經新迪文化出版社授權,節錄自多湖輝之著作「引導孩子功課進步的技巧」。 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對所做的事都能集中注意力,可以說是非常重要,極端地說,無論是在做功課或學習上,關鍵都在於孩子有沒有集中注意力,不僅如此,這種能力對於孩子踏入社會之後,是從事更有效率或精密度高的工作時,鎖不可或缺的,但是這種能力,並非孩子天生就具有,同時,也不是當你想要就能即刻培養出來的,也就是說,在孩子時代就可以看出孩子是不是能集中注意力去做好一件事情。 但是若和本書的其他章節一樣,只對孩子說:「集中精神!」就能馬上集中精神的效果,是值得懷疑的,因此,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集中注意力的暗示法,可以說是很重要的。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的,首先說明一般妨礙我們以及能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的因素: 第一:妨礙集中力的原因之一是噪音,噪音通常可分為物理上的噪音及掛念、雜唸等心理上的噪音兩種,想讓孩子能集中精神去做事,首先要排除這些噪音才行。 第二:妨礙集中力的原因是動機薄弱,因為因為不清楚所做事情的動機和目的,所以做事自然無法集中注意力。 第三:妨礙集中力的是興趣分散,雖然想集中精神去做,可是感興趣的事情太多,而對這些興趣的整理和順序也沒有先劃分好,所以孩子仍然不會集中精神去做。 第四:原因,和第二種原因恰好相反,就是我們特別容易集中精神狀況,益集可以意識到結果的嚴重事件,或是重要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會不得不集中我們的注意力。 暗示法1:讓孩子用非整數的時間,擬定做工作的時間表。 暗示法2:將鬧鐘鈴響作為上床時間,以決定結束做功課的時間。 暗示法3:孩子精神散漫時,讓他聽一會兒時鐘的滴答聲。 暗示法4:做功課無法集中注意力時,試著用嘴巴唸出內容。 暗示法5:無法熱中做功課時,可將預定表加以變化。 暗示法6:限制「只有一次而已」,孩子反而會產生自動自發的的情形。 暗示法7:平常就培養讓孩子幫忙作家事及所規定的工作的習慣。 暗示法8:對無法認真準備考試的孩子,不妨積極地勸他猜題。 暗示法9:在做功課之前進行固定的儀式,就能馬上集中注意力。 暗示法10:擔心的事情太多的時候,不妨先著手做所擔心的事。 暗示法11:對於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不要以時間而用數量來擬定計劃 --------------------------------------------------------------------------------

E 世 代 的 教 育 隱 憂

2007年03月05日
公開
3

有一個手足無措的媽媽說:「我要進女兒的房間,她卻把我趕出來,我該怎麼辦?」她女兒現在就讀國中。又有一個滿臉無奈的媽媽說:「不管怎麼勸他,他還是往外跑,甚至不回家睡覺。」她兒子現在也就讀國中。 一個尚在教育學程裡進修的大學生提出滿心的疑惑:「非要揪正國中小生的行為不可嗎?偶爾在課堂上說說話,累了睡個覺,我覺得無傷大雅,而且教室氣氛反而輕鬆、民主,這樣不好嗎?」 現在,教育所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很多新一代的父母、老師,對於「民主、尊重」的拿捏失了分寸,以為「民主、尊重」就是讓孩子從小就全面性的自己去做決定,然後希望他們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還有就是對「價值觀」意涵的混淆,無論面對什麼事情,皆人云亦云的說「個人有個人的價值觀,無所謂對錯」,而讓自己和孩子蒙混過關,問題是,國中小的孩子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到什麼程度?價值觀是與生俱來的嗎?對於國中小的孩子,價值觀真的無所謂對錯嗎?從生涯發展的觀點來看,國中以前的發展任務在於「養成」,包括整潔習慣的養成,良好人際互動的養成,正常作息的養成,學習態度的養成,健康基礎的養成,甚至包括價值觀的養成等等。父母、老師如果能看清、把握這個養成階段,給予孩子明確而堅定的規範與教導,孩子必然能圓滿通過此階段的發展任務而順利成長,相反的,如果此階段的養成契機,給予孩子的全是模稜兩可、毫無原則可言的管教方式,那麼孩子的成長路上必因與他人格格不入而挫折連連。 舉個簡單的例子,寫書法,「臨帖」是重要而且必要的過程,歷經臨帖,才有可能了解書法之妙之理,而後開創出自己的風格。「規矩」也是一樣,一個人沒有經過被規範、教導的過程,他實在很難去比較並建立個人成熟的價值觀及合宜的行為模式。 正常的狀況下,媽媽可不可以進入孩子的房間?答案當然是可以的,同住在一個屋簷下,關係如此密切的家人,為何會藩籬重重,真是匪夷所思。 一個國中年紀的孩子,當然不適合晚歸,更何況是徹夜未歸,為什麼父母會說拿他沒折,她究竟曾經或正在錯失什麼樣的教養時機? 大學生偶爾在課堂上說個話、睡個覺、也許無傷大雅,因為基本上我們會假設大學生已經是個成熟的人,應該知道自己所言所行及有能力負起行為後的責任。但是國中小的孩子如果在求學之初,在課堂上說話、睡覺,老師卻充耳不聞,視若無睹,那麼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學生只會越來越愛說話、越來越愛睡覺,並逐漸成為教室秩序的搗亂者,或者學習適應不良的學生,不是嗎?